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性好的恒温阀芯的阀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5954发布日期:2020-10-28 11:2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适配性好的恒温阀芯的阀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配性好的恒温阀芯的阀壳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水温调节的核心装置,恒温阀芯广泛应用于恒温热水器和恒温水龙头中。当热水或冷水的水压突然发生变化时,或者热水的温度突然发生变化的时候,恒温调节阀芯即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平衡冷水和热水的水压,使混合水的温度能够自动保持在设定温度,以保持出水温度的稳定。

目前市面上的水龙头主体分为一体式龙头主体和分体式龙头主体两种。一体式龙头主体为一体成型,一体式龙头主体体积较大,加工相对简单,但产品合格率较低。如图3所示,与一体式龙头主体匹配的恒温阀芯的阀壳周壁上间隔设置有进水口111’和下进水口112’,该恒温阀芯的阀壳下端设有出水口121’,且该恒温阀芯的阀壳外周壁上设有位于上进水口111’上方的第一密封圈嵌槽、位于上进水口111’和下进水口112’之间的第二密封圈嵌槽,以及位于下进水口112’和出水口121’之间的第三密封圈嵌槽,且第三密封圈嵌槽靠近下进水口112’设置;第一密封圈嵌槽、第二密封圈嵌槽和第三密封圈嵌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21、第二密封圈22和第三密封圈23;冷、热水从一体式龙头主体同侧并行进入龙头主体内再分别经上进水口111’和下进水口112’进入恒温阀芯内,而混合水经恒温阀芯的出水口121’从一体式龙头主体另一方位流出。

如图4所示,分体式龙头主体内部可拆分拼装或用注塑件代替,分体式龙头主体体积较小,且产品铸造合格率较高,但组装更加繁琐。与该分体式水龙头匹配的恒温阀芯和与一体式龙头主体的恒温阀芯的区别点在于,下进水口112’和出水口121’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嵌槽,且第四密封圈嵌槽靠近出水口121’设置,第四密封圈嵌槽内设有第四密封圈24,冷水和热水分别从分体式龙头主体的两个方位进入并分别经上进水口111’和下进水口112’进入恒温阀芯内,而混合水经恒温阀芯的出水口121’从分体式龙头主体上与热水进入的同一方位流出。

根据上述龙头主体的结构和进水方式的不同,使得设于恒温阀芯上的下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密封圈嵌槽有两种结构,一种靠近热水进口设置,另一种靠近混水出口设置,只有龙头主体和恒温阀芯阀壳的结构匹配才能实现恒温阀芯在龙头主体内的安装,生产上需要两副模具来生产两种恒温阀芯的阀壳,使恒温阀芯的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恒温阀芯阀壳的通用性仍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适配性好的恒温阀芯的阀壳结构,既能装配于一体式龙头主体还能装配于分体式龙头主体,通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配性好的恒温阀芯的阀壳结构,包括阀壳本体,所述阀壳本体的下端具有出水口,所述阀壳本体的周壁上间隔设有上进水口和下进水口,所述阀壳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位于所述上进水口上方的第一密封圈嵌槽,以及位于所述上进水口和下进水口之间的第二密封圈嵌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本体的外周壁上还设有位于所述下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第三密封圈嵌槽和第四密封圈嵌槽,且所述第三密封圈嵌槽靠近所述下进水口设置,所述第四密封圈嵌槽靠近所述出水口设置。

为了便于加工和组装,所述阀壳本体包括螺纹连接的上阀壳和下阀壳,且所述上进水口和下进水口、以及第一密封圈嵌槽和第二密封圈嵌槽设于上阀壳上,第三密封圈嵌槽和第四密封圈嵌槽设于下阀壳上。

为了使出水温度更加均匀,所述阀壳本体的下部设有具有所述出水口的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的腔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凸筋。凸筋的设置能够有扰动水流,使出水腔内的水混合更加充分,出水水温更加均匀。

凸筋可沿横向设置也可沿纵向设置,为了避免水从出水口流出时发生拥堵,所述凸筋纵向设置,从而在两凸筋之间形成水流导向流道。纵向是指整体上呈现的自上向下延伸的方向,可以是与恒温阀芯的轴线方向相同,也可以是相对该轴线具有一定的倾斜度。纵向的凸筋能够引导出水腔内的水沿着出水方向流动,使水流速率降低,出水更加平缓,从而避免水从出水口流出时发生拥堵。

为了使出水温度更加均匀,所述凸筋朝同一方向倾斜或螺旋设置。倾斜或螺旋设置的凸筋能够延长混合水在出水腔中的时间,进一步把使冷水、热水混合更加充分,出水温度更加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综合现有技术中两种恒温阀芯的阀壳对密封圈嵌槽的设计,在下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两个密封圈嵌槽,使该恒温阀芯的阀壳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龙头主体的类型在第三密封圈嵌槽和第四密封圈嵌槽中择一装配密封圈,使其能够适用于两种龙头主体,增强恒温阀芯阀壳的通用性,从而减少生产模具的使用以及产品中各种物料的管控,节省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凸筋的设置能够有扰动水流,使出水腔内的水混合更加充分,出水水温更加均匀;纵向的凸筋能够引导出水腔内的水沿着出水方向流动,使水流速率降低,出水更加平缓,从而避免水从出水口流出时发生拥堵;倾斜或螺旋设置的凸筋能够延长混合水在出水腔中的时间,进一步使冷水、热水混合更加充分,出水温度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阀壳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一体式龙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背景技术中分体式龙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适配性好的恒温阀芯的阀壳结构,包括阀壳本体1,该阀壳本体的下端具有出水口121(见图2)。如图1所示,该阀壳本体1的周壁上设有上进水口111和下进水口112,且该上进水口111用于供热水流入,该下进水口112用于供冷水流入。该阀壳本体1的外周壁上设有位于上进水口111上方的第一密封圈嵌槽113,位于上进水口111和下进水口112之间的第二密封圈嵌槽114,位于下进水口112和出水口121之间的第三密封圈嵌槽122和第四密封圈嵌槽123,且第三密封圈嵌槽122靠近下进水口112设置,第四密封圈嵌槽123靠近出水口121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适配性好的恒温阀芯的阀壳结构,通过在下进水口112和出水口121之间设有两个密封圈嵌槽,使该恒温阀芯的阀壳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龙头主体的类型在第三密封圈嵌槽122和第四密封圈嵌槽123中择一装配密封圈,使其能够适用于两种龙头主体,增强恒温阀芯阀壳的通用性,从而减少生产模具的使用以及产品中各种物料的管控,节省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加工和组装,该阀壳本体1包括螺纹连接的上阀壳11和下阀壳12,且上进水口111和下进水口112、以及第一密封圈嵌槽113和第二密封圈嵌槽114设于上阀壳11上,第三密封圈嵌槽122和第四密封圈嵌槽123设于下阀壳12上。

如图2所示,为了使出水温度更加均匀,下阀壳12底部设有具有该出水口121的出水腔,该出水腔的腔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凸筋124。凸筋124的设置能够有扰动水流,使出水腔内的水混合更加充分,出水水温更加均匀。该凸筋124纵向设置,从而在两凸筋124之间形成水流导向流道。纵向的凸筋124能够引导出水腔内的水沿着出水方向流动,使水流速率降低,出水更加平缓,从而避免水从出水口121流出时发生拥堵。该凸筋124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使混合水在出水腔中的时间被延长,进一步使冷水、热水混合更加充分,出水温度更加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