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递进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4670发布日期:2020-09-29 09:4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片式递进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润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片式递进分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文的进步,为了满足生产的要求及市场的需求,工业设备越来越先进。现有的机械设备由于长时间工作发热或者磨损较大,需要润滑油润滑以降低设备的故障、提高设备的寿命。因此,机械设备常需要油脂润滑设备的配合。

递进式分配器是油脂润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递进式分配器主要有片式和块式两种类型,在润滑系统中多采用片式分配器,即每一个递进式分配器都由一个起始片、一个终止片和至少三个中间片组成,中间片的数目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是n片,但不管数目是多少,都可以和起始片及终止片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中间片每一片均有一个工作活塞和两个出油口,出油口设在中间片的左右两端。故现有的递进式分配器的出油口仅仅设于中间片的两侧,若想增加出油口则必须增加中间片,从而造成结构硕大笨重。而目前还没有出现一种不增加中间片就能够增加出油口的片式递进分配器。

因此,急需要一种不增加中间片的前提下也能够增加出油口的片式递进分配器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增加中间片的前提下也能够增加出油口的片式递进分配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片式递进分配器包括起始片、终止片及至少两片位于所述起始片与所述终止片之间的中间片,所述起始片、中间片及终止片由前往后依次叠设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每片所述中间片及所述终止片沿左右方向穿置有柱塞,所述中间片及所述终止片开设有供所述柱塞往复移动的柱塞孔,所述起始片具有一进油接头,所述起始片具有与所述进油接头连通的进油口,所述中间片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直线连通的第一进油通道,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所述进油口直线连通,所述中间片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相互连通的且相对所述第一进油通道倾斜向上的第二进油通道,所述第二进油通道还与所属的所述中间片的柱塞孔相连通,所述终止片设有第三进油通道,所述第三进油通道与最后一片的所述中间片的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三进油通道还与所述终止片的所述柱塞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进油通道相对所述第一进油通道倾斜向上,所述中间片及所述终止片的两侧各开设有出油通道,同一中间片的所述出油通道与所述柱塞孔相连通,同一终止片的所述出油通道与所述柱塞孔相连通,相邻的所述柱塞孔之间相互连通,距离最远的所述柱塞孔之间相互连通。

较佳地,所述柱塞孔位于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的上方,所述出油通道位于所述柱塞孔的下方。

较佳地,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于具有所述柱塞的所述中间片及所述终止片上,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柱塞呈相对的毗邻设置。

较佳地,还包括指示杆,所述指示杆与所述柱塞的端部连接,所述指示杆呈左右方向设置。

较佳地,位于所述中间片内的所述柱塞设有沿轴向相间隔的两段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将所述柱塞分成三段式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二进油通道与所述柱塞孔的交接处为柱塞进油点,所述柱塞于所述柱塞孔的滑移使得所述柱塞进油点选择性地与任一段所述环形槽对接。

较佳地,位于所述终止片内的所述柱塞设有沿轴向相间隔开的三段环形槽,所述三段环形槽将所述柱塞分成四段式结构,中间的所述环形槽的长度大于其余两段的环形槽的长度。

较佳地,所述第三进油通道与所述柱塞孔的交接处为柱塞进油处,所述柱塞进油处与中间段的所述环形槽对接。

较佳地,相邻两所述柱塞孔之间通过一对接油道相互连通,所述对接油道包括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对接通道及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对接通道,所述第一对接通道、第一密封圈及所述第二对接通道围成z型结构,所述第一对接通道与位于后方的柱塞孔连接,所述第二对接通道与位于前方的柱塞孔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相邻的中间片之间及相邻的中间片与终止片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围成有与所述第一对接通道及所述第二对接通道连通的空间;所述第一对接通道由所述柱塞孔向前延伸而成,所述第二对接通道由所述柱塞孔的端部向后延伸而成。

较佳地,同一所述中间片的所述柱塞孔与所述出油通道之间及同一所述终止片的所述柱塞孔与所述出油通道之间通过一输出油道连接,所述输出油道包括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输出管道及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输出管道,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设于相邻的所述中间片之间、相邻的所述终止片与所述中间片之间及相邻的所述中间片与所述起始片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围出了与所述第一输出管道及所述第二输出管道相连通的空间,所述第一输出管道与柱塞孔连通,所述第二输出通道与所述出油通道连通。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片式递进分配器借助终止片内具有柱塞孔及柱塞孔内置有柱塞,终止片设有出油通道,且终止片内的出油通道与柱塞孔相互连通,终止片的柱塞孔还与相邻的中间片的柱塞孔以及距离最远的中间片的柱塞孔相互连通,故本实用新型的片式递进分配器在不叠加中间片的前提下达到多一组出油通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的俯视透视示意图。

图6是沿图2中的a-a剖切线剖切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7是沿图2中的b-b剖切线剖切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8是沿图2中的c-c剖切线剖切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9是沿图2中的d-d剖切线剖切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沿图2中的e-e剖切线剖切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沿图4中的f-f剖切线剖切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之实体化所有通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之油液进入第一柱塞孔后的流动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之油液进入第二柱塞孔后的流动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之油液进入第三柱塞孔后的流动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之油液进入第四柱塞孔后的流动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之各个柱塞满油后的位置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之第一个出油通道的油液流动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片式递进分配器之第二个出油通道的油液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及图12至图13,本实用新型的片式递进分配器100包括起始片1、终止片3及三片位于起始片1与终止片3之间的中间片2。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中间片2为两片、四片、五片或六片不等,故不以此为限。起始片1、中间片2及终止片3由前往后依次叠设并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具体地,螺栓4由前往后穿置于起始片1、中间片2及终止片3上。每片中间片2及终止片3沿左右方向穿置有柱塞5,中间片2及终止片3开设有供柱塞5往复移动的柱塞孔30。起始片1具有一进油接头6,起始片1具有与进油接头6连通的进油口11,中间片2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直线连通的第一进油通道21,第一进油通道21与进油口11直线连通。中间片2还设有与第一进油通道21相互连通的且相对第一进油通道21倾斜向上的第二进油通道22,第二进油通道22还与所属的中间片2的柱塞孔30相连通。终止片3设有第三进油通道31,第三进油通道31与最后一片的中间片2的第一进油通道21相互连通,第三进油通道31还与终止片3的柱塞孔30相互连通,第三进油通道31相对第一进油通道21倾斜向上。故对本实用新型的片式递进式分配器供油时,油从进油接头6进入进油口11,再进入各个第一进油通道21与各个第二进油通道22,从而到达各个中间片2所在的柱塞孔30,值得注意的是,油从依次进入各个第一进油通道21后进入第三进油通道31从而到达终止片3所在的柱塞孔30。中间片2及终止片3的两侧各开设有出油通道7,同一中间片2的出油通道7与柱塞孔30相连通,同一终止片3的出油通道7与柱塞孔30相连通,故借助柱塞5于柱塞孔30内的滑移带动油从柱塞孔30以及出油通道7流出。相邻的柱塞孔30之间相互连通,距离最远的柱塞孔30之间相互连通,从而通过柱塞5于柱塞孔30内的滑移带动油有序地流动于各个柱塞孔30,从而带动其他柱塞孔30内的柱塞5移动,从而使得油有序地从各个出油通道7流出,从而达到定位排油的目的。

更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12至图13,柱塞孔30位于第一进油通道21的上方。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柱塞孔30可位于第一进油通道21的下方,第二进油通道22相对第一进油通道21倾斜向下,故不以此为限。出油通道7位于柱塞孔30的下方。更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柱塞孔30与第一进油通道21相互垂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片式递进分配器还包括传感器8,传感器8安装于具有柱塞5的中间片2及终止片3上,传感器8与柱塞5呈相对的毗邻设置。具体地,传感器8与出油通道7于上下方向相间隔开,传感器8位于出油通道7的上方。借助传感器8,检测柱塞5的运动情况,有利于检测整个片式递进分配器的工作状态。可理解的是,传感器8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其电性连接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终止片3及中间片2均设有供传感器8安装的安装口81。较优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片式递进分配器还包括指示杆9,指示杆9与柱塞5的端部连接,指示杆9呈左右方向设置。具体地,指示杆9与出油通道7于上下方向相间隔开,指示杆9位于出油通道7的上方。终止片3及中间片2均设有供指示杆9穿置的保护接头91。可理解的是,指示杆9与传感器8分别设于柱塞5的两侧。举例而言,当柱塞5往靠近指示杆9的方向运动时,指示杆9被推动伸出,从而可直观判断分配器的工作情况。于本实施例中,指示杆9及传感器8各为一个并分别设于终止片3上,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指示杆9及传感器8可各为两个、三个、四个,指示杆9及传感器8设于至少一个中间片2上,故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5,为了方便描述,由前往后的方向的柱塞5依次称为第一柱塞5a、第二柱塞5b、第三柱塞5c,第四柱塞5d,对应地,其对应的柱塞孔30为第一柱塞孔30a、第二柱塞孔30b、第三柱塞孔30c、第四柱塞孔30d。位于中间片2内的柱塞5,以第一柱塞5a为例,展开以下说明:

第一柱塞5a设有沿轴向相间隔的两段环形槽51a,环形槽51a将第一柱塞5a分成三段式结构。第二进油通道22与第一柱塞孔30a的交接处为柱塞进油点m,第一柱塞5a于第一柱塞孔30a的滑移使得柱塞进油点m选择性地与任一段环形槽51a对接。可理解是,当第一柱塞5a抵挡于第一柱塞孔30a的左端时,右边的环形槽51a与柱塞进油点m对接,故油可通过第二进油通道22进入第一柱塞孔30a并填满右边的环形槽51a。当第一柱塞5a抵挡于第一柱塞孔30a的右端时,左边的环形槽51a与柱塞进油点m对接,故油可通过第二进油通道22进入第一柱塞孔30a并填满左边的环形槽51a。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柱塞5a、第二柱塞5b及第三柱塞5c的结构一致,故不在此赘述。

请参阅图5,第四柱塞5d设有沿轴向相间隔开的三段环形槽51d,三段环形槽51d将第四柱塞5d分成四段式结构,中间的环形槽51d的长度大于其余两段的环形槽51d的长度。第三进油通道31与第四柱塞孔30d的交接处为柱塞进油处n,柱塞进油处n与中间段的环形槽51d对接。值得注意的是,第四柱塞5d的滑移始终使得柱塞进油处n与中间段的环形槽51d对接。举例而言,第四柱塞5d处于第四柱塞孔30d的最左端时,油从第三进油通31道进入第四柱塞孔30d,并填满中间段的环形槽51d;第四柱塞5d处于第四柱塞孔30d的最右端时,油从第三进油通道31进入第四柱塞孔30d,并填满中间段的环形槽51d。

请参阅图11至图12,相邻两柱塞孔30之间通过一对接油道10相互连通。具体地,对接油道10包括第一密封圈101、与第一密封圈101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对接通道102及与第一密封圈101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对接通道103,第一对接通道102还设于第一密封圈101的后方,第二对接通道103还设于第一密封圈101的前方,第一对接通道102、第一密封圈101及第二对接通道103围成z型结构,对接油道10呈水平设置,对接油道10将前后两相邻的柱塞孔30连通。具体地,第一对接通道102与位于后方的柱塞孔30连接,第二对接通道103与位于前方的柱塞孔30的端部连接;第一密封圈101设于相邻的中间片2之间及相邻的中间片2与终止片3之间,第一密封圈101围成有与第一对接通道102及第二对接通道103连通的空间;第一对接通道102由柱塞孔30向前延伸而成,第二对接通道103由柱塞孔30的端部向后延伸而成。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对接通道102与后方的柱塞孔30的交接处为通油点k,柱塞5的滑移使得通油点k选择性地与环形槽51对接连通。

请参阅图11、图12以及图7,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柱塞5a与第四柱塞5d为距离最远的两柱塞5,第一柱塞5a与第四柱塞5d之间通过第二对接油道10b连通。第二对接油道10b包括上述提到的第一密封圈101b及第一对接通道102b,第一密封圈101b设于两前后相邻的起始片1与中间片2之间,第一对接通道102b设于第一密封圈101的后方,第一对接通道102b与第一柱塞孔30a连通。第二对接油道10b与第一对接油道10的区别是,第二对接油道10b还包括与第四柱塞孔30d的端部连通的第三对接通道104,第三对接通道104包括弯折向下的折弯段1041、与折弯段1041连通的直线段1042及倾斜向上的倾斜段1043,直线段1042穿置于各个中间片2,折弯段1041设于起始片1,倾斜段1043设于终止片3,弯折段与第一密封圈101b的第二端连接,倾斜段1043与第四柱塞孔30d连通。

请参阅图11、图12以及图7,同一中间片2的柱塞孔30与出油通道7之间及同一终止片3的柱塞孔30与出油通道7之间通过一输出油道20连接。具体地,输出油道20包括第二密封圈201、与第二密封圈201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输出管道202及与第二密封圈201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输出管道203,第一输出管道202位于第二输出管道203的下方,第二密封圈201分别设于相邻的中间片2之间、相邻的终止片3与中间片2之间及相邻的中间片2与起始片1之间,第二密封圈201围出了与第一输出管道202及第二输出管道203相连通的空间,第一输出管道202与柱塞孔30连通,第二输出通道与出油通道7连通。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输出管道202与柱塞孔30的交接处为出油点p,柱塞5的滑移使得出油点p与环形槽51对接连通。

结合图1至图20,对本实用新型的片式递进分配器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压力油从进油接头6进入进油口11,通过第一进油通道21、第二进油进油通道22及第三进油通道31、依次地进入各个柱塞孔30。假设初始状态时,第一柱塞5a、第三柱塞5c以及第四柱塞5d靠左,第二柱塞5b靠右。油液进入第一柱塞5a的右边的环形槽51后通过第二对接油道10b进入第四柱塞5d孔的右端并注满油;油液进入第二柱塞5b的左边的环形槽51后通过对接油道10进入第一柱塞孔30a的左端,并推动第一柱塞5a往右滑动,此时第一柱塞5a左端注满油;油液进入第三柱塞5c的右边的环形槽51后通过对接油道10进入第二柱塞孔30b的右端,并推动第二柱塞5b往左滑动,此时第二柱塞5b的右端注满油;油液进入第四柱塞5d的中间段的环形槽51后通过对接油道10进入第三柱塞孔30c的左端,并推动第三柱塞5c往右滑动,此时第三柱塞5c的左端注满油。完成以上动作后,此时,第一柱塞5a、第三柱塞5c靠右,第二柱塞5b以及第四柱塞5d靠左,第一柱塞5a的左端、第二柱塞5b的右端、第三柱塞5c的左端以及第四柱塞5d的右端为满油状态。油液继续从进油口11输入,油液进入第一柱塞5a的左端的环形槽51后通过第二对接油道10b进入第四柱塞5d的左端,并推动第四柱塞5d往右滑动,从而推动第四柱塞5d右端的油液通过第二对接油道10b进入第一柱塞5a的右端的环形槽51中,再经过输出油道20进入第一片中间片2的出油口通道7,从而从右边的出油通道7排油。同理地,油液进入第二柱塞5b的右边的环形槽51后通过对接油道10进入第一柱塞孔30a的右端,并推动第一柱塞5a往左滑动,从而推动第一柱塞5a左端的油液通过对接油道10进入第二柱塞5b的左边的环形槽51中,油液通过输出油道20进入第二片中间片2的出油通道7,从而从第二片中间片2的左边的出油通道7排油。以此类推,从而达到有序地、定量地出油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片式递进分配器100借助终止片3内具有柱塞孔30及柱塞孔30内置有柱塞5,终止片3设有出油通道7,且终止片3内的出油通道7与柱塞孔30相互连通,终止片3的柱塞孔30还与相邻的中间片2的柱塞孔30以及距离最远的中间片2的柱塞孔30相互连通,故本实用新型的片式递进分配器100在不叠加中间片2的前提下达到多一组出油通道7的目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