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离合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5635发布日期:2021-02-27 01:3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离合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离合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传统离合器的摩擦片沿着壳体的轴向堆叠设置,摩擦片与壳体之间的结合面积小,需要通过增加摩擦片的个数或半径,以增大摩擦片与壳体之间的结合面积,但增加摩擦片的个数会增大摩擦片在轴向空间的占用,导致离合器的整体质量上升,且壳体需要增大轴向尺寸,而增加摩擦片的半径,会增大摩擦片在径向空间的占用,壳体需要增大径向尺寸,即上述两种方式无疑均会增大离合器的体积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用于车辆的离合器。该离合器将摩擦片的外周面构造为与壳体结合的结合面,增加了摩擦面积,在传递相同扭矩情况下,占用的半径更小,从而有效地减小了离合器的体积,降低了离合器的质量。
[000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离合器的车辆。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离合器包括:壳体、摩擦片和执行件,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辆的动力源相连,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构造为第一结合面;所述摩擦片与所述车辆的变速箱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摩擦片的外周面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结合面正对的第二结合面;所述执行件与所述摩擦片相连且适于驱动所述摩擦片沿所述壳体的径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结合面和所述第二结合面可选择地结合。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离合器,该离合器中设置有沿壳体周向布置的摩擦片,壳体具有第一结合面,摩擦片具有第二结合面,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可选择的结合,以满足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需求,通过将摩擦片的周面构造为第二结合面,以充分利用离合器内部空间,在增加摩擦片与壳体结合面积的同时,摩擦片构造为环形且在周向上布置,占用空间小,满足了轻量化设计的要求。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所述内壳体内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摩擦片包括: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所述外摩擦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可选择地与所述外壳体接合;所述内摩擦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且可选择地与所述内壳体接合。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执行件包括:外执行件和内执行件,所述外执行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可选择地驱动所述外摩擦片与所述外壳体接合;所述内执行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且可选择地驱动所述内摩擦片与所述内壳体接合。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离合器还包括:主转毂,所述主转毂分别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执行件包括:可随所述主转毂转动且可沿所述主转毂的轴向移动的外执行活塞;所述内执行件包括:可随所述主转毂转动且可沿所述主转毂轴向移动的内执行活塞。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离合器还包括:外转毂和内转毂,所述外转毂的一端与所述外摩擦片固定,所述外转毂的另一端与所述变速器中的一个输入轴相连;所述内转毂的一端与所述内摩擦片固定,所述内转毂的另一端与所述变速器中的另一个输入轴相连。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外执行件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内执行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主转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连通的润滑油道。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离合器还包括:第一复位件和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外摩擦片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内摩擦片与所述内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复位件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外执行活塞与外壳体之间、所述内执行活塞和所述内壳体之间。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离合器还包括:传力件,所述传力件设置于所述执行件与所述摩擦片之间,所述传力件上设置有第一锥度圆周面,所述摩擦片上设置有第二锥度圆周面,所述第一锥度圆周面与所述第二锥度圆周面配合以将推动所述摩擦片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移动。
[0015]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离合器,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离合器,该离合器的性能好,内部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质量轻,从而降低了车辆的整车质量,同时提高了车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0017]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的示意图;
[0020]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与电机的配合示意图;
[0021]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的油液流向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
[0023]
离合器100,
[0024]
外壳体111,内壳体112,外摩擦片121,内摩擦片122,外执行活塞123,
[0025]
内执行活塞124,主转毂140,外转毂150,内转毂160,第一间隙171,
[0026]
第二间隙172,第一润滑油道173,第二润滑油道174,第三润滑油道175,第四润滑油道176,
[0027]
波纹弹簧181,复位弹簧182,钢片190,出油口191,
[0028]
外从动盘101,外从动盘卡环102,驱动盘103,驱动盘卡环104,导向毂105,
[0029]
电机200,
[0030]
电机转子210,电机定子220,旋变2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2]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离合器100。
[003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离合器100包括壳体、摩擦片和执行件,壳体与车辆的动力源相连,壳体的内周面构造为第一结合面;摩擦片与车辆的变速箱的输入端相连,摩擦片的外周面构造为与第一结合面正对的第二结合面;执行件与摩擦片相连且适于驱动摩擦片沿壳体的径向移动以使第一结合面和第二结合面可选择的结合。
[0034]
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结合,离合器100结合,第一结合面和第二结合面分离,离合器100分离,执行件与摩擦片连接,执行件可沿着壳体轴向移动,执行件轴向运动驱动摩擦片朝向壳体运动,以使第一结合面和第二结合面结合,即当执行件朝向壳体轴向的一个方向运动,执行件驱动摩擦片朝向壳体运动,并使摩擦片的外周面紧贴于壳体的内周面,第一结合面和第二结合面结合,摩擦片与壳体同步转动,同时摩擦片与变速箱的输入端相连,动力源与壳体相连,即动力源可通过壳体、摩擦片将动力输送至变速箱的输入端。
[0035]
其中,将壳体的内周面与摩擦片的外周面分别构造为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使摩擦片可以构造为环形且设置在壳体的的径向内侧,以增加第一结合面和第二结合面的结合面积,提高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的静摩擦力,使壳体与摩擦片的结合更加可靠;通过上述中摩擦片与壳体的结合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壳体内的空间,提高壳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与相关技术中离合器相比,在满足相同性能的情况下,无需增加摩擦片的个数和半径,从而降低了壳体在径向和轴向上的尺寸,减小了离合器100的整体体积以及质量。
[003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离合器100,该离合器100中设置有沿壳体周向布置的摩擦片,壳体具有第一结合面,摩擦片具有第二结合面,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可选择的结合,以满足离合器100的结合与分离需求,通过将摩擦片的周面构造为第二结合面,以充分利用离合器100内部空间,在增加摩擦片与壳体结合面积的同时摩擦片构造为环形且在周向上布置,占用空间小,满足了轻量化设计的要求。
[003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壳体包括外壳体111和内壳体112,外壳体111内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内壳体112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内壳体112内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外壳体111与内壳体112固定连接;摩擦片包括外摩擦片121和内摩擦片122,外摩擦片121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可选择地与外壳体111接合;内摩擦片122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内且可选择地与内壳体112接合。
[0038]
内壳体112设置在外壳体111内,以实现壳体的内外嵌套式布置,进一步减小壳体的体积;其中,外壳体111内对应设置有外摩擦片121,外摩擦片121适于与外壳体111接合,实现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的同步转动;内壳体112内对应设置有内摩擦片122,内摩擦片122适于与内壳体112接合,实现内摩擦片122与内壳体112的同步转动。
[0039]
进一步地,内壳体112与外壳体111固定连接,即内壳体112与外壳体111同步转动,内摩擦片122与内壳体112可选择地接合,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可选择地结合,内摩擦片122与内壳体112之间、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之间的结合互不干涉,这样,离合器100可选择通过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的接合或内摩擦片122与内壳体112的接合进行结合,实现离合器100的双离合设置。
[00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执行件包括外执行件和内执行件,外执行件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可选择地驱动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接合;内执行件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内且可选择地驱动内摩擦片122与内壳体112接合。
[0041]
其中,执行件可构造为离合器100的执行活塞,外执行件对应设置为外执行活塞123,内执行件对应设置为内执行活塞124,外执行活塞123可移动地设置于外壳体111内且与外摩擦片121相连,外执行活塞123移动可驱动外摩擦片121朝向外壳体111运动,并将外摩擦片121紧压在外壳体111上,实现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的接合;同样地,内执行活塞124可移动地设置于内壳体112内且与内摩擦片122相连,内执行活塞124移动可驱动内摩擦片122朝向内壳体112运动,并将内摩擦片122紧压在内壳体112上,实现内摩擦片122与内壳体112的接合。
[0042]
通过外执行活塞123和内执行活塞124的移动以分别驱动外摩擦片121与内摩擦片122移动,从而实现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之间、内摩擦片122与内壳体112之间可选择地接合。
[004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离合器100还包括主转毂140,主转毂140分别与内壳体112和外壳体111固定连接,以实现主转毂140、外壳体111和内壳体112同步转动。
[004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离合器100还包括导向毂105、驱动盘103和驱动盘卡环104,导向毂105的一端与动力源相连,动力源构造为发动机,导向毂105的另一端与驱动盘103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盘103的另一端与外壳体111相连,外壳体111与驱动盘103之间设置有驱动盘卡环104,驱动盘卡环104用于限制外壳体111与驱动盘103之间轴向窜动,保证对驱动盘103的轴向限位,提高动力传递效率,减小动力损耗。
[004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外执行件包括可随主转毂140转动且可沿主转毂140的轴向移动的外执行活塞123;内执行件包括可随主转毂140转动且可沿主转毂140轴向移动的内执行活塞124。外执行活塞123与主转毂140同步转动,并沿着主转毂140的轴向移动以驱动外摩擦片121朝向主转毂140的径向移动,同样地,内执行活塞124与主转毂140同步转动,并沿着主转毂140的轴向移动以驱动内摩擦片122朝向主转毂140的径向移动。
[004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离合器100还包括外转毂150和内转毂160,外转毂150的一端与外摩擦片121固定,外转毂150的另一端与变速器中的一个输入轴相连;内转毂160的一端与内摩擦片122固定,内转毂160的另一端与变速器中的另一个输入轴相连。
[0047]
具体地,外转毂150的一端与外摩擦片121之间设置有外从动盘101和外从动盘卡环102,外从动盘101的两端分别与外摩擦片121和外转毂150固定连接,其中外从动盘卡环102设置于外从动盘101与外摩擦片121连接的一端,以限制外从动盘101与外摩擦片之间轴向窜动,保证外从动盘101与外摩擦连接稳定可靠;进一步地,外转毂150可套设于输入轴
上,且外转毂150与输入轴花键刚性配合,以将动力传递至输入轴上,实现了外转毂150与输入轴同步转动,进一步提高提高动力传递效率,减小动力在传递中的损耗。
[0048]
同样地,内转毂160的一端与内摩擦片122之间设置有内从动盘和内从动盘卡环,内从动盘的两端分别与内摩擦片122和内转毂160固定连接,其中内从动盘卡环设置于内从动盘与内摩擦片122连接的一端,以限制内从动盘与内摩擦片之间轴向窜动,保证内从动盘与内摩擦连接稳定可靠;进一步地,内转毂160可套设于输入轴上,且内转毂160与输入轴花键刚性配合,以将动力传递至输入轴上,提高了内转毂160与输入轴之间刚性配合的稳定性,同时实现了内转毂160与输入轴同步转动。
[004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外壳体111与外执行件之间的形成有第一间隙171,内壳体112与内执行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172,主转毂140上设置有与第一间隙171和/或第二间隙172连通的润滑油道。
[0050]
主转毂140内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润滑油道173,以及与第一润滑油道173连通的第二润滑油道174和第三润滑油道175,第二润滑油道174与第一间隙171连通,即第二润滑油道174连通第一润滑油道173和第一间隙171,使第一润滑油道173内的油液可进入第一间隙171内,润滑油可以充分地对外摩擦片121进行散热,将外摩擦片121上所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避免外摩擦片121烧蚀;同样地,第三润滑油道175与第二间隙172连通,即第三润滑油道175连通第一润滑油道173和第二间隙172,使第一润滑油道173内的油液可进入第二间隙172内,润滑油可以充分地对外摩擦片121进行散热,将外摩擦片121上所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避免外摩擦片121烧蚀。
[0051]
其中,第一润滑油道173内的油液可以通过主转毂140转动产生离心力,以使油液顺利进入第一间隙171和第二间隙172内,这样,主转毂140转动的同时可以源源不断的将油液输入第一间隙171和第二间隙172,保证油液可以对外摩擦片121和内摩擦片122进行有效地散热,提高外摩擦片121和内摩擦片122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005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离合器100还包括:第一复位件和第二复位件,第一复位件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之间、内摩擦片122与内壳体112之间;第二复位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外执行活塞123与外壳体111之间、内执行活塞124和内壳体112之间。
[0053]
第一复位件可构造为波纹弹簧181,波纹弹簧181是由若干波峰波谷构成的薄片环状弹性金属元件,安装空间小,有利于节约空间,波纹弹簧181设置于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之间,以用于驱动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分离,从而避免外壳体与外摩擦片之间产生拖曳现象。
[0054]
第二复位件可构造为复位弹簧182,复位弹簧182的一端与外执行活塞123相连,另一端与外壳体111内壁相连,在离合器100分离时,复位弹簧182上的回复力被释放,驱动外执行活塞123恢复至初始位置,使外执行活塞123与外摩擦片121分开,需要理解的是:外执行活塞123的初始位置即为离合器100分离时所在的位置。
[0055]
通过设置第一复位件和第二复位件,在离合器100分离的状态下,以确保外执行活塞123与外摩擦片121之间、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之间分离彻底,避免外摩擦片121与外壳体111滑磨产生拖曳扭矩,造成效率损失。
[0056]
由于设置在内摩擦片122与内壳体112之间、内执行活塞124与内壳体112之间的第
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与上述作用效果相同。
[005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离合器100还包括传力件,传力件设置于执行件与摩擦片之间,传力件上设置有第一锥度圆周面,摩擦片上设置有第二锥度圆周面,第一锥度圆周面与第二锥度圆周面配合以将推动摩擦片朝向壳体的内周面移动。
[0058]
传力件可构造为钢片190,钢片190正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摩擦片与执行件相连,其中的一个侧面与执行件的外周壁紧贴,其中的另一个侧面与摩擦片的内侧面紧贴,其中,将钢片190与摩擦片正对的侧面构造第一锥度圆周面,摩擦片上设置有与第一锥度圆周面配合的第二锥度圆周面,即通过第一锥度圆周面与第二锥度圆周面配合,以将执行件的轴向运动转换为摩擦片的径向移动。
[005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传力件与所述摩擦片构造为一一对应的多个,使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可以根据传递动力的大小选择布置不同数量的传力件以及摩擦片。
[0060]
其中,外壳体上设置有出油口191,传力件插接配合在出油口191上,第一间隙171和第二间隙172内的油液可通过出油口191流出,以提高油液的循环速度,避免油液积存导致拖曳扭矩增加。
[0061]
进一步地,传力件与摩擦片之间、摩擦片与壳体之间、执行件与传力件之间均存在适于润滑油通过的间隙,第一间隙171和第二间隙172内的油液可在传力件与摩擦片之间、摩擦片与壳体之间、执行件与传力件之间的间隙内流动,油液流动带走摩擦片上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对摩擦片的冷却,延长摩擦片的使用寿命。
[006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离合器壳体上设置有电机200,电机200包括旋变230、电机转子210和电机定子220,其中电机定子220通过过盈压装在变速器离壳壳体上;电机转子210过盈压装在外壳体111上,电机200可构造为动力源,电机转子210可直接驱动外壳体111转动,即后续离合器100的动力传递过程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0063]
进一步地,旋变230通过紧固件与外壳体111固定,旋变230用于测量外壳体111的角位移和角速度,通过改变电机转子210的转速,以改变外壳体111转速。
[006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外壳体111与电机转子210正对的位置上设置有第四润滑油道176,第一间隙171和第二间隙172内的油液可通过传力件与摩擦片之间、摩擦片与壳体之间、执行件与传力件之间的间隙汇流至第四润滑油道176,并流入电机转子210内,以对电机200进行有效地冷却和润滑,大大地提高了油液的利用率。
[0065]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006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离合器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离合器100,该离合器100的性能好,内部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质量轻,从而降低了车辆的整车质量,同时提高了车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006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6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
征。
[006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7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007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007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

的其他构成例如



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7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