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5588发布日期:2021-01-23 09:1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热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一种冷热水龙头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水龙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热水龙头。
[0003]


背景技术:

[0004]
水龙头可实现温度调控,现有的铸造工艺限制下,使得内部结构不能自主设计,同时多数水龙头为实心结构,且产品质量过重,导致原材料的浪费。
[0005]
现有的水龙头为一体设计,冷暖水管安装困难,或者拼装式且不可分离式设计,难以进行内部零部件的维修,使得客户的成本提高,降低水龙头的使用寿命。
[0006]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为了克服目前现有的水龙头安装困难且内部零件安装维修困难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热水龙头。
[0008]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以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热水龙头,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固定件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体设置;所述固定件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内。
[0010]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可为磁性件、固定螺钉、卡扣、固定螺栓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1]
优选地,包括出水件、进水管及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出水件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调节冷水与热水的进水量,所述出水件用于输出液体,所述进水管用于冷水与热水的输入。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孔位及第二孔位,所述第一孔位、所述第二孔位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孔位用于所述出水件连接,所述第二孔位用于控制组件连接。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孔位,所述第三孔位设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三孔位用于进水管的连接。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进一步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水龙头于预设的位置。
[0015]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牙筒及固定圈,所述牙筒设于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所述固定圈设于第三孔位靠近牙筒的一侧,所述牙筒用于将水龙头固定于预设位置上,所述固定圈用于防止水龙头漏水。
[0016]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热水龙头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所述冷热水龙头设置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为分体式设计,使得冷热水龙头利于安装,方便在水龙头内部损坏或者出现其他故障时可对所述水龙头进行拆卸维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分体式设置可方便内部的制造,可减少制造的工序,使得所述冷热水龙头的制造成本降低。
[0019]
2.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固定件进行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方便进行安装与拆卸,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进行内部的维修。
[0020]
3.所述固定件为多种形式,可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有多种的固定方式。
[0021]
4.所述固定组件可使得所述水龙头得到固定,可设置在预设的位置上,避免使用时所述水龙头固定不牢靠。
[0022]
5.所述保护层用于提升所述冷热水龙头的美观度,同时可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避免受到损坏或氧化。
[002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冷暖水龙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冷暖水龙头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冷暖水龙头的第二壳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
[0029]
1、一种冷热水龙头;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出水件;14、进水管;15、控制组件;16、保护层;111、第一孔位;112、第二孔位;113、固定件;121、第三孔位;122、固定组件;1211、牙筒;1212、固定圈。
[00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2]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热水龙头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出水件13、进水管及控制组件15。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扣合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控制组件15设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出水件13连接,所述控制组件15、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所述控制组件15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件13用于输出液体,所述进水管用于冷水与热水的输入,所述控制组件15用于调节冷水与热水的进水量。
[0033]
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孔位111及第二孔位112,所述第一孔位111、所述第二孔位11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两端,所述第一孔位111用于所述出水件13连接,所述第二孔位112用于控制组件15连接。
[0034]
所述第一壳体11进一步包括固定件113,所述固定件113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所述固定件113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可方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安装,同时方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拆卸以进行维修,使得水龙头可在损坏时拆卸进行维修,同时可通过拆卸使得水龙头安装更为方便。
[0035]
特别地,所述固定件113可为磁性件、固定螺钉、卡扣、固定螺栓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可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有多种的固定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13为固定螺钉,但不限于该实施例。
[0036]
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三孔位121,所述第三孔位121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所述第三孔位121用于进水管的连接。
[0037]
所述第二壳体12进一步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牙筒及固定圈,所述牙筒设于第二壳体12远离第一壳体11的一端,所述固定圈设于第三孔位121靠近牙筒的一侧,所述牙筒用于将水龙头固定于预设位置上,所述固定圈用于防止水龙头漏水。所述固定组件可使得所述水龙头得到固定,可设置在预设的位置上,避免使用时所述水龙头固定不牢靠。
[0038]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16,所述保护层16用于提升所述一种冷热水龙头1的美观度,同时可使得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外表面避免受到损坏或氧化。
[0039]
所述控制组件15与第二孔位112连接,所述出水件13与第一孔位111连接,所述控制组件15通过控制进水管的进水量,使得所述出水件13出水量得到控制,同时所述控制组件15可控制所述进水管的冷水与热水的输入量,使得所述出水的温度得到控制,用户可控制控制组件15使得当前的出水的温度为用户所需要的温度,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通过固定件113进行连接,可使得所述一种冷热水龙头1方便进行安装与拆卸,所述一种冷热水龙头1通过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拆卸,使得内部的进水管方便安装,同时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分体设置可在制造工序上对内部结构的制造更方便,同时使得所述一种冷热水龙头1的制造成本降低。
[004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热水龙头1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水龙头通过牙筒1211与固定圈1212固定在预设位置上,所述一种冷热水龙头1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通过固定件11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出水件13设于第一壳体11上,所述控制组件15控制所述进水管的冷水、热水的进水量,通过控制组件15使出水件13的出水的温度得到控制,使其出水温度得到控制。
[004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热水龙头,具有以下优点:
[0042]
1.所述冷热水龙头设置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为分体式设计,使得冷热水龙头利于安装,方便在水龙头内部损坏或者出现其他故障时可对所述水龙头进行拆卸维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分体式设置可方便内部的制造,可减少制造的工序,使得所述冷热水龙头的制造成本降低。
[0043]
2.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固定件进行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方便进行安装与拆卸,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进行内部的维修。
[0044]
3.所述固定件为多种形式,可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有多种的固定方式。
[0045]
4.所述固定组件可使得所述水龙头得到固定,可设置在预设的位置上,避免使用时所述水龙头固定不牢靠。
[0046]
5.所述保护层用于提升所述冷热水龙头的美观度,同时可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避免受到损坏或氧化。
[0047]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