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管道的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8268发布日期:2021-03-30 19:3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管道的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管道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水力运输是水采的基本生产环节之一,由于水力运输具有运输连续、输送能力大、设备简单、工作可靠及维修工作量少等显著优点,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应用和发展这种运输方式。

在对水进行运输需要使用到水利管道对水进行运输,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不便于对水利管道进行加固,在对水利管道进行加固时会消耗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使用者对水利管道进行加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利管道的加固装置,以达到便于对水利管道进行加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利管道的加固装置,包括水利管道本体,所述水利管道本体连接处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水利管道本体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水利管道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板靠近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板远离水利管道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板靠近水利管道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与调节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所述壳体远离水利管道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与调节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限位板的一侧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腔,所述限位板远离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套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水利管道本体的一侧穿过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调节杆靠近水利管道本体的一侧穿过第一通孔,所述调节杆靠近水利管道本体一侧的前侧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前侧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固定柱的一侧与固定柱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卡块靠近水利管道本体的一侧与水利管道本体接触,所述固定板靠近壳体内壁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靠近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柱配合使用的第四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靠近壳体内壁和固定板的一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和固定板接触,所述固定柱靠近固定槽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弹簧远离限位板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靠近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壁的一侧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接触,所述调节杆靠近限位柱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柱配合使用的第五通孔,所述限位杆靠近第三通孔内壁的一侧与第三通孔的内壁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利管道本体、卡块、壳体、固定板、固定机构、固定槽、调节机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水利管道不便进行加固,在对水利管道进行加固时会消耗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使用者对水利管道进行加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够对卡块起到固定作用,方便使用者对卡块进行固定,方便卡块对水利管道本体进行加固。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能够对固定机构起到调节作用,方便使用者对固定机构进行使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块,能够对水利管道本体进行加固,通过设置固定板,能够对固定机构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第四通孔,能够对固定柱起到限位作用。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板,能够放置固定柱从壳体的内腔脱离,通过设置固定柱和固定槽,能够对卡块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弹簧,能够对限位板起到复位作用。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柱,能够使调节杆在限位柱的表面旋转,通过设置调节杆,能够对限位杆的位置起到调节作用,通过设置限位杆,能够带动连接板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图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图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水利管道本体;2、卡块;3、壳体;4、固定板;5、固定机构;6、固定槽;7、调节机构;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第四通孔;11、第五通孔;501、限位板;502、固定柱;503、弹簧;701、限位柱;702、调节杆;703、第三通孔;704、限位杆;70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利管道的加固装置,包括水利管道本体1,水利管道本体1连接处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卡块2,水利管道本体1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3,壳体3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靠近水利管道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机构5,固定板4靠近壳体3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2配合使用的固定槽6,固定板4远离水利管道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5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7,固定板4靠近水利管道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调节机构7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8,壳体3远离水利管道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调节机构7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9。

参考图2和图3,固定机构5包括限位板501,限位板501靠近卡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02,固定柱502远离限位板501的一侧贯穿壳体3并延伸至固定槽6的内腔,限位板501远离固定柱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503。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机构5,能够对卡块2起到固定作用,方便使用者对卡块2进行固定,方便卡块2对水利管道本体1进行加固。

参考图2、图3和图4,调节机构7包括限位柱701,限位柱701的表面套设有调节杆702,调节杆702远离水利管道本体1的一侧穿过第二通孔9并延伸至壳体3的外侧,调节杆702靠近水利管道本体1的一侧穿过第一通孔8,调节杆702靠近水利管道本体1一侧的前侧开设有第三通孔703,第三通孔703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704,限位杆704的前侧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05,连接板705靠近固定柱502的一侧与固定柱502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调节机构7,能够对固定机构5起到调节作用,方便使用者对固定机构5进行使用。

参考图1和图2,卡块2靠近水利管道本体1的一侧与水利管道本体1接触,固定板4靠近壳体3内壁的一侧与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壳体3靠近固定柱502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柱502配合使用的第四通孔10。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卡块2,能够对水利管道本体1进行加固,通过设置固定板4,能够对固定机构5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第四通孔10,能够对固定柱502起到限位作用。

参考图2和图3,限位板501靠近壳体3内壁和固定板4的一侧均与壳体3的内壁和固定板4接触,固定柱502靠近固定槽6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6的内壁接触,弹簧503远离限位板501的一侧与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501,能够放置固定柱502从壳体3的内腔脱离,通过设置固定柱502和固定槽6,能够对卡块2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弹簧503,能够对限位板501起到复位作用。

参考图2、图3和图4,限位柱701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调节杆702靠近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内壁的一侧分别与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内壁接触,调节杆702靠近限位柱701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柱701配合使用的第五通孔11,限位杆704靠近第三通孔703内壁的一侧与第三通孔703的内壁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柱701,能够使调节杆702在限位柱701的表面旋转,通过设置调节杆702,能够对限位杆704的位置起到调节作用,通过设置限位杆704,能够带动连接板705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使用者拉动调节杆702,调节杆702在限位柱701的表面转动的同时通过限位杆704带动连接板705移动,连接板705在移动的同时通过固定柱502带动限位板501在壳体3的内腔滑动并挤压弹簧503,使用者将卡块2卡在水里管道本体连接处后,松开调节杆702,弹簧503挤压后释放的力使限位板501在壳体3的内腔反向滑动并使固定柱502进入固定槽6的内腔,固定柱502在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板705带动调节杆702在限位柱701的表面反向旋转并复位,完成加固,使用者拉动调节杆702,调节杆702在限位柱701的表面转动的同时通过限位杆704带动连接板705移动,连接板705在移动的同时通过固定柱502带动限位板501在壳体3的内腔滑动并挤压弹簧503,使固定柱502从固定槽6的内腔抽出,使用者将卡块2从水里管道本体连接处取下后,松开调节杆702,弹簧503挤压后释放的力使限位板501在壳体3的内腔反向滑动并使固定柱502移动复位,固定柱502在复位的同时通过连接板705带动调节杆702在限位柱701的表面反向旋转并复位,完成拆卸。

综上所述:该水利管道的加固装置,通过设置水利管道本体1、卡块2、壳体3、固定板4、固定机构5、固定槽6、调节机构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第四通孔10和第五通孔11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水利管道不便进行加固,在对水利管道进行加固时会消耗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使用者对水利管道进行加固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