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0645发布日期:2021-04-21 04:4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媒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


背景技术:

2.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一般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在计算机系统中,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在教育领域,多媒体设备被广泛应用,而最常见的多媒体设备则是触屏一体机,由于触屏一体机体型较大,所以一般都需要通过移动直接进行固定安放。
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多媒体移动支架大多都是通过螺丝对触屏一体机进行固定的,但由于触屏一体机体型较大,这就导致触屏一体机在固定螺丝时十分费力麻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使用方便、便于多媒体设备安装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包括:底座;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均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柱上;背板,所述背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两个第一螺杆,两个第一螺杆均转动安装在壳体内,任意一个第一螺杆的底端延伸至壳体外;两个第一锥形齿轮,两个第一锥形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第一螺杆上;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转动安装在壳体内;两个第二锥形齿轮,两个第二锥形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杆的两端,两个第一锥形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锥形齿轮啮合;两个第一带动块,两个第一带动块分别螺纹套设在两个第一螺杆上;下放置卡,所述下放置卡固定安装在背板的底部;上放置卡,所述上放置卡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带动块上,所述上放置卡的一侧贯穿背板。
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对应的第一螺杆与第一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块,两个第一支撑块上均开设有第二转动通孔,所述第一驱动杆与两个第二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滑轮,所述背板上开设有滑口,所述上放置卡与滑孔滑动连接。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通过第一螺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驱动杆、第二锥形齿轮、第一带动块、下放置卡和上放置卡相配合,可以方便快速度的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固定,使得多媒体设备的安装工作更为简单。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包括: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杆,两个第二驱动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两个支撑柱上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杆,两个第二螺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两个第三锥形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四锥形齿轮啮合,两个第二螺杆上均螺纹套设有第二带动块,两个支撑柱的顶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伸缩杆,两个伸缩杆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一侧均延伸至滑槽外并与对应的第二带动块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防护罩。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块,两个第二支撑块上均开设有第三转动通孔,所述第二螺杆与两个第三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三支撑块,两个第三支撑块上均开设有第四转动通孔,两个第二驱动杆分别与对应的第四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通过双轴电机、第二驱动杆、第三锥形齿轮、第二螺杆、第四锥形齿轮、第二带动块、伸缩杆、连接块和防护罩相配合,可以随时对多媒体设备进行防护和防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底座;2、支撑柱;3、壳体;4、背板;5、第一螺杆;6、第一锥形齿轮;7、第一驱动杆;8、第二锥形齿轮;9、第一带动块;10、下放置卡;11、上放置卡;12、双轴电机;13、第二驱动杆;14、第三锥形齿轮;15、第二螺杆;16、第四锥形齿轮;17、第二带动块;18、滑槽;19、伸缩杆;20、连接块;21、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第一实施例
23.请结合参阅图1

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包括:底座1;两个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均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壳体3,所述壳体3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柱2上;背板4,所述背板4固定安装在壳体3上;两个第一螺杆5,两个第一螺杆5均转动安装在壳体3内,任意一个第一螺杆5的底端延伸至壳体3外;两个第一锥形齿轮
6,两个第一锥形齿轮6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第一螺杆5上;第一驱动杆7,所述第一驱动杆7转动安装在壳体3内;两个第二锥形齿轮8,两个第二锥形齿轮8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杆7的两端,两个第一锥形齿轮6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锥形齿轮8啮合;两个第一带动块9,两个第一带动块9分别螺纹套设在两个第一螺杆5上;下放置卡10,所述下放置卡10固定安装在背板4的底部;上放置卡11,所述上放置卡11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带动块9上,所述上放置卡11的一侧贯穿背板4。
24.所述壳体3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对应的第一螺杆5与第一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25.所述壳体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块,两个第一支撑块上均开设有第二转动通孔,所述第一驱动杆7与两个第二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26.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滑轮,所述背板4上开设有滑口,所述上放置卡11与滑孔滑动连接。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的工作原理如下:
28.使用时,将多媒体设备放到背板4上的下放置卡10上,然后转动对应的第一螺杆5,第一螺杆5带动第一锥形齿轮6转动,第一锥形齿轮6通过对应的第二锥形齿轮8带动第一驱动杆7转动,第一驱动杆7通过另一个第二锥形齿轮8带动另一个第一锥形齿轮6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一螺杆5同时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两个第一螺杆5通过对应的第一带动块9带动上放置卡11下降,上放置卡11在下降的时与多媒体设备的顶部相接触并对多媒体设备进行限位,从而完成了对多媒体设备的固定安装工作。
2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通过第一螺杆5、第一锥形齿轮6、第一驱动杆7、第二锥形齿轮8、第一带动块9、下放置卡10和上放置卡11相配合,可以方便快速度的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固定,使得多媒体设备的安装工作更为简单。
31.第二实施例
32.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4.请结合参阅图3

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还包括:双轴电机12,所述双轴电机1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双轴电机12的两个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杆13,两个第二驱动杆1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14,两个支撑柱2上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杆15,两个第二螺杆15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16,两个第三锥形齿轮14分别与对应的第四锥形齿轮16啮合,两个第二螺杆15上均螺纹套设有第二带动块17,两个支撑柱2的顶端均开设有滑槽18,两个滑槽18内均滑动安装有伸缩杆19,两个伸缩杆19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0,两个连接块20的一侧均延伸至滑槽18外并与对应的第二带动块17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1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防护罩21。
35.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块,两个第二支撑块上均开设有第
三转动通孔,所述第二螺杆15与两个第三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36.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三支撑块,两个第三支撑块上均开设有第四转动通孔,两个第二驱动杆13分别与对应的第四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的工作原理如下:
38.使用时,启动双轴电机12,双轴电机12通过输出轴带动两个第二驱动杆13转动,两个第二驱动杆13通过对应的第三锥形齿轮14带动两个第四锥形齿轮16转动,两个第四锥形齿轮16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二螺杆15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两个第二螺杆15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二带动块17下降,两个第二带动块17通过对应的连接块20带动两个伸缩杆19下降,两个伸缩杆19带动同一个防护罩21下降,当防护罩21将整个背板4罩住后,即可对多媒体设备进行防护。
3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移动支架,通过双轴电机12、第二驱动杆13、第三锥形齿轮14、第二螺杆15、第四锥形齿轮16、第二带动块17、伸缩杆19、连接块20和防护罩21相配合,可以随时对多媒体设备进行防护和防尘。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