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醇基燃料生产专用输送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48968发布日期:2021-06-15 19:5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用于醇基燃料生产专用输送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醇基燃料生产专用输送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醇基燃料就是以醇类(如甲醇、乙醇、丁醇等)物质为主体配置的燃料。它是以液体或者固体形式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生物质能,和核能、太阳能、风力能、水力能一样,是各国政府大力推广的环保洁净能源。由于甲醇容易和铁质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使铁质材料生锈,因此目前对于液体醇基燃料的输送都是采用热塑性管道进行输送,在输送时往往会遇到管道长度不足的情况,这就需要将两根管道进行对接来增加输送距离,现有的两根管道之间的密封连接结构简单,密封效果不佳,容易发生渗漏现象,存在隐患,而且在两个管道分开之后,供液管一端没有相应自锁结构对管路进行密封,导致供液管中的未排除醇基燃料容易流淌出来,因此需要一种专用的输送密封结构来保证醇基燃料的管道输送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用于醇基燃料生产专用输送密封结构,能够有效对两根管道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并且能够在两根管道分开时,供液管能够进行自锁从而防止泄漏。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醇基燃料生产专用输送密封结构,包括供液管和输液管以及分别设置在供液管和输液管相邻一端的管道接口和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口包括中空端和密封端,所述中空端的两端分别与供液管和密封端连接,且中空端的靠近密封端的一端内壁的中心开设有密封槽,中空端的内腔中心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侧壁上垂直设有多个定位板,多个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均与中空端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筒的中心贯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密封槽尺寸相适配的密封塞,且定位杆位于定位筒的内腔中设有弹簧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靠近密封塞的一端,且限位板对弹簧进行限位,并通过弹簧推动限位板,使得密封塞嵌入到密封槽中对中空端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端一端为开口设置,且密封端由开口一端向另一端呈变窄设置,且密封端另一端的中心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与密封槽相连通,所述密封端位于通口的外侧设有一圈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放置槽与通口之间形成密封环,所述密封端的外侧壁上转动设有螺母连接套,且管道接口通过所述螺母连接套与管道接头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所述管道接头包括密封座和贯穿设置在密封座中心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后端与输液管连接,连接管的前端为封闭设置,且连接管前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密封座的尺寸形状与管道接口的密封端内壁尺寸形状相适配,密封座的侧壁上排列设有多个密封软套,当管道接头与管道接口对接时,所述密封软套与管道接口的密封端内壁紧密贴合设置,且连接管前端穿过通口并推动密封塞,使得密封塞远离密封槽不再对中空端进行密封,并且中空端中的醇基燃料通过连接管上的通孔进入到连接管中并输送至输液管,密封端前端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位置尺寸与放置槽位置尺寸相适配,且凸环与连接管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尺寸位置与密封环的尺寸位置相适配,且容置槽中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座远离凸环的一端设有螺母座,所述密封座与螺母连接套的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筒的两端中心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对定位杆与定位筒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尺寸与通口的尺寸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连接套的一端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环,所述密封端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卡环,所述卡环嵌入到两个限位环中,实现螺母连接槽与密封端之间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的前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尺寸形状与连接管前端的尺寸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与密封槽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小于连接杆一端与定位筒一端之间的最大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接头与管道接口对接时,通过凸环与放置槽的配合以及密封环与容置槽的配合对管道接头与管道接口之间进行密封,并且管道接头的密封座侧壁上的密封软套能够与密封端内壁紧密贴合从而进一步提高管道之间密封性,有效避免了渗漏的现象发生。

(2)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接口通过弹簧对限位板的作用力,使得密封塞与密封槽紧密贴合,从而能够保证了当两根管道分开时,供液管能够进行自锁从而防止未输送出的燃料发生渗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管道接口与管道接头对接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管道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管道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中空端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供液管1、输液管2、管道接口3、中空端31、定位筒311、定位板312、定位杆313、密封塞314、定位槽3141、弹簧315、限位板316、第三密封圈317、密封槽318、密封端32、通口321、放置槽322、第一密封圈323、密封环324、螺母连接套325、限位环3251、卡环326、管道接头4、密封座41、密封软套411、螺母座412、凸环413、容置槽414、第二密封圈415、连接管42、通孔4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4,用于醇基燃料生产专用输送密封结构,包括供液管1和输液管2以及分别设置在供液管1和输液管2相邻一端的管道接口3和管道接头4,所述管道接口3包括中空端31和密封端32,所述中空端31的两端分别与供液管1和密封端32连接,且中空端31的靠近密封端32的一端内壁的中心开设有密封槽318,中空端31的内腔中心设有定位筒311,所述定位筒311的侧壁上垂直设有多个定位板312,多个所述定位板312的一端均与中空端31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筒311的中心贯穿设有定位杆313,所述定位杆31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密封槽318尺寸相适配的密封塞314,且定位杆313位于定位筒311的内腔中设有弹簧315和限位板316,所述限位板316位于靠近密封塞314的一端,且限位板316对弹簧315进行限位,并通过弹簧315推动限位板316,使得密封塞314嵌入到密封槽318中对中空端31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端32一端为开口设置,且密封端32由开口一端向另一端呈变窄设置,且密封端32另一端的中心开设有通口321,所述通口321与密封槽318相连通,所述密封端32位于通口321的外侧设有一圈放置槽322,所述放置槽322中设有第一密封圈323,所述放置槽322与通口321之间形成密封环324,所述密封端32的外侧壁上转动设有螺母连接套325,且管道接口3通过所述螺母连接套与管道接头4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所述管道接头4包括密封座41和贯穿设置在密封座41中心的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后端与输液管2连接,连接管42的前端为封闭设置,且连接管42前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421,所述密封座41的尺寸形状与管道接口3的密封端32内壁尺寸形状相适配,密封座41的侧壁上排列设有多个密封软套411,当管道接头4与管道接口3对接时,所述密封软套411与管道接口3的密封端32内壁紧密贴合设置,且连接管42前端穿过通口321并推动密封塞314,使得密封塞314远离密封槽318不再对中空端31进行密封,并且中空端31中的醇基燃料通过连接管42上的通孔421进入到连接管42中并输送至输液管2,密封端32前端设有凸环413,所述凸环413位置尺寸与放置槽322位置尺寸相适配,且凸环413与连接管42之间形成容置槽414,所述容置槽414的尺寸位置与密封环324的尺寸位置相适配,且容置槽414中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15,所述密封座41远离凸环413的一端设有螺母座412,所述密封座41与螺母连接套325的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筒311的两端中心设有第三密封圈317,所述第三密封圈317对定位杆313与定位筒31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42的尺寸与通口321的尺寸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连接套325的一端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环3251,所述密封端32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卡环326,所述卡环326嵌入到两个限位环3251中,实现螺母连接槽与密封端32之间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314的前端开设有定位槽3141,所述定位槽3141的尺寸形状与连接管42前端的尺寸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314与密封槽318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小于连接杆一端与定位筒311一端之间的最大间距。

工作原理:

在对接时,通过将连接管嵌入到管道接口中,使连接管推动密封槽,使得密封塞不再进行密封,实现管道接口与管道接头之间的连通,使得醇基燃料通过连接管的通孔进行到管道接头中,同时凸环与放置槽的配合以及密封环与容置槽的配合对管道接头与管道接口之间进行密封,并且管道接头的密封座侧壁上的密封软套能够与密封端内壁紧密贴合,通过旋转螺母连接套使得管道接口与管道接头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