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5558发布日期:2020-12-29 09:3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



背景技术:

在紧急情况下,石灰竖窑的烟尘释放系统需要关闭除尘管道上的主阀门,打开烟尘管道上的烟气释放阀,对窑膛内的烟尘进行释放;烟气释放阀需要在高温和粉尘环境中使用,而且对关闭时的密封性要求比较高,检修维护时需要维修人员进入阀内进行作业,主要是对轴承和密封橡胶件进行定期更换。

目前,常用的烟气释放阀的结构存在如下缺陷:首先,由于窑膛内排烟气时温度比较高(有时超过200℃),粉尘量也比较大,使得烟气释放阀中驱动轴的轴承和阀口的橡胶密封圈使用寿命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近些年采用低热值燃料的大型窑炉相继开发应用,使得烟气排放量越来也多,阀门的口径也越来越大,而阀门上这些易损部件的更换则越来越困难,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检修时间和劳动力;另外,更换这些阀内部件时,需要作业人员进入窑体内的阀门管道中,危险性也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能够实现传动轴、联结臂及阀板的整体快速更换,还可进一步延长传动轴轴承及阀口橡胶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提高阀板旋转位置精度、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包括阀体、阀板及阀板驱动机构;所述阀体的一端设烟气入口,另一端设烟气出口,阀板设于阀体内,阀板能够在阀板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并将烟气出口封闭或打开;所述阀板驱动机构由双向缓冲驱动装置、传动轴、驱动臂及联接臂组成;所述双向缓冲驱动装置的本体与阀门壳体连接,双向缓冲驱动装置的推杆与驱动臂的一端铰接,驱动臂的另一端通过开口弹性轴毂与传动轴相连,开口弹性轴毂的开口处通过联结螺栓与传动轴锁紧固定;联结臂的一端通过剖分式轴毂与传动轴相连,所述剖分式轴毂由2个相对设置的半轴毂组成,2个半轴毂通过螺栓把合在一起并与传动轴固定连接,联结臂与其中一个半轴毂固定连接;联结臂的另一端连接阀板;在双向缓冲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驱动臂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联结臂及阀板整体转动。

所述阀门壳体上设底座耳轴,双向缓冲驱动装置的本体上设底座,底座与底座耳轴通过底座关节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双向缓冲驱动装置的推杆上设单耳环,单耳环与驱动臂通过销轴连接,单耳环与销轴之间通过头部关节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双向缓冲驱动装置为液压缸、电液推杆或电动推杆。

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阀体密封结构;所述阀体的烟气出口处设用于与外部烟气管道连接的连接管段,阀板上对应连接管段内端的一侧设密封圈底板,耐高温橡胶密封圈置于密封圈底板的卡槽内,耐高温橡胶密封圈的内侧通过3块环形压板压紧固定;3块环形压板的圆心角均为120°;环形压板通过螺栓与阀板固定连接,环形压板上的螺栓孔是沿其对称中心线方向的长条孔。

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冷却风系统;所述冷却风系统由冷却风主管、冷却风支管、环形储气分气箱及多个喷嘴组成;所述环形储气分气箱设于连接管段的外侧,环形储气分气箱沿周向设有多个冷却风入口,冷却风入口分别通过对应的冷却风支管连接冷却风主管,冷却风主管另外连接外部的冷却风供风系统;所述环形储气分气箱的底部沿周向设有多个喷嘴,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耐高温橡胶密封圈。

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阀体弹性支撑结构;所述阀体弹性支撑结构由设于阀体两侧的2组弹性支撑座组成;每组弹性支撑座均由支座梁、支座底板、导轴、多个蝶形弹簧、导轴底座、止动挡块及调整垫片组;阀体两侧分别设有支座梁,支座梁顶部设支座底板,支座底板的顶部设导轴底座,导轴的下端固定在导轴底座上的轴孔中,导轴底座外侧设止动挡块;多个蝶形弹簧两两相对地套设在导轴上,蝶形弹簧与导轴底座之间的导轴上设调整垫片组;阀体两侧的阀体支座通过通孔套设在蝶形弹簧顶部的导轴上。

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传动轴支撑结构;所述传动轴支撑结构包括设于传动轴两端的2组支撑座;传动轴的两端从阀体两侧伸出,通过支撑座支撑;每组支撑座均包括轴承座支架、轴承座及双列滚子轴承,轴承座支架固定在阀门壳体上,轴承座固定在轴承座支架上,传动轴的对应端穿设在轴承座对应的轴孔中,传动轴与轴承座的轴孔之间设双列滚子轴承。

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检修观察门;所述检修观察门由连接钢板、门体、转动销轴、密封压板、隔热层、手动螺杆门锁机构组成;所述连接钢板与阀门壳体固定连接,门体通过转动销轴与连接钢板可转动地连接,门体朝向阀体的一侧设密封压板及隔热层,阀体上对应开设门孔,门孔处设门边密封圈,密封压板与门边密封圈配合实现密封;通过手动螺杆门锁机构将检修观察门与阀体之间锁紧固定。

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阀板位置检测装置;所述阀板位置检测装置由旋转编码器、编码器联接轴、联轴器及编码器支架组成;所述编码器支架设于传动轴轴端的外侧,旋转编码器的本体固定在编码器支架上,传动轴的对应端同轴设编码器联接轴,旋转编码器的检测轴通过联轴器与编码器联接轴连接。

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检修防护装置;所述检修防护装置由安全防护板及防护板固定架;所述防护板固定架安装在靠近烟气入口一侧的阀体内,安全防护板为多个,在检修时并列挂装在防护板固定架上形成临时的检修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联接臂设剖分式轴毂,可快速地与阀板及传动轴分离;驱动臂也可快速与传动轴及双向缓冲驱动装置分离,从而实现阀板及传动轴的快速拆卸;驱动臂上设开口弹性轴毂,其紧固力的大小可以调节,可彻底解决生产过程中由于热膨胀、安装误差和管线应力变形带来的驱动臂更换困难问题,保证设备检修作业顺利进行。

2)阀板的驱动装置采用双向缓冲驱动装置,双向缓冲驱动装置在接近阀板打开和阀板关闭的两个行程终点处分别设置减速缓冲段,缓冲距离在25mm内,确保阀板终点位置准确且无冲击,确保环形压环与耐高温橡胶密封圈的紧密贴合,保证阀门密封性良好的同时,也有利于延长耐高温橡胶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3)设置有冷却风系统,能够保证耐高温橡胶密封圈在200℃高温工况环境中使用。冷却风系统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联锁控制,根据阀体内温度的反馈信号控制送风量,环形储气分气箱上均匀分布多个喷嘴,可有效对耐高温橡胶密封圈进行冷却,大大延长耐高温橡胶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阀板关闭后窑膛内的密闭性,有利于窑膛保压,防止烟尘外泄,有利于环境保护。

4)耐高温橡胶密封圈通过3块环形压板压紧固定,螺栓固定处采用长条孔,方便调节及更换,能够防止因密封圈偏离中心导致的阀内高温气体泄露,避免影响窑内压力,杜绝烟气外泄带来的污染问题。

5)阀体外设弹性支撑结构用于承载整个阀体的重量,并可消除阀板在受到窑膛排烟系统高温、振动、温度变化、安装误差等因素时,给阀体各部分带来的多种应力扭曲变形,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传动轴支撑装置设置于阀体之外,可完全阻止因阀体内正压使细粉沿着轴承缝隙外泄,在轴承内板结后给轴承转动造成的严重破坏,又可防止阀体内高温烟气对轴承的侵蚀;虽然采用这种外置式结构会带来设备外形尺寸增加、空间占用增大及增加少许成本的问题,但却可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对整个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十分有利,故该结构适用于高温或对轴承使用寿命有较高要求的场合中。

7)检修观察门处设有隔热及密封结构,可避免阀体内高温导致的门体变形漏气问题,采用手动螺杆门锁机构的开闭方式,简单方便。

8)采用高精度的旋转编码器代替常用的转角行程控制开关,可大幅度提高阀板旋转位置的控制精度,解决了阀板因环境温度等条件变化导致的重复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精确控制阀板在阀门内关闭的位置,确保密封不漏气。

9)为保证进入阀体内检修和观察设备的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设置了检修防护装置。在检修时将安全防护板临时搭设在防护板固定架上,安全防护板的外侧搭在阀体的内圈结构上形成操作平台,方便进行检修作业,并可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向视图。

图6是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d-d剖视图。

图8是图1中的c向视图。

图9是图6中的a-a剖视图。

图10是图2中的ⅰ部放大图。

图11是图2中的ⅱ部放大图。

图12是图6中的ⅲ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形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臂1-1.联结螺栓1-2.紧固螺母1-3.防松垫圈1-4.螺钉1-5.开口弹性轴毂1-6.联结臂板1-7.筋板2.联结臂2-1.盖板联接臂2-2.剖分式轴毂2-3.螺栓2-4.紧固螺母2-5.垫圈2-6.衬套2-7.平键3.冷却风系统3-1.冷却风法兰3-2.冷却空气入口3-3.冷却风主管3-4.冷却风支管3-5.联结螺栓3-6.螺母3-7.弹性垫圈3-8.法兰密封垫片3-9.环形储气分气箱3-10.螺栓3-11.弹性垫圈3-12.垫片3-13.喷嘴4.阀体密封结构4-1.耐高温橡胶密封圈4-2.环形压板4-3.密封圈底板4-4.螺栓4-5.螺母4-6.垫圈4-7.阀板5.阀体弹性支撑结构5-1.导轴5-2.蝶形弹簧5-3.调整垫片组5-4.止动挡块5-5.导轴底座5-6.支座底板5-7.支座梁6.传动轴支撑结构6-1.o型密封圈6-2.轴承座6-3.双列滚子轴承6-4.轴承座支架6-5.油嘴6-6.油嘴导管6-7.螺栓6-8.垫圈6-9.轴承端盖6-10.轴承盖固定螺栓6-11.垫圈6-12.紧定套6-13.透盖o型密封圈6-14.轴承透盖6-15.轴肩挡环6-16.传动轴7.检修观察门7-1.密封压板7-2.隔热层7-3.手动螺杆门锁机构7-4.转动销轴7-5.门边密封圈7-6.连接钢板8.检修防护装置8-1.安全防护板8-2.防护板固定架9.阀板位置检测装置9-1.旋转编码器9-2.联轴器9-3.编码器联接轴9-4.编码器支架10.双向缓冲驱动装置10-1.驱动油缸10-2.油缸安装调整垫片10-3.油缸底座10-4.底座关节轴承10-5.底座耳轴10-6.止转挡板10-7.销轴10-8.单耳环10-9.润滑加油嘴10-10.头部关节轴承10-11.开口销10-12.垫圈10-13.止动卡环10-14.防松螺钉11.阀体支座12.阀门壳体13.安全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包括阀体、阀板4-7及阀板驱动机构;所述阀体的一端设烟气入口,另一端设烟气出口,阀板4-7设于阀体内,阀板4-7能够在阀板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并将烟气出口封闭或打开;所述阀板驱动机构由双向缓冲驱动装置10、传动轴6-16、驱动臂1及联接臂2组成;所述双向缓冲驱动装置10的本体与阀门壳体12连接,双向缓冲驱动装置10的推杆与驱动臂1的一端铰接,驱动臂1的另一端通过开口弹性轴毂1-5(如图4所示)与传动轴6-16相连,开口弹性轴毂1-5的开口处通过联结螺栓1-1与传动轴6-16锁紧固定(如图5所示);联结臂2的一端通过剖分式轴毂2-2(如图6所示)与传动轴6-16相连,所述剖分式轴毂2-2由2个相对设置的半轴毂组成,2个半轴毂通过螺栓2-3把合在一起并与传动轴6-16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联结臂2与其中一个半轴毂固定连接;联结臂2的另一端连接阀板4-7;在双向缓冲驱动装置10的驱动下,驱动臂1带动传动轴6-16转动,进而带动联结臂2及阀板4-7整体转动。

如图1所示,所述阀门壳体12上设底座耳轴10-5,双向缓冲驱动装置10的本体上设底座,底座与底座耳轴10-5通过底座关节轴承10-4转动连接;如图11所示,所述双向缓冲驱动装置10的推杆上设单耳环10-8,单耳环10-8与驱动臂1通过销轴10-7连接,单耳环10-8与销轴10-7之间通过头部关节轴承10-10转动连接。

所述双向缓冲驱动装置10为液压缸、电液推杆或电动推杆。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阀体密封结构4;所述阀体的烟气出口处设用于与外部烟气管道连接的连接管段,阀板4-7上对应连接管段内端的一侧设密封圈底板4-3,耐高温橡胶密封圈4-1置于密封圈底板4-3的卡槽内,耐高温橡胶密封圈4-1的内侧通过3块环形压板4-2压紧固定;3块环形压板4-2的圆心角均为120°(如图13所示);环形压板4-2通过螺栓4-4与阀板4-7固定连接,环形压板4-2上的螺栓孔是沿其对称中心线方向的长条孔。

如图3、图12所示,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冷却风系统3;所述冷却风系统3由冷却风主管3-3、冷却风支管3-4、环形储气分气箱3-9及多个喷嘴3-13组成;所述环形储气分气箱3-9设于连接管段的外侧,环形储气分气箱3-9沿周向设有多个冷却风入口,冷却风入口分别通过对应的冷却风支管3-4连接冷却风主管3-3,冷却风主管3-3另外连接外部的冷却风供风系统;所述环形储气分气箱3-9的底部沿周向设有多个喷嘴3-13,喷嘴3-13的喷射方向朝向耐高温橡胶密封圈4-1。

如图8所示,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阀体弹性支撑结构5;所述阀体弹性支撑结构5由设于阀体两侧的2组弹性支撑座组成;每组弹性支撑座均由支座梁5-7、支座底板5-6、导轴5-1、多个蝶形弹簧5-2、导轴底座5-5、止动挡块5-4及调整垫片组5-3;阀体两侧分别设有支座梁5-7,支座梁5-7顶部设支座底板5-6,支座底板5-6的顶部设导轴底座5-5,导轴5-1的下端固定在导轴底座5-5上的轴孔中,导轴底座5-5外侧设止动挡块5-4;多个蝶形弹簧5-2两两相对地套设在导轴5-1上,蝶形弹簧5-2与导轴底座5-5之间的导轴5-1上设调整垫片组5-3;阀体两侧的阀体支座11通过通孔套设在蝶形弹簧5-2顶部的导轴5-1上。

如图2、图10所示,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传动轴支撑结构6;所述传动轴支撑结构6包括设于传动轴6-16两端的2组支撑座;传动轴6-16的两端从阀体两侧伸出,通过支撑座支撑;每组支撑座均包括轴承座支架6-4、轴承座6-2及双列滚子轴承6-3,轴承座支架6-4固定在阀门壳体12上,轴承座6-2固定在轴承座支架6-4上,传动轴6-16的对应端穿设在轴承座6-2对应的轴孔中,传动轴6-16与轴承座6-2的轴孔之间设双列滚子轴承6-3。

如图8所示,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检修观察门7;所述检修观察门7由连接钢板7-6、门体、转动销轴7-4、密封压板7-1、隔热层7-2、手动螺杆门锁机构7-3组成;所述连接钢板7-6与阀门壳体12固定连接,门体通过转动销轴7-4与连接钢板7-6可转动地连接,门体朝向阀体的一侧设密封压板7-1及隔热层7-2,阀体上对应开设门孔,门孔处设门边密封圈7-5,密封压板7-1与门边密封圈7-5配合实现密封;通过手动螺杆门锁机构7-3将检修观察门7与阀体之间锁紧固定。

如图2、图3所示,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阀板位置检测装置9;所述阀板位置检测装置9由旋转编码器9-1、编码器联接轴9-3、联轴器9-2及编码器支架9-4组成;所述编码器支架9-4设于传动轴6-16轴端的外侧,旋转编码器9-1的本体固定在编码器支架9-4上,传动轴6-16的对应端同轴设编码器联接轴9-3,旋转编码器的检测轴通过联轴器9-2与编码器联接轴9-3连接。

如图6、图9所示,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还包括检修防护装置8;所述检修防护装置8由安全防护板8-1及防护板固定架8-2;所述防护板固定架8-2安装在靠近烟气入口一侧的阀体内,安全防护板8-1为多个,在检修时并列挂装在防护板固定架8-2上形成临时的检修平台。

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一种可快速更换驱动装置的大型高温释放阀,用于窑膛顶部烟尘管道紧急情况下的打开和关闭。包括可快速更换的驱动臂1、联接臂2、冷却风结构系统3、阀体密封结构4、阀体弹性支撑结构5、传动轴支撑结构6、检修观察门7、检修防护装置8、阀板位置检测装置9、双向缓冲驱动装置10;以及阀体支架11;阀门壳体12;安全防护网13等。

所述驱动臂1在保证传动驱动力的基础上,采用了易于拆卸更换的结构,包括开口弹性轴毂1-5、联接臂板1-6、筋板1-7,通过联结螺栓m16x901-1、紧固螺母m161-2、防松垫圈1-3紧固在传动轴6-16上;用于拆卸的螺钉1-4与对应的螺纹孔配合,共设2组。驱动臂1的一端连接传动轴6-16,另一端通过驱动油缸10-1上的单耳环10-8与销轴10-7连接。驱动臂与传动轴的连接部位位于阀体外部,其外侧设安全防护网13。

所述联接臂2由盖板联接臂2-1、剖分式轴毂2-2焊接在一起组成,剖分式轴毂2-2由2个半轮毂组成,其中一个半轮毂与盖板联接臂2-1焊接固定,2个半轮毂通过螺栓2-3、紧固螺母2-4、垫圈2-5及衬套2-6等(共4组)紧固在传动轴6-6上;剖分式轴毂2-2通过平键2-7与传动轴6-16连接,传动轴6-16转动时,通过与半轴毂焊接固定的联接臂2-1、阀板转动销轴4-8带动阀板4-7转动,从而打开和关闭阀门。

所述冷却风系统3通过冷却风法兰3-1与供风系统连接,压缩后的冷却空气经由冷却空气入口3-2,冷却风主管3-3进入各个冷却风支管3-4内,再通过各冷却风支管3-4进入到环形储气分气箱3-9中,由多个沿环向均匀布置的喷嘴3-13喷出,给耐高温橡胶密封圈4-1冷却降温,冷却风量的大小依据阀体内测温装置反馈的温度信号,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反馈温度高,风量就大,反之风量就小,这样可以保证耐高温橡胶密封圈4-1在高温烟气(约200℃)的环境下长期可靠工作。各管道之间采用法兰并通过联结螺栓3-5、螺母3-6、弹性垫圈3-7、法兰密封垫片3-8实现连接。整个冷却风系统3通过一组沿环向均布的螺栓3-10、弹性垫圈3-11、垫片3-12安装在阀门壳体12上。

所述阀体密封结构4包括适合200℃环境温度使用的耐高温橡胶密封圈4-1,其放置在密封圈底板4-3的卡槽内,内侧由3个呈120°角且均匀布置的环形压板4-2压紧,环形压板上开设的长条孔用于其位置的调节,保证耐高温橡胶密封圈4-1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耐高温橡胶密封圈的密闭性。位置调整完成后,用螺栓4-4、螺母4-5、垫圈4-6把耐高温橡胶密封圈4-1、密封圈底板4-3、环形压板4-2等联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阀体弹性支撑结构5由分别支撑在阀体两侧的两组支撑座组成,每一组支撑座中蝶形弹簧5-2的数量是14个,每组蝶形弹簧5-2的未压缩长度是157mm,压缩后长度是119mm,蝶形弹簧5-2两两相对套在导轴5-1上,导轴5-1与导轴底座5-5焊接在一起,止动挡块5-4用于限制导轴底座5-5水平方向的移动,调整垫片组5-3用于通过调整蝶形弹簧5-2的初始位置实现调整阀体的整体平衡,整个阀体和阀体弹性支撑结构5都坐落在弹簧支撑底板5-6上,弹簧算支撑底板5-6焊接在支座梁5-7上。

所述传动轴支撑结构6将轴承设置在阀门壳体12之外,它包括通过螺栓6-7、垫圈6-8拧紧安装在轴承座支架6-4上的轴承座6-2,而轴承座支架6-4固定在阀体壳体12上。轴承座6-4上设的o型密封圈6-1、透盖o型密封圈6-13都是用于密封轴承座6-4内的密封脂油,双列滚子轴承6-3依靠轴肩挡环6-15定位,用紧定套6-12固定调整好双列滚子轴承6-3位置,轴承的润滑通过油嘴6-5、油嘴导管6-6把润滑脂加入到轴承内,通过轴承端盖固定螺栓6-10、垫圈6-11把轴承端盖6-9、轴承透盖6-14拧紧固定在轴承座6-2上,轴承及其附件都安装在传动轴6-16上。

所述检修观察门7在关闭时,将检修观察门沿着转动销轴7-4转动,待到检修观察门上的密封压板7-1与门边密封圈7-5接触后,拧动手动螺杆门锁机构7-3,连接钢板7-6焊接在阀门壳体12上。

所述检修防护装置8包括临时性设于阀体内的安全防护板8-1,其水平挂于防护板固定架8-2上,防护板固定架8-2的结构能够防止安全防护板旋转。当需要更换阀体内的部件,或者调整阀板4-7时,作业人员在阀体内站于安全防护板上进行操作,可防止作业人员落入下方的高温管道中,保障其人身安全。

所述阀板位置检测装置9采用高精度的旋转编码器9-1,其检测轴与编码器联接轴9-3通过联轴器9-2相连,旋转编码器本体固定在旋转编码器支架9-4上。阀板位置检测装置9用于检测和精确控制阀板的旋转位置,防止因阀板旋转位置不准确导致阀门密封处漏气。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缓冲驱动装置10包括驱动油缸10-1(不限于液压缸驱动,也可以采用电液推杆等驱动方式)、油缸底座10-3、底座关节轴承10-4、底座耳轴10-5等。双向缓冲驱动装置10作为动力源,用于驱动驱动臂1并通过联接臂2带动阀板4-7转动,完成阀门的打开和关闭。油缸推杆行程末端的调整用8个2mm的油缸安装调整垫片10-2完成。油缸头部采用防松螺钉10-14来紧固单耳环10-8,头部关节轴承10-10可适应安装误差带来的扭曲变形,止转挡板10-6用来防止销轴10-7的旋转,开口销10-11和垫圈10-12用于给销轴10-7定位,止动卡环10-13用来头部关节轴承10-10定位。头部关节轴承通过润滑加油嘴10-9注油润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