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4527发布日期:2021-06-01 23:2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公路、地铁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隧道等地下工程的排水设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地下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外侧都要求设置排水结构来排出结构外地下积水。

目前,排水结构的设计多为将排水管直接用u型卡固定到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上。该种固定方式会导致以下问题:其一、由于隧道排水管刚度较大,弯折起来很困难,需要一个工人按住排水管,另一个工人用铁锤捶打水泥钉固定u型卡,固定安装完成的排水管弯弯曲曲,不够顺直,直接影响排水管内水的速度;其二、用铁锤固定u型捶打水泥钉时,会打到排水管上,力道较大会砸坏排水管;其三、由于固定u型卡的钢钉布置在排水管投影面积之外,水泥钉会与配套设置在结构、排水管之间的防水板接触,防水板在外力挤压下很容易被钉帽刺破,对结构的防水系统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排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排水结构,包括管槽固定体,所述管槽固定体设置并固定在初期支护混凝土上,所述管槽固定体上端沿其长度方向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为与排水管外壁相适应的圆弧状,所述排水管放置在装配槽中,所述管槽固定体上还设置有避免排水管滚出装配槽的柔性固定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管槽固定体包括管槽板体,所述管槽板体为长条状,所述管槽板体下端与初期支护混凝土相接触,所述管槽板体上端装配槽的槽宽不大于管槽板体的宽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管槽板体与初期支护混凝土之间为刚性固定,所述管槽固定体为排水管提供稳定支撑。

更进一步的,所述管槽板体中形成安装用的预留孔,水泥钉穿过上述预留孔钉入到初期支护混凝土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泥钉两两为一对,一对水泥钉分别位于装配槽的两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管槽板体的宽度不大于排水管的外径,所述水泥钉的钉帽位于排水管的俯向投影之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管槽板体上端设置有柔性固定件,所述柔性固定件对放置在装配槽中的排水管进行环抱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固定件为尼龙搭扣、塑料扎带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外还套有管套,所述排水管、管套整体放置到装配槽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固定件、水泥钉沿长度方向间隔交替设置在在管槽板体中。

本实用新型中长条状的管槽板体能够通过预留孔与水泥钉方便的固定到初期支护混凝土中,对应的实现管槽板体上装配槽的定位安装,通过在排水管上套土工布制成的管套作为缓冲层和反滤层,通过柔性固定件实现管套和排水管的固定,通过装配槽实现对排水管、管套的定位支撑,通过管槽板体上的柔性固定件实现对排水管的环抱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可以工厂模块化生产,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管槽固定体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固定件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

1排水管2管套

3管槽固定体4初期支护混凝土

31管槽板体32柔性固定件

33水泥钉34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隧道排水结构,包括管槽固定体3,所述管槽固定体3设置并固定在初期支护混凝土4上,所述管槽固定体3上端沿其长度方向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为与排水管1外壁相适应的圆弧状,所述排水管1放置在装配槽中,所述管槽固定体3上还设置有避免排水管1滚出装配槽的柔性固定结构。

所述管槽固定体3包括管槽板体31,所述管槽板体31为长条状,所述管槽板体31下端与初期支护混凝土4相接触,所述管槽板体31上端装配槽的槽宽不大于管槽板体31的宽度。

所述管槽板体31与初期支护混凝土4之间为刚性固定,所述管槽固定体3为排水管1提供稳定支撑。

所述管槽板体31中形成安装用的预留孔34,水泥钉33穿过上述预留孔34钉入到初期支护混凝土4中。

所述水泥钉33两两为一对,一对水泥钉33分别位于装配槽的两侧。

所述管槽板体31的宽度不大于排水管1的外径,所述水泥钉33的钉帽位于排水管1的俯向投影之内。

所述管槽板体31上端设置有柔性固定件32,所述柔性固定件32对放置在装配槽中的排水管1进行环抱固定。

所述柔性固定件32可以但不限于尼龙搭扣、塑料扎带。

所述排水管1外还套有管套2,所述排水管1、管套2整体放置到装配槽中。

所述柔性固定件32、水泥钉33沿长度方向间隔交替设置在在管槽板体31中。

所述柔性固定件32为半带式结构,所述柔性固定件32固定在管槽板体31上端非装配槽位置,所述排水管1放置到装配槽中后,两个柔性固定件32抱在排水管1外壁处,两个柔性固定件32自由端通过搭扣或者卡扣进行固定。

长度方向相邻两个柔性固定件32的间距为0.5~1米。

尼龙搭扣或塑料扎带与管槽板体1采用胶水粘结或者螺栓固定,固定尼龙搭扣或塑料扎带胶水的粘结力、螺丝拉力不小于5kg,尼龙搭扣或塑料扎带的拉力不小于3kg。

又一实施例

一种隧道排水结构,包括管槽固定体3,所述管槽固定体3设置并固定在初期支护混凝土4上,所述管槽固定体3上端沿其长度方向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为与排水管1外壁相适应的圆弧状,所述排水管1放置在装配槽中,所述管槽固定体3上还设置有避免排水管1滚出装配槽的柔性固定结构。

所述管槽固定体3包括管槽板体31,所述管槽板体31为长条状,所述管槽板体31下端与初期支护混凝土4相接触,所述管槽板体31上端装配槽的槽宽不大于管槽板体31的宽度。

所述管槽板体31与初期支护混凝土4之间为刚性固定,所述管槽固定体3为排水管1提供稳定支撑。

所述管槽板体31中形成安装用的预留孔34,水泥钉33穿过上述预留孔34钉入到初期支护混凝土4中。

所述水泥钉33两两为一对,一对水泥钉33分别位于装配槽的两侧。

所述管槽板体31的宽度不大于排水管1的外径,所述水泥钉33的钉帽位于排水管1的俯向投影之内。

所述管槽板体31上端设置有柔性固定件32,所述柔性固定件32对放置在装配槽中的排水管1进行环抱固定。

所述柔性固定件32可以但不限于尼龙搭扣、塑料扎。

所述排水管1外还套有管套2,所述排水管1、管套2整体放置到装配槽中。

所述柔性固定件32、水泥钉33沿长度方向间隔交替设置在在管槽板体31中。

如图2所示,所述柔性固定件32为整带式结构,所述柔性固定件32固定在装配槽中,柔性固定件32的内侧与排水管1相接触,柔性固定件32的外侧与管槽板体1、装配槽相固定,排水管1放置到装配槽中后,柔性固定件32的两个自由端环抱排水管1,柔性固定件32自由端通过搭扣或者卡扣进行固定。

长度方向相邻两个柔性固定件32的间距为0.5~1米。

尼龙搭扣或塑料扎带与管槽板体1采用胶水粘结或者螺栓固定,固定尼龙搭扣或塑料扎带胶水的粘结力、螺丝拉力不小于5kg,尼龙搭扣或塑料扎带的拉力不小于3kg。

优选的,所述装配槽中形成横管槽板体方向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对柔性固定件32进行容纳,所述柔性固定件32与装配槽平齐。

所述管套2由土工布制成。由于管槽固定体3为板条形状,其下端能够与初期支护混凝土4上,从而控制整个排水管1的整体形状顺直。

优选的,在排水管1的外侧包裹一层土工布作为缓冲层和反滤层,把土工布制作成管套2,管套2的内径要和排水管1外径大小相差不多,以能够套在排水管1上,并以弯曲排水管1时土工布不撕破为准。

为防止土工布滑落,增加土工布与排水管的牢靠程度,间隔1~2米增加一道固定装置,此固定装置可以是尼龙搭扣、塑料扎带,也可以用胶水将土工布粘接在透水盲管上。将包裹好管套2的排水管1安装到装配槽中。

所述管槽板体31宽度与排水管1直径相同。管槽板体31中形成预留孔34、用于打设水泥钉33。装配槽的圆弧半径与排水管1的外壁半径相一致,管槽圆弧上布置尼龙搭扣或塑料扎带用于固定排水管,间距为0.5~1米。

由于管槽板体31的宽度与排水管1外径相当,管槽板体31中固定用的水泥钉33不会露出于排水管1水平投影之外,确保钉帽不会刺破防水板。采用了先固定管槽固定体3,后柔性固定排水管1的结构设计,确保了安装完成的排水管整体形状的顺直,也避免了损伤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

a.固定管槽固定体

测量放线,将排水管1位置用墨线或油漆在初期支护混凝土上标出。将管槽板体31按照标示位置用水泥钉34固定到初期支护混凝土4上。

b.加工土工布

将土工布做成管套2,管套2的内径和排水管1的外径大小相当,得到预制的土工布管套2。

c.土工布包裹排水管

清洁排水管1表面;把加工好的管套2套到排水管1上;采用尼龙搭扣或塑料扎带进行固定,或者胶水粘接。弯曲组装完成的排水管,确认其外部包裹的2土工布不会撕裂或脱落。

d.安装排水管

将包裹好管套2的排水管放到装配槽上,用管槽固定体3上的尼龙龙搭扣将排水管1扎紧,要确保排水管1上的尼龙搭扣全长均按压牢靠。

本实用新型中长条状的管槽板体能够通过预留孔与水泥钉方便的固定到初期支护混凝土中,对应的实现管槽板体上装配槽的定位安装,通过在排水管上套土工布制成的管套作为缓冲层和反滤层,通过柔性固定件实现管套和排水管的固定,通过装配槽实现对排水管、管套的定位支撑,通过管槽板体上的柔性固定件实现对排水管的环抱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可以工厂模块化生产,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