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8584发布日期:2020-08-11 20:5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是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机械传动装置多种多样,通过机械传动能够实现动力的远程传递、速度的调节变化、动力的传输稳定,但现有技术中的传动装置在实现动力速度调节的时候还需要设置中间过渡空档进行不同齿轮的啮合调配,这种调速方式更适用于汽车,而高精度生产机械上需要实现生产的稳定效果,空档会对设备运行功率稳定性产生影响,使得对齿轮稳定调速难以得到高效利用,所以人们需要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动力组件、变速支撑组件、皮带传送组件、吸附组件、活性连接组件、变速传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整套装置的最外侧,起到支撑装置内其他部件的作用,所述支撑组件内部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起到接收外界转子动力的作用,所述所述支撑组件底部设置有变速支撑组件,所述变速支撑组件起到辅助齿轮切换变速的作用,所述动力组件一侧设置有皮带传送组件,所述皮带传送组件起到对装置输出动力进行实时检测的作用,所述皮带传送组件一侧设置有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起到辅助装置进行变速的作用,所述吸附组件远离皮带传送组件一侧设置有活性连接组件,所述活性连接组件起到配合吸附组件完成装置变速的作用,所述活性连接组件远离吸附组件一侧设置有变速传动组件,所述变速传动组件起到对输出动力变速的作用。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壳体、轴承活动槽、轴承,所述壳体位于整套装置的最外侧,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轴承活动槽,所述壳体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轴承,所述轴承活动槽内横向滑动安装有轴承固定块,所述轴承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传动杆、传动槽、传动齿轮、传动皮带轮,所述壳体侧壁上贯穿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两端与轴承连接固定,所述传动杆一端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杆靠近传动槽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杆远离传动槽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皮带轮,将外界传动轴与传动槽连接固定,传动轴带动传动杆旋转运动,传动杆带动传动齿轮与传动皮带轮旋转,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中不同齿轮啮合能够使变速轴获得不同转速,进而变速轴带动输出轴旋转,使输出轴向外界输出动力。

所述变速支撑组件包括移动支撑板、轴承支撑架、滑动座、滑动板槽、第一弹簧、滑轨滑槽、输出轴,所述壳体底板上设置有移动支撑板,所述移动支撑板底端固定安装有轴承支撑架,所述轴承支撑架底端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开设有滑动板槽,所述滑动板槽远离开口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滑动板槽一端与轴承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底端固定安装有滑轨滑槽,所述滑轨滑槽远离滑动座一端与壳体连接固定,所述移动支撑板上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轴承支撑座,所述轴承支撑座内固定安装有轴承,靠近轴承活动槽一端的轴承内的固定安装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远离轴承支撑座一端与轴承固定块内的轴承连接固定。

所述皮带传送组件包括从动皮带轮、压紧支撑筒、第二弹簧、压紧支撑柱、压紧皮带轮、固定皮带轮,所述输出轴中部固定安装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下方设置有压紧支撑筒,所述压紧支撑筒与壳体连接固定,所述压紧支撑筒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顶端固定安装有压紧支撑柱,所述压紧支撑柱远离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安装有压紧皮带轮,所述压紧皮带轮上方设置有固定皮带轮,所述固定皮带轮通过轴承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压槽、弹性支撑杆、第一导体、第一电池、第二导体、第一电磁铁,所述从动皮带轮内侧壁上开设有压槽,所述输出轴靠近压槽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支撑杆,所述弹性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体,所述输出轴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池,所述第一导体靠近输出轴一侧设置有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与输出轴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电池远离轴承活动槽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初始状态下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当需要提速时,增大外界输出轴的动力,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直径相同,使得两者啮合时输出轴输出转速与传动杆的转速相等,所述传动皮带轮外圈直径是从动皮带轮外圈直径的两倍,使得从动皮带轮转速高于传动杆转速,进而从动皮带轮转速高于输出轴转速,从动皮带轮转速高会使压槽对弹性支撑杆产生推力,弹性支撑杆受到推力会使第一导体下压与第二导体相接触,所述第二导体与第一电池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体通过电线与第一电磁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通过电线与第一电池电性连接,当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接触时,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一电池、第一电磁铁、第一导体依次连通形成一条串联电路,此时第一电磁铁产生磁力对变速轴产生吸力。

所述活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滑槽、变速轴、第一限位滑块,所述第一电磁铁远离第一电池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滑槽开设在输出轴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变速轴,所述变速轴靠近第一电磁铁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滑块,所述变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环状支撑架、第二电池、第二电磁铁、限位杆、限位圈、限位槽,所述变速轴远离第一限位滑块一端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与轴承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变速轴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与轴承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变速轴远离第一限位滑块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靠近第一限位滑块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远离第四齿轮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第三齿轮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尺寸不同,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内固定安装有环状支撑架,所述环状支撑架中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远离环状支撑架轴心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环状支撑架远离轴心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扇形块,所述扇形块靠近环状支撑架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靠近环状支撑架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磁铁,所述环状支撑架靠近限位槽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圈,所述扇形块远离环状支撑架一端固定安装有轮齿,所述第一导体靠近第二导体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第一导体一端与输出轴连接固定,所述弹簧外包裹有绝缘层,弹性支撑杆在吸力作用下产生向第一电磁铁方向移动的力,使得最初与第一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一边旋转一边滑动掉落至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直径比第一齿轮小,使得输出轴输出转速得到提高,弹性支撑杆继续移动,传动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最终移动至传动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在这个过程中输出轴转速得到缓慢且有效的提升,且中间无空档现象产生,输出转速得到提升的同时,使装置的输出更具稳定性,在弹性支撑杆移动的过程中,因为弹性支撑杆与移动支撑板具有连接关系,移动支撑板也会跟随弹性支撑杆的移动而移动,弹性支撑杆向第一电磁铁方向移动时,第一弹簧被拉伸,所述第一电磁铁所在电路上,设置有第一断路开关,所述第一断路开关固定安装在壳体外侧壁上,所述第二电池与第二电磁铁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构成串联电路,第二电磁铁的串联电路上设置有第二断路开关,所述第二断路开关固定安装在壳体外侧壁上,第四齿轮、第三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内的第二电磁铁串联电路内各自串联一个第二断路开关,当需要降低装置输出转速时,断开第一断路开关,第一电磁铁失去磁力,使得变速轴在滑动板槽的拉力作用下向远离第一电磁铁方向移动,第四齿轮、第三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直径依次增大,所以变速轴即使在第一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因为相邻齿轮直径不同,变速轴会受到阻力阻挡,传动齿轮无法从第四齿轮上滑动至第三齿轮上来更换啮合齿轮,此时只需连通第二断路开关,第二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所述第二电磁铁与环形磁铁相互靠近一端为同极性,使得第二电磁铁通电后会将扇形块向外推动,扇形块移动过程中,限位杆、限位槽对扇形块起到导向作用,限位圈不会脱离限位槽内部,对扇形块起到限位作用,使所有扇形块能够向外移动的距离相等,使得扇形块向外扩张后的齿轮仍然能够维持近似圆形,此时扇形块与相邻扇形块之间会产生一个轮齿距的间隙,使得传动齿轮的轮齿每隔一个就会与扇形块之间的间隙接触,传动齿轮仍然能够利用轮齿带动第四齿轮旋转,当第四齿轮的扇形块全部打开时,第四齿轮外圈直径大于第三齿轮的外圈直径,使得变速轴能够在第一弹簧的拉力下向第四齿轮方向移动,进而达到传动齿轮从第四齿轮上滑动到第三齿轮上的效果,完成了传动齿轮从啮合小齿轮到啮合大齿轮的转换,降低装置输出功率,在装置运转过程中,滑动座利用滑轨滑槽在壳体上横向滑动,进而实现随着啮合齿轮的更换,移动支撑板上的齿轮位置的移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利用磁力互斥的原理设计了直径可变式的调速齿轮,使变速过程中不需要空档过渡就可实现齿轮的切换啮合,齿轮切换啮合流程流畅,无停顿产生,有利于向外输出传动动力的持续稳定性,避免了空档时的输出不稳定性对稳定性要求高的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提高了本变速传动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装置采用传动皮带轮利用静摩擦带动皮带运转,再以皮带带动从动皮带轮与输出轴间产生滑动摩擦,利用从动皮带轮与输出轴转速的不同,来施加压力控制第一电磁铁产生磁性,对变速轴形成吸引,从而达到切换齿轮啮合提速的效果;

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铁所在电路断开,第二电磁铁所在电路连通,来实现装置输出动力的逐级递减,操作简便,输出动力稳定性强;

本装置利用第一弹簧对第一电磁铁的吸力进行阻尼,使齿轮啮合调节提速所需时间被拉长,缓慢稳定的提速效果不仅加强了输入动力的传动效果,还能够使输入动力装置刚启动时,不会因为传动阻力突然增加而对动力输入装置造成损耗,有利于动力输入装置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的皮带传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的变速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的吸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的活性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的第一限位滑块与第一限位滑槽位置关系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01、壳体;102、轴承活动槽;103、轴承;201、传动杆;202、传动槽;203、传动齿轮;204、传动皮带轮;301、移动支撑板;302、轴承支撑架;303、滑动座;304、滑动板槽;305、第一弹簧;306、滑轨滑槽;307、输出轴;401、从动皮带轮;402、压紧支撑筒;403、第二弹簧;404、压紧支撑柱;405、压紧皮带轮;406、固定皮带轮;501、压槽;502、弹性支撑杆;503、第一导体;504、第一电池;505、第二导体;506、第一电磁铁;601、第一限位滑槽;602、变速轴;603、第一限位滑块;702、第一齿轮;703、第二齿轮;704、第三齿轮;705、第四齿轮;706、环状支撑架;707、第二电池;708、第二电磁铁;709、限位杆;710、限位圈;71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7所示,工况自调节的摩擦与啮合混合型传动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动力组件、变速支撑组件、皮带传送组件、吸附组件、活性连接组件、变速传动组件,支撑组件位于整套装置的最外侧,起到支撑装置内其他部件的作用,支撑组件内部设置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起到接收外界转子动力的作用,支撑组件底部设置有变速支撑组件,变速支撑组件起到辅助齿轮切换变速的作用,动力组件一侧设置有皮带传送组件,皮带传送组件起到对装置输出动力进行实时检测的作用,皮带传送组件一侧设置有吸附组件,吸附组件起到辅助装置进行变速的作用,吸附组件远离皮带传送组件一侧设置有活性连接组件,活性连接组件起到配合吸附组件完成装置变速的作用,活性连接组件远离吸附组件一侧设置有变速传动组件,变速传动组件起到对输出动力变速的作用。

支撑组件包括壳体101、轴承活动槽102、轴承103,壳体101位于整套装置的最外侧,壳体101侧壁上开设有轴承活动槽102,壳体101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轴承103,轴承活动槽102内横向滑动安装有轴承固定块,轴承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轴承103,动力组件包括传动杆201、传动槽202、传动齿轮203、传动皮带轮204,壳体101侧壁上贯穿安装有传动杆201,传动杆201两端与轴承103连接固定,传动杆201一端开设有传动槽202,传动杆201靠近传动槽202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203,传动杆201远离传动槽202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皮带轮204,将外界传动轴与传动槽202连接固定,传动轴带动传动杆201旋转运动,传动杆201带动传动齿轮203与传动皮带轮204旋转,传动齿轮203与第一齿轮702、第二齿轮703、第三齿轮704、第四齿轮705中不同齿轮啮合能够使变速轴602获得不同转速,进而变速轴602带动输出轴307旋转,使输出轴307向外界输出动力。

变速支撑组件包括移动支撑板301、轴承支撑架302、滑动座303、滑动板槽304、第一弹簧305、滑轨滑槽306、输出轴307,壳体101底板上设置有移动支撑板301,移动支撑板301底端固定安装有轴承支撑架302,轴承支撑架302底端设置有滑动座303,滑动座303上开设有滑动板槽304,滑动板槽304远离开口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305,第一弹簧305远离滑动板槽304一端与轴承支撑架302固定连接,滑动座303底端固定安装有滑轨滑槽306,滑轨滑槽306远离滑动座303一端与壳体101连接固定,移动支撑板301上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轴承支撑座,轴承支撑座内固定安装有轴承103,靠近轴承活动槽102一端的轴承内的固定安装有输出轴307,输出轴307远离轴承支撑座一端与轴承固定块内的轴承103连接固定。

皮带传送组件包括从动皮带轮401、压紧支撑筒402、第二弹簧403、压紧支撑柱404、压紧皮带轮405、固定皮带轮406,输出轴307中部固定安装有从动皮带轮401,从动皮带轮401下方设置有压紧支撑筒402,压紧支撑筒402与壳体101连接固定,压紧支撑筒402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403,第二弹簧403顶端固定安装有压紧支撑柱404,压紧支撑柱404远离第二弹簧403一端固定安装有压紧皮带轮405,压紧皮带轮405上方设置有固定皮带轮406,固定皮带轮406通过轴承座与壳体101固定连接,吸附组件包括压槽501、弹性支撑杆502、第一导体503、第一电池504、第二导体505、第一电磁铁506,从动皮带轮401内侧壁上开设有压槽501,输出轴307靠近压槽501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支撑杆502,弹性支撑杆50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体503,输出轴307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池504,第一导体503靠近输出轴307一侧设置有第二导体505,第二导体505与输出轴307连接固定,第一电池504远离轴承活动槽102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506,初始状态下传动齿轮203与第一齿轮702啮合,当需要提速时,增大外界输出轴的动力,传动齿轮203与第一齿轮702直径相同,使得两者啮合时输出轴307输出转速与传动杆201的转速相等,传动皮带轮204外圈直径是从动皮带轮401外圈直径的两倍,使得从动皮带轮401转速高于传动杆201转速,进而从动皮带轮401转速高于输出轴307转速,从动皮带轮401转速高会使压槽501对弹性支撑杆502产生推力,弹性支撑杆502受到推力会使第一导体503下压与第二导体505相接触,第二导体505与第一电池504通过电线电性连接,第一导体503通过电线与第一电磁铁506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铁506通过电线与第一电池504电性连接,当第一导体503与第二导体505接触时,第一导体503、第二导体505、第一电池504、第一电磁铁506、第一导体503依次连通形成一条串联电路,此时第一电磁铁506产生磁力对变速轴602产生吸力。

活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滑槽601、变速轴602、第一限位滑块603,第一电磁铁506远离第一电池504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601,第一限位滑槽601开设在输出轴307内部,第一限位滑槽601内滑动安装有变速轴602,变速轴602靠近第一电磁铁506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滑块603,变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702、第二齿轮703、第三齿轮704、第四齿轮705、环状支撑架706、第二电池707、第二电磁铁708、限位杆709、限位圈710、限位槽711,变速轴602远离第一限位滑块603一端固定安装有轴承103,轴承103与轴承安装座固定连接,变速轴602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103,轴承103与轴承安装座固定连接,变速轴602远离第一限位滑块603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705,第四齿轮705靠近第一限位滑块603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704,第三齿轮704远离第四齿轮705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703,第二齿轮703远离第三齿轮704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702,第一齿轮702、第二齿轮703、第三齿轮704、第四齿轮705内部结构相同,第一齿轮702、第二齿轮703、第三齿轮704、第四齿轮705尺寸不同,第一齿轮702、第二齿轮703、第三齿轮704、第四齿轮705内固定安装有环状支撑架706,环状支撑架706中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池707,第二电池707远离环状支撑架706轴心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708,环状支撑架706远离轴心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扇形块,扇形块靠近环状支撑架706一端开设有限位槽711,限位槽711靠近环状支撑架706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磁铁,环状支撑架706靠近限位槽711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709,限位杆709与限位槽711滑动连接,限位杆709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圈710,扇形块远离环状支撑架706一端固定安装有轮齿,第一导体503靠近第二导体505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远离第一导体503一端与输出轴307连接固定,弹簧外包裹有绝缘层,弹性支撑杆502在吸力作用下产生向第一电磁铁506方向移动的力,使得最初与第一齿轮702啮合的传动齿轮203一边旋转一边滑动掉落至与第二齿轮703啮合,第二齿轮703直径比第一齿轮702小,使得输出轴307输出转速得到提高,弹性支撑杆502继续移动,传动齿轮203与第三齿轮704啮合,最终移动至传动齿轮203与第四齿轮705啮合,在这个过程中输出轴307转速得到缓慢且有效的提升,且中间无空档现象产生,输出转速得到提升的同时,使装置的输出更具稳定性,在弹性支撑杆502移动的过程中,因为弹性支撑杆502与移动支撑板301具有连接关系,移动支撑板301也会跟随弹性支撑杆502的移动而移动,弹性支撑杆502向第一电磁铁506方向移动时,第一弹簧305被拉伸,第一电磁铁506所在电路上,设置有第一断路开关,第一断路开关固定安装在壳体101外侧壁上,第二电池707与第二电磁铁708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构成串联电路,第二电磁铁708的串联电路上设置有第二断路开关,第二断路开关固定安装在壳体101外侧壁上,第四齿轮705、第三齿轮704、第二齿轮703、第一齿轮702内的第二电磁铁708串联电路内各自串联一个第二断路开关,当需要降低装置输出转速时,断开第一断路开关,第一电磁铁506失去磁力,使得变速轴602在滑动板槽304的拉力作用下向远离第一电磁铁506方向移动,第四齿轮705、第三齿轮704、第二齿轮703、第一齿轮702的直径依次增大,所以变速轴602即使在第一弹簧305的拉力作用下,因为相邻齿轮直径不同,变速轴602会受到阻力阻挡,传动齿轮203无法从第四齿轮705上滑动至第三齿轮704上来更换啮合齿轮,此时只需连通第二断路开关,第二电磁铁708通电产生磁力,第二电磁铁708与环形磁铁相互靠近一端为同极性,使得第二电磁铁708通电后会将扇形块向外推动,扇形块移动过程中,限位杆709、限位槽711对扇形块起到导向作用,限位圈710不会脱离限位槽711内部,对扇形块起到限位作用,使所有扇形块能够向外移动的距离相等,使得扇形块向外扩张后的齿轮仍然能够维持近似圆形,此时扇形块与相邻扇形块之间会产生一个轮齿距的间隙,使得传动齿轮203的轮齿每隔一个就会与扇形块之间的间隙接触,传动齿轮203仍然能够利用轮齿带动第四齿轮705旋转,当第四齿轮705的扇形块全部打开时,第四齿轮705外圈直径大于第三齿轮704的外圈直径,使得变速轴602能够在第一弹簧305的拉力下向第四齿轮705方向移动,进而达到传动齿轮203从第四齿轮705上滑动到第三齿轮704上的效果,完成了传动齿轮203从啮合小齿轮到啮合大齿轮的转换,降低装置输出功率,在装置运转过程中,滑动座303利用滑轨滑槽306在壳体101上横向滑动,进而实现随着啮合齿轮的更换,移动支撑板301上的齿轮位置的移动效果。

工作原理:

将外界传动轴与传动槽202连接固定,传动轴带动传动杆201旋转运动,传动杆201带动传动齿轮203与传动皮带轮204旋转,传动齿轮203与第一齿轮702、第二齿轮703、第三齿轮704、第四齿轮705中不同齿轮啮合能够使变速轴602获得不同转速,进而变速轴602带动输出轴307旋转,使输出轴307向外界输出动力,初始状态下传动齿轮203与第一齿轮702啮合,当需要提速时,增大外界输出轴的动力,传动齿轮203与第一齿轮702直径相同,使得两者啮合时输出轴307输出转速与传动杆201的转速相等,传动皮带轮204外圈直径是从动皮带轮401外圈直径的两倍,使得从动皮带轮401转速高于传动杆201转速,进而从动皮带轮401转速高于输出轴307转速,从动皮带轮401转速高会使压槽501对弹性支撑杆502产生推力,弹性支撑杆502受到推力会使第一导体503下压与第二导体505相接触,第二导体505与第一电池504通过电线电性连接,第一导体503通过电线与第一电磁铁506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铁506通过电线与第一电池504电性连接,当第一导体503与第二导体505接触时,第一导体503、第二导体505、第一电池504、第一电磁铁506、第一导体503依次连通形成一条串联电路,此时第一电磁铁506产生磁力对变速轴602产生吸力,弹性支撑杆502在吸力作用下产生向第一电磁铁506方向移动的力,使得最初与第一齿轮702啮合的传动齿轮203一边旋转一边滑动掉落至与第二齿轮703啮合,第二齿轮703直径比第一齿轮702小,使得输出轴307输出转速得到提高,弹性支撑杆502继续移动,传动齿轮203与第三齿轮704啮合,最终移动至传动齿轮203与第四齿轮705啮合,在这个过程中输出轴307转速得到缓慢且有效的提升,且中间无空档现象产生,输出转速得到提升的同时,使装置的输出更具稳定性,在弹性支撑杆502移动的过程中,因为弹性支撑杆502与移动支撑板301具有连接关系,移动支撑板301也会跟随弹性支撑杆502的移动而移动,弹性支撑杆502向第一电磁铁506方向移动时,第一弹簧305被拉伸,第一电磁铁506所在电路上,设置有第一断路开关,第一断路开关固定安装在壳体101外侧壁上,第二电池707与第二电磁铁708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构成串联电路,第二电磁铁708的串联电路上设置有第二断路开关,第二断路开关固定安装在壳体101外侧壁上,第四齿轮705、第三齿轮704、第二齿轮703、第一齿轮702内的第二电磁铁708串联电路内各自串联一个第二断路开关,当需要降低装置输出转速时,断开第一断路开关,第一电磁铁506失去磁力,使得变速轴602在滑动板槽304的拉力作用下向远离第一电磁铁506方向移动,第四齿轮705、第三齿轮704、第二齿轮703、第一齿轮702的直径依次增大,所以变速轴602即使在第一弹簧305的拉力作用下,因为相邻齿轮直径不同,变速轴602会受到阻力阻挡,传动齿轮203无法从第四齿轮705上滑动至第三齿轮704上来更换啮合齿轮,此时只需连通第二断路开关,第二电磁铁708通电产生磁力,第二电磁铁708与环形磁铁相互靠近一端为同极性,使得第二电磁铁708通电后会将扇形块向外推动,扇形块移动过程中,限位杆709、限位槽711对扇形块起到导向作用,限位圈710不会脱离限位槽711内部,对扇形块起到限位作用,使所有扇形块能够向外移动的距离相等,使得扇形块向外扩张后的齿轮仍然能够维持近似圆形,此时扇形块与相邻扇形块之间会产生一个轮齿距的间隙,使得传动齿轮203的轮齿每隔一个就会与扇形块之间的间隙接触,传动齿轮203仍然能够利用轮齿带动第四齿轮705旋转,当第四齿轮705的扇形块全部打开时,第四齿轮705外圈直径大于第三齿轮704的外圈直径,使得变速轴602能够在第一弹簧305的拉力下向第四齿轮705方向移动,进而达到传动齿轮203从第四齿轮705上滑动到第三齿轮704上的效果,完成了传动齿轮203从啮合小齿轮到啮合大齿轮的转换,降低装置输出功率,在装置运转过程中,滑动座303利用滑轨滑槽306在壳体101上横向滑动,进而实现随着啮合齿轮的更换,移动支撑板301上的齿轮位置的移动效果,本装置在调速过程中,输出轴307会产生横向位移,所以本装置更适用于带有皮带实时拉紧效果的皮带动力输出结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