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固态去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1337发布日期:2021-08-10 14:0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流固态去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态去耦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固态去耦合器。



背景技术:

固态去耦合器采用先进的固态技术,非金属壳体,能安全有效的控制管道上交流故障电流或雷电流对埋地管道的影响,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又能防止杂散电流在管道上汇集后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对通信线路的干扰。

传统的固态去耦合器通过螺丝其固定在壳体的内部,从而对固态去耦合器进行固定,虽然结构十分的简单,但是在固定的过程中,需要将固态去耦合器上的孔对准壳体上的螺纹孔,然后使用螺丝将其固定在一起,在此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对齐的状态,十分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交流固态去耦合器,解决了在固定的过程中,需要将固态去耦合器上的孔对准壳体上的螺纹孔,然后使用螺丝将其固定在一起,在此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对齐的状态,十分麻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固态去耦合器,包括壳体、固态去耦合器主体、连接头和保护板,所述壳体的内壁通过滑动机构与固态去耦合器主体的底端连接,所述固态去耦合器主体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圆形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圆形孔开设在壳体上,所述固态去耦合器主体的端部设置有保护机构。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凹槽、保护板和圆形圈,所述圆形圈套接在固态去耦合器主体端部的外壁,所述圆形圈的端部与保护板连接,所述保护板与圆形圈上皆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镶嵌有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圆形圈的内壁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保护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滑槽、滑块和连接块,所述固定座安装在壳体的内壁,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镶嵌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与固态去耦合器主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设置有两个槽口较大处,较大槽口之间的长度等于连接块之间的长度,所述滑块的大小与槽口较大处的大小相同,所述连接块的大小与滑块槽口较小处相同。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滑块的侧壁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与固定机构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齿轮、转动轴、转动槽、螺纹杆和螺纹槽,所述齿轮的外壁与滑块的侧壁贴合,所述齿轮的内壁贯穿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嵌入在转动槽的内壁,所述转动槽开设在壳体上,所述转动轴的内壁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嵌入在螺纹槽的内壁,所述螺纹槽开设在转动槽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保护机构,能够对连接头进行保护,避免了在安装固态去耦合器主体时,连接头与壳体的内壁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连接头发生弯折而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的滑动机构与固定机构相互配合,能够很方便的将固态去耦合器主体固定在壳体的内部,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固态去耦合器主体在固定的过程中,需要将固态去耦合器主体上的孔对准壳体上的螺纹孔,然后使用螺丝将其固定在一起,在此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对齐的状态,十分麻烦的问题,方便了对固态去耦合器主体进行安装,提高了装置安装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处的整体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护板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壳体;2、固态去耦合器主体;3、连接头;4、圆形孔;5、凹槽;6、保护板;7、圆形圈;8、挡板;9、弹簧;10、固定座;11、滑槽;12、滑块;13、连接块;14、齿轮;15、转动轴;16、转动槽;17、螺纹杆;18、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1~图5,一种交流固态去耦合器,包括壳体1、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连接头3和保护板6,壳体1的内壁通过滑动机构与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的底端连接,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头3,连接头3与圆形孔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圆形孔4开设在壳体1上,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的端部设置有保护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保护机构包括凹槽5、保护板6和圆形圈7,圆形圈7套接在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端部的外壁,圆形圈7的端部与保护板6连接,保护板6与圆形圈7上皆开设有凹槽5,凹槽5的内壁镶嵌有连接头3,能够将圆形圈7套接在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的端部,使得连接头3嵌入到凹槽5的内壁,从而将连接头3保护起来,避免了安装时,连接头3与壳体1内壁之间发生撞击,导致连接头3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方便将保护板6拆卸下来,圆形圈7的内壁设置有挡板8,挡板8与保护板6之间通过弹簧9连接,能够在保护板6受到撞击时,保护板6会将撞击产生的势能转化为挡板8的弹性势能及挡板8的动能,从而避免了力直接作用到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上,从而导致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保护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座10、滑槽11、滑块12和连接块13,固定座10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固定座10上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内壁镶嵌有滑块12,滑块12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顶端与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连接,能够使得滑块12和连接块13在滑槽11的内壁进行滑动,使得连接块13嵌入到滑槽11的内壁,固定到滑槽11的内壁,从而将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固定到壳体1的内壁,方便了对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进行简单固定,避免了传统的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在安装时,需要始终保持对齐的状态,十分麻烦的问题,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滑槽11设置有两个槽口较大处,较大槽口之间的长度等于连接块13之间的长度,滑块12的大小与槽口较大处的大小相同,连接块13的大小与滑块12槽口较小处相同,能够将连接块13从滑槽11槽口较大处嵌入,使得连接块13带动滑块12在滑槽11的内壁进行滑动,从而方便了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从壳体1上脱离的问题,方便了对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进行安装。

其中一个滑块12的侧壁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与固定机构啮合,使得滑块12与齿轮14啮合,从而使得滑块12在滑动时会带动齿轮14进行转动,从而可以通过固定齿轮14,将滑块12固定住,从而将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固定住,方便了对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进行固定,固定机构包括齿轮14、转动轴15、转动槽16、螺纹杆17和螺纹槽18,齿轮14的外壁与滑块12的侧壁贴合,齿轮14的内壁贯穿有转动轴15,转动轴15的端部嵌入在转动槽16的内壁,转动槽16开设在壳体1上,转动轴15的内壁贯穿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的端部嵌入在螺纹槽18的内壁,螺纹槽18开设在转动槽16的内壁,能够通过转动螺纹杆17,使得螺纹杆17嵌入到螺纹槽18的内壁,从而将齿轮14和转动轴15固定住,从而使得齿轮14不在转动,齿轮14停止转动将滑块12固定住,从而将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固定住,方便了对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当需要将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安装到壳体1的内部时,可以将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上的连接块13嵌入到滑槽11的内壁,然后向下拉动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使得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带动滑块12和连接块13在滑槽11的内壁进行滑动,滑块12在滑动时会与齿轮14啮合,从而带动齿轮14进行转动,齿轮14转动会带动转动轴15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15在转动槽16的内壁进行转动,直到滑块12滑动到与滑槽11侧壁贴合时,可以转动螺纹杆17,使得螺纹杆17嵌入到螺纹槽18的内壁,与螺纹槽18螺纹连接,从而将齿轮14固定住,齿轮14固定住使得滑块12固定住,滑块12固定使得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从而将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安装到壳体1的内部。

然后拉动保护板6,使得连接头3从凹槽5的内壁脱离,从而将保护板6和圆形圈7从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的端部拆卸下来。

当在安装时,固态去耦合器主体2的端部与壳体1的内壁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力会挤压弹簧9,使得弹簧9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弹簧9收缩,将一部分的势能转化为弹簧9的弹性势能,弹簧9在收缩时,会带动挡板8在圆形圈7的内壁进行滑动,从而将一部分的势能转化为挡板8的动能,从而提高了连接头3的保护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