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管接头的无损探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6042发布日期:2020-07-29 02:4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管接头的无损探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焊管无损探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焊接管接头的无损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探测金属材料或部件内部的裂纹或缺陷,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物理探伤就是不产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无损探伤,在现在管道焊接结束后,需要对焊接位置处进行无损探伤。

在现在对管道焊接位置无损探伤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推动探伤仪,使得探伤仪在管道上运动,对焊接部位检查,但是这样检测的效率较低,同时在检查管道底端时,需要转动管道,工作强度较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管接头的无损探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现在对管道焊接位置无损探伤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推动探伤仪,使得探伤仪在管道上运动,对焊接部位检查,但是这样检测的效率较低,同时在检查管道底端时,需要转动管道,工作强度较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管接头的无损探伤装置,包括两个限位环和两个固定环,相邻所述限位环一端铰接有固定环;

所述固定环一端安装有检测固定组件,所述检测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槽、限位槽、限位圈、齿圈、齿轮、齿轮槽、带动电机、带动槽、橡胶筒、固定卡槽、卡圈、固定板、移动槽、限位螺杆、水平支撑台、探伤仪、观察仪、固定块、插入柱、活动板、连接弹簧、卡板、对应块、电机固定座、t型块和对应孔;

所述限位环和固定环一端均开设有安装槽,一个所述限位环和固定环上安装槽底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嵌入安装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顶端处于安装槽内部焊接有齿圈,所述齿圈顶端一侧啮合有齿轮,所述固定环一侧对应齿轮处开设有齿轮槽,所述固定环一端活动安装有带动电机,所述齿轮一端对应带动电机输出轴开设有带动槽,所述带动电机输出轴处于带动槽内部外侧固定套接有橡胶筒,所述齿圈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水平支撑台,所述水平支撑台顶端活动安装有探伤仪,所述探伤仪一端连接有观察仪;

所述齿轮处于带动电机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卡圈,所述固定环对应卡圈处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环一端处于带动电机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中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嵌入安装有t型块,所述t型块一端焊接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顶端安装有带动电机,所述t型块处于固定板底端通过螺纹安装有限位螺杆;

所述固定环底端一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限位环顶端对应固定块处焊接有对应块,所述固定块底面焊接有插入柱,所述插入柱两端均铰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一端通过连接弹簧与插入柱一端相连,所述活动板底面一端焊接有卡板,所述对应块顶面对应插入柱处开设有对应孔,所述带动电机与探伤仪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槽与卡圈的纵截面的形状均为t型,所述水平支撑台远离齿圈一端活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处于安装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水平支撑台底端安装有支撑调节组件,所述支撑调节组件包括滑槽、滑板、安装柱、接触弹簧、活动柱、固定螺杆、移动轮、橡胶圈、双向电机、丝杆和装配槽;

所述水平支撑台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底面焊接有接触弹簧,所述接触弹簧底端焊接于活动柱内部,所述活动柱内部对应接触弹簧处开设有装配槽,所述活动柱一端通过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底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外侧固定套接有橡胶圈,所述水平支撑台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两端均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于滑板中部,所述双向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一端活动安装有防掉板,且防掉板一端焊接于水平支撑台一侧,所述安装柱底端处于装配槽内部,且装配槽的内径与安装柱的外径相等。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安装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润滑盒、移动卡槽、移动块、隔板、滚筒槽、滚筒、气囊、风扇、出料孔、封闭板、矩形橡胶板、封闭弹簧和风扇孔;

所述齿圈一端固定安装有润滑盒,所述润滑盒内部两端均开设有移动卡槽,所述移动卡槽内部嵌入安装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安装于隔板两端,所述隔板底端开设有滚筒槽,所述滚筒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滚筒,所述润滑盒内部两端处于隔板一端粘接有气囊,所述润滑盒处于气囊一端均匀开设有风扇孔,所述风扇孔内部安装有风扇,所述润滑盒远离风扇一端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顶端铰接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一端粘接有矩形橡胶板,所述封闭板顶端均匀焊接有若干封闭弹簧,若干所述封闭弹簧一端均焊接于润滑盒一侧,所述风扇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润滑盒顶面处于封闭板一侧均匀开设有加脂孔,所述隔板一端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与润滑盒内部一端的长度与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观察仪底端安装有保护吸附组件,所述保护吸附组件包括安装板、弹簧槽、固定弹簧、连接板、磁铁、保护板、保护盖、限制槽、延长弹簧、限制块、限制板、限位柱和卡位槽;

所述观察仪底面两端均通过螺丝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面均匀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焊接有固定弹簧,若干所述固定弹簧均焊接于连接板顶面,所述连接板底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磁铁;

所述安装板一端粘接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顶端铰接有保护盖,一个所述保护盖一侧开设有限制槽,所述限制槽内部粘接有延长弹簧,所述延长弹簧一端处于限制槽内部粘接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粘接于限制板的顶端一侧,所述限制板底端一侧粘接有限位柱,另一个所述保护盖对应限位柱处开设有卡位槽。

优选的,所述限制块的直径与限制槽的直径相等,所述限位柱与卡位槽的直径相等,所述磁铁纵截面的形状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与固定环之间安装有套环滑动组件,所述套环滑动组件包括螺纹孔、螺纹柱、滑动槽、压缩弹簧、滑动柱、卡环、圆弧橡胶板、滚珠槽、滚珠、转动把手、拖动槽和拖动把手;

所述限位环与固定环顶面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顶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底面焊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顶面处于滑动槽内部焊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顶面通过螺钉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内部粘接有圆弧橡胶板,所述螺纹柱底面焊接有拖动把手,所述卡环顶面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部均匀活动安装有滚珠,两个所述固定环顶面均开设有拖动槽,两个所述拖动槽之间安装有拖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滚珠槽贯穿圆弧橡胶板顶面,所述拖动把手与转动把手外侧均套接有防滑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检测固定组件,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推动探伤仪进行检测,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无需工作人员转动管道,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节省检测所需的时间,在停电时,通过两个工作人员配合操作,使得水平支撑台沿着管道对焊接部位检测,避免停电时浪费大量的时间,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出现,方便对限位环和固定环进行安装和拆卸,节省安装和拆卸的时间,同时无需使用特殊的工具进行拆卸,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设置有支撑调节组件,使得水平支撑台在检测时不易晃动,使得观察仪上的数值更加的准确,避免在检测时,检测数值不准确,导致需要多次检测,降低工作效率,增大移动轮与的管道表面的受力面积,使得移动轮支撑的更加的稳定,方便对探伤仪的角度调整,从而方便对焊接部位进行检测,使得测量的数值更加的准备,无需反复的检测,提高检测数值精度以及提高检测的效率。

3、设置有润滑组件,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添加润珠脂,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移动轮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移动轮在管道表面转动,使得移动轮移动更加顺畅,节约成本,在此过程中,润滑盒随着水平支撑台和移动轮一同转动,可以及时的对移动轮润滑,同时避免润滑脂掉落在地面上,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

4、设置有保护吸附组件,通过磁铁可以将观察仪固定,避免在检测过程中观察仪掉落,造成观察仪损坏,通过调节两个磁铁之间的距离,可以将观察仪固定在不同直径的管道上,避免由于磁铁与管道之间接触部位减少,导致观察仪容易晃动,检测的数值不准确的问题出现,通过保护盖可以在不使用时通过保护盖对观察仪表面进行保护,防止在储存时,不小心对观察仪造成损伤,影响观察仪下次使用。

5、设置有移动卡环组件,方便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探伤检测,避免在检测不同直径的管道时需要更换检测装置,提高工作效率,当一个管道上有多个焊接部位时,将拖动把手放入拖动槽中,通过移动拖动把手,带动限位环和固定环移动,方便工作人员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同一个管道上多个焊接部位检测,无需拆卸整个装置,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检测固定组件、支撑调节组件、润滑组件、保护吸附组件和移动卡环组件的配合使用,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推动探伤仪进行检测,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节省检测所需的时间,在检测过程中,使得水平支撑台在检测时不易晃动,使得观察仪上的数值更加的准确,通过自动添加润珠脂对管道表面润滑,减少移动轮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移动轮在管道表面转动,使得移动轮移动更加顺畅,节约成本,在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磁铁可以将观察仪固定,避免在检测过程中观察仪掉落,造成观察仪损坏,同时方便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探伤检测,避免在检测不同直径的管道时需要更换检测装置,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固定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固定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安装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润滑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移动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压缩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保护盖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延长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限位环;2、固定环;

3、检测固定组件;301、安装槽;302、限位槽;303、限位圈;304、齿圈;305、齿轮;306、齿轮槽;307、带动电机;308、带动槽;309、橡胶筒;310、固定卡槽;311、卡圈;312、固定板;313、移动槽;314、限位螺杆;315、水平支撑台;316、探伤仪;317、观察仪;318、固定块;319、插入柱;320、活动板;321、连接弹簧;322、卡板;323、对应块;324、电机固定座;325、t型块;326、对应孔;

4、支撑调节组件;401、滑槽;402、滑板;403、安装柱;404、接触弹簧;405、活动柱;406、固定螺杆;407、移动轮;408、橡胶圈;409、双向电机;410、丝杆;411、装配槽;

5、润滑组件;501、润滑盒;502、移动卡槽;503、移动块;504、隔板;505、滚筒槽;506、滚筒;507、气囊;508、风扇;509、出料孔;510、封闭板;511、矩形橡胶板;512、封闭弹簧;513、风扇孔;

6、保护吸附组件;601、安装板;602、弹簧槽;603、固定弹簧;604、连接板;605、磁铁;606、保护板;607、保护盖;608、限制槽;609、延长弹簧;610、限制块;611、限制板;612、限位柱;613、卡位槽;

7、套环滑动组件;701、螺纹孔;702、螺纹柱;703、滑动槽;704、压缩弹簧;705、滑动柱;706、卡环;707、圆弧橡胶板;708、滚珠槽;709、滚珠;710、转动把手;711、拖动槽;712、拖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焊接管接头的无损探伤装置,包括两个限位环1和两个固定环2,相邻限位环1一端铰接有固定环2;

固定环2一端安装有检测固定组件3,检测固定组件3包括安装槽301、限位槽302、限位圈303、齿圈304、齿轮305、齿轮槽306、带动电机307、带动槽308、橡胶筒309、固定卡槽310、卡圈311、固定板312、移动槽313、限位螺杆314、水平支撑台315、探伤仪316、观察仪317、固定块318、插入柱319、活动板320、连接弹簧321、卡板322、对应块323、电机固定座324、t型块325和对应孔326;

限位环1和固定环2一端均开设有安装槽301,一个限位环1和固定环2上安装槽301底端开设有限位槽302,限位槽302内部嵌入安装有限位圈303,限位圈303顶端处于安装槽301内部焊接有齿圈304,齿圈304顶端一侧啮合有齿轮305,固定环2一侧对应齿轮305处开设有齿轮槽306,固定环2一端活动安装有带动电机307,齿轮305一端对应带动电机307输出轴开设有带动槽308,带动电机307输出轴处于带动槽308内部外侧固定套接有橡胶筒309,齿圈304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水平支撑台315,水平支撑台315顶端活动安装有探伤仪316,探伤仪316一端连接有观察仪317,固定卡槽310与卡圈311的纵截面的形状均为t型,水平支撑台315远离齿圈304一端活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处于安装槽301内部,防止卡圈311从固定卡槽310中掉落,增强水平支撑台315的稳定性,防止水平支撑台315晃动;

齿轮305处于带动电机307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卡圈311,固定环2对应卡圈311处开设有固定卡槽310,固定环2一端处于带动电机307一侧焊接有固定板312,固定板312一侧中部开设有移动槽313,移动槽313内部嵌入安装有t型块325,t型块325一端焊接有电机固定座324,电机固定座324顶端安装有带动电机307,t型块325处于固定板312底端通过螺纹安装有限位螺杆314;

固定环2底端一侧焊接有固定块318,限位环1顶端对应固定块318处焊接有对应块323,固定块318底面焊接有插入柱319,插入柱319两端均铰接有活动板320,活动板320一端通过连接弹簧321与插入柱319一端相连,活动板320底面一端焊接有卡板322,对应块323顶面对应插入柱319处开设有对应孔326,带动电机307与探伤仪316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水平支撑台315底端安装有支撑调节组件4,支撑调节组件4包括滑槽401、滑板402、安装柱403、接触弹簧404、活动柱405、固定螺杆406、移动轮407、橡胶圈408、双向电机409、丝杆410和装配槽411;

水平支撑台315一侧开设有滑槽401,滑槽401内部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板402,滑板402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安装柱403,安装柱403底面焊接有接触弹簧404,接触弹簧404底端焊接于活动柱405内部,活动柱405内部对应接触弹簧404处开设有装配槽411,活动柱405一端通过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杆406,固定螺杆406底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移动轮407,移动轮407外侧固定套接有橡胶圈408,水平支撑台315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双向电机409,双向电机409两端均连接有丝杆410,丝杆410一端活动安装有防掉板,且防掉板一端焊接于水平支撑台315一侧,安装柱403底端处于装配槽411内部,且装配槽411的内径与安装柱403的外径相等,方便将丝杆410固定,避免丝杆410晃动,同时对安装柱403限位,防止安装柱403在装配槽411中晃动,丝杆410通过螺纹连接于滑板402中部,双向电机409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两个固定环2之间安装有润滑组件5,润滑组件5包括润滑盒501、移动卡槽502、移动块503、隔板504、滚筒槽505、滚筒506、气囊507、风扇508、出料孔509、封闭板510、矩形橡胶板511、封闭弹簧512和风扇孔513;

齿圈304一端固定安装有润滑盒501,润滑盒501内部两端均开设有移动卡槽502,移动卡槽502内部嵌入安装有移动块503,两个移动块503分别安装于隔板504两端,隔板504底端开设有滚筒槽505,滚筒槽505内部活动安装有滚筒506,润滑盒501内部两端处于隔板504一端粘接有气囊507,润滑盒501处于气囊507一端均匀开设有风扇孔513,风扇孔513内部安装有风扇508,润滑盒501远离风扇508一端开设有出料孔509,出料孔509顶端铰接有封闭板510,润滑盒501顶面处于封闭板510一侧均匀开设有加脂孔,隔板504一端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与润滑盒501内部一端的长度与宽度相等,方便向润滑盒501中加入润滑脂,同时通过隔板504将润滑脂和气囊507隔离,防止气囊507与润滑脂接触,造成润滑脂的浪费,封闭板510一端粘接有矩形橡胶板511,封闭板510顶端均匀焊接有若干封闭弹簧512,若干封闭弹簧512一端均焊接于润滑盒501一侧,风扇508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观察仪317底端安装有保护吸附组件6,保护吸附组件6包括安装板601、弹簧槽602、固定弹簧603、连接板604、磁铁605、保护板606、保护盖607、限制槽608、延长弹簧609、限制块610、限制板611、限位柱612和卡位槽613;

观察仪317底面两端均通过螺丝安装有安装板601,安装板601底面均匀开设有弹簧槽602,弹簧槽602内部焊接有固定弹簧603,若干固定弹簧603均焊接于连接板604顶面,连接板604底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磁铁605;

安装板601一端粘接有保护板606,保护板606顶端铰接有保护盖607,一个保护盖607一侧开设有限制槽608,限制槽608内部粘接有延长弹簧609,延长弹簧609一端处于限制槽608内部粘接有限制块610,限制块610的直径与限制槽608的直径相等,限位柱612与卡位槽613的直径相等,磁铁605纵截面的形状为圆弧状,方便限制块610在限制槽608中移动,同时对限位柱612限位,从而将两个保护板606相互固定,方便将观察仪317放置在不同直径的管道上,限制块610粘接于限制板611的顶端一侧,限制板611底端一侧粘接有限位柱612,另一个保护盖607对应限位柱612处开设有卡位槽613。

限位环1与固定环2之间安装有套环滑动组件7,套环滑动组件7包括螺纹孔701、螺纹柱702、滑动槽703、压缩弹簧704、滑动柱705、卡环706、圆弧橡胶板707、滚珠槽708、滚珠709、转动把手710、拖动槽711和拖动把手712;

限位环1与固定环2顶面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701,螺纹孔701内部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柱702,螺纹柱702顶面开设有滑动槽703,滑动槽703底面焊接有压缩弹簧704,压缩弹簧704顶面处于滑动槽703内部焊接有滑动柱705,滑动柱705顶面通过螺钉安装有卡环706,卡环706内部粘接有圆弧橡胶板707,螺纹柱702底面焊接有拖动把手712;卡环706顶面开设有滚珠槽708,滚珠槽708内部均匀活动安装有滚珠709,两个固定环2顶面均开设有拖动槽711,两个拖动槽711之间安装有拖动把手712,滚珠槽708贯穿圆弧橡胶板707顶面,拖动把手712与转动把手710外侧均套接有防滑套筒,方便滚珠709在滚珠槽708中转动,同时方便工作人员移动拖动把手712和转动转动把手71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检测时,工作人员将限位环1和固定环2套在管道外侧,在此过程中,固定块318与对应块323逐渐靠近,活动板320和卡板322移动至对应孔326中,连接弹簧321受到卡板322的推力压缩,当卡板322移动至对应孔326外侧时,此时连接弹簧321拉伸,推动活动板320移动,通过活动板320的移动,带动卡板322移动,使得卡板322顶面与对应块323底面接触,从而将限位环1和固定环2相互固定,方便对限位环1和固定环2进行安装,节省安装的时间,解决现实生活中安装繁琐的问题,同时需要拆卸时,此时移动两个卡板322,使得连接弹簧321压缩,将卡板322移动至对应孔326内部,转动固定环2即可,提高安装与拆卸的效率,同时无需使用特殊的工具进行拆卸,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限位环1和固定环2安装结束后,将水平支撑台315放入两个固定环2之间,对水平支撑台315限位和固定后,调整探伤仪316的位置,使得探伤仪316对准焊接处,此后,开启带动电机307,带动齿轮305转动,通过齿轮305的转动,带动齿圈304转动,通过齿圈304的转动,带动水平支撑台315转动,从而带动探伤仪316转动,对焊接部位检测,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推动探伤仪316进行检测,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同时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无需工作人员转动管道,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节省检测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停电时,工作人员可以移动电机固定座324,通过电机固定座324的移动带动t型块325在移动槽313中,将带动电机307的输出轴从带动槽308中移出后,通过限位螺杆314将t型块325固定,从而将带动电机307固定,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动推动水平支撑台315转动,带动齿圈304在安装槽301中转动,从而带动限位圈303在限位槽302中移动,对焊接部位检测,在检测至管道底端时,两个工作人员配合操作,使得水平支撑台315沿着管道对焊接部位检测,同样也无需转动管道,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在停电时也可以对管道检测,避免停电时浪费大量的时间,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出现;

在需要携带和储存装置时,可以将限位环1、固定环2以及水平支撑台315拆卸,可以对装置的各个部位分别进行储存和携带,避免装置占用较大的空间,不方便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储存和携带,同时各个部位进行拆卸,同样方便对对损坏的部位更换和维修,减少维修的时间,降低成本。

在水平支撑台315安装结束后,此时移动轮407与管道表面接触,通过安装柱403、活动柱405和移动轮407对水平支撑台315底端支撑,使得水平支撑台315在检测时不易晃动,使得观察仪317上的数值更加的准确,同时在检测不同直径的管道的焊接处时,接触弹簧404也随之会拉伸和压缩,使得移动轮407始终与管道接触,扩大装置的适用范围,也可以避免在检测时,检测数值不准确,导致需要多次检测,降低工作效率,通过橡胶圈408,使得移动轮407与管道表面之间缝隙更小,增大移动轮407与的管道表面的受力面积,使得移动轮407支撑的更加的稳定;

在需要调整检测的角度时,转动水平支撑台315,调整检测的角度,此过程中,一端的接触弹簧404压缩,另一端的接触弹簧404拉升,带动活动柱405在装配槽411中移动,可以使得移动轮407一直可以与管道接触,对水平支撑台315支撑,但探伤仪316角度调整结束后,通过固定螺杆406将活动柱405固定,从而将水平支撑台315固定,方便对探伤仪316的角度调整,从而方便对焊接部位进行检测,使得测量的数值更加的准备,无需反复的检测,提高检测数值精度以及提高检测的效率。

在需要调整移动轮407之间的距离时,开启双向电机409,带动丝杆410转动,通过丝杆410的转动带动滑板402在滑槽401中移动,从而带动移动轮407移动,方便工作人员调节移动轮407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不同的直径的管道调节移动轮407之间的距离,更好的对水平支撑台315支撑。

在检测过程中,开启风扇508,向气囊507内部充气,气囊507不断的增大,推动隔板504在润滑盒501中移动,此时滚筒506在滚筒槽505中转动,减少隔板504与润滑盒501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气囊507推动隔板504移动,通过隔板504的移动,不断的挤压润滑脂,润滑脂不断的推动封闭板510,使得封闭板510转动,此时封闭弹簧512压缩,润滑脂从润滑盒501中掉落至管道表面,对管道表面进行润滑,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添加润珠脂,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移动轮407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移动轮407在管道表面转动,降低带动电机307功率的消耗,节约成本,在此过程中,润滑盒501随着水平支撑台315和移动轮407一同转动,可以及时的对移动轮407润滑,同时避免润滑脂掉落在地面上,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

在检测结束后,关闭风扇508,此时隔板504停止不动,封闭弹簧512拉伸,带动封闭板510转动,将出料孔509封闭,通过矩形橡胶板511,提高封闭板510与出料孔509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润滑脂漏出,可以快速的将出料孔509封闭,减少润滑脂的浪费。

在检测时,工作人员将磁铁605吸附在管道表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磁铁605,带动连接板604移动,从而使得固定弹簧603拉伸后,扩大两个磁铁605之间的距离,可以将观察仪317固定,避免在检测过程中观察仪317掉落,造成观察仪317损坏,通过调节两个磁铁605之间的距离,可以将观察仪317固定在不同直径的管道上,避免由于磁铁605与管道之间接触部位减少,导致观察仪317容易晃动,检测的数值不准确的问题出现;

在不使用观察仪317时,工作人员转动保护盖607,将两个保护盖607翻转至观察仪317顶端,工作人员通过移动限制板611,带动限制块610在限制槽608中移动,带动延长弹簧609拉伸,将限位柱612卡入卡位槽613后,放开限制板611,延长弹簧609压缩,从而将两个保护盖607相互固定,在不使用时通过保护盖607对观察仪317表面进行保护,防止在储存时,不小心对观察仪317造成损伤,影响观察仪317下次使用。

在固定不同直径的管道时,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柱702,使得螺纹柱702在螺纹孔701中转动,此时螺纹柱702在螺纹孔701中移动,带动压缩弹簧704、滑动柱705和卡环706移动,使得卡环706与管道接触,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限位和固定,从而方便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探伤检测,避免在检测不同直径的管道时需要更换检测装置,提高工作效率,在此过程中,通过压缩弹簧704,对管道进行缓冲,减少管道对装置造成的损伤,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在放置管道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

当一个管道上有多个焊接部位时,将拖动把手712放入拖动槽711中,通过移动拖动把手712,带动限位环1和固定环2移动,此时滚珠709在滚珠槽708中转动,减少卡环706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同一个管道上多个焊接部位检测,无需拆卸整个装置,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