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结构螺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1934发布日期:2021-06-01 23:1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结构螺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结构螺丝。



背景技术:

螺丝是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远离,循序渐进地紧固器物机件的工具。螺丝是紧固件的通用说法,日常口头语。螺丝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业必需品:如照相机、眼镜、钟表、电子等使用的极小的螺丝;电视、电器制品、乐器、家具等的一般螺丝;至于工程、建筑、桥梁则使用大型螺丝、螺帽;交通器具、飞机、电车、汽车等则为大小螺丝并用。螺丝在工业上负有重要任务,只要地球上存在着工业,则螺丝的功能永远重要。螺丝是千百年来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共同发明,按照应用领域来看,它是人类的第一大发明。

不同型号的螺丝在不同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得螺丝的作用和效果达到最佳,往往需要将螺丝设置成一些特有的形状,现有的大型木质结构在进行连接时,往往需要用到较大型号的螺丝,现有的市场上往往使用纤维板螺钉,然而纤维板螺钉在对木质板材之间的连接具有较大作用,对于更大更坚硬的木质材料时,往往显得型号过小,在钻入过程中钻入较为麻烦,需要施加极大的力,既费时费力,并且由于钻入较为困难往往会对木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结构螺丝,解决了现有螺丝在钻入坚硬的木结构的过程中钻入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木结构螺丝,包括螺杆、螺帽、螺纹,所述螺帽位于所述螺杆顶部且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设于所述螺杆长度方向且所述螺纹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包括上牙纹和下牙纹,所述下牙纹为锯齿形螺纹,牙数为12个,牙距为6mm,所述下牙纹与所述螺杆形成的牙纹折角为40°,所述螺帽包括垫圈、端头,所述垫圈为圆盘状,所述垫圈底部中心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端头位于所述垫圈上部且与所述垫圈固定连接,所述端头为扁圆形端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牙纹和下牙纹形成双牙螺丝,并且将下牙纹的牙数设置12,牙距设为6mm,从而确定了螺丝的基本规格,并且通过将下牙纹的螺纹形状设为锯齿形,锯齿形的螺纹较为锋利因此使得螺丝更易钻入木结构中,下牙纹与螺杆形成的牙纹折角为40°,通过大量试验得出,螺纹保持40°的角度在易于钻入木结构的同时也不易松动和反弹,再通过设置垫圈使得对螺丝施加力时通过垫圈将受到的力分散使得垫圈底下的力能够被分散,使得垫圈底下的螺杆能够受到竖直向下的均匀的力,通过以上三者的设置使得螺丝更容易进入木结构中。

作为优选,所述端头中部开设有沉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端头的中部开设沉槽,通过螺丝刀等工具贴合沉槽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更容易更便捷地转动螺丝将螺丝钻入木结构材料中。

作为优选,所述沉槽为梅花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梅花槽螺丝的槽形呈花的形状,在使用梅花螺丝到拧螺丝时,作用力会均匀的以15°传递到内梅花的槽形内,可以更有效地传递紧固扭矩。

作为优选,还包括割尾槽,所述割尾槽位于所述螺杆底部,且所述割尾槽长度为2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割尾槽,在螺杆底部进行割尾设置,使得螺丝进入木结构时挤出的木屑能够从割尾槽中倒出,起到导屑的作用,并且将割尾槽的长度设计较长,在不损坏螺杆底部结构和强度的情况下使得导屑的作用更佳。

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且所述连接部底部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顶部与所述垫圈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螺杆和垫圈之间设置连接部,使得螺杆与垫圈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由于螺杆过于细而垫圈过于扁平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面积过小,从而导致两者的连接不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上牙纹位于所述螺杆中部,所述上牙纹为扭花状螺纹,所述牙纹的牙数为6,牙距为4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牙纹设置在螺杆中部,并且将上牙纹设置为扭花纹与下牙纹形成双牙结构,使得螺丝更加全面,进入木结构更加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下牙纹每个牙边缘均开设有缺口,所述下牙纹上的缺口在一条直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牙纹上的缺口使得螺丝在旋入木结构时下牙纹上割线产生的缺口能够有效地切断木结构中粗而密的木纤维,从而使得螺丝更容易钻入木结构中,并且将木纤维进行切断后也有效地防止了螺丝在进入木结构中时由于木质纤维的粘结拉扯使得造成整个木材开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沉槽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割尾槽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用于展示缺口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螺杆;2、螺帽;21、垫圈;22、端头;23、沉槽;3、连接部;4、上牙纹;5、下牙纹;6、割尾槽;7、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至5,一种木结构螺丝,包括螺杆1、螺帽2、螺纹,以附图1所示,螺帽2位于螺杆1顶部且与螺杆1固定连接,螺纹套设于螺杆1长度方向且螺纹与螺杆1固定连接,螺纹包括上牙纹4和下牙纹5,下牙纹5为锯齿形螺纹,牙数为12个,牙距为6mm,下牙纹5与螺杆1形成的牙纹折角为40°。

通过设置上牙纹4和下牙纹5形成双牙螺丝,并且将下牙纹5的牙数设置12,牙距设为6mm,从而确定了螺丝的基本规格,并且通过将下牙纹5的螺纹形状设为锯齿形,锯齿形的螺纹较为锋利因此使得螺丝更易钻入木结构中,下牙纹5与螺杆1形成的牙纹折角为40°,通过大量试验得出,螺纹保持40°的角度在易于钻入木结构的同时也不易松动和反弹。

上牙纹4位于螺杆1中部,上牙纹4为扭花状螺纹,牙纹的牙数为6,牙距为4mm,通过将上牙纹4设置在螺杆1中部,并且将上牙纹4设置为扭花纹与下牙纹5形成双牙结构,使得螺丝更加全面,进入木结构更加便捷。

以附图2所示,螺帽2包括垫圈21、端头22,垫圈21为圆盘状,垫圈21底部中心与螺杆1固定连接,端头22位于垫圈21上部且与垫圈21固定连接,端头22为扁圆形端头22,通过设置垫圈21使得对螺丝施加力时通过垫圈21将受到的力分散使得垫圈21底下的力能够被分散,使得垫圈21底下的螺杆1能够受到竖直向下的均匀的力。

以附图3所示,端头22中部开设有沉槽23,通过在端头22的中部开设沉槽23,通过螺丝刀等工具贴合沉槽23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更容易更便捷地转动螺丝将螺丝钻入木结构材料中,并且此处沉槽23为梅花槽,梅花槽螺丝的槽形呈花的形状,在使用梅花螺丝到拧螺丝时,作用力会均匀的以15°传递到内梅花的槽形内,可以更有效地传递紧固扭矩,从而更有利于螺丝进入木结构中,并且梅花槽的形状优美,能够为端头22提供美观性。

通过螺纹、垫圈21和端头22三者的设计使得螺丝在进行工作时更容易进入木结构中,从而解决了螺丝钉入木结构时需要较大的力并且钉入困难的问题。

以附图4所示,割尾槽6位于螺杆1底部,且割尾槽6长度为20mm,通过设置割尾槽6,在螺杆1底部进行割尾设置,使得螺丝进入木结构时挤出的木屑能够从割尾槽6中倒出,起到导屑的作用,并且将割尾槽6的长度设计较长,在不损坏螺杆1底部结构和强度的情况下使得导屑的作用更佳。

以附图1所示,连接部3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且连接部3底部与螺杆1固定连接,连接部3顶部与垫圈21固定连接,连接部3使得螺杆1与垫圈21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由于螺杆1过于细而垫圈21过于扁平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面积过小,从而导致两者的连接不稳固。

以附图5所示,下牙纹5每个牙边缘均开设有缺口7,下牙纹5上的缺口7在一条直线上,下牙纹5上的缺口7使得螺丝在旋入木结构时下牙纹5上割线产生的缺口7能够有效地切断木结构中粗而密的木纤维,从而使得螺丝更容易钻入木结构中,并且将木纤维进行切断后也有效地防止了螺丝在进入木结构中时由于木质纤维的粘结拉扯使得造成整个木材开裂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