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7367发布日期:2020-10-28 11:2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



背景技术:

摄像头一般具有视频摄像/传播和静态图像捕捉等基本功能,它是借由镜头采集图像后,由摄像头内的感光组件电路及控制组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转换成电脑所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借由并行端口或usb连接输入到电脑后由软件再进行图像还原。

在生活工作中,人们经常使用计算机进行视频通话,然而传统的计算机摄像头多为固定式摄像头,摄像头无法自主进行多角度调节,需要使用者手动对摄像头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摄像头的使用效果,造成摄像头对周边环境覆盖不完全,使用者无法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观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解决了传统计算机摄像头无法自主调节摄像头角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体和固定框,所述摄像头本体两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摄像头本体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箱的内腔,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摆动机构,所述固定框的内腔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顶部与固定箱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一马达、第一齿轮和扇形齿轮,所述固定箱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摄像头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底部与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马达、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旋转轴,所述固定框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固定箱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固定框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所述旋转轴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右侧与第二齿轮的左侧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腔的顶部环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腔的四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贯穿第一滑槽并与固定箱表面底部的四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相向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贯穿第二滑槽并与摄像头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的形状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底部的正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卡块,且卡块的外侧贯穿卡槽并固定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腔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通槽,且圆形通槽的内腔与旋转轴的表面滑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马达、第一齿轮和扇形齿轮的配合,第一马达带动扇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摄像头本体上下摆动,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进行上下摆动调节,增加了摄像头对周边环境观测的全面性,通过第二马达、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旋转轴的配合,第二马达带动固定箱旋转,从而带动摄像头本体旋转,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进行左右旋转调节,增加了摄像头本体1对周围环境的观测角度,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进行多角度调节,便于使用者无死角的对计算机周围进行观察,解决了传统计算机摄像头无法自主调节摄像头角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马达、第一齿轮和扇形齿轮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进行上下摆动调节,增加摄像头对周边环境摄像的覆盖面积,通过第二马达、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旋转轴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进行左右旋转,增加了摄像头本体对周围环境的观测角度,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箱进行限位,增加了固定箱的稳定性,防止固定箱在旋转时发生偏移,造成旋转轴折断,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进行限位,防止第一马达带动扇形齿轮转动时,第一齿轮与扇形齿轮脱离,造成摄像头本体无法往返摆动,通过第二滑槽形状为弧形的配合,辅助固定箱进行上下摆动,通过卡槽、卡块和底座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进行安装固定,防止摄像头在静止时,摄像头受外力影响从桌面滑落造成损坏,通过固定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旋转轴进行限位,防止旋转轴在旋转时发生偏移,从而增加了旋转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的结构右视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支撑板的结构左视图。

图中标号:1、摄像头本体;2、活动轴;3、支撑板;4、固定箱;5、摆动机构;51、第一马达;52、第一齿轮;53、扇形齿轮;6、固定框;7、旋转机构;71、第二马达;72、第二齿轮;73、第三齿轮;74、旋转轴;8、固定板;9、第一滑槽;10、第一滑块;11、第二滑槽;12、第二滑块;13、卡槽;1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的结构右视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支撑板的结构左视图,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体1和固定框6,所述摄像头本体1两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轴2,所述活动轴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4,所述摄像头本体1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箱4的内腔,所述固定箱4的内腔设置有摆动机构5,所述固定框6的内腔设置有旋转机构7,所述旋转机构7的顶部与固定箱4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

所述摆动机构5包括第一马达51、第一齿轮52和扇形齿轮53,所述固定箱4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马达51,所述第一马达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2,所述摄像头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53,所述扇形齿轮53的底部与第一齿轮52的顶部啮合,通过第一马达51、第一齿轮52和扇形齿轮53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上下摆动调节,增加摄像头对周边环境摄像的覆盖面积。

所述旋转机构7包括第二马达71、第二齿轮72、第三齿轮73和旋转轴74,所述固定框6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二马达71,所述第二马达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72,所述固定箱4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旋转轴74,所述旋转轴7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固定框6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所述旋转轴74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73,所述第三齿轮73的右侧与第二齿轮72的左侧啮合,通过第二马达71、第二齿轮72、第三齿轮73和旋转轴7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左右旋转,增加了摄像头本体1对周围环境的观测角度。

所述固定框6内腔的顶部环形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内腔的四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0的内侧贯穿第一滑槽9并与固定箱4表面底部的四周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滑槽9和第一滑块10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箱4进行限位,增加了固定箱4的稳定性,防止固定箱4在旋转时发生偏移,造成旋转轴74折断。

所述支撑板3相向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2,所述第二滑块12的内侧贯穿第二滑槽11并与摄像头本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1的形状为弧形,通过第二滑槽11和第二滑块12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限位,防止第一马达51带动扇形齿轮53转动时,第一齿轮52与扇形齿轮53脱离,造成摄像头本体1无法往返摆动,通过第二滑槽11形状为弧形的配合,辅助固定箱4进行上下摆动。

所述固定框6底部的正面开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卡块,且卡块的外侧贯穿卡槽13并固定连接有底座14,通过卡槽13、卡块和底座1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进行安装固定,防止摄像头在静止时,摄像头受外力影响从桌面滑落造成损坏。

所述固定框6内腔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通槽,且圆形通槽的内腔与旋转轴74的表面滑动连接,通过固定板8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旋转轴74进行限位,防止旋转轴74在旋转时发生偏移,从而增加了旋转轴74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底座14固定在桌面上,随后使用者握住固定框6,将卡槽13与卡块对齐向后推动,从而使用者将摄像头安装在底座14的顶部对摄像头进行固定,在使用者需要对摄像头进行角度调节时,使用者打开第一马达51,此时第一马达5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随后第一齿轮52带动扇形齿轮53转动,从而使用者带动摄像头本体1上下摆动,同时第一滑槽9和第一滑块10对固定箱4进行限位,增加固定箱4的稳定性,随后使用者打开第二马达71,此时第二马达71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齿轮72转动,随后第二齿轮72带动第三齿轮73转动,同时第三齿轮73带动旋转轴74转动,随后旋转轴74带动固定箱4转动,从而使用者带动摄像头本体1进行左右旋转,同时第二滑槽11和第二滑块12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限位,方便使用者对摄像头进行多角度调节。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摄像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马达51、第一齿轮52和扇形齿轮53的配合,第一马达51带动扇形齿轮53转动,从而带动摄像头本体1上下摆动,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上下摆动调节,增加了摄像头对周边环境观测的全面性,通过第二马达71、第二齿轮72、第三齿轮73和旋转轴74的配合,第二马达71带动固定箱4旋转,从而带动摄像头本体1旋转,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左右旋转调节,增加了摄像头本体1对周围环境的观测角度,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进行多角度调节,便于使用者无死角的对计算机周围进行观察,解决了传统计算机摄像头无法自主调节摄像头角度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