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钢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9118发布日期:2021-07-20 15:5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钢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钢管结构。



背景技术:

钢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行车制造业的兴起、19世纪初期石油的开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船、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地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而且可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用钢管制造公路桥梁不但可节省钢材、简化施工,而且可大大减少涂保护层的面积,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所以,任何其他类型的钢材都不能完全代替钢管,但钢管可以代替部分型材和棒材,钢管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关系甚大,远胜于其他钢材,从人们的日常用具、家具、供排水、供气、通风和采暖设施到各种农机用具的制造、地下资源的开发、国防和航天所用枪炮、子弹、导弹、火箭等都离不开钢管,正由于钢管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密不可分,钢管工业的生产技术不仅发展迅速,而且推陈出新,钢管生产在钢铁工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传统普通钢管存在易磨损,寿命短,硬度低,不方便组装等缺点。

因此,发明一种高强度钢管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钢管结构,通过固定头均匀安装在第一钢管本体一端,固定头的数量设置为两组,外圈杆的数量为十四组,固定螺丝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可拆卸连接,耐腐蚀层的材质设置为镍基合金,加固环的数量为四组,撑杆的数量设置为十六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钢管结构,包括第一钢管本体和第二钢管本体,所述第一钢管本体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一侧安装有外圈杆,所述外圈杆一端外表面开设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头一侧外表面开设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壁套接固定螺丝,所述第一钢管本体内壁套接耐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固定头均匀安装在第一钢管本体一端,所述固定头的数量设置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外圈杆均匀安装在固定头一侧,所述外圈杆的数量为十四组。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丝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耐腐蚀层的材质设置为镍基合金。

优选的,所述第二钢管本体外表面套接加固环,所述加固环一侧安装有撑杆。

优选的,所述加固环均匀套接在第二钢管本体外表面,所述加固环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撑杆均匀安装在加固环一侧,所述撑杆的数量设置为十六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固定头均匀安装在第一钢管本体一端,固定头的数量设置为两组,固定头的作用为固定外圈杆,增大第一钢管本体两端的硬度,以及方便安装外圈杆。

2、外圈杆均匀安装在固定头一侧,外圈杆的数量为十四组,外圈杆分别均匀包裹第一钢管本体外表面,为第一钢管本体提高强度,防止弯曲使第一钢管本体破裂,外圈杆的材质设置为q钢,强度高,为第一钢管本体提高强度,保护钢管外壁。

3、固定螺丝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安装第一钢管本体上的外圈杆时,通过将外圈杆的两端的第一螺纹孔分别对准第一钢管本体两端固定头上开设的第二螺纹孔,随后将固定螺丝插入两端的第二螺纹孔,拧紧固定螺丝,直至固定住外圈杆,依次进行安装剩余的外圈杆,达到方便安装的效果。

4、耐腐蚀层的材质设置为镍基合金,镍基合金是指在650~1000℃高温下有较高的强度与一定的抗氧化腐蚀能力等综合性能的一类合金,其增加第一钢管本体内壁的耐腐蚀性,延迟使用寿命。

5、加固环均匀套接在第二钢管本体外表面,加固环的数量为四组,撑杆均匀安装在加固环一侧,撑杆的数量设置为十六组,四组加固环分别均匀包裹第一钢管本体外表面,保护第一钢管本体,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组加固环的内侧,撑住加固环,为第一钢管本体提高强度,防止弯曲使第一钢管本体破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第一钢管本体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第一钢管本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第一钢管本体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第二钢管本体效果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第二钢管本体结构图。

图中:第一钢管本体1、固定头2、外圈杆3、第一螺纹孔4、第二螺纹孔5、固定螺丝6、耐腐蚀层7、第二钢管本体8、加固环9、撑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强度钢管结构,包括第一钢管本体1和第二钢管本体8,所述第一钢管本体1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头2,所述固定头2一侧安装有外圈杆3,所述外圈杆3一端外表面开设第一螺纹孔4,所述固定头2一侧外表面开设第二螺纹孔5,所述第一螺纹孔4和第二螺纹孔5内壁套接固定螺丝6,所述第一钢管本体1内壁套接耐腐蚀层7。

进一步地,固定头2均匀安装在第一钢管本体1一端,固定头2的数量设置为两组,固定头2的作用为固定外圈杆3,增大第一钢管本体1两端的硬度,以及方便安装外圈杆3。

进一步地,外圈杆3均匀安装在固定头2一侧,外圈杆3的数量为十四组,外圈杆3分别均匀包裹第一钢管本体1外表面,为第一钢管本体1提高强度,防止弯曲使第一钢管本体1破裂,保护钢管外壁。

进一步地,固定螺丝6与第一螺纹孔4和第二螺纹孔5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安装第一钢管本体1上的外圈杆3时,通过将外圈杆3的两端的第一螺纹孔4分别对准第一钢管本体1两端固定头2上开设的第二螺纹孔5,随后将固定螺丝6插入两端的第二螺纹孔5,拧紧固定螺丝6,直至固定住外圈杆3,依次进行安装剩余的外圈杆3,达到方便安装的效果。

进一步地,耐腐蚀层7的材质设置为镍基合金,镍基合金是指在650~1000℃高温下有较高的强度与一定的抗氧化腐蚀能力等综合性能的一类合金,其增加第一钢管本体1内壁的耐腐蚀性,延迟使用寿命,保护钢管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固定头2的作用为固定外圈杆3,增大第一钢管本体1两端的硬度,以及方便安装外圈杆3,外圈杆3分别均匀包裹第一钢管本体1外表面,为第一钢管本体1提高强度,防止弯曲使第一钢管本体1破裂,当需要安装第一钢管本体1上的外圈杆3时,通过将外圈杆3的两端的第一螺纹孔4分别对准第一钢管本体1两端固定头2上开设的第二螺纹孔5,随后将固定螺丝6插入两端的第二螺纹孔5,拧紧固定螺丝6,直至固定住外圈杆3,依次进行安装剩余的外圈杆3,达到方便安装的效果,耐腐蚀层7的材质设置为镍基合金,镍基合金是指在650~1000℃高温下有较高的强度与一定的抗氧化腐蚀能力等综合性能的一类合金,其增加第一钢管本体1内壁的耐腐蚀性,延迟使用寿命,外圈杆3的材质设置为q460钢,强度高,为第一钢管本体1提高强度,保护钢管外壁。

实施例2:

参照附图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强度钢管结构,包括加固环9和撑杆10,具体的,进一步地,第二钢管本体8外表面套接加固环9,加固环9一侧安装有撑杆10。

进一步地,加固环9均匀套接在第二钢管本体8外表面,加固环9的数量为四组,撑杆10均匀安装在加固环9一侧,撑杆10的数量设置为十六组,四组加固环9分别均匀包裹第一钢管本体1外表面,保护第一钢管本体1,撑杆1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组加固环9的内侧,撑住加固环9,为第一钢管本体1提高强度,防止弯曲使第一钢管本体1破裂。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四组加固环9分别均匀包裹第一钢管本体1外表面,保护第一钢管本体1,撑杆1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组加固环9的内侧,撑住加固环9,为第一钢管本体1提高强度,防止弯曲使第一钢管本体1破裂,加固环9的材质设置为q460钢,强度高,保护第一钢管本体1的外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