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型高效输水底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6729发布日期:2021-06-08 17:1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型高效输水底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类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型高效输水底阀。


背景技术:

2.底阀也称为逆止阀,是一种低压平板阀,其作用是保证液体在吸入管道中单向流动,使泵正常工作当泵短时间歇停止工作时,使液体不能返回水源箱,保证吸水管内充满液体,以利于泵的启动。
3.目前,公开号为cn211344134,公开日为2020年8月25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堵塞高效输水底阀,包括阀体、阀芯、过滤罩、出水接头,阀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过滤罩的一端上一体设置有内螺纹环,出水接头的一端上一体设置有内螺纹套,阀体靠近过滤罩一端的周侧内壁上一体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周侧一体设置有压紧环,阀芯的周侧外壁上一体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的周侧外壁上开设有安装环槽,安装环槽内嵌入有橡胶密封环,出水接头靠近内螺纹套一端的内壁上一体设置有安装环,安装环与阀芯之间形成出水间隙,阀芯上套设有复位弹簧,过滤罩的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
4.该种防堵塞高效输水底阀利用过滤罩表面涂覆的聚四氟乙烯层,减小过滤罩上粘附杂物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过滤罩的高效进水;其中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往往需要取下过滤罩,从而对过滤罩表面进行清洗,以便下一次使用时过滤罩可以高效的过滤杂物;而过滤罩通过一体设置的内螺纹套螺纹连接在阀体的外螺纹上,当需要取下过滤罩时就需要将内螺纹套从阀体上转动下来,但是反复转动内螺纹套后,内螺纹套的内螺纹和阀体上的外螺纹都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最终就会影响过滤罩与阀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型高效输水底阀,能够比较方便的取下过滤罩。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捷型高效输水底阀,包括阀体、开设在阀体周侧的外螺纹、位于阀体内部的阀芯、位于阀体进水端的过滤罩、位于过滤罩端部且用于螺纹连接在外螺纹上的内螺纹环、位于阀体出水端的出水接头,所述过滤罩包括由弹簧钢材料制成且呈环形的过滤格栅套、设置在过滤格栅套远离内螺纹环一端上的端盖,所述过滤格栅套远离端盖一端的周侧一体设置有卡环,所述内螺纹环的周侧开设有供卡环嵌入的卡槽,所述卡环的周侧一体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卡槽的周侧内壁上开设有供环形凸起嵌入的环形凹槽,所述卡环的周侧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形变开口,所述卡环远离过滤格栅套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呈开口朝向卡环一侧的喇叭状。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的截面均呈圆弧形。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的中部设置有拉环。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接头的端部内开设有阶梯环槽,所述阶梯环槽内嵌入有过滤网。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阶梯环槽内嵌入有用于将过滤网抵紧在阶梯环槽底壁上的橡胶环,所述橡胶环与阶梯环槽之间过盈配合。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当需要取下过滤罩进行清洗时,朝向远离内螺纹环的一侧拉动过滤罩,随后环形凸起即可受到环形凹槽的挤压,由于过滤格栅套为弹簧钢材料制成且卡环与过滤格栅套一体设置,故而卡环本身具有较好的弹性,此时依靠卡环周侧的多个形变开口,卡环即可向内合拢,随后卡环即可从卡槽内脱出,最终即可快速、方便的取下过滤罩;
13.而当需要将过滤罩安装在内螺纹环上时,利用卡环远离过滤格栅套的一侧一体设置的导向环,导向环即可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卡环快速、流畅的嵌入在卡槽内,同时当环形凸起抵触在卡槽内壁上时,依靠卡环周侧的多个形变开口,卡环即可向内合拢,而当环形凸起移动至环形凹槽的位置处后,卡环即可发生弹性恢复,随后环形凸起即可嵌入在环形凹槽内,最终即可完成卡环与卡槽的卡接,实现过滤罩快速、高效的安装;
14.2.利用端盖的中部设置的拉环,拉环的存在即可便于对过滤罩施加拉力;
15.3.为了避免杂物从出水接头内回流入阀体内导致阀体内的堵塞,故而在出水接头的端部内开设阶梯环槽,且阶梯环槽内嵌入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即可对出水接头进行过滤,从而有效阻止从出水接头内回流进来的杂物,最终即可有利于底阀的高效工作;
16.4.当过滤网嵌入在阶梯环槽内后,利用橡胶环嵌入在阶梯环槽内且将过滤网抵紧在阶梯环槽底壁上,同时橡胶环与阶梯环槽之间过盈配合,此时橡胶环即可将过滤网限位在阶梯环槽内。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半剖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罩和内螺纹环之间连接关系局部放大图。
19.附图标记:1、阀体;11、外螺纹;12、连接环;121、压紧环;2、阀芯;21、密封部;211、安装环槽;212、橡胶密封环;213、限位环槽;214、固定环槽;215、密封圈;22、复位弹簧;3、过滤罩; 31、过滤格栅套;311、卡环;312、环形凸起;313、形变开口;314、导向环;32、端盖;321、拉环;4、出水接头;41、内螺纹套;42、安装环;421、出水间隙;43、阶梯环槽;44、过滤网;45、橡胶环;5、内螺纹环;51、卡槽;52、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一种防堵塞高效输水底阀,参照图1,该种防堵塞高效输水底阀包括阀体1、外螺纹11、阀芯2、过滤罩3、出水接头4和内螺纹环5,其中外螺纹11开设在阀体1的周侧外壁上,而阀芯2位于阀体1内部,同时过滤罩3位于阀体1进水端的一侧,且内螺纹环5连接在过滤罩3的一端上且用于螺纹连接在外螺纹11上。
22.参照图1、图2,过滤罩3包括过滤格栅套 31和端盖32,其中过滤格栅套 31由弹簧钢材料制成且呈环形,而端盖32焊接在过滤格栅套 31的上端,且端盖32的中部焊接有拉环
321;同时过滤格栅套 31远离端盖32一端的周侧一体设置有卡环311,而内螺纹环5的周侧开设有供卡环311嵌入的卡槽51,其中卡环311的周侧一体设置有环形凸起312,而卡槽51的周侧内壁上开设有供环形凸起312嵌入的环形凹槽52,且环形凸起312和环形凹槽52的截面均呈圆弧形;同时卡环311的周侧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形变开口313,而卡环311远离过滤格栅套 31的一侧还一体设置有导向环314,其中导向环314呈开口朝向卡环311一侧的喇叭状。
23.参照图1,而出水接头4位于阀体1出水端的一侧,且出水接头4的一端上一体设置有螺纹连接在外螺纹11上的内螺纹套41,内螺纹环5和内螺纹套41即可分别位于阀体1的两端,最终即可实现过滤罩3和出水接头4与阀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其中出水接头4的端部内开设有阶梯环槽43,而阶梯环槽43内嵌入有过滤网44,同时阶梯环槽43内嵌入有橡胶环45,橡胶环45则是用于将过滤网44抵紧在阶梯环槽43的底壁上,而橡胶环45与阶梯环槽43之间过盈配合。
24.参照图1,阀体1靠近过滤罩3一端的周侧内壁上一体设置有连接环12,连接环12的中心即可供水流进入到阀体1内;其中连接环12的周侧一体设置有压紧环121,而阀芯2的周侧外壁上一体设置有密封部21,且密封部21的周侧外壁上开设有安装环槽211,同时安装环槽211内嵌入有橡胶密封环212,而橡胶密封环212用于抵紧在压紧环121上;依靠橡胶密封环212抵紧在压紧环121上,从而对阀体1的进水端进行密封。
25.参照图1,出水接头4靠近内螺纹套41一端的内壁上一体设置有安装环42,而安装环42与阀芯2之间形成供水穿过的出水间隙421,其中阀芯2上且位于安装环42与密封部21之间的位置处套设有复位弹簧22,复位弹簧22的弹性恢复力用于推动橡胶密封环212抵紧在压紧环121上;同时密封部21的周侧还开设有供复位弹簧22一端嵌入的限位环槽213,其中密封部21远离复位弹簧22一端的周侧还开设有固定环槽214,而固定环槽214内还嵌入有用于抵紧在连接环12上的密封圈215。
26.原理:当阀体1在进水时,水流穿过过滤罩3后进入到阀体1内,阀芯2在水流的冲击下朝向出水接头4一侧移动,此时复位弹簧22发生弹性形变,随后阀体1的进水端即可打开,水流即可穿过阀体1后从出水接头4内排送出去;其中当进水完毕后,在复位弹簧22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阀芯2即可朝向过滤罩3一侧移动,随后密封部21即可朝向连接环12一侧靠近,最后橡胶密封环212即可抵紧在压紧环121上,此时即可对阀体1的进水端进行密封,从而阻止水流的回流,保证水流在阀体1内的单向流动。
27.当需要取下过滤罩3进行清洗时,朝向远离内螺纹环5的一侧拉动过滤罩3,随后环形凸起312即可受到环形凹槽52的挤压,由于过滤格栅套 31为弹簧钢材料制成且卡环311与过滤格栅套 31一体设置,故而卡环311本身具有较好的弹性,此时依靠卡环311周侧的多个形变开口313,卡环311即可向内合拢,随后卡环311即可从卡槽51内脱出,最终即可快速、方便的取下过滤罩3。
28.而当需要将过滤罩3安装在内螺纹环5上时,利用卡环311远离过滤格栅套 31的一侧一体设置的导向环314,导向环314即可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卡环311快速、流畅的嵌入在卡槽51内,同时当环形凸起312抵触在卡槽51内壁上时,依靠卡环311周侧的多个形变开口313,卡环311即可向内合拢,而当环形凸起312移动至环形凹槽52的位置处后,卡环311即可发生弹性恢复,随后环形凸起312即可嵌入在环形凹槽52内,最终即可完成卡环311与卡
槽51的卡接,实现过滤罩3快速、高效的安装。
2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