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99785发布日期:2021-08-10 14:0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拉式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领域,特别是一种抽拉式水龙头。



背景技术:

抽拉式水龙头是现有的水龙头中的一种,具有龙头可抽拉调节的效果。现有的抽拉式水龙头使用的均是传统阀芯,需要在龙头主体上单独设置一个阀芯腔用于安装阀芯,阀芯的出水口上固定抽拉软管,抽拉软管在龙头主体内独立设置的抽拉通道内活动,阀芯不能直接安装在抽拉通道内,需要与抽拉通道分离的额外阀芯腔来进行安装,导致水龙头结构较大,对抽拉通道内的空间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利用合理,阀芯直接安装在抽拉通道内的抽拉式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拉式水龙头,包括:

龙头主体,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抽拉通道,所述龙头主体末端设置有出水喷头;

中空阀芯,所述中空阀芯设置于所述抽拉通道内,所述中空阀芯内设置有贯穿中空阀芯上下的通孔,所述中空阀芯顶部设置有阀杆,所述中空阀芯上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

手柄,所述手柄穿过所述龙头主体外壁与阀杆相连;

抽拉软管,所述抽拉软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所述抽拉软管穿设于所述抽拉通道内且末端与所述出水喷头相连,所述抽拉软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拉软管上设置有配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空阀芯包括:

外壳;

拨动件,所述拨动件设置于外壳内,所述阀杆设置于拨动件上并延伸至外壳顶部;

动片,所述动片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动片位于拨动件底部并与拨动件相连,所述动片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进水孔和混水腔,所述混水腔分别与每个第一进水孔相连通;

定片,所述定片位于动片下方并可相对于动片旋转,所述定片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一进水孔配合的第二进水孔和与混水腔配合的出水孔;

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定片下方并与外壳相连,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底盖上,所述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孔重叠,所述出水口与出水孔重叠;

所述通孔由设置于阀杆上并由上至下贯穿至拨动件底部的第一通孔、设置于动片中部的第二通孔、设置于定片中部的第三通孔和设置于底盖上的第四通孔重叠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动件中部设置有贯穿拨动件上下的穿孔,所述穿孔底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阀杆穿设于所述穿孔内,所述阀杆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阀杆中部或拨动件上端设置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设置有用于与定位柱抵接的定位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动件顶部设置有第一齿纹,所述定位环上设置有套设于第一齿纹上的第二齿纹,所述阀杆上设置有c型卡环,所述c型卡环与定位环上端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动件底部设置有插销,所述动片顶部设置有与插销配合的插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进水孔与进水口之间以及出水孔与出水口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底盖底部设置有与进水口和出水口配合的密封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杆上端设置有第三齿纹,所述第三齿纹上设置有扳手环,所述扳手固定连接于所述扳手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口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龙头主体内设置有抽拉通道,在抽拉通道内设置有中空阀芯,中心阀芯上设置有贯穿中空阀芯上下的通孔,手柄穿过龙头主体与阀芯相连,抽拉软管与中空阀芯上的出水口相连,并穿过所述通孔和抽拉通道与设置于龙头主体末端的出水喷头相连通。通过本方案,由于在中空阀芯上设置有供抽拉软管抽拉的通孔,从而可以将中空阀芯直接设置于抽拉通道内,不需要额外设置一个与抽拉通道分离的阀芯腔,从而可以对抽拉通道内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且可以减小整个龙头主体的大小,并使龙头主体的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中空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方向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中空阀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动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动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8,一种抽拉式水龙头,包括:

龙头主体1,所述龙头主体1内设置有抽拉通道,所述龙头主体1末端设置有出水喷头2;

中空阀芯4,所述中空阀芯4设置于所述抽拉通道内,所述中空阀芯4内设置有贯穿中空阀芯4上下的通孔,所述中空阀芯4顶部设置有阀杆40,所述中空阀芯4上设置有进水口22与出水口23;

手柄3,所述手柄3穿过所述龙头主体1外壁与阀杆40相连,优选龙头主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一道横槽,手柄3穿过横槽与阀杆40相连,同时横槽也用于限制手柄3的转动方向;

抽拉软管5,所述抽拉软管5一端与所述出水口23相连,所述抽拉软管5穿设于所述抽拉通道内且末端与所述出水喷头2相连,所述抽拉软管5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通过在龙头主体1内设置有抽拉通道,在抽拉通道内设置有中空阀芯4,中心阀芯上设置有贯穿中空阀芯4上下的通孔,手柄3穿过龙头主体1与阀芯相连,抽拉软管5与中空阀芯4上的出水口23相连,并穿过所述通孔和抽拉通道与设置于龙头主体1末端的出水喷头2相连通。通过本方案,由于在中空阀芯4上设置有供抽拉软管5抽拉的通孔,从而可以将中空阀芯4直接设置于抽拉通道内,不需要额外设置一个与抽拉通道分离的阀芯腔,从而可以对抽拉通道内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且可以减小整个龙头主体1的大小,并使龙头主体1的结构更加简单。

在本方案中,中空阀芯4安装于抽拉通道内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通过龙头主体1外侧向抽拉通道内旋入定位螺栓,使定位螺栓与中空阀芯4侧壁抵接对中空阀芯4进行定位,或者在抽拉通道上设置有一抵接台,中空阀芯4顶部与抵接台抵接,中空阀芯4底部设置有一与中空阀芯4底部抵接的旋入环,通过抵接台与旋入环来对中空阀芯4进行定位固定,或者通过一个转换芯块8,将中空阀芯4直接固定在转换芯块8上,然后将抽拉软管5和进水管安装在转换芯块8上,并将转换芯块8固定在抽拉通道内从而对中空阀芯4进行固定。具体的安装方式在制造时根据需要进行旋转,在此不多做赘述。上述方案中的相连可以指直接相连,也可以指间接相连。

进一步进行改进,为了使抽拉软管5抽拉更有顿挫感,且松手后抽拉软管5会更加顺畅的进行自动回缩,优选所述抽拉软管5上设置有配重块7。

进一步进行改进,优选所述中空阀芯4包括:

外壳10;

拨动件30,所述拨动件30设置于外壳10内,所述阀杆40设置于拨动件30上并延伸至外壳10顶部;

动片50,所述动片50设置于外壳10内,所述动片50位于拨动件30底部并与拨动件30相连,所述动片5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进水孔52和混水腔53,所述混水腔53分别与每个第一进水孔52相连通;

定片60,所述定片60位于动片50下方并可相对于动片50旋转,所述定片60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一进水孔52配合的第二进水孔和与混水腔53配合的出水孔;

底盖20,所述底盖20设置于定片60下方并与外壳10相连,所述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设置于所述底盖20上,所述进水口22与第二进水孔重叠,所述出水口23与出水孔重叠;

所述通孔由设置于阀杆40上并由上至下贯穿至拨动件30底部的第一通孔41、设置于动片50中部的第二通孔51、设置于定片60中部的第三通孔61和设置于底盖20上的第四通孔21重叠组成。

通过在外壳10内依次设置有拨动件30、阀杆40、动片50、定片60,在定片60底部设置有与外壳10相连的底盖20,阀杆4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1,动片5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51,定片6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61,底盖20上设置有第四通孔21,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51、第三通孔61和第四通孔21重叠形成供抽拉软管5抽拉的通孔,动片50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进水孔52和混水腔53,混水腔53分别和每个第一进水孔52相连通,定片60上设置有与混水腔53配合的出水孔以及与第一进水孔52配合的第二进水孔,所述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设置于底盖20上,进水口22与第二进水孔重叠,出水口23与出水孔重叠。使用时将若干进水管6和抽拉软管5分别与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相连,进水管6内的水通过进水口22、第二进水孔以及第一进水孔52流入混水腔53内进行混合,抽拉软管5穿过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51、第三通孔61和第四通孔21内延伸至本阀芯的上方,通过手柄3带动阀杆40旋转从而带动拨动件30运动进而驱动动片50在外壳10内相对于定片60转动,使第一进水孔52与混水腔53分别与第二进水孔和出水孔相互转动配合,从而对水流进行调节。

进一步进行改进,拨动件30和阀杆40可以是一个整体,考虑到安装的便利性,对拨动件30和阀芯进行优化,优选所述拨动件30中部设置有贯穿拨动件30上下的穿孔31,所述穿孔31底部设置有定位槽34,所述阀杆40穿设于所述穿孔31内,所述阀杆40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槽34配合的定位板43。

进一步进行改进,由于拨动件30会带动动片50在外壳10内旋转,为此优选所述拨动件30顶部与外壳10底部之间设置有耐磨环80,通过耐磨环80来防止动片50和外壳10的磨损。

进一步进行改进,为了限制阀杆40的转动幅度,优选所述外壳10顶部设置有定位柱11,所述阀杆40中部或拨动件30上端设置有与定位柱11配合的定位环70,所述定位环70上设置有用于与定位柱11抵接的定位片71。定位片71在跟随阀杆40旋转的过程中会与定位柱11抵接,从而限制阀杆40的转动幅度。

进一步进行改进,优选所述拨动件30顶部设置有第一齿纹33,所述定位环70上设置有套设于第一齿纹33上的第二齿纹72,通过第一齿纹33和第二齿纹72从而将拨动件30与定位环70进行相对定位固定,所述阀杆40上设置有c型卡环73,所述c型卡环73与定位环70上端抵接,通过c型卡环73对定位环70进行限制,从而防止定位环70脱落。

进一步进行改进,拨动件30带动动片50移动的方式有很多,在此优选所述拨动件30底部设置有插销32,所述动片50顶部设置有与插销32配合的插孔55,通过插销32与插孔55的配合使拨动件30带动动片50转动。所述拨动件30还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动片50进行连接固定,其他方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进行改进,考虑到密封性的要求,优选所述拨动件30底部和动片50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垫圈81和第二o型垫圈82,所述第一o型垫圈81位于第二通孔51外周,所述第二o型圈位于动片50的边缘。

进一步进行改进,优选所述第二进水孔与进水口22之间以及出水孔与出水口23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环83,所述底盖20底部设置有与出水口23和进水口22配合的密封垫84。

进一步进行改进,考虑到常规状态下,水龙头一般只有冷水进水管6和热水进水管6两根进水管6,为此优选所述进水口22为两个。

结合上述方案对动片50进一步说明,优选动片50正面设置有若干盲槽54,盲槽54的一端与第一进水孔52相连通,盲槽54的另一端与混水腔53相连通,两个第一进水孔52中,其中一个的长度是另一个第一进水孔52长度的两倍。

为了方便对阀杆40进行转动,优选所述阀杆40上端设置有第三齿纹42,所述第三齿纹42上设置有扳手环90,所述扳手固定连接于所述扳手环90上。

为了防止水流逆流,优选所述抽拉软管5上还设置有止回阀。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