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连接件及三通橡塑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9075发布日期:2021-04-06 12:0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通连接件及三通橡塑风管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风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通连接件及三通橡塑风管。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风管系统应用于空调系统,相对金属等风管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清洗及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相关技术中,柔性风管系统的风管三通需在工厂加工,然后在风管系统安装的工程现场,三通的主管和支管之间通过缝制或者拉链直接连接。但是,上述风管三通不仅生产加工的工艺复杂,且在工程现场只能进行连接,无法进行调整尺寸等加工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连接件及三通橡塑风管,可实现三通橡塑风管的快速连接,且连接工艺简单。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三通连接件,其包括:

直管段;

法兰边,其设置于上述直管段的端部;

上述法兰边靠近直管段的端面为:与风管管壁开孔处内表面相适配的弧面。

基于第一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法兰边的尺寸大于上述开孔的尺寸。

基于第一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直管段和法兰边由截面呈l形的三通连接件本体弯曲形成,且对接处形成接缝。

基于第一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法兰边和直管段均采用塑料或橡塑材料制成。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三通橡塑风管,其包括:

第一连接管;

第二连接管,上述第一连接管中部开设有连接第二连接管的通孔;

三通连接件,其包括一体成型的法兰边和直管段,上述法兰边置于第一连接管内,上述直管段穿出上述通孔并插设于上述第二连接管端部内。

基于第二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法兰边靠近直管段的端面与上述第一连接管位于通孔处的内表面粘接连接;

上述直管段外壁与第二连接管内壁粘接连接。

基于第二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管位于通孔处的外表面与直管段通过保温密封胶带粘接连接。

基于第二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直管段和法兰边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基于第二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法兰边和直管段均采用刚性材料制成。

基于第二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卡箍,其用于当上述直管段插设于第二连接管内时,套设于上述第二连接管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本申请的三通连接件及三通橡塑风管,由于三通连接件包括直管段和设置在直管段端部的法兰边,且法兰边靠近直管段的端面为与风管管壁开孔处内表面相适配的弧面,当法兰边置于第一连接管内,直管段与第二连接管连接时,可将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进行固定连接,因此,该三通连接件不仅实现了三通橡塑风管的快速连接,且连接工艺简单,可在工程现场进行加工完成,满足工程现场对三通连接件尺寸变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橡塑复合风管系统的现场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片状风管本体的裁剪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通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通橡塑风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吊机构的第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绳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吊机构的第二种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橡塑复合风管系统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密封条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吊机构的第三种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环状风管本体,10-第三环状风管本体;

2-第二环状风管本体;

3-风管连接件,31-子连接件,32-母连接件;

4-保温密封条;

5-三通连接件,51-法兰边,52-直管段;

6-悬吊机构,61-悬挂滑杆,62-内支撑滑杆,63-悬挂钢绳,64-竖向支撑滑杆,65-连接短杆,66-连接绳,67-第一连接部,68-第二连接部;

7-主风管;

8-分支风管;

9-三通结构,91-第一连接管,92-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橡塑复合风管系统的现场安装方法,其包括步骤:

s1.根据工程信息确定所需第一片状风管本体的规格及数量、片状件的规格及数量、悬挂吊点和悬吊机构6的类型和数量。

其中,按照施工现场的建筑图纸等工程信息,可预先布局风管走向,然后根据风管的走向确定所需第一片状风管本体和片状件的规格及数量、悬挂吊点和悬吊机构6的类型和数量,并将第一片状风管本体、片状件、悬挂吊点和悬吊机构6统一送至施工现场,以实现一次发货到位。

s2.根据预先布局的风管走向与施工现场其他构件的空间关系,在施工现场进行待施工橡塑复合风管系统的定位。若预先布局处有其他构件时,则可将风管进行改道设计。

其中,对待施工橡塑复合风管系统进行定位包括:对施工现场的精确测量,以及根据上述精确测量计算橡塑复合风管系统中各环状风管本体的尺寸。因此,现场安装过程中,仅需一次现场测量即可。

s3.根据上述定位,利用吊点工具在施工现场间隔安装悬挂吊点,并对片状件进行裁剪,以得到多个第二片状风管本体。

s4.在各片状风管本体对应上述悬挂吊点处穿孔,并安装悬吊机构6。即第一片状风管本体和第二片状风管本体上均需安装悬吊机构6。

s5.使用风管连接件3将各片状风管本体闭合呈环状,并在各悬吊机构6与对应的悬挂吊点连接后,使用风管连接件3将相邻环状风管本体相互连接,完成橡塑复合风管系统的安装。同时,上述风管连接件3可在任意位置切断且保持功能。

本申请的橡塑复合风管系统的现场安装方法,在施工现场使用风管连接件将各片状风管本体闭合呈环状,并将相邻环状风管本体相互连接,由于第一片状风管本体为预制件,片状件可裁剪得到第二片状风管本体,且风管连接件可在任意位置切断,因此,满足了现场尺寸加工需求,不仅实现了一次发货,还实现了橡塑复合风管系统的现场一次吊装施工,施工简单,且极大地降低安装成本,加快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片状风管本体的长度方向预装有风管连接件3,当第一片状风管本体长度方向的风管连接件3连接时,该第一片状风管本体呈环状,形成第一环状风管本体1。第一环状风管本体1为等直径或等截面直管。

其中,风管连接件3包括可相互连接的子连接件31和母连接件32,子连接件31和母连接件32分别安装在第一片状风管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第一片状风管本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第一环状风管本体1的周长。

上述第一片状风管本体的宽度方向分别预装有风管连接件3的子连接件31和母连接件32,用于在第一片状风管本体形成第一环状风管本体1后,与相邻的环状风管本体相连。

在进施工现场前,预先在第一片状风管本体上安装风管连接件3,可减少现场风管连接件3的安装时间,加快安装效率。

当待安装处所需的环状风管本体的长度短于第一环状风管本体1的长度,则需要对第一环状风管本体1进行裁短。

参见图2所示,进一步地,根据上述定位,确定与其他第一片状风管本体长度不同的第三片状风管本体的长度。

然后,根据上述长度,对部分第一片状风管本体沿其宽度方向进行裁切,并在该裁断边安装被裁掉的风管连接件部分,即可得到长度小于其他第一片状风管本体的第三片状风管本体。

当第三片状风管本体长度方向的风管连接件3连接时,该第三片状风管本体呈环状,形成第三环状风管本体10。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片状风管本体沿其宽度方向进行裁切时,可直接将被裁掉的子连接件31或母连接件32安装到上述裁断边,以便于与相邻环状风管本体端部的母连接件32或子连接件31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片状件未预装风管连接件3,对片状件进行裁剪,得到多个第二片状风管本体之后,还包括:

首先,在第二片状风管本体的长度方向安装风管连接件3,当第二片状风管本体长度方向的风管连接件3连接时,第二片状风管本体呈环状,得到第二环状风管本体2。

然后,在第二片状风管本体与相邻环状风管本体端部相连的宽度方向安装风管连接件3的子连接件31,该相邻环状风管本体端部安装有风管连接件3的母连接件32。

本实施例中,第二环状风管本体2与相邻环状风管本体可通过风管连接件3的子连接件31和母连接件32相连。其中,第二环状风管本体2为变径管或转向弯管。该相邻环状风管本体可为等直径或等截面直管,也可为变径管或转向弯管。

可选的,风管连接件3为魔术贴组、塑胶夹链或柔性法兰条,在风管连接件3任意被裁断后,均不影响其连接功能。

本实施例中,风管连接件3可通过粘接、超声波焊接或者表面缝制工艺固定在风管本体的表面,且上述固定过程均不会穿透风管本体的保温层,不会产生漏风和冷桥问题。

当风管连接件3缝制在片状风管本体的表面时,风管连接件3与片状风管本体的最外层或最内层的非保温层缝合连接,以保证缝线不会穿透风管本体的保温层。

具体地,安装风管连接件3具体包括:

首先,将风管连接件3的子连接件31和母连接件32分别固定在第二片状风管本体长度方向两个侧边,且均与侧边处最外层或最内层的非保温层固定连接。即,风管连接件3的子连接件31和母连接件32均固定在侧边处最外层,或均固定在侧边处最内层,以便于二者对接连接。

然后,将风管连接件3的子连接件31固定在片状风管本体宽度方向与相邻风管本体端部相连的侧边,且与侧边处最外层或最内层的非保温层上固定连接,该相邻风管本体端部固定有风管连接件3的母连接件32。当该母连接件32固定在相邻风管本体端部最外侧时,子连接件31则固定在片状风管本体侧边的最外侧;当该母连接件32固定在相邻风管本体端部最内侧时,子连接件31则固定在片状风管本体侧边的最内侧。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将保温密封条4固定在环状风管本体长度方向的连接处的外表面,以及相邻环状风管本体的连接处的外表面,以便于通过保温密封条4进行保温和密封处理,进一步减小漏风造成的能量损失。

本实施例中,保温密封条4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环状风管本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当环状风管本体为变径管或转向弯管时,判断是否有相应的异形模板,上述异形模板为:与上述变径管或转向弯管呈片状时大小相同的第一平板。

若有相应的异形模板,则直接使用上述裁剪模板对片状件进行裁剪,以减少加工时间。

否则,表明变径管或转向弯管为非常规尺寸,需要根据上述变径管或转向弯管的尺寸数据,通过展开软件将其曲面展平,确定上述变径管或转向弯管呈片状时的形状与尺寸,并通过量具在片状件上作出线型标记,根据上述线型标记进行裁剪。

本实施例中,对变径管进行展开时,根据输入的变径管的长度、以及两端的内外径信息和偏心距离,通过展开软件计算展开,得到变径管的展开平面即呈片状件时的形状与尺寸数据。

对转向弯管进行展开时,根据输入的转向弯管的长度、曲率半径、以及两端内外径信息,通过展开软件计算展开,得到转向弯管的展开平面即呈片状件时的形状与尺寸数据。

进一步地,当环状风管本体的中部需开孔,并与其他环状风管本体连接形成三通或四通结构时,判断是否有相应的开孔模板,上述开孔模板为:与需开孔的环状风管本体呈片状时大小相同、且开设有孔的第二平板,上述第二平板上的孔被配置为:使环状风管本体开孔后形成与其他环状风管本体连接的通孔。

若有相应的开孔模板,则使用上述开孔模板对形成该环状风管本体的片状风管本体进行裁剪开孔。

否则,表明形成三通或四通结构为非常规尺寸,需要根据上述环状风管本体与连接的其他环状风管本体的尺寸数据,及二者的连接位置,通过展开软件将上述环状风管本体的曲面展平,确定上述环状风管本体呈片状时的开孔位置,并通过量具在对应的片状风管本体上作出线型标记,根据上述线型标记进行裁剪。

本实施例中,形成三通结构9的两个环状风管本体分别为第一连接管91和第二连接管92,第一连接管91中部开设有连接第二连接管92的通孔。

对第一连接管91进行展开时,根据输入的第一连接管91的长度、第一连接管91和第二连接管92的内外径信息、二者之间的夹角和偏心距离,以及第一连接管91轴向上,第二连接管92远离第一连接管91的端面圆心至第一连接管91端部的距离,通过展开软件计算展开,即可得到第一连接管91的展开平面的数据。

本实施例满足了异形风管本体的现场快速加工,以及施工现场对尺寸和结构变化的要求。

参见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三通连接件5连接第一连接管91和第二连接管92,形成三通结构9。上述三通连接件5包括直管段52和一体成型于上述直管段52端部的法兰边51,且法兰边51的尺寸大于上述通孔的尺寸。

其中,使用三通连接件5连接第一连接管91和第二连接管92具体包括:

首先,将上述法兰边51穿过上述通孔置于第一连接管91内,并将上述法兰边51靠近通孔的端面与第一连接管91位于通孔处的内表面进行粘接。

然后,将第一连接管91位于通孔处的外表面与直管段52通过保温密封胶带进行粘接密封。

最后,将上述直管段52远离法兰边5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92连接。

可选地,当直管段52插设于第二连接管92内时,将直管段52的外壁与第二连接管92的内壁进行粘接密封;当直管段52套设于第二连接管92外壁时,将上述直管段52内壁与第二连接管92外壁进行粘接密封。

本实施例中,三通连接件本体为柔性法兰条,可在施工现场根据三通结构9的尺寸进行裁断,并弯曲接合呈环状,满足了施工现场对三通连接件5尺寸变化需求。

具体地,在施工现场根据三通结构9的尺寸数据,即第一连接管91的通孔的周长,制作三通连接件5时,首先对截面呈l形的柔性法兰条进行裁剪,得到截面呈l形的三通连接件本体。

然后,将上述三通连接件本体弯曲呈环状,并将对接处接合,形成法兰边51和直管段52。

另外,特定尺寸的三通连接件5还可根据给定尺寸在工厂预制完成,以减少现场加工时间,便于在施工现场可直接使用。预制的三通连接件5可采用金属、塑料或者橡塑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三通连接件5不仅实现了三通结构9的快速连接,且连接工艺简单。

相应地,制作四通结构时,则需要根据形成四通结构的三个环状风管本体的尺寸数据,制作两个三通连接件5。上述三个环状风管本体分别为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和第五连接管。第三连接管中部开设有两个通孔,并通过两个通孔分别连接第四连接管和第五连接管。两个三通连接件5的法兰边51各穿过一个通孔并置于第三连接管内,两个三通连接件5的直管段52分别与第四连接管和第五连接管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悬吊机构6包括悬挂组件、连接绳66和悬挂钢绳63。

参见图5和图6所示,上述安装悬吊机构6具体包括:

首先,根据上述待施工风管的定位,确定环状风管本体的截面形状和风管宽度,进而可确定风管高度,并确定悬挂组件的安装位置。

其次,根据悬挂组件的安装位置,确定环状风管本体呈片状时的穿孔位置并进行穿孔。

然后,在上述各穿孔位置安装连接绳66,并在各穿孔处进行涂胶密封,以进一步加强了保温效果。连接绳66位于环状风管本体内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部67,连接绳66位于环状风管本体外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68。

可选地,上述第一连接部67为穿孔带,第二连接部68为吊环。因此,本实施例中,设有至少两排沿环状风管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穿孔带和吊环。

最后,将悬挂组件与第一连接部67连接,将悬挂钢绳6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部68上。在悬挂钢绳63的另一端与悬挂吊点连接后,即可将环状风管本体吊装。

本实施例中,当上述环状风管本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上述悬挂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悬挂滑杆61,根据该截面形状可确定悬挂滑杆61的安装位置。悬挂滑杆61沿环状风管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悬挂滑杆61分别穿设在一排穿孔带内。

参见图7所示,当上述环状风管本体的截面形状非圆形时,上述悬挂组件包括两个悬挂滑杆61和多个内支撑滑杆62,根据该截面形状及风管宽度,确定上述内支撑滑杆62的长度和悬挂滑杆61的安装位置,其中,多个内支撑滑杆6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悬挂滑杆61上,形成上述悬挂组件。

本实施例的悬吊机构6独立于风管本体,且尺寸可调。现场安装时,可通过裁剪改变内支撑滑杆62的长度,以改变环状风管本体的宽度,进而实现环状风管本体的高度调节,满足现场空间尺寸变化的需求。内支撑滑杆62长度的变化结合悬挂滑杆61安装位置的变化,还可以实现环状风管本体截面呈半圆或半椭圆形状,满足市场对于风管外观的个性化需求。另外,通过上述安装方式,还避免了悬挂组件的外露,增加了悬挂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整体风管系统表面更加平整美观。

优选地,在确定所需第一片状风管本体和片状件的规格及数量后,分别将每个第一片状风管本体和片状成卷包装。每个第一片状风管本体和片状件均采用独立卷包,即每个片状风管本体成卷后分别覆膜塑封,然后可对多个独立卷包进行再次包装,再运送至施工现场,以解决单个片状风管本体产品的包装保护问题,不仅实现了卷包更加美观,且便于片状风管本体的运输和转移。

其中,第一片状风管本体的卷曲方向与其卷曲成环方向一致,片状件的卷曲方向与裁剪后的第二片状风管本体成环方向一致。通过上述卷包方式,使卷包和成环时产生的内应力一致,以便于对环状风管本体产生一定的定型作用,并使后期形成的橡塑复合风管系统外观更加平整美观。

本实施例的现场安装方法,可实现具有一定厚度、强度和弹性的橡塑复合风管的现场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橡塑复合风管系统,其包括主风管7。上述主风管7的一端设有进风口,上述主风管7包括多个环状风管本体。

各环状风管本体的长度方向、以及相邻的两个环状风管本体相连的端部周向均设有风管连接件3。其中,风管连接件3可在任意位置切断且保持功能。

上述风管连接件3的位置被配置在使用所有风管连接件3后,使多个环状风管本体均呈环状,且相邻环状风管本体相互连接形成主风管7。

本实施例中,环状风管本体为具有一定厚度、强度和弹性的橡塑复合风管,环状风管本体包括织物层和设置于织物层外的橡塑层。其中,橡塑层由内至外包括一体成型的保温层和保护层。

上述保温层采用柔性橡塑保温材料,具有保温功能,能够避免环状风管本体内的冷/热气流与外部发生热交换,造成空调通风系统的能量损失。

本实施例中,与其他标准环状风管本体尺寸不同的环状风管本体被配置为根据施工现场所需尺寸裁剪。

参见图8所示,环状风管本体包括标准直管的第一环状风管本体1,由片状件剪裁得到的非标准直管的第二环状风管本体2,以及由第一环状风管本体1裁短的第三环状风管本体10。第二环状风管本体2包括变径管和转向弯管。其中,第一环状风管本体1可包括多种规格,相应的,经其裁短后的第三环状风管本体10也可有多种规格。

本实施例中,环状风管本体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对接缝,该对接缝将环状风管本体分为第一端和第二端,风管连接件3的子连接件31连接第一端,风管连接件3的母连接件32连接第二端,通过子连接件31和母连接件32连接,使环状风管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上述对接缝所在平面与环状风管本体轴线截面具有一定夹角,对接缝之间通过粘接密封连接,以便于连接更加紧密,保温效果更好。

两个环状风管本体相连的端部周向分别安装有风管连接件3的子连接件31和母连接件32。子连接件31和母连接件32连接后,相邻两个环状风管本体端部挤压密封。

可选地,风管连接件3为魔术贴组、塑胶夹链或柔性法兰条。

当风管连接件3为魔术贴组时,包括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通过粘接连接。

当风管连接件3为塑胶夹链时,包括相适配的子夹链和母夹链,子夹链通过卡设在母夹链的卡口中,完成连接。

当风管连接件3为柔性法兰条时,包括第一法兰条和第二法兰条,第一法兰条和第二法兰条通过卡扣连接。可选地,第一法兰条上设有子扣,第二法兰条上设有母扣,通过子扣和母扣连接第一法兰条和第二法兰条。

参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橡塑复合风管系统还包括多个保温密封条4,保温密封条4固定于环状风管本体长度方向的连接处的外表面,以及相邻环状风管本体的连接处的外表面。通过保温密封条4可进一步加强保温防漏风效果。其中,风管连接件3固定在环状风管本体的内表面。

上述系统还包括由主风管7侧向延伸的分支风管8。上述分支风管8包括至少一上述环状风管本体,且上述分支风管8通过三通连接件5与上述主风管7相连。通过主风管7和分支风管8组装而成地橡塑复合风管系统,可在现场快速连接形成任意结构的风管系统。

本实施例中,以主风管7中与分支风管8连接的环状风管本体为第一连接管91,以分支风管8中与第一连接管91连接的环状风管本体为第二连接管92,第一连接管91中部开设有通孔,并通过该通孔与第二连接管92的端部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管91的长度方向设有使其呈环状的风管连接件3,第一连接管91的两端周向分别设有风管连接件3的子连接件31和母连接件32,以便于与相邻的环状风管本体端部连接。

其中,第二连接管92的长度方向设有使其呈环状的风管连接件3,第二连接管92的一端周向设有风管连接件3的子连接件31或母连接件32,以便于与相邻的环状风管本体端部连接,第二连接管92的另一个端则通过三通连接件5与第一连接管91连接。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三通连接件包括直管段52和法兰边51,法兰边51设置在直管段52的端部。法兰边51靠近直管段52的端面为:与风管管壁开孔处内表面相适配的弧面。其中,法兰边51的尺寸大于上述开孔的尺寸。

可选地,上述直管段52和法兰边51由截面呈l形的三通连接件本体弯曲形成,且对接处形成接缝。

可选地,直管段52和法兰边51均采用塑料或橡塑材料制成。

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三通连接件5连接形成三通结构9的第一连接管91和第二连接管92后,即形成了三通橡塑风管。

优选地,上述三通连接件5包括三通连接件本体,三通连接件本体包括直管段52和法兰边51。直管段52用于与第二连接管92连接,法兰边51一体成型于直管段52的端部,法兰边51用于与第一连接管91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法兰边51靠近直管段52的端面与上述第一连接管91位于通孔处的内表面粘接固定,法兰边51的尺寸大于上述通孔的尺寸。

具体的,法兰边51靠近直管段52的端面为:与第一连接管91位于通孔处的内表面相适配的弧面,以便于粘接固定。

上述第一连接管91位于通孔处的外表面与直管段52通过保温密封胶带粘接连接。上述直管段52插设于上述第二连接管92内,且直管段52外壁与第二连接管92的内壁粘接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择合适尺寸的三通连接件5,以便于将直管段52套设在第二连接管92外侧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三通连接件5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在施工现场根据三通橡塑风管的尺寸进行现场制作,以满足施工现场尺寸变化需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法兰边51和直管段52可采用刚性材料制成,还可在第二连接管92外侧套设卡箍,然后在直管段52插设于分支风管8内后,通过卡箍将第二连接管92与直管段52卡紧连接。

本实施例的橡塑复合风管系统还包括悬吊机构6,上述悬吊机构6包括悬挂组件、连接绳66和悬挂钢绳63。

悬挂组件设置在上述环状风管本体内,悬挂组件用于支撑环状风管本体形成所需的截面形状和风管宽度。

连接绳66穿设于上述环状风管本体,且连接绳66位于环状风管本体内的端部设有与悬挂组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67,连接绳66位于环状风管本体外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68;上述环状风管本体穿设连接绳66的穿孔处涂有密封胶。

悬挂钢绳6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部68上,悬挂钢绳63的另一端与悬挂吊点连接。

当上述环状风管本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上述悬挂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悬挂滑杆61,悬挂滑杆61沿环状风管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悬挂滑杆61分别穿设在一排穿孔带内。

当上述环状风管本体的截面形状非圆形时,上述悬挂组件包括两个悬挂滑杆61和多个内支撑滑杆62。

多个内支撑滑杆6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悬挂滑杆61上,形成上述悬挂组件。

该内支撑滑杆62的长度和悬挂滑杆61的安装位置被配置为:在环状风管本体上安装悬吊机构6后,使该环状风管本体形成所需的截面形状和风管宽度。

参见图10所示,可选地,悬吊机构6还包括竖向支撑组件,该竖向支撑组件包括一个竖向支撑滑杆64和多个连接短杆65。

竖向支撑滑杆64沿环状风管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竖向支撑滑杆64位于悬挂组件所在平面的上方。每个连接短杆65的一端分别连接一个内支撑滑杆62,每个连接短杆65的另一端均连接竖向支撑滑杆64。

通过设置竖向支撑组件,可在未通风的情况下,保持环状风管本体的截面形状不变。

本实施例中,环状风管本体包括使用状态和运输状态。

当环状风管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环状风管本体长度方向的风管连接件3连接。

当环状风管本体处于运输状态时,其长度方向的风管连接件3未连接,即风管本体呈片状。运输过程中,片状的风管本体成卷包装,且成卷包装时的卷曲方向与使用状态时的成环方向一致。卷折时风管本体各圈不留间隙,卷折后体积较小,运输和存储均比较方便。

本实施例的橡塑复合风管系统,在施工现场采用可裁断的风管连接件3快速连接环状风管本体,形成橡塑复合风管系统,除了适用于工业厂房外,还可适用于民用、居家、超市卖场等非工业厂房,满足施工现场对风管尺寸变化的要求,实现在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加工吊装,以节省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