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的机械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4440发布日期:2021-05-18 23:2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的机械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的机械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机械密封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在应用时,但由于其动环工作端面易磨损,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动环和静环之间封严效果越来越差,漏油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金属体积膨胀会大大的影响磨损,导致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效果变差,所以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密封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温度变高导致金属体积膨胀,而影响密封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耐高温的机械密封装置。
4.一种耐高温的机械密封装置,包括机体、静环结构和动环结构,所述机体套设于所述静环结构和所述动环结构的外周侧,所述静环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机体的内部,所述动环结构则与所述静环结构滑动连接,所述动环结构包括弹簧、传动销、弹簧座、热套动环和轴套,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弹簧座和所述热套动环,所述传动销则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座相对远离所述热套动环的一侧,并与转动轴上的传动槽相互卡接配合,所述轴套套设于转动轴的外侧,且与所述热套动环固定连接,其内部还设置有若干循环管。
5.其中,所述热套动环具有凹槽、以及与所述凹槽相契合的动密封圈和动环本体,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动环本体的内侧,所述动密封圈则位于所述凹槽的内部。
6.其中,所述静环结构包括静密封圈、热套静环和静环座,所述热套静环与所述静环座相互配合,且均位于转动轴的外周侧,所述静密封圈则位于所述静环座和所述静密封圈的连接处。
7.其中,所述静环结构还具有防转卡槽,所述防转卡槽位于所述热套静环相对远离所述热套动环的一侧。
8.其中,所述机体具有防转销,所述防转销与所述防转卡槽相互卡接配合。
9.其中,所述热套静环与所述热套动环之间相对贴合旋转的密封连接,所述热套静环采用碳化硅材料制成,所述热套动环则采用石墨材料制成。
10.其中,所述机体还具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于所述热套静环相对靠近所述热套动环的一端,且套设于所述热套静环和所述热套动环的连接处的外周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机械密封装置的结构,利用所述热套动环、所述弹簧座和所述弹簧的相互配合,让所述热套动环与所述静环结构的接触面即使被磨损后,仍可以在所述弹簧的推动下保持与所述静环结构的紧密贴合,从而保持机械密封装置的密闭性,又通过循环液在所述循环管内循环来降低所述动环结构的内部温度,以避免温度升高对热套动环体积的影响。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的机械密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的机械密封装置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15.10

机体、20

静环结构、30

动环结构、40

转动轴、11

防转销、12

固定套、21

静密封圈、22

热套静环、23

静环座、24

防转卡槽、31

弹簧、32

传动销、33

弹簧座、34

热套动环、35

轴套、41

传动槽、341

凹槽、342

动密封圈、343

动环本体、351

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8.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19.一种耐高温的机械密封装置,包括机体10、静环结构20和动环结构30,所述机体10套设于所述静环结构20和所述动环结构30的外周侧,所述静环结构20固定连接于所述机体10的内部,所述动环结构30则与所述静环结构20滑动连接,所述动环结构30包括弹簧31、传动销32、弹簧座33、热套动环34和轴套35,所述弹簧31连接所述弹簧座33和所述热套动环34,所述传动销32则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座33相对远离所述热套动环34的一侧,并与转动轴40上的传动槽41相互卡接配合,所述轴套35套设于转动轴40的外侧,且与所述热套动环34固定连接,其内部还设置有若干循环管351。
2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体10用以保持所述静环结构20的静止和所述动环结构30的转动,所述静环结构20则在转动轴40的外周侧保持静止,所述动环结构30则随转动轴40的转动而转动,由于所述弹簧座33固定连接于所述机体10上,并通过所述弹簧31与所述热套动环34连接,所以所述热套动环34因转动而发生磨损时,也会在所述弹簧31的作用下移动并保持与所述静环结构20的相对贴合旋转,所述弹簧31则应在所述动环结构30和所述静环结构20保持贴合时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可有效应对所述动环结构30发生的磨损,所述轴套35则套设于转动轴40的外周侧,目的是便于所述动环结构30进行安装,同时,所述轴套35内部设有的循环管351,可以利用循环管351中的循环液来降低所述动环结构30的温度,所述循环管351可外接泵体,避免温度过高而发生体积变化影响磨损的情况,设置于所述弹簧
座33的所述传动销32,通过与转动轴40上的传动槽41卡接配合后,即可使得所述动环结构30随着转动轴40的转动而一起进行转动。
21.进一步的,所述热套动环34具有凹槽341、以及与所述凹槽341相契合的动密封圈342和动环本体343,所述凹槽341位于所述动环本体343的内侧,所述动密封圈342则位于所述凹槽341的内部。
2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341用以安装所述动密封圈342,所述动密封圈342则用以提高机械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所述动密封圈342为o形圈,在安装时具有一定的压缩量,用以密封所述凹槽341左右两端,所述动环本体343则用以进行转动。
23.进一步的,所述静环结构20包括静密封圈21、热套静环22和静环座23,所述热套静环22与所述静环座23相互配合,且均位于转动轴40的外周侧,所述静密封圈21则位于所述静环座23和所述静密封圈21的连接处。
2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静密封圈21用以密封所述热套静环22和所述静环座23之间的间隙,由于所述热套静环22和所述静环座23为静止状态,所以所述静密封圈21一般能取得较好的密封效果,所述静密封圈21也为o形圈,且其选型应恰好能贴合所述热套静环22和所述静环座23之间的间隙。
25.进一步的,所述静环结构20还具有防转卡槽24,所述防转卡槽24位于所述热套静环22相对远离所述热套动环34的一侧。
2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转卡槽24的作用是避免所述热套静环22发生转动,由于机体10本身是不转动的,其主要通过与所述机体10卡接固定的方式来避免所述热套静环22发生转动。
27.进一步的,所述机体10具有防转销11,所述防转销11与所述防转卡槽24相互卡接配合。
2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转销11的作用是与所述静环结构20卡接固定,防止所述静环结构20在转动轴40转动过程中发生位移,使得密封性降低。
29.进一步的,所述热套静环22与所述热套动环34之间相对贴合旋转的密封连接,所述热套静环22采用碳化硅材料制成,所述热套动环34则采用石墨材料制成。
3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套静环22与所述热套动环34的连接处,其摩擦系数小,在弹簧31力的作用下这两个面趋于闭合状态,使得连接处的泄漏相当小,而采用碳化硅材料的原因在于,碳化硅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而采用石墨材料的原因是石墨具有耐高温的性质以及自润滑性,当所述热套静环22与所述热套动环34贴合旋转时,即使温度升高,所述热套动环34和所述热套静环22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能依旧比较好。
31.进一步的,所述机体10还具有固定套12,所述固定套12固定连接于所述热套静环22相对靠近所述热套动环34的一端,且套设于所述热套静环22和所述热套动环34的连接处的外周侧。
3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套12的作用是限制所述热套动环34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轨迹,避免因所述热套动环34在转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置,而影响所述热套动环34和所述热套静环22之间的密封性,也即不会影响机械密封装置的整体密封性。
33.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机械密封装置的结构,增设轴套35及
循环管351,以热交换的方式降低所述热套动环34内部的温度,又对所述热套动环34和所述热套静环22的材料进行选取,选用恰当的材料使得所述热套静环22与所述热套动环34的连接处的密封性在高温条件下依然稳定,从而提高了机械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
3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