调节阀以及压差流量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5933发布日期:2020-07-29 02:4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调节阀以及压差流量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调节阀以及压差流量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压差阀和流量阀都是铸造、焊接而成,由于环保的要求,设备投入太多,成本高,而压差阀和流量阀的工作压差范围不同,所以不能相互替代使用,对于需要交替使用压差调节功能和流量调节功能的供水系统,只有压差阀或者只有流量阀是不能够使供水系统同时具备压差调节功能和流量调节功能的。而如果同时采用压差阀和流量阀,不仅成本较高且连接管路也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阀以及压差流量转换系统,旨在解决单一的调节阀不能够使供水系统同时具备压差调节功能和流量调节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和阀腔,还包括弹性膜片、分隔槽、滑动杆、密封塞和弹簧组件。弹性膜片固设于所述阀腔内将所述阀腔分割成独立的流通腔和感应腔,所述流通腔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感应腔用于连通供水管路的中部或者连通供水管路对应进水通道的一端。分隔槽设于所述流通腔内,所述分隔槽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出水通道且与所述出水通道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槽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弹性膜片的连接孔。滑动杆与所述连接孔同轴设置且一端与所述弹性膜片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能够随弹性膜片的变形实现向所述感应腔或者所述流通腔的移动。密封塞的数量对应所述连接孔设置且与所述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设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密封塞能够随滑动杆的移动实现调节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处的流量。弹簧组件的回弹力用于向感应腔方向推顶所述滑动杆,所述弹簧组件的回弹力在预设范围内可调。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分隔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两个所述连接孔同轴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杆上固定有沿所述连接孔的径向向外凸出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开设有朝向连接孔的凹槽,其中一个密封塞设于凹槽内,所述滑动杆朝所述流通腔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分隔槽的侧壁能够对所述限位块限位。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阀体上固设有与所述流通腔相连通的放置通道,所述放置通道与所述滑动杆同轴设置且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螺纹密封连接有第一调节块,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设于所述放置通道内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挤压所述第一调节块和所述滑动杆。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杆对应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感应腔内且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块,所述感应腔内固设有位于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第二调节块之间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杆间隙配合的第二漏水孔,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滑动杆上且其两端分别挤压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二调节块。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分隔槽与所述弹性膜片之间设有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杆间隙配合的第一漏水孔,所述弹簧组件还包括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滑动杆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挤压所述挤压块和所述弹性膜片。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流通腔和感应腔的连通孔,所述阀体螺纹密封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连通孔同轴设置,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延伸至阀腔内并通过轴向移动实现开闭所述连通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阀体上固设有连通所述流通腔的排污阀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阀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调节阀,弹性膜片的两侧分别承受感应腔内的水压、流通腔内的水压和滑动杆对弹性膜片的推顶压力,滑动杆对弹性膜片的推顶压力来自弹簧组件的回弹力,当感应腔内的水压大于流通腔内的水压和弹簧组件的回弹力之和时,弹性膜片向流通腔的方向变形,使得滑动杆带动密封塞向连接孔方向移动,实现连接孔处的流量减少,流通腔内的压力变大,最终实现压力平衡或者流量稳定;反之当感应腔内的水压小于流通腔内的水压和弹簧组件的回弹力之和时,弹性膜片向靠近感应腔的方向变形,使得滑动杆带动密封塞向弹性膜片方向移动,实现连接孔处的流量增加,流通腔内的压力变小,最终实现压力平衡或者流量稳定。当感应腔用于连通供水管路的中部时,调节弹簧组件的回弹力,使弹簧组件的回弹力满足压差阀的工作压差范围,当感应腔用于连通供水管路对应进水通道的一端时,调节弹簧组件的回弹力,使弹簧组件的回弹力满足流量阀的工作压差范围,所以本调节阀解决了单一的调节阀不能够使供水系统同时具备压差调节功能和流量调节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差流量转换系统,安装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调节阀。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压差流量转换系统还包括第一开闭阀、供水管路和三通管。第一开闭阀连接所述出水通道。供水管路的一端用于连通供水装置,另一端借助第二开闭阀连接所述进水通道。三通管的第一分支连接所述供水管路的中部,第二分支连接所述第二开闭阀对应供水管路的端部,第三分支连接所述感应腔,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分别设有第三开闭阀和第四开闭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差流量转换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压差流量转换系统,由于安装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调节阀,所以解决了单一的调节阀不能够使供水系统同时具备压差调节功能和流量调节功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调节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调节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差流量转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进水通道;12、出水通道;131、流通腔;132、感应腔;14、连通孔;2、弹性膜片;3、分隔槽;31、连接孔;4、滑动杆;5、密封塞;61、第一压缩弹簧;62、第二压缩弹簧;7、限位块;8、挤压块;81、第一漏水孔;9、放置通道;10、第一调节块;110、第二调节块;120、限位板;121、第二漏水孔;130、调节杆;140、排污阀门;150、第一开闭阀;160、供水管路;170、第二开闭阀;180、三通管;190、第三开闭阀;200、第四开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阀进行说明。所述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体1具有进水通道11、出水通道12和阀腔,还包括弹性膜片2、分隔槽3、滑动杆4、密封塞5和弹簧组件。弹性膜片2固设于阀腔内将阀腔分割成独立的流通腔131和感应腔132,流通腔131连通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感应腔132用于连通供水管路160的中部或者连通供水管路160对应进水通道11的一端。分隔槽3设于流通腔131内,分隔槽3的开口端朝向出水通道12且与出水通道12密封固定连接,分隔槽3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朝向弹性膜片2的连接孔31。滑动杆4与连接孔31同轴设置且一端与弹性膜片2固定连接,滑动杆4能够随弹性膜片2的变形实现向感应腔132或者流通腔131的移动。密封塞5的数量对应连接孔31设置且与滑动杆4固定连接,密封塞5设于对应的连接孔31内,密封塞5能够随滑动杆4的移动实现调节对应的连接孔31处的流量。弹簧组件的回弹力用于向感应腔132方向推顶滑动杆4,弹簧组件的回弹力在预设范围内可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弹性膜片2的两侧分别承受感应腔132内的水压、流通腔131内的水压和滑动杆4对弹性膜片2的推顶压力,滑动杆4对弹性膜片2的推顶压力来自弹簧组件的回弹力,当感应腔132内的水压大于流通腔131内的水压和弹簧组件的回弹力之和时,弹性膜片2向流通腔131的方向变形,使得滑动杆4带动密封塞5向连接孔31方向移动,实现连接孔31处的流量减少,流通腔131内的压力变大,最终实现压力平衡或者流量稳定;反之当感应腔132内的水压小于流通腔131内的水压和弹簧组件的回弹力之和时,弹性膜片2向靠近感应腔132的方向变形,使得滑动杆4带动密封塞5向弹性膜片2方向移动,实现连接孔31处的流量增加,流通腔131内的压力变小,最终实现压力平衡或者流量稳定。当感应腔132用于连通供水管路160的中部时,调节弹簧组件的回弹力,使弹簧组件的回弹力满足压差阀的工作压差范围,当感应腔132用于连通供水管路160对应进水通道11的一端时,调节弹簧组件的回弹力,使弹簧组件的回弹力满足流量阀的工作压差范围,所以本调节阀解决了单一的调节阀不能够使供水系统同时具备压差调节功能和流量调节功能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连接孔3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分隔槽3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两个连接孔31同轴设置。这样可以使流量的调节更加快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滑动杆4上固定有沿连接孔31的径向向外凸出的限位块7,限位块7开设有朝向连接孔31的凹槽,其中一个密封塞5设于凹槽内,滑动杆4朝流通腔131的方向移动时,分隔槽3的侧壁能够对限位块7限位。防止由于感应腔132内的水压瞬时过大导致滑动杆4移动的距离过大,防止滑动杆4移动的距离过大也就是防止密封塞5卡入或者穿透连接孔31。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阀体1上固设有与流通腔131相连通的放置通道9,放置通道9与滑动杆4同轴设置且设有内螺纹,内螺纹螺纹密封连接有第一调节块10,弹簧组件6包括第二压缩弹簧62,第二压缩弹簧62的一端设于放置通道9内且第二压缩弹簧62的两端分别挤压第一调节块10和滑动杆4。通过转动第一调节块10,就可以调节其与滑动杆4之间的距离,这就实现了调节第二压缩弹簧62的回弹力,也就是实现了弹簧组件6的回弹力可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块10的外侧面可以设置一个内六角槽,这样可以方便转动第一调节块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滑动杆4对应弹性膜片2的一端延伸至感应腔132内且端部设有外螺纹,外螺纹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块110,感应腔132内固设有位于弹性膜片2与第二调节块110之间的限位板120,限位板120开设有与滑动杆4间隙配合的第二漏水孔121,弹簧组件6包括第二压缩弹簧62,第二压缩弹簧62套设于滑动杆4上且其两端分别挤压限位板120和第二调节块110。通过转动第二调节块110,就可以调节其与限位板120之间的距离,这就实现了调节第二压缩弹簧62的回弹力,也就是实现了弹簧组件6的回弹力可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为了实现弹簧组件的回弹力在预设范围内可调,分隔槽3与弹性膜片2之间设有与阀体1固定连接的挤压块8,挤压块8开设有与滑动杆4间隙配合的第一漏水孔81,弹簧组件还包括第一压缩弹簧61,第一压缩弹簧61套设于滑动杆4上,第一压缩弹簧61的两端分别挤压挤压块8和弹性膜片2。第一压缩弹簧61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压缩弹簧62的调节更加灵敏。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阀体1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流通腔131和感应腔132的连通孔14,阀体1螺纹密封连接有调节杆130,调节杆130与连通孔14同轴设置,调节杆130的一端延伸至阀腔内并通过轴向移动实现开闭连通孔14,通过连通孔14被打开的大小可以对流通腔131内的水压与感应腔132内的水压之间的压差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阀体1外安装一个表盘,用来显示连通孔14被打开的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阀体1上固设有连通流通腔131的排污阀门140,防止流通腔131内杂质过多从而影响本调节阀的使用。

请一并参阅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差流量转换系统进行说明。所述压差流量转换系统安装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调节阀,解决了单一的调节阀不能够使供水系统同时具备压差调节功能和流量调节功能的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压差流量转换系统还包括第一开闭阀150、供水管路160和三通管180。第一开闭阀150连接出水通道12。供水管路160的一端用于连通供水装置,另一端借助第二开闭阀170连接进水通道11。三通管180的第一分支连接供水管路160的中部,第二分支连接第二开闭阀170对应供水管路160的端部,第三分支连接感应腔132,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分别设有第三开闭阀190和第四开闭阀200。当打开第一开闭阀150和第二开闭阀170后,本系统开始工作。当需要压差阀功能时,关闭第四开闭阀200并打开第三开闭阀190,并调节弹簧组件的回弹力,使弹簧组件的回弹力满足压差阀的工作压差范围;当需要流量阀功能时,关闭第三开闭阀190并打开第四开闭阀200,调节弹簧组件的回弹力,使弹簧组件的回弹力满足流量阀的工作压差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