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4162发布日期:2021-07-23 21:0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切换阀。



背景技术:

目前按键切换阀,基本上都是体积较大,且切按键多个与调节流量旋钮分开设计,操作上不便捷,同时按键受水压影响较大,结构复杂,特别是淋浴分水阀,若是按键切换需用到很多阀芯,成本很高,且多个切按键与调节流量分开设计,用户体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切换阀,具体通过结构的设计,实现按键的集成化,增强用户体验。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切换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固定滑块,所述固定滑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滑块还配合连接有切换杆,所所述切换杆与固定滑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切换杆能穿过所述滑槽与固定滑块配合,所述切换杆能在滑槽内移动,所述切换杆上配合连接有按钮,所述固定滑块上设置有第一斜切面,所述切换杆上设置有与第一斜切面相配合的第二斜切面,所述固定滑块上还设置有卡接住切换杆的卡槽,所述固定滑块第一斜切面与切换杆第二斜切面的配合与否决定了过水通道的启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条过水通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切面与卡槽相对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三条过水通道,与之对应的设置有三个切换杆,三个固定滑块,三个切换杆与三个固定滑块之间各自设置有配对的弹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三个固定滑块互相作用,所述固定滑块靠近第一斜切面的一端为三角尖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阀体还包括分水体,所述分水体上设置有过水通道的出水处,所述三条过水通道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出水处,第二出水处和第三出水处,所述第一出水处、第二出水处、第三出水处呈阶梯分布。

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两条过水通道,与之对应的设置有两个切换杆,两个固定滑块,两个切换杆与两个固定滑块之间各自设置有配对的弹簧,所述淋浴装置上设置有与两条过水通道对应的第一出水件、第二出水件。

在此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滑块互相作用,所述固定滑块靠近第一斜切面的一端为互推作用端。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阀体还包括分水体,所述分水体上设置有过水通道的出水处,所述两条过水通道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出水处,第二出水处,所述第一出水处、第二出水处呈阶梯分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分水体还配合连接有分水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配合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能带动固定盘转动改变其与阀体的相对位置来改变进水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限位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将所述多功能切换阀应用于淋浴装置上,所述淋浴装置上设置有与三条过水通道相匹配的出水通道,多功能控制阀相应的设置有三个配对的切换杆和固定滑块,且三个固定滑块互相作用,从而达到按压一个按钮推动其中一个固定滑块会带动另外两个滑块的运动,使被推动滑块对应的切换杆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封水。

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切换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阀体内设置有固定滑座,配合连接切换杆、按钮和弹簧,在第一斜切面和第二斜切面的作用以及三个固定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实现本发明按钮的集成化,同时也避免了阀芯的多个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图1。

图3是本发明的分解图2。

图4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示意图1。

图6是本发明水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示意图2。

图8是本发明的示意图3。

图9是本发明固定盘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淋浴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淋浴装置的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淋浴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0-固定滑块;11-滑槽;12-卡槽;16-第一斜切面;20-切换杆;26-第二斜切面;30-弹簧;40-按钮;51-第一固定滑块;52-第二固定滑块;53-第三固定滑块;61-第一切换杆;62-第二切换杆;63-第三切换杆;71-第一弹簧;72-第二弹簧;73-第三弹簧;80-分水体;81-第一出水处;82-第二出水处;83-第三出水处;90-分水盖;100-阀体;200-固定盘;201-限位块;210-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多功能切换阀,包括阀体100,所述阀体100内设置有固定滑块10,所述固定滑块10上设置有滑槽11,所述固定滑块10还配合连接有切换杆20,所述切换杆20与固定滑块10之间设置有弹簧30,所述切换杆20能穿过所述滑槽11与固定滑块10配合,所述切换杆20能在滑槽11内移动,所述切换杆20上配合连接有按钮40,所述固定滑块10上设置有第一斜切面16,所述切换杆20上设置有与第一斜切面16相配合的第二斜切面26,所述固定滑块10上还设置有卡接住切换杆20的卡槽12,所述固定滑块10第一斜切面16与切换杆20第二斜切面26的配合与否决定了过水通道的启闭,所述阀体100上设置有至少一条过水通道,更为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00上设置有三条过水通道,与之对应的设置有三个切换杆,三个固定滑块,三个切换杆与三个固定滑块之间各自设置有配对的弹簧,在本实施例中,分别为第一切换杆61、第二切换杆62、第三切换杆63、第一固定滑块51、第二固定滑块52、第三固定滑块53、第一弹簧71、第二弹簧72和第三弹簧73,且三个固定滑块互相作用,所述固定滑块10靠近第一斜切面16的一端为三角尖状,参考说明书附图5所示,即第一固定滑块的三角尖端一侧端与第二滑块三角尖端的一侧端连接,第一固定滑块的三角尖端的另一侧端与第三滑块的三角尖端的一侧端连接,同理得第二固定滑块的另一侧端与第三固定滑块的另一侧端相配合,其结构实现了用户在按压按钮40操控其中一切换杆和固定滑块时,另外两个固定滑块则会受该滑块的推动而滑动,从而使使被推动滑块对应的切换杆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封水,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的集成化,实现了多条过水通道出水的控制,又避免了多个阀芯及开关的独立设置,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切面16与卡槽12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100还包括分水体80,所述分水体80上设置有过水通道的出水处,所述三条过水通道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出水处81,第二出水处82和第三出水处83,所述第一出水处81、第二出水处82、第三出水处83呈阶梯分布,参考说明书附图4、6、7、8所示,其目的在于,方便制造商在生产时的加工装配。

在本发明附图中仅是给出了三条过水通道的示意图,当然也能根据淋浴装置的需求相应的增加过水通道、切换杆、固定滑块和弹簧的数量,如在实施例2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两条过水通道,与之对应的设置有两个切换杆,两个固定滑块,两个切换杆与两个固定滑块之间各自设置有配对的弹簧,所述淋浴装置上设置有与两条过水通道对应的第一出水件、第二出水件。在此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滑块互相作用,所述固定滑块靠近第一斜切面的一端为互推作用端。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阀体还包括分水体,所述分水体上设置有过水通道的出水处,所述两条过水通道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出水处,第二出水处,所述第一出水处、第二出水处呈阶梯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分水体80还配合连接有分水盖90。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100内还设置有固定盘200,所述固定盘200配合连接有旋钮210,所述旋钮210能带动固定盘200转动改变其与阀体100的相对位置来改变进水量,具体改变固定盘200与阀体100之间的过水面积来实现流量的控制,更为具体的,所述固定盘200上设置有限位块201,所述限位块201的目的在于旋钮210调节固定盘200时的限位流量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还将所述多功能切换阀应用于淋浴装置上,所述淋浴装置上设置有与三条过水通道相匹配的出水通道,在常规实施例下,所述出水通道分别为顶喷通道、花洒通道和下水管通道,多功能切换阀相应的设置有三个配对的切换杆和固定滑块,且三个固定滑块互相作用,从而达到按压一个按钮推动其中一个固定滑块会带动另外两个滑块的运动,使被推动滑块对应的切换杆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封水。当然,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了有固定盘和旋钮可以实现进水流量调节的实施例,也提供了没进水流量无法调节的实施例,其根据客户、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更为具体的,用户通过按压按钮40来带动切换杆20的运动,切换杆20的运动过程中,其上的第二斜切面26与固定滑块10上的第一斜切面16配合,从而实现让位作用,使得切换杆20卡扣于固定滑块10上的卡槽12上,从而达到了该过水通道的出水作用,参考说明书附图4和6所示,由于三个固定滑块的相互作用,因此在作用其中一个固定滑块时,这个固定滑块会对另外两个固定滑块加以作用,从而带动另外两个固定滑块的滑动,而这两个滑块相应的带动其配合的切换杆进行运动,在各自弹簧的作用下,另外两个过水通道达到了复位封水的作用。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