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2759发布日期:2021-12-31 20:0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可折叠成为电子产品的新趋势,不仅能够带来新的造型,还能用更小的体积实现更大的显示视界。根据目前折叠后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外折,内折,卷曲等形态。其中,内折形态相对于其他两种形态来说难度更大,因为内折形态下柔性屏幕的卷曲半径更小,屏幕更易供起和损坏,那么更加对内折形态下的转轴设计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减少在机壳转动过程中使屏幕受机壳的拉扯或挤压的风险。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
5.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
6.位移补偿组件,所述位移补偿组件包括转向件、限位承架和移动承架,所述转向件与所述限位承架能够相对所述转轴组件转动,所述转向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移动承架连接,所述移动承架与所述限位承架活动连接,且所述移动承架能够相对所述限位承架沿长度所述折叠装置的方向运动;
7.其中,在所述转向件绕所述转轴组件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移动承架相对于所述限位承架沿所述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运动。
8.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叠装置用于电子设备的折叠或展开,电子设备包括机壳与屏幕,机壳位于转轴组件两侧,移动承架与机壳连接。通过位移补偿组件能够带动机壳相对屏幕移动。具体地,电子设备展开过程中,转向件绕转轴组件转动并带动移动承架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运动,移动承架带动转轴组件两侧的机壳朝中间移动,使两侧的机壳逐渐靠近,以匹配屏幕在打开过程中中间层恒长的设计需求,使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屏幕不受压缩。电子设备折叠过程中,转向件绕转轴组件转动并带动移动承架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运动,移动承架带动转轴组件两侧的机壳朝两侧移动,使两侧的机壳逐渐远离,以匹配屏幕在折叠过程中中间层恒长的设计需求,即使得电子设备在展开过程中,屏幕不受拉伸。使机壳的运动变化轨迹设计为接近屏幕自然打开或折叠的状态,减少在机壳转动过程中使屏幕受机壳的拉扯或挤压的风险,有利于提升屏幕的使用寿命。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转向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转向件和第二转向件,所述第一转向件与所述转轴组件转动连接;
10.所述第一转向件绕所述转轴组件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向件沿所述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移动。
11.本技术实施例将第一转向件绕转轴组件的转动,转化为第二转向件沿所述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二转向件与移动承架连接,以带动移动承架沿所述折叠装置的长度
方向运动。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转向件还包括转向套,所述转向套固定于所述转轴组件,且所述第一转向件与所述转向套螺旋配合;
13.所述第一转向件相对于所述转向套转动的过程中,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向套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转向件沿所述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移动。
14.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转向件包括转向部和连接部,转向部与转向套配合,连接部与第二转向件连接,转向部和转向套设有相配合的螺旋,以使第一转向件随转轴组件转动时能够通过螺旋配合相对转向套移动,第一转向件能够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运动,第一转向件通过连接部带动第二转向件的至少部分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运动。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厚度方向,所述限位承架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孔沿所述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
16.所述第二转向件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限位孔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限位孔沿所述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运动;
17.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移动承架连接。
18.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部带动第一部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运动时,通过第二限位孔限制第二部的运动方向,使第二部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运动,以使第二部带动移动承架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运动。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承架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部,以避让所述第一部相对所述移动承架的移动。其中,避让孔的延伸方向为第一部相对移动承架运动的方向。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位移补偿组件还包括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向配合部能够沿所述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相对运动;
21.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导向配合部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移动承架,另一者设置于所述限位承架。
22.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部与导向配合部对移动承架相对限位承架的运动起到导向。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部包括限位滚珠,所述导向配合部包括第一限位导轨,所述第一限位导轨与所述限位滚珠滚动配合。
24.本技术实施例中,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限位滚珠安装于限位承架两端,第一限位导轨与限位滚珠滚动配合,第一限位导轨安装于移动承架。限位导块可以压紧移动承架与限位承架,且使移动承架在限位承架上沿直线运动,且限制移动距离,但是摩擦力大,将部分限位导块替换为限位滚珠可以将滑动摩擦换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部包括限位滚子,所述导向配合部包括第一限位导轨,所述第一限位导轨与所述限位滚子滚动配合;
26.所述位移补偿组件还包括限位滚柱,所述限位滚柱安装于所述限位承架与所述移动承架之间,并与所述限位承架和所述移动承架滚动连接。
27.本技术实施例中,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限位滚子安装于限位承架两端,第一限
位导轨与限位滚子滚动配合,第一限位导轨安装于移动承架。限位滚柱位于移动承架与限位承架之间,限位滚柱与移动承架滚动配合。在限位导块的周围增加限位滚柱可以使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有效的减小机构摩擦力,使机构运动更流畅。
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二限位导轨,所述导向配合部包括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导轨滑动配合。
29.本技术实施例中,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第二滑槽位于限位承架的两端,第二滑槽与第二限位滑轨滑动配合,减小移动承架与限位承架之间的摩擦力。
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部包括限位导块,所述导向配合部包括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
31.所述限位导块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运动,且所述限位导块的至少部分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限位承架连接。
32.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向部可以包括多个限位导块,导向配合部对应包括多个第一滑槽,第一滑槽设置于移动承架,多个限位导块能够沿第一滑槽滑动且至少部分能够穿过第一滑槽与限位承架连接,以连接限位承架与移动承架。通过限位导块与第一滑槽的滑动配合,对移动承架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
3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
34.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五转轴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能够绕所述第五转轴转动,所述第五转轴与所述转轴组件固定连接。
35.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机构与机壳连接,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厚度方向,支撑机构设置于屏幕的下方支撑屏幕。在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过程中,支撑机构能够在屏幕转动时支撑屏幕并约束屏幕转动时弧长变化。在屏幕处于0
°
状态时,支撑机构的至少部分与屏幕相切,以在折叠后限制屏幕水滴形状,本实施例可根据支撑机构对折叠后屏幕的限制,改变屏幕形成水滴状的大小,在屏幕处于180
°
状态时,支撑机构对屏幕无约束力,支撑机构用于支撑屏幕,减小触摸屏幕时出现屏幕手指按压凹陷的风险。
3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多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五转轴转动连接;
37.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
38.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屏幕展开或折叠过程中,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随屏幕转动,通过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支撑屏幕并约束屏幕转动时弧长的变化;在屏幕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处于折叠状态,第二支撑件与屏幕抵接,通过第二支撑板来限制屏幕折叠成水滴形状的尺寸,第一支撑件设有弧面,第一支撑件通过弧面与屏幕的至少部分接触相切。
3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设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沿所述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
40.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长圆孔,并能够相对所述长圆孔运动,以使所述连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运动。
41.本技术实施例中,推动机壳展开过程中,机壳通过连杆带动第二支撑件绕第五转轴转动,因机壳在转动过程中收缩,机壳带动连杆朝靠近第二支撑件的方向运动;推动机壳
折叠过程中,机壳通过连杆带动第二支撑件绕第五转轴转动,因机壳在转动过程中伸出,机壳带动连杆朝远离第二支撑的方向运动。
4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43.机壳,所述机壳包括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
44.屏幕,所述屏幕安装于所述机壳;
45.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壳,所述折叠组件上述所述的折叠装置。
4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分别与所述位移补偿组件的两个所述移动承架连接;
47.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杆,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杆连接。
4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的两端设有挡板;
49.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沿所述折叠装置的厚度方向,所述挡板高于所述屏幕;
50.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机壳的挡板与所述第二机壳的挡板相贴合。
5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挡板遮挡电子设备侧面水滴状的开口,在电子设备折叠后,使电子设备的整机外观无开口缝隙,从而防止杂质经水滴状开口进入,提高屏幕的安全性。
5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5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5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55.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56.图4为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时的位移补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7.图5为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时的位移补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8.图6为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时的剖视图;
59.图7为图6中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60.图8为转轴组件的爆炸图;
61.图9为图8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62.图10为位移补偿组件、转轴组件和支撑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63.图11为位移补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64.图12为移动承架的结构示意图;
65.图13为限位承架的结构示意图;
66.图14为限位承架与第二转向件的连接示意图;
67.图15为第一转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68.图16为转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69.图17为旋转转向解析式的分析图;
70.图18为水平转向解析式的分析图;
71.图19为屏幕旋转起始点和机壳施力点距机壳旋转中线的位移散点图;
72.图20为屏幕的转动轨迹图;
73.图21为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时的剖视图;
74.图22为图2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75.图23为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时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76.图24为图23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77.图25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78.图26为图25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79.图27为屏幕、机壳和支撑机构的旋转中心示意图;
80.图28为位移补偿组件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81.图29为位移补偿组件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82.图30为位移补偿组件在第三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83.图31为位移补偿组件在第四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84.附图标记:
85.1-机壳、11-第一机壳、111-挡板、12-第二机壳;
86.2-屏幕;
87.3-转轴组件、31-第一转轴、32-第二转轴、33-第三转轴、34-第四转轴、35-齿轮;
88.4-位移补偿组件、41-转向件、411-第一转向件、411a-转向部、411b-连接部、412-转向套、413-第二转向件、413a-第一部、413b-第二部、42-限位承架、421-第一限位孔、422-第二限位孔、423-第二滑槽、43-移动承架、431-避让孔、432-第一滑槽、44-限位导块、45-限位滚珠、46-第一限位导轨、47-限位滚柱、48-限位滚子、49-第二限位导轨;
89.5-支撑机构、51-支撑组件、511-第一支撑件、512-第二支撑件、513-连杆、513a-长圆孔、52-第五转轴;
90.x-宽度方向y-长度方向z-厚度方向
9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92.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93.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94.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9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能够折叠,用更小的体积实现更大的显示视界,折叠电子设备时,屏幕自然成水滴状。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智能显示屏等。
96.该电子设备的现有结构中机壳结构复杂,过多占用内部空间,影响电路板和关键器件的排布,不适合量产,并且导致整机厚度较厚,不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薄化。电子设备折叠后从侧边看有一个水滴状的开口,影响美观,且存在杂质从开口进入导致划伤屏幕的风险。电子设备包括屏幕、转轴和机壳,屏幕安装于机壳,机壳设置于转轴两侧,两侧机壳绕转轴转动,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过程中,机壳会对屏幕挤压或拉扯,影响使用寿命。
9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能够折叠,其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9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x”和“厚度方向z”均以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的方位为基准。如图1所示,当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厚度方向z为电子设备的尺寸最小的边所在的方向,且该厚度方向z大致垂直于长度方向y和宽度方向x所在的平面;在垂直于厚度方向z的平面内,长度方向y指的是电子设备长度较长的边所在的方向(或者长度较短的边所在的方向),宽度方向x指的是电子设备长度较短的边所在的方向(或者长度较长的边所在的方向)。
99.如图1至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屏幕2、机壳1和折叠装置,其中,屏幕2为柔性屏,能够折叠,屏幕2与机壳1连接。折叠装置包括转轴组件3,机壳1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分为第一机壳11和第二机壳12,在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通过转轴组件3能够转动。
100.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绕转轴组件3转动。如图8和图9所示,转轴组件3可以包括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32、第三转轴33和第四转轴34,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32、第三转轴33和第四转轴34上均套设有齿轮35,第一转轴31与第二转轴32、第二转轴32与第三转轴33、第三转轴33和第四转轴34的齿轮35相互啮合,使第一转轴31与第四转轴34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其中,第一转轴31与第一机壳11连接,第四转轴34与第二机壳12连接,通过第一转轴31和第四转轴34同步且反向的转动,实现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同步运动。
101.该转轴组件3可以不仅包括上述四个转轴,还可以包括六个转轴、八个转轴等偶数个转轴,能够实现与第一机壳11和第二机壳12连接的两个转轴同步且反向转动即可。
102.如图1所示,为电子设备的展开状态,此时,屏幕2的角度为180
°
。沿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x,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的两端可以设有挡板111,沿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厚度方向z,挡板111可以延伸至高于屏幕2。
103.如图2和图3所示,为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此时,屏幕2的角度为0
°
。此时,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的挡板111相贴合,通过挡板111遮挡电子设备侧面水滴状的开口,在电子设备折叠后,使电子设备的整机外观无开口缝隙,从而防止杂质经水滴状开口进入,提高屏幕2的安全性。
104.如图4和图5所示,折叠装置还包括多个位移补偿组件4,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转轴组件的两侧均设有位移补偿组件4,两侧的位移补偿组件4分别与第一机壳11和第二机壳12连接。在第一机壳11和第二机壳12转动过程中,通过位移补偿组件4带动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相对屏幕2移动。具体地,机壳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相对屏幕2发生位移,即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朝中间移动,使二者逐渐靠近,以匹配屏幕2在打
开过程中中间层恒长的设计需求,即使得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屏幕2不受压缩。机壳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相对屏幕2发生位移,即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分别朝外侧移动,使二者逐渐远离,以匹配屏幕2在折叠过程中中间层恒长的设计需求,即使得电子设备在展开过程中,屏幕2不受拉伸。因此,该位移补偿组件4使机壳1的运动变化轨迹设计为接近屏幕2自然打开或折叠的状态,减少在机壳1转动过程中使屏幕2受机壳1的拉扯或挤压的风险,有利于提升屏幕2的使用寿命。
105.如图10和图11所示,位移补偿组件4包括转向件41、限位承架42和移动承架43,限位承架42与转轴组件3连接,移动承架43与机壳1连接,限位承架42与移动承架43滑动连接。推动机壳1绕转轴组件3转动的过程中,转向件41能够带动移动承架43相对限位承架42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运动,以使移动承架43带动沿第一机壳11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运动。具体地,机壳1在折叠过程中,转向件41带动移动承架43朝远离限位承架42的方向运动,以增长机壳1的整体长度,机壳1在展开过程中,转向件41带动移动承架43朝靠近限位承架42的方向运动,以使机壳1回到初始长度。如图11至图16所示,转向件41包括第一转向件411、转向套412和第二转向件413。本技术实施例以驱动第一机壳11移动的位移补偿组件4进行阐述。如图11所示,第一转向件411、转向套412和限位承架42的至少部分均套设于第一转轴31,第一转向件411和限位承架42能够随第一转轴31转动(转向套412同时套设于第一转轴31和第四转轴34)。其中,第一转向件411包括转向部411a和连接部411b,转向部411a与转向套412配合,连接部411b与第二转向件413连接,转向部411a和转向套412设有相配合的螺旋,以使第一转向件411随第一转轴31转动时能够通过螺旋配合相对转向套412移动,从而使第一转向件411能够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x运动,通过第一转向件411带动第二转向件413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x运动。如图14所示,第二转向件413包括第一部413a和第二部413b,第一转向件411通过连接部411b带动第二转向件413的第一部413a沿x轴运动,带动第二转向件413的第二部413b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运动,第二转向件413的第一部413a安装于限位承架42,且能相对限位承架42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x运动,第二转向件413的第二部413b安装于移动承架43,第二转向件413能够带动移动承架43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运动,移动承架43带动第一机壳11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运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机壳12与第一机壳11的结构相同,推动第二机壳12绕第四转轴34转动的同时通过与其对应的位移补偿组件4驱动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移动,通过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的移动补偿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机壳的总长度。
106.如图13和图14所示,具体地,沿折叠组件的厚度方向,限位承架42设有第一限位孔421和第二限位孔422,第一限位孔421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x延伸,第二限位孔422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延伸,第二转向件413第一部413a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限位孔421内,第二转向件413第二部413b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限位孔422内,以使第二转向件413的第一部413a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x移动时,带动第二部413b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运动。通过第二限位孔422限制第二部413b的运动方向,以使第二部413b带动移动承架43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运动。移动承架43设有避让孔431,避让孔431的延伸方向为第一部413a相对移动承架43运动的方向。
107.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位移补偿组件4可以为对称结构,折叠装置至少设有两个第一转向件411、两个转向套412和两个第二转向件413,且两个第一转向件
411可以相对设置,即其中一第一转向件411的左螺旋,另一第一转向件411为右螺旋,转向套412与相对应的第一转向件411配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双转轴(第一转轴31、第四转轴34)实现第一机壳11和第二机壳12同步转动,在第一机壳11与第二机壳12同步转动时,通过位移补偿组件实现第一机壳11和第二机壳12同步位移补偿,相比于现有技术使用多个转轴,多个壳体的实现折叠的电子设备,本技术实施例有效减小电子设备整机厚度,以更便于使用。
108.当然,位移补偿组件4也可以为单组结构,即位移补偿组件4设置有一个第一转向件411、一个转向套412和一个第二转向件413。
109.如图1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将机壳1翻转时的作用力转化为第一转向件411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x运动的位移,第一转向件411的螺旋转化坡面被设计为一个反正弦函数的变化式。可推演出的旋转转向解析式为:
110.f(θ)=(a/π)arcsin(4θ/π-1)+a/2
ꢀꢀꢀꢀꢀꢀꢀꢀꢀꢀꢀꢀꢀꢀ
(1)
111.其中,a为宽度方向x位移最大值,θ∈[0,π/2]为第一机壳11或第二机壳12打开角度。
[0112]
如图18所示,将第一转向件411在宽度方向x的位移转化为第一机壳11或第二机壳12在长度方向y的位移,其转化关系被设计为一个圆函数的变化式。可推演出的水平转向解析式为:
[0113]
(f(θ)+b)2+y2=c2ꢀꢀꢀꢀꢀꢀꢀꢀꢀꢀꢀꢀ
(2)
[0114]
其中,c为第二转向件413第一部413a和第二部413b中点连线长度,θ∈[0,π/2]为第一机壳11或第二机壳12打开角度,b为第二转向件413的第一部413a在宽度方向x位移起始位置距长度方向y的距离,y为第二部413b距离图18中x轴的垂直距离。
[0115]
通过上述公式(1)和(2)能够得出第二转向件413的第二部413b的位移变化,由此,可得出第一机壳11上的一点在转动过程中距离第一转轴31的轴心的位移t1变化。(其中,θ等于0
°
时,机壳1处于折叠状态,θ等于90
°
时,机壳1处于展开状态。)
[0116]
如图19所示,θ为0
°
时,t1等于15.2;θ为15
°
时,t1等于14.55;θ为30
°
时,t1等于14.18;θ为45
°
时,t1等于13.84;θ为60
°
时,t1等于13.45;θ为75
°
时,t1等于12.93;θ为90
°
时,t1等于11.48。
[0117]
为便于理解,本技术中设计的数值a、b、c带入上述公式(1)和(2)得出上述计算数值结果,但上述计算数值结果仅仅是一些示例,θ的数值不一定为上述数值,上述数值结果也不一定为最优值。
[0118]
屏幕2在折叠至展开过程中,通过仿真抓取屏幕2上的一点投影至机壳后距离第一转轴31的轴心的位移t2的变化。(屏幕2轴心与机壳1轴心不同,屏幕2旋转中心位于第一转轴31与第四转轴34的中心)
[0119]
如图20所示,,θ为0
°
时,t2等于15.04;θ为15
°
时,t2等于14.4;θ为30
°
时,t2等于13.57;θ为45
°
时,t2等于13.23;θ为60
°
时,t2等于12.72;θ为75
°
时,t2等于12.11;θ为90
°
时,t2等于11.45。
[0120]
其中,机壳上取的点与屏幕2上取的点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相对应(存在误差值),以观察电子设备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t1与t2的位移变化。机壳上取的点与屏幕2上取的点可以为屏幕2与机壳边缘部对应的点,也可为屏幕由水滴状转化为平
面状位置与机壳对应的点,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不同品牌的屏幕在折叠过程中,通过仿真抓取屏幕距离第一转轴31的轴心的位移t2的数值会有差异。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屏幕2和机壳1相对独立运动过程中,屏幕2和机壳1二者的位移变化基本是匹配的,机壳1的运动变化轨迹可以通过函数解析式被设计为十分接近屏幕2自然打开的状态,减少屏幕2的非自身应力,也就是说减少机壳1对屏幕2的挤压或拉力,有利于提升柔性屏的弯折寿命。
[0121]
如图21至图24所示,折叠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5,支撑机构5与机壳1连接,沿折叠装置的厚度方向z,支撑机构5设置于屏幕2的下方支撑屏幕2。在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过程中,支撑机构5能够在屏幕2转动时支撑屏幕2并约束屏幕2转动时弧长变化。在屏幕2处于0
°
状态时,支撑机构5的至少部分与屏幕2相切,以在折叠后限制屏幕2水滴形状,本实施例可根据支撑机构5对折叠后屏幕2的限制,改变屏幕2形成水滴状的大小,在屏幕2处于180
°
状态时,支撑机构5对屏幕2无约束力,支撑机构5用于支撑屏幕2,减小触摸屏幕2时出现屏幕2手指按压凹陷的风险。
[0122]
如图25和图26所示,支撑机构5包括第五转轴52和支撑组件51,支撑组件51与机壳1连接,第五转轴52与转轴组件3连接,支撑组件51能够绕第五转轴52转动,以能够随屏幕2转动。
[0123]
如图24和图25所示,支撑组件51包括第一支撑件511和多个第二支撑件512,第一支撑件511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延伸,多个第二支撑件512沿折叠装置的的宽度方向x分布,第一支撑件511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x延伸,第一支撑件511垂直安装于多个第二支撑件512。在屏幕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支撑件511与第二支撑件512处于展开状态,第一支撑件511与第二支撑件512对屏幕2起支撑作用;在屏幕2展开或折叠过程中,第一支撑件511与第二支撑件512随屏幕2转动,通过第一支撑件511与第二支撑件512支撑屏幕2并约束屏幕2转动时弧长的变化;在屏幕2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撑件511与第二支撑件512处于折叠状态,第二支撑件512与屏幕2抵接,通过第二支撑板来限制屏幕2折叠成水滴形状的尺寸,第一支撑件511设有弧面,第一支撑件511通过弧面与屏幕2的至少部分接触相切。
[0124]
如图26所示,支撑机构5还包括连杆513,连杆513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512连接,连杆513的另一端与第一机壳11连接,连杆513设有长圆孔513a,第二支撑件512的至少部分位于长圆孔513a内,并能够在长圆孔513a内运动。推动机壳1展开过程中,机壳1通过连杆513带动第二支撑件512绕第五转轴52转动,因机壳1在转动过程中收缩,机壳1带动连杆513朝靠近第二支撑件512的方向运动;推动机壳1折叠过程中,机壳1通过连杆513带动第二支撑件512绕第五转轴52转动,因机壳1在转动过程中伸出,机壳1带动连杆513朝远离第二支撑的方向运动。
[0125]
如图7、图24和图27所示,支撑机构o3、机壳o2(第一机壳或第二机壳)与屏幕o1的旋转中心不同。
[0126]
位移补充组件还包括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导向部与导向配合部能够沿折叠装置的长度方向y相对运动;
[0127]
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中,一者设置于移动承架,另一者设置于限位承架。
[0128]
具体地,如图28所示,导向部包括多个限位导块44,导向配合部包括与多个限位导块44配合的多个第一滑槽432,限位导块44能够沿第一滑槽432滑动,且至少部分穿过第一滑槽432与限位承架42连接,以连接移动承架43与限位承架42。在限位承架42和移动承架43
移动过程中,限位导块44能够沿第一滑槽432移动,以对移动承架43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
[0129]
如图29所示,或者,导向部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导块44,导向部还包括限位滚珠45,导向配合部包括第一限位导轨46,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x,限位滚珠45安装于限位承架42两端,第一限位导轨46与限位滚珠45滚动配合,第一限位导轨46安装于移动承架43。限位导块44可以压紧移动承架43与限位承架42,且使移动承架43在限位承架42上沿直线运动,且限制移动距离,但是摩擦力大,将部分限位导块44替换为限位滚珠45可以将滑动摩擦换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0130]
如图30所示,或者,导向部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导块44,导向部还包括第二限位导轨49,导向配合部包括第二滑槽423,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x,第二滑槽423位于限位承架42两端,第二限位导轨49与第二滑槽423滑动配合,且第二限位导轨49安装于移动承架43。
[0131]
如图31所示,或者,导向部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导块44,导向部还包括限位滚子48,导向配合部包括第一限位导轨46,沿折叠装置的宽度方向x,限位滚子48安装于限位承架42两端,第一限位导轨46与限位滚子48滚动配合,第一限位导轨46安装于移动承架43。位移补偿组件4还包括限位滚柱47,限位滚柱47位于移动承架43与限位承架42之间,限位滚柱47与移动承架43滚动配合。在限位导块44的周围增加限位滚柱47可以使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有效的减小机构摩擦力,使机构运动更流畅。
[0132]
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一部分包含受著作权保护的内容。除了对专利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的专利文档内容制作副本以外,著作权人保留著作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