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配电网负荷预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5469发布日期:2021-04-02 09:2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配电网负荷预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配电网负荷预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大规模的可再生分布式电源接入增加了自发自用负荷的波动性,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导致充电负荷位置具有不确定性,此外电力市场化环境下,用户用能行为、用户对激励政策的心里反应和城市发展状况等都对电模式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负荷预测是实现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和电网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和提高经济调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在进行配电网负荷预测时,需要将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在较高位置,通过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然后进行预测。

现有的配电网负荷预测设备的数据检测仪一般通过设置较高的支架,将检测仪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检测,但是该类支架的整体的体积较大,占据较大的空间,不便于收藏存储,现有配电网负荷预测设备整体结构较为固定死板,不方便移动,且现有的配电网负荷预测设备的检测仪一般通过固定螺丝进行安装,安装过程较为麻烦且不便于对其进行检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配电网负荷预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配电网负荷预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配电网负荷预测设备,包括底座和固定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对称滑动连接有升降筒,且两个升降筒的低端为一体连接,所述升降筒的顶部穿过固定箱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顶部安装有检测仪,所述固定箱侧壁的顶端设置有推杆,且推杆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底座内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滑动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底座内对称安装有电动升降杆,且电动升降杆的端部伸入固定箱内与固定盒连接,所述固定盒的内部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杠,且丝杠的外侧均安装有从动皮带轮,所述固定盒内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分别与两个从动皮带轮啮合连接,所述丝杠的顶部穿过固定盒,且两个丝杠位于固定箱内部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升降筒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立板,且立板的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对称固定有弹簧,且两个弹簧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滑板固定,所述检测仪外部卡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配合连接在连接两个立板之间,且固定壳位于两个滑板的顶部,所述立板侧壁均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固定壳的对应两侧壁均等距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壳与立板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对称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配合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开设有连通槽,且连通槽的直径大于移动轮的直径,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伸入安装槽内,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设置有拧手。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上螺纹孔的高度大于移动轮底部与底座底部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对移动轮进行调节,方便了对装置的移动,可以随意更改数据采集的位置,通过将检测仪可快速的拆装的安装在安装板上,节省了安装时间,方便了对检测仪的检修,通过设置了电动升降杆及驱动电机的设置,可以将该检测仪升高至较高的高度,更利于对数据的采集,方便了配电网负荷的预测,同时该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升降筒收缩至固定箱内,大大缩小了装置的体积,使其占用的空间较小,方便了收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箱;3、升降筒;4、安装板;5、立板;6、检测仪;7、固定壳;8、滑板;9、弹簧;10、锁紧螺栓;11、推杆;12、控制面板;13、电动升降杆;14、固定盒;15、从动皮带轮;16、主动皮带轮;17、丝杠;18、驱动电机;19、蓄电池;20、安装槽;21、升降板;22、螺纹杆;23、拧手;24、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配电网负荷预测设备,包括底座1和固定箱2,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内对称滑动连接有升降筒3,且两个升降筒3的低端为一体连接,所述升降筒3的顶部穿过固定箱2连接有安装板4,且安装板4顶部安装有检测仪6,所述固定箱2侧壁的顶端设置有推杆11,且推杆1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12,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蓄电池19,且蓄电池19与控制面板12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固定箱2内滑动连接有固定盒14,所述底座1内对称安装有电动升降杆13,且电动升降杆13的端部伸入固定箱2内与固定盒14连接,所述固定盒14的内部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杠17,且丝杠17的外侧均安装有从动皮带轮15,所述固定盒14内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8,且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主动皮带轮16,所述主动皮带轮16分别与两个从动皮带轮15啮合连接,所述丝杠17的顶部穿过固定盒14,且两个丝杠17位于固定箱2内部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升降筒3内,该设置便于控制检测仪6的升降,使其达到合适的高度,方便进行数据的采集;

其中,在调节时,通过控制面板12控制电动升降杆13工作,电动升降杆13活塞杆伸长控制固定盒14升高,然后控制驱动电机18工作,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带动主动皮带轮16转动,通过主动皮带轮16与两个从动皮带轮15的传动连接使两个丝杠17转动,通过丝杠17与升降筒3之间螺纹连接使升降筒3原来高度的基础上继续升高,从而达到需要的高度,能够更好的采集数据信息,从而便于更好的预测配电网负荷。

请参阅图1,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立板5,且立板5的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板8,所述安装板4顶部对称固定有弹簧9,且两个弹簧9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滑板8固定,所述检测仪6外部卡接有固定壳7,所述固定壳7配合连接在连接两个立板5之间,且固定壳7位于两个滑板8的顶部,所述立板5侧壁均设置有锁紧螺栓10,所述固定壳7的对应两侧壁均等距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壳7与立板5之间通过锁紧螺栓10固定,便于对检测仪6的安装;

其中,在安装时,调节安装板4至固定箱2的顶部位置,然后将检测仪6卡至固定壳7内,将固定壳7置于两个立板5之间并将其下压,此时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通过锁紧螺栓10将固定壳7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可,需要对检测仪6检修时,仅需旋松锁紧螺栓10,在弹簧9作用下降固定壳7顶起一段,将检测仪6取出即可。

请参阅图2,所述底座1内对称开设有安装槽20,且安装槽20内配合滑动连接有升降板21,所述升降板21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移动轮24,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开设有连通槽,且连通槽的直径大于移动轮24的直径,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底部伸入安装槽20内,所述升降板2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22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便于控制移动轮24的升降;

其中,需要移动该装置时,转动拧手使螺纹杆22转动,通过螺纹杆22与升降板21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升降板21下滑至安装槽20的底部,此时移动轮24位于底座的外部,可以方便对装置的移动,将装置移动至选定位置后,反向转动拧手23使螺纹杆22转动,通过螺纹杆22与升降板21的螺纹连接使升降板21上滑,升降板21上滑带动移动轮24进入安装槽20内,此时底座1的底部与地面接触,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所述螺纹杆22的顶部设置有拧手23,便于控制螺纹杆22的转动。

请参阅图2,所述升降板21上螺纹孔的高度大于移动轮24底部与底座1底部之间的距离,便于在支撑时使移动轮24置于安装槽20内,保证了装置支撑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为:使用时,转动拧手使螺纹杆22转动,通过螺纹杆22与升降板21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升降板21下滑至安装槽20的底部,此时移动轮24位于底座的外部,将装置移动至选定的检测位置,反向转动拧手23使螺纹杆22转动,通过螺纹杆22与升降板21的螺纹连接使升降板21上滑,升降板21上滑带动移动轮24进入安装槽20内,此时装置稳定支撑在地面上,将检测仪6卡至固定壳7内,将固定壳7置于两个立板5之间并将其下压,此时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通过锁紧螺栓10将固定壳7的位置进行固定,最后调节检测仪6至需要的高度,调节时,通过控制面板12控制电动升降杆13工作,电动升降杆13活塞杆伸长控制固定盒14升高,然后控制驱动电机18工作,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带动主动皮带轮16转动,通过主动皮带轮16与两个从动皮带轮15的传动连接使两个丝杠17转动,通过丝杠17与升降筒3之间螺纹连接使升降筒3原来高度的基础上继续升高,从而达到需要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