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视觉识别的追踪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0104发布日期:2021-03-30 19:3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视觉识别的追踪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觉识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视觉识别的追踪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监控与视觉技术越来越成熟,所以对摄像头同步使用的安装支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架与摄像头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个好的支架可以提高摄像头的视觉识别度。

视觉识别支架可按材质分为金属支架,塑料支架等,大部分支架是不支持通过自身旋转来调节摄像头角度的,基本上现有的摄像头支架安装后监控角度始终保持在同一角度,而在某些应用场景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来完成工作,例如人脸识别人机交互场景辅助、人脸识别闸机门出入口等。

市面上最常见的摄像头安装支架有固定式、弹起式、运动式。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摄像头需要固定在某个位置,不发生变化,可视范围是固定的,例如,大多数的视频监视系统都是使用固定式的安装支架,摄像头对特定关注区域进行识别跟踪。但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不同的应用场景,摄像头可以是固定在某个位置,不发生变化,也可以是随着自身安装支架的运动,摄像头可视范围也发生变化。尤其是在金融自助终端设备领域,使用弹起式摄像头支架较多,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使用设备,空闲状态下便对摄像头进行隐藏。应用场景的不同使得需求也越来越多,在实际应用中,摄像头可以是运动的、不固定的,随着自身安装支架的运动,摄像头的可视范围也将发生变化。而在人脸识别应用系统的使用场景中,摄像头往往需要随着人脸进行追踪运动。

目前市场上视觉识别支架的种类五花八门,但视觉识别的追踪支架却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市场上现有的视觉识别支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用户需求。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出一种安装简洁、更换方便、使用时能够平稳旋转完成视觉识别,并能在不同的条件下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这样的一款追踪支架,将成为本领域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一个具有平稳旋转水平90°(左右各45°)运动能力的旋转支架,通过水平旋转来辅助视觉识别设备对物体进行搜寻或者追踪。其可以用于多种常见视觉识别场景,如:超市客流追踪、大流量通道人脸识别、人脸识别人机交互场景辅助追踪等需要使用视觉识别但存在流量问题或需要特定角度/位置完成最佳识别的场景。

一种辅助视觉识别的追踪支架,包括支架底座以及分别安装在支架底座上的控制主板、伺服电机,所述控制主板与伺服电机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支架底座上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一端与旋臂相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依次穿过支架底座、轴承后连接旋臂,所述旋臂上端连接视觉模块,所述伺服电机用于带动旋臂以及安装在旋臂上的视觉模块旋转进行视觉模块的视角转换。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座上设有伺服电机安装位,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支架底座上的伺服电机安装位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座上设有固定位,固定件穿过固定位后与安装面相接,固定件将整个支架固定在安装面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座外设有装饰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追踪支架采用组件式的结构,达到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简洁的效果,安装时直接通过各组件的插扣连接,固定时直接使用膨胀螺丝进行安装即可。

2、本实用新型的追踪支架因采用组件式的结构,故其所述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的特点,便于安装与布局,所占用空间达到最小化,可兼容多种应用场景,如闸机人脸识别、大流量通道人脸识别、人脸识别人机交互等不同的场景。

3、本实用新型的追踪支架采用简易结构的制作,生产成本极低。

4、本实用新型的追踪支架使用轴承盘保证设备水平运动旋转平稳、不抖动、不卡顿,保证设备在追踪过程中速度均匀,达到最佳的追踪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追踪支架内置控制主板,可通过ttl串口/485/232或433mhz无线信号实现追踪支架的运动控制,宽泛兼容各种视觉识别设备,应用门槛低。

6、实用新型的追踪支架设备自身提供90°(左右各45°)的水平旋转能力,配合视觉识别设备的摄像头视角(约为90°),使可视范围达到180°的效果,通过追踪支架达到角度调节功能调节摄像头的角度,避免出现所控范围内出现监控死角,从而实现监控范围的180°全方位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视角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视角2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直接上安装2.42寸屏幕oled后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悬臂左旋四十五度后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悬臂右旋四十五度后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配合视觉识别设备摄像头(2.42寸屏幕oled)视角效果图。

图中:1-旋臂、2-支架底座、3-装饰盖板、4-电机底盖、5-控制主板、6-伺服电机、7-轴承、8-穿线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套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方案是一款用通过水平旋转来辅助视觉识别设备对物体进行搜寻或者追踪的支架。运用于超市客流追踪、大流量通道人脸识别、人脸识别人机交互场景辅助追踪等需要使用视觉识别但存在流量问题或需要特定角度/位置完成最佳识别的场景。

如图1所示,本方案中的提供的追踪支架,包括支架底座2以及分别安装在支架底座2上的控制主板5、伺服电机6,控制主板5与伺服电机6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支架底座2上安装有轴承7,轴承7一端与旋臂1相接,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依次穿过支架底座2、轴承7后连接旋臂1,旋臂1上端连接视觉模块,伺服电机6用于带动旋臂1以及安装在旋臂上的视觉模块旋转进行视觉模块的视角转换。

支架底座2上设有固定位,固定件穿过固定位后与安装面相接,固定件将整个支架固定在安装面上。支架底座2外还设有装饰盖板。

支架底座2上设有伺服电机安装位,伺服电机6安装在支架底座上的伺服电机安装位上。

旋臂1上设有穿线通道8用于供摄像模块安装在旋臂1上后与后台连接进行信息的实时交换或者存储。

如图2和图3所示,伺服电机6安装在支架底座2中间,采用螺丝进行固定,螺丝分别固定在电机的左右两端。所述轴承7安装在所述的旋臂1中,旋臂1再安装在支架底座上方。使用轴承7用于保证设备水平运动旋转平稳,并于控制主板5对上位机的旋转指令辅以运动算法补偿,避免因为旋臂1运动抖动导致视觉识别设备画面质量下降。伺服电机6作为动力源实现旋臂1定角定距的高精度运动追踪。通过旋臂1的水平旋转辅助视觉识别设备完成视觉识别对象的搜索、追踪、定点识别等工作。所述的控制主板5安装在支架底座2的前部,也是螺丝进行固定。控制主板5可通过ttl串口/485/232或433mhz无线信号实现与负责视觉识别的上位机控制对接,仅需将需要运动的角度与速度等参数传回即可完成#1旋臂的运动控制。

设备装配时,如图4所示,找到固定平面,平面可以是墙面,可以是木板等。支架与平面采用膨胀螺丝进行固定,膨胀螺丝如图4中所示。在锁完螺丝后,将装饰盖板向支架底座上扣上去,盖住螺丝孔即可完成整个装配。

如图5所示,2.42寸屏幕oled安装到支架上后,支架可以带动设备进行转动。

如图6和图7所示,悬臂可以又居中状态向左或向右旋转45°。

如图8所示,在旋臂向左旋转45°的情况下。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为左侧90°角的所有画面。同样在向右旋转45°的情况下,摄像头采集到的画面为右侧90°角的所有画面。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