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感应电子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6173发布日期:2021-05-07 19:4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近端感应电子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头,且特别涉及一种近端感应电子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用于控制水流的一种装置。水龙头通过设置控水阀门,并连接冷水来源与热水来源后,可以通过调整控水阀门改变输出水的温度及流量。

然而,通过调整控水阀门操控水龙头会有细菌接触或再次污染的问题。而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渐提升,也渐渐地越来越重视用水的方便性与多样性。因此,如何提升水龙头的功能与实用性,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现有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现有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现有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端感应电子龙头,可以提高使用及安装的方便性,并降低成本以及减少安装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端感应电子龙头,其包括:

一手动混合阀,包括一阀体及一调温杆,该调温杆连接至该阀体,该阀体流体连接至一冷水源及一热水源并输出一混合水,该调温杆调整进入该阀体的该冷水源及该热水源而改变该混合水的一水温;

一电子开关阀在一开启状态以及一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一喷口,流体连接至该电子开关阀;以及

一电子模块,包括一近距感测器及一控制器,该控制器电性连接该近距感测器,该近距感测器设置且暴露于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的一顶面,该近距感测器具有一启用状态以及一未启用状态,该控制器根据该近距感测器的状态控制该电子开关阀的动作。

上述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其中还包括一壳体,该手动混合阀、该电子开关阀及该电子模块位于该壳体内,该顶面位于该壳体的上方。

上述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其中该顶面具有一第一端部分、一第二端部分及一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位于该第一端部分与该第二端部分之间,该近距感测器位于该第一端部分,该喷口位于该第二端部分的下方。

上述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其中该手动混合阀及该电子开关阀位于该电子模块的下方。

上述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其中该手动混合阀位于该电子开关阀的下方。

上述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其中该第一端部分的高度高于该第二端部分。

上述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其中还包括一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依序连接该阀体、该电子开关阀及该喷口。

上述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其中还包括一电力模块,该电力模块耦接该电子开关阀及该电子模块,该电力模块提供该电子开关阀及该电子模块运作所需的电力。

上述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其中该电力模块位于该手动混合阀的下方。

上述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其中该电子模块、该电子开关阀、该手动混合阀及该电力模块之间能够拆卸地连接。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通过手动混合阀的设置,可以轻易的调整出水的温度。通过电子模块及电子开关阀的设置,可以有效准确的控制近端感应电子龙头的出水,大幅提高近端感应电子龙头的安装及使用的方便性,减少安装程序,并降低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的功能方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控制用语,例如:开、关、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控制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的示意图。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包括一手动混合阀11、一电子开关阀13(显示于图2、图3)、一喷口15及一电子模块17。该手动混合阀11可以控制出水的温度。该电子模块17可以感应使用者,进而控制该电子开关阀13以控制出水,可以大幅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具体的结构与操作细节以下将会详细说明。

请同时参照图2,图2是图1所示的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的示意图。具体而言,图2是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的一剖面的示意图。该手动混合阀11包括一阀体111及一调温杆113。该调温杆113连接至该阀体111。该阀体111流体连接至一冷水源121及一热水源123并输出一混合水125。

请同时参照图3,图3是图1所示的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的功能方框的示意图。该调温杆113可以调整进入该阀体111的该冷水源121及该热水源123而改变该混合水125的一水温t。该电子开关阀13受该电子模块17的而在一开启状态c1及一关闭状态c2之间切换。在该开启状态c1时,该电子开关阀13可以让该混合水125流通;在该关闭状态c2时,该电子开关阀13关闭该混合水125的流通。

该喷口15(spout)流体连接至该电子开关阀13。在图3中,该混合水125的该水温t标示于该喷口15内作为示意性说明。该电子模块17包括一近距感测器171(proximitysensor)及一控制器173。该控制器173电性连接该近距感测器171。如图1及图2所示该近距感测器171设置且暴露于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的一顶面191。该近距感测器171具有一启用状态s1以及一未启用状态s2。该控制器173根据该近距感测器171的状态控制该电子开关阀13的动作。

详细来说,该近距感测器171可以检测靠近的物体(例如欲使用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的使用者)。当该近距感测器171并未检测到物体靠近时,该近距感测器171处于该未启用状态s2。此时,该控制器173根据该未启用状态s2控制该电子开关阀13处在该关闭状态c2,进而关闭该混合水125的流通。当该近距感测器171检测到物体靠近时,该近距感测器171处于该启用状态s1。此时,该控制器173根据该启用状态s1控制该电子开关阀13处在该开启状态c1,进而让该混合水125流通。藉此,通过该近距感测器171的设置,可以通过物体的接近与否控制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的出水。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该手动混合阀11的结构与形式,只要该手动混合阀11可以调整进入该阀体111的该冷水源121及该热水源123而改变该混合水125的该水温t就在本实用新型所包含的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该电子开关阀13的结构与形式,只要该电子开关阀13可以被电子地控制在该开启状态c1及该关闭状态c2之间切换就在本实用新型所包含的范围之内。该阀体111、该调温杆113、该电子开关阀13可以任何可能的机构或机械结构来实现。该近距感测器171例如可以一红外线(infrared,ir)感应器来实现。该控制器173例如可以处理器、电子及/或电路元件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该冷水源121例如可以一自来水塔来实现,该热水源123例如可以一热水器来实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

此外,如图1所示,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还包括一壳体19。该手动混合阀11、该电子开关阀13及该电子模块17位于该壳体19内。该顶面191位于该壳体19的上方。

详细来说,该顶面191具有一第一端部分1911、一第二端部分1913及一中间部分1915。该中间部分1915位于该第一端部分1911与该第二端部分1913之间。如图2所示,该近距感测器171位于该第一端部分1911。该喷口15位于该第二端部分1913的下方。藉此,当使用者朝向该喷口15靠近时,相对远离使用者的该近距感测器171可以更容易且精准的检测到使用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第一端部分1911的高度高于该第二端部分1913,因此该近距感测器171设置的位置较该喷口15高。较该喷口15高的该近距感测器171可以更有效且精准的检测到使用者。

在本实施例中,该手动混合阀11及该电子开关阀13位于该电子模块17的下方。该手动混合阀11位于该电子开关阀13的下方。

详细来说,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还包括一流体通道16。该流体通道16依序连接该阀体111、该电子开关阀13及该喷口15,藉此该混合水125可以通过该流体通道16流动。

具体而言,如图2及图3所示,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还包括一电力模块18。该电力模块18耦接该电子开关阀13及该电子模块17。该电力模块18提供该电子开关阀13及该电子模块17运作所需的电力。该电力模块18例如可以连接市电或包括电池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力模块18位于该手动混合阀11的下方,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的该电子模块17、该电子开关阀13、该手动混合阀11及该电力模块18彼此可以拆卸而分离。即各该电子模块17、该电子开关阀13、该手动混合阀11及该电力模块18可以设置为一独立的模块,各模块具有对应的功能,且各模块具有彼此连接的机构、机械结构及/或电子电路等。通过模块化的该电子模块17、该电子开关阀13、该手动混合阀11及该电力模块18,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可以容易的组装、设置、维修及/或更换损坏的模块等,大幅提高该近端感应电子龙头1的应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端感应电子龙头通过手动混合阀的设置,可以轻易的调整出水的温度。通过电子模块及电子开关阀的设置,可以有效准确的控制近端感应电子龙头的出水,大幅提高近端感应电子龙头的安装及使用的方便性,减少安装程序,并降低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