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设备支架及其夹持固定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2267发布日期:2021-06-22 15:1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设备支架及其夹持固定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设备支架及其夹持固定器件。



背景技术:

需要声明的是,本文于此处涉及的技术内容,是为提高对于本申请的理解而作出的,并不代表这些内容必然地能够被视为关于本申请的现有技术。

在便携式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音乐播放器等)的夹持固定领域,常常通过将具有附接便携式设备功能的支架,夹持固定在附着物上,从而建立便携式设备与附着物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

如图1所示,典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3a,可以从类似车载设备支架的装置中得到更为具体的理解。这种便携式设备支架3a,不仅具有用于附接便携式设备4a的脱卸附接机构2a,还设置有夹持固定机构1a,用于夹持在车内的附着物5a上(例如空调出风口的扇叶);从而为用户使用便携式设备4a提供了便利。前述的夹持固定机构1a虽然可以将自身固定在附着物5a上,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无法避免的缺陷,为固定操作带来了相应的困扰。

在对传统的夹持固定机构1a进行多次的研究后,本申请发现,在该领域中,至少还存在以下有待克服的技术缺陷:

首先,一个典型的缺陷是,传统的夹持固定机构1a一般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臂10a,两个夹臂10a之间形成夹持空间20a。这两个夹臂10a在夹持于附着物5a上之前,用户需要使用很大的力,直接将两个夹臂10a的夹持端(夹持端)抵在附着物5a上,才能使得夹持端张开,将附着物5a容置进夹持空间20a中。前述缺陷使得用户非常难以打开夹持固定机构1a的两个夹持端(这里的打开夹持端是指使得两个夹持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尤其在以下的考量中,前述缺陷表现的更为突出:为保证夹持固定机构1a的夹持作用,两个夹臂10a之间常被设置为具有一定强度的相互作用力;也就是说,将两个夹持端张开时,两个夹持端在相互作用力的驱使下会产生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如此,在撤去施加于夹臂10a上使夹持端张开的力后,两个夹持端才能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将附着物5a夹紧。因此,为将附着物5a夹紧以充分固定,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将前述相互作用力设置地越大越好。由此又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当相互作用力越大时,将夹持端张开所需要的人力就越大,带来的不便就越多。

此外,现有的夹持方式中,需要将两个夹臂10a的夹持端抵在附着物5a上,才能使得两个夹持端张开,根据这种方式设置的夹持固定机构1a在多次使用后,容易毁坏夹持端。因为每次张开两个夹持端时,夹持端都必须在被附着物5a摩擦后才能张开。

更令人困扰的是,在打开两个夹持端时,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将夹持端抵在附着物5a上,也就是说,在将附着物5a完全进入两个夹持端之间前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持续性地提供作用力。因为,将夹持端抵触在附着物5a上时,并不能马上就将两个夹持端张开,必须挤压一段时间,才能让两个夹持端相互远离。再者,即使打开了两个夹持端,也还不能马上就能将附着物5a夹紧,只有将附着物5a完全容置入两个夹持端之间后,才能撤去施加在夹持端上的作用力,因为也只有在此时,夹持端才能够将附着物5a夹紧。所以容置附着物5a的时间越长,夹持附着物5a使用的力就越多,操作就越不便。

另外,在上述的夹持方式中,有时候由于操作不当,还会导致夹持端从附着物5a上滑开,同样会浪费操作时间与人力,非常不便。

遍历现有的夹持固定机构,可以说,目前还尚未有针对上述缺陷的有效解决办法。因此,对于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而言,非常有必要发明一些新的夹持固定方式,破除旧有缺陷所滋生的困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中所提出的在先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个目的,即,至少解决上述在先技术缺陷导致的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了一个目的,即在夹持附着物的过程中解决:(1)如何减少操作夹持固定器件时使用的作用力的问题;和(2)如何避免对夹持端造成摩擦损害的问题。

具体来说,本申请采取的手段是通过在夹持固定器件中设置解锁复位机构实现的。更进一点讲,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诸方面的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的夹持固定器件,包括:

分别具有夹持端的至少两个臂机构,至少两个臂机构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和

至少一个解锁复位机构,每个解锁复位机构对应于至少两个臂机构中的一个臂机构,每个解锁复位机构均包括座体、用于驱使对应的臂机构运动的解锁单元和至少部分地位于夹持空间中的复位单元;

其中,解锁单元构造成被触发后,所述解锁单元驱使对应的臂机构上的夹持端运动,使得夹持空间朝增大的趋势变化,直至解锁单元与复位单元连接且被固定;

复位单元构造成被触发后,解锁单元朝触发前的位置运动,使得夹持空间朝减小的趋势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每个解锁复位机构”中的“每个”可以是一个。

使用第一方面提供的夹持固定器件时,只要通过解锁单元驱使至少两个臂机构中的其中一个夹持端运动,增大夹持空间,就可以将附着物容置进去。

同时,夹持端从初始位置运动预定位置后,解锁单元与复位单元连接在一起被固定住,夹持端不再运动,夹持空间停止变化。此后,操作人员便不再需要对解锁单元施加作用力,即可将附着物容置进夹持空间中去。

更重要的是,夹持固定器件还可以实现对于附着物的自动夹持。在附着物进入夹持空间后,只要附着物挤压到复位单元,便会驱使复位单元朝向与解锁单元脱离连接的方向运动,直至两者脱离连接。前述两者脱离连接后,解锁单元便带动对应的臂机构朝初始位置进行回复运动,从而将附着物夹紧。

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通过解锁复位机构,至少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可以调节夹持空间的大小,以实现对于附着物的夹持工作。(2)、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夹持空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大小,便于容置附着物,在附着物被完全夹紧前,不需要持续性地施加维持夹持端张开的作用力。因此,比传统的夹持固定机构更加省力,操作更加方便。(3)、由于在增大夹持空间的过程中,不需要将夹持端抵触在附着物上,因此也就不会对夹持端造成摩擦损害。(4)、还能够通过附着物触发复位单元,自动减小夹持空间的大小,实现对于附着物的夹紧。(5)、在使用本申请的夹持固定机构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按压一次解锁单元,即可完成对于附着物的夹持工作;因此,比传统的夹持固定机构更加省力,操作更加方便。

综上,第一方面提供的便携式设备支架的夹持固定器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阐述的在先技术缺陷,解决了前述目的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在夹持附着物的过程中(1)如何减少操作夹持固定器件时使用的作用力;和(2)如何避免对夹持端造成摩擦损害。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每个臂机构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其中,在长度上第一臂大于第二臂,第一臂的一端与第二臂连接,第二臂的一端构成所述夹持端;

在至少两个臂机构中,至少两个第二臂的另一端间接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臂的另一端与对应的解锁单元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每个臂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钩件,第一连接钩件与第二臂的另一端连接,

至少两个臂机构中的多个第一连接构件连接,使得至少两个第二臂的另一端间接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每个臂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的一端与第二臂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臂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第一臂在与连接杆连接处设置有加固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加固件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解锁单元包括能够伸出或缩入座体的第一按钮、与第一按钮连接的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的槽口方向背离夹持空间;锁持单元包括能够伸出或缩入夹持空间的第二按钮、与第二按钮连接的卡接部、连接卡接部与座体的弹性件;其中,

解锁单元被触发前,在复位单元的运动方向上,第一连接槽与卡接部具有重叠区域,用于在触发解锁单元后使第一连接槽与卡接部连接,

解锁单元被触发后,第一连接槽朝卡接部的方向运动,直至卡接部进入第一连接槽中,

复位单被触发元后,卡接部朝与第一连接槽脱离连接的方向运动,直至与第一连接槽脱离。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槽的外侧壁与卡接部相对的侧面设置为斜面或弧面。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座体面朝夹持空间的侧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二连接槽,复位单元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槽中;座体面朝解锁单元的侧部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槽侧壁连通的滑道,解锁单元滑动连接于滑道中。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解锁单元中设置有与第一按钮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中设置有第三连接槽,第三连接槽的内壁朝向座体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连接部朝远离夹持空间的方向形成凸起部,该凸起部、连接部与第三连接槽内壁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槽。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复位单元中设置有与第二按钮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在面朝第一连接件的侧部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卡接部形成在连接通道中。

<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夹持固定器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至少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调节夹持空间的大小,以实现对于附着物的夹持工作。(2)、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夹持空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大小,便于容置附着物,在附着物被完全夹紧前,不需要持续性地施加维持夹持端张开的作用力。因此,比传统的夹持固定机构更加省力,操作更加方便。(3)、由于在增大夹持空间的过程中,不需要将夹持端抵触在附着物上,因此也就不会对夹持端造成摩擦损害。(4)、还能够通过附着物触发复位单元,自动减小夹持空间的大小,实现对于附着物的夹紧。(5)、在使用本申请的夹持固定机构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按压一次解锁单元,即可完成对于附着物的夹持工作;因此,比传统的夹持固定机构更加省力,操作更加方便。

综上,第一方面提供的便携式设备支架的夹持固定器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阐述的在先技术缺陷,解决了前述实用新型目的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在夹持附着物的过程中(1)如何减少操作夹持固定器件时使用的作用力;和(2)如何避免对夹持端造成摩擦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夹持固定器件的一个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夹持固定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臂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夹持固定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一个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臂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解锁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复位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复位单元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10为图4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m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连接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夹持固定器件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的保护套在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的夹持固定器件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在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夹持固定器件;10、臂机构;110、夹持端;120、第一臂;130、第二臂;140、第一连接构件;141、连接孔;150、第二连接构件;160、加固件;20、夹持空间;30、解锁复位机构;310、座体;311、第二连接槽;312、滑道;313、连接轴;320、解锁单元;321、第一按钮;322、第一连接件;3221、第三连接槽;3222、连接部;3223、凸起部;3224、第一连接槽;323、滑动部;32231、第一侧面;330、复位单元;331、第二按钮;332、弹性件;333、第二连接件;3331、连接通道;3332、卡接部;33321、第二侧面;40、连接板;50、保护套;2、脱卸附接机构;3、便携式设备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此外,“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再者,术语“包括”和“设置有”、“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以上所述外,仍需要强调的是,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第一方面>

如图2-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3的夹持固定器件1,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固定器件1包括:

至少两个具有夹持端110的臂机构10,至少两个臂机构10之间形成夹持空间20;和

至少一个解锁复位机构30,每个解锁复位机构30对应于一个臂机构10,每组锁复位机构包括座体310、设置在座体310中并能够伸出或缩入座体310的解锁单元320和复位单元330,解锁单元320用于驱使对应的臂机构10运动,复位单元330位于夹持空间20中;其中,在每个臂机构10中,

解锁单元320被触发后,该解锁单元320驱使对应的臂机构10上的夹持端110从初始位置运动至预定位置,使夹持空间20朝增大的趋势变化,解锁单元320运动至预定位置时与复位单元330连接且被固定;

复位单元330被触发后,该复位单元330由夹持空间20朝与解锁单元320脱离连接的方向运动,在复位单元330与解锁单元320脱离连接后,解锁单元320朝初始位置的方向回复运动,使夹持空间20朝减小的趋势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

臂机构10的数量至少为2个,当臂机构10的数量为2个时,可以如图2所示,图2中的2个臂机构10分别位于虚线l的左右两侧。当臂机构10的数量大于2个时,可以如图3所示,图3中6个臂机构10围城一个圆圈,该圆圈内部的空间构成所述夹持空间20;据此,容易理解的是,臂机构10的数量为n(n大于等于2)个时,本领域技术人员是能够根据本申请公开的技术知识实现的;因为只要将n个臂机构10以类似于图2的方式围城一个圆圈,即可形成所述夹持空间20。

解锁复位机构3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解锁复位机构30的数量为1个时,可以如图2所示,图2中的解锁复位机构30位于虚线l的左侧。当解锁复位机构30的数量为2个时,可以如图4所示,图4中的2个解锁复位机构30分别位于虚线l的左右两侧。容易理解的是,当解锁复位机构30的数量大于2个时,只要为每个臂机构10配置一个对应的解锁复位机构30即可实现。

关于解锁复位机构30驱使对应臂机构10之间的运动,调节夹持空间20的大小,实现对附着物的夹持工作,可以参见如下所述。

以下将重点以一个解锁复位机构30与对应的臂机构10之间的工作关系为例,对本申请的夹持固定器件1的原理进行介绍。容易理解的是,只要实现了一个解锁复位机构30与对应的臂机构10的连接关系,那么,在夹持固定器件1设置更多个解锁复位机构30与臂机构10也是比较清楚的、能够实现的。

首先容易理解的是,在每个解锁复位机构30中,解锁单元320和复位单元330被设置为能够伸出或缩入座体310的外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例如在座体310上开设相应的通孔或者滑槽之类的结构,然后将解锁单元320和复位单元330分别设置于对应的通孔或者滑槽中,就可以使得解锁单元320和复位单元330能够伸出或缩入座体310。在上述基础上,将解锁单元320与对应的臂机构10连接,例如图4所示,将臂机构10上远离夹持端110的端部伸入到座体310内部与解锁单元320连接,这样,当解锁单元320运动时,便可以带动臂机构10运动。

对于解锁单元320的触发,可以通过按压实现。譬如说,朝座体310的内部按压解锁单元320,即可使解锁单元320朝向座体310内部运动,直至与对应的复位单元330连接且被固定;例如在图4中,虚线l左侧的解锁单元320朝右运动直至与对应的复位单元330连接,相应地,虚线l左侧的夹持端110朝向远离虚线l右侧的夹持端110的方向运动,使得夹持空间20增大;虚线l右侧的解锁单元320则是通过朝左运动实现与复位单元330的连接,相应地,虚线l右侧的夹持端110朝向远离虚线l左侧的夹持端110的方向运动,使得夹持空间20增大。同理,触发复位单元330也可以通过按压实现,当夹持空间20中容置附着物后,在附着物挤压复位单元330时,复位单元330即可朝向座体310的内部运动,在图4中,复位单元330具体是由上往下,从夹持空间20朝座体310的内部运动。

关于臂机构10、解锁复位机构30与夹持空间20的变化关系,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先设定与初始位置对应的初始夹持空间20,在此基础上,通过解锁单元320控制对应的臂机构10运动,使得该臂机构10上的夹持端110远离初始夹持空间20的中心区域,这样,该臂机构10上的夹持端110远离至少两个臂机构10中的其他夹持端110,如此,就实现了夹持空间20的增大。当解锁单元320运动至预定位置与复位单元330连接后,夹持空间20增大至最大且稳定在此大小、不再变化,此时就可以将附着物从多个夹持端110之间容置进夹持空间20中。当附着物被容置进夹持空间20中后,挤压复位单元330时,便触发复位单元330,使得复位单元330朝与解锁单元320脱离连接的方向运动;在复位单元330与解锁单元320脱离连接后,解锁单元320与臂机构10便一道朝初始位置的方向运动,减小夹持空间20,直至将附着物夹紧。

需要说明的是,如何使得夹持端110朝向增大夹持空间20的方向运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现有技术实现。譬如说,如图4所示,将至少一个臂机构10上远离夹持端110的端部伸入座体310的内部,这样的话,夹持空间20就位于座体310的上方。然后在座体310的内部将解锁单元320与对应的臂机构10上远离夹持端110的端部活动连接。如此,当解锁单元320驱使对应的臂机构10朝向座体310的内部运动时,就可以使得臂机构10上的夹持端110运动。然后,在被解锁单元320驱使的一个臂机构10中,将臂机构10的某个中间部位(该中间部位位于臂机构10上夹持端110与臂机构10上远离该夹持端110的端部之间的某个部位)与座体310转动连接;换言之,就是将前述臂机构10上的中间部位设置为支点,将该支点与座体310连接,这样,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解锁单元320驱使对应的臂机构10上远离夹持端110的端部向座体310内部运动时,必然可以使得该臂机构10的夹持端110朝向相反方向运动,增大夹持空间20;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将该臂机构10与座体310或者至少两个臂机构10中的其他臂机构10弹性连接,当复位单元330与解锁单元320脱离连接后,前述弹性连接产生的弹性反作用力就能够带动解锁单元320以及被解锁单元320驱使的臂机构10一道朝向初始位置的方向运动,缩小夹持空间20、夹紧附着物。

或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被解锁单元320驱使的臂机构10的某个中间部位(此中间部位参照前文所述)与其他臂机构10或者座体310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但是要将该臂机构10设置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如此,解锁单元320驱使对应的臂机构10向座体310内部运动时,该臂机构10的夹持端110才也可以朝向相反方向运动,增大夹持空间20,当然前述一定程度的弹性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确定。这里将该臂机构10设置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是为了在复位单元330与解锁单元320脱离连接后,能够通过前述的弹性反作用力带动解锁单元320以及被解锁单元320驱使的臂机构10一道朝向初始位置的方向运动,缩小夹持空间20、夹紧附着物。。

综上,使用第一方面提供的夹持固定器件1时,只要通过解锁单元320驱使至少两个臂机构10中的其中一个夹持端110朝远离其他夹持端110的方向运动,扩大多个夹持端110之间的距离,增大夹持空间20,将附着物容置进去。

同时,夹持端110从初始位置运动预定位置后,解锁单元320与复位单元330连接在一起被固定住,夹持端110不再运动,夹持空间20停止变化。此后,操作人员便不再需要对解锁单元320施加作用力,即可将附着物容置进夹持空间20中去。

更重要的是,本申请的夹持固定器件1还可以实现对于附着物的自动夹持。在附着物进入夹持空间20后,只要其挤压到复位单元330,便会驱使复位单元330朝向与解锁单元320脱离连接的方向运动,直至两者脱离连接。前述两者脱离连接后,解锁单元320便带动对应的臂机构10朝初始位置进行回复运动,从而将附着物夹紧。

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通过解锁复位机构30,至少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可以调节夹持空间20的大小,以实现对于附着物的夹持工作。(2)、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夹持空间20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大小,便于容置附着物,在附着物被完全夹紧前,不需要持续性地施加维持夹持端110张开的作用力。因此,比传统的夹持固定机构更加省力,操作更加方便。(3)、由于在增大夹持空间20的过程中,不需要将夹持端110抵触在附着物上,因此也就不会对夹持端110造成摩擦损害。(4)、还能够通过附着物触发复位单元330,自动减小夹持空间20的大小,实现对于附着物的夹紧。(5)、在使用本申请的夹持固定机构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按压一次解锁单元320,即可完成对于附着物的夹持工作;因此,比传统的夹持固定机构更加省力,操作更加方便。

综上,第一方面提供的便携式设备支架3的夹持固定器件1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阐述的在先技术缺陷,解决了前述实用新型目的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在夹持附着物的过程中(1)如何减少操作夹持固定器件1时使用的作用力;和(2)如何避免对夹持端110造成摩擦损害。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第一方面还包括以下更为优选地实施方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如2、4-6所示,每个臂机构10包括第一臂120和第二臂130,其中,在长度上第一臂120大于第二臂130,第一臂120的一端与第二臂130的一端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臂120的一端也可以与第二臂130上除该一端之外的其他部位连接),第二臂130的一端构成所述夹持端110,第二臂130位于第一臂120与夹持空间20之间,也就是说,相对于第二臂130而言,第一臂120远离夹持空间20;

在至少两个臂机构10中,至少两个第二臂130的另一端间接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臂120的另一端与对应的解锁单元320连接。

由于在长度上第一臂120大于第二臂130,第二臂130的另一端就相当于一种杠杆原理中的支点,所以当解锁单元320驱使第一臂120的另一端朝向第二臂130的方向运动时,就会使得第一臂120绕着第二臂130的另一端转动,如此便可以实现第一臂120和第二臂130的一端,也就是夹持端110绕着第二臂130的另一端转动。

能够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二臂130的另一端之间是呈相对静止关系的。在夹持空间20变化的过程中,主要是第一臂120带动第二臂130的一端相对于第二臂130的另一端相对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第二臂130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这样,在第一臂120上施加作用力时,第一臂120才可以拉动第二臂130的一端从初始位置朝向预定位置运动,增大夹持空间20,同时使得第二臂130产生形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前述条件下,停止在第一臂120上施加作用力后,第二臂130才可以在弹性力的反作用下恢复形变,带动第一臂120朝初始位置的方向运动,减小前述增大后的夹持空间20,将容置在夹持空间20中的附着物夹紧。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朝第二臂130的方向(也可以说是靠近夹持空间20的方向)推动其中一个第一臂120的另一端,该第一臂120的一端就会朝远离夹持空间20的方向运动,或者说,朝远离至少两个臂机构10中其他第一臂120(这里指的是除了前述该第一臂120之外的其他第一臂120)的一端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臂130的一端一道运动,使得至少两个夹持端110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夹持空间20也得以增大。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了杠杆与弹性原理调节夹持空间20的大小,能够起到省力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简化结构设计,便于作业人员操作夹持固定机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继续如图2、4-6所示,每个臂机构10还包括第一连接构件140,第一连接构件140与第二臂130的另一端连接,

至少两个臂机构10中的多个第一连接构件140连接,使得至少两个第二臂130的另一端间接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构件140上设置有与复位单元330对应的连接孔141,复位单元330穿过连接孔141伸入到夹持空间20中。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如图2、4-5所示,每个臂机构10还包括第二连接构件150,第二连接构件150的一端与第二臂13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构件150的另一端与第一臂120上除另一端之外的部位连接。这里,由于增加了第二连接构件150,使得第二臂130、第一臂120与第二连接构件150之间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结构,至少能够提高臂机构10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继续如图2、4-5所示,每个臂机构10还包括加固件160,加固件160设置在第一臂120在与第二连接构件150的连接处,第二连接构件150与加固件160直接连接。优选地,所述加固件160从第一臂120的另一端延伸至与第一臂120第二连接构件150的连接处。这里的加固件160可以起到加固作用,提高臂机构10的稳固性。

当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如果臂机构10中未包括第二连接构件150时,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加固件160设置在第一臂120上远离夹持空间20的侧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臂130在朝向夹持空间20的侧部设置有夹持面。夹持面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附着物的夹持。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4-5以及图7-11所示,

解锁单元320包括能够伸出或缩入座体310的第一按钮321、与第一按钮321连接的第一连接槽3224,其中,第一连接槽3224的槽口方向背离夹持空间20;锁持单元包括能够伸出或缩入夹持空间20的第二按钮331(第二按钮331穿过连接孔141伸入到夹持空间20中)、与第二按钮331连接的卡接部3332、连接卡接部3332与座体310的弹性件332;其中,

解锁单元320被触发前,在复位单元330的运动方向上,第一连接槽3224与卡接部3332具有重叠区域(该重叠区域可以参见图11中虚线a与b之间的n区域),用于在触发解锁单元320后使第一连接槽3224与卡接部3332连接,

解锁单元320被触发后,第一连接槽3224朝卡接部3332的方向运动,直至卡接部3332进入第一连接槽3224中,

复位单被触发元后,卡接部3332朝与第一连接槽3224脱离连接的方向运动,具体地,卡接部3332在复位单元330的驱使下朝远离夹持空间20的方向(在图4中,就是由上往下的方向)运动,直至与第一连接槽3224脱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槽3224为u形槽,所述u形槽的开口背向夹持空间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332为弹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座体310面朝夹持空间20的侧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二连接槽311,换言之,第二连接槽311的开口朝向夹持空间20,复位单元330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槽311中;座体310面朝解锁单元320的侧部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槽311侧壁连通的滑道312,解锁单元320滑动连接于滑道312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槽311中设置有连接轴313,复位单元330滑动连接在连接轴313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32设置在第一连接件322与第二连接槽311之间。优选地,弹性件332套设在连接轴313上,弹性件33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槽311连接,另一端与复位单元330连接,当复位单元330在连接轴313上滑动时,带动弹性件332运动,产生形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解锁单元320中设置有半圆柱形的第一连接件322,第一连接件322的圆弧侧与第一按钮321连接,第一连接件322位于第二连接槽311中,第一按钮321位于第二连接槽311外,第一连接件322与第一按钮321之间通过一滑动部323连接,滑动部323滑动于座体310的滑道312中,滑动部323的一端与第一按钮32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322连接,

第一连接件322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槽3221,第三连接槽3221的内壁朝向座体310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3222,连接部3222朝远离夹持空间20的方向形成凸起部3223,该凸起部3223、连接部3222与第三连接槽3221内壁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槽322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位单元330中设置有半圆柱形的第二连接件333;第二按钮331与第二连接件333面朝夹持空间20的侧部连接,

第二连接件333在面朝第一连接件322的侧部(该侧部在图4中即所示的第二连接件333的圆弧侧)设置有连接通道3331,所述卡接部3332设置在连接通道3331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333套设在连接轴313上且与弹性件332连接。结合图5、图8-11所示,第二连接件333的下端与弹性件332的上端连接。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当连接部3222进入连接通道3331时,连接部3222下方的凸起部3223开始与卡接部3332接触,然后向下挤压卡接部3332,卡接部3332逐渐朝远离夹持空间20的方向运动,并带动弹性件332产生形变;当凸起部3223完全越过卡接部3332时,卡接部3332进入到第一连接槽3224中与其卡接。此时停止按压第一按钮321,臂机构10就不再运动,在弹性件332的反作用下,会卡接部3332朝靠近夹持空间20的方向运动且与第一连接槽3224抵紧。夹持空间20的大小不再变化,作业人员就可以将附着物放入夹持空间20中。

将附着物容置在夹持空间20中后,附着物挤压第二按钮331,进而向远离夹持空间20的方向驱使第二连接件333,同时带动弹性件332发生形变,直至卡接部3332与第一连接槽3224脱离连接。第一连接件322脱离第二连接件333的束缚后,与第一连接件322连接的臂机构10就可以带动第一连接件322朝初始位置运动(关于臂机构10带动第一连接件322的运动可以参见前文第一臂120、第二臂130的介绍),夹持空间20朝向增大的趋势变化,第一按钮321也朝着伸出座体310的方向运动。与此同时,第二连接件333也脱离了第一连接件322的束缚,于是在弹性件332的反作用下,朝靠近夹持空间20的方向运动,第二按钮331朝伸入夹持空间20的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槽3224的外侧壁与卡接部3332相对的侧面为斜面或弧面。更具体来说,是凸起部3223与卡接部3332相对的侧面为斜面或弧面,因为凸起部3223构成了第一连接槽3224的外侧壁。

继续结合7-11所示,凸起部3223在朝向卡接部3332方向上设置有第一侧面32231,卡接部3332在朝向凸起部3223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侧面33321,第一侧面32231、第二侧面33321为斜面或弧面。

将第一侧面32231、第二侧面33321设置为斜面或弧面的一个目的是:便于实现第一连接槽3224与卡接部3332之间的卡接,换言之,斜面或弧面的设计能够更加容易地使得卡接部3332进入第一连接槽3224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解锁单元320中的多个座体310一体连接。例如图4-5所示,虚线l左右两侧的两个座体310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臂机构10中的多个臂机构10一体成型。例如图4-6、10、13-14所示,虚线l左右两侧的两个臂机构10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复位单元330为多个时,其中,多个第二连接件333一体成型,多个弹性件332一体成型,多个第二按钮331一体成型;如图4所示,当复位单元330为2个时,其中,虚线l左右两侧的2个第二连接件333一体成型,虚线l左右两侧的2个弹性件332一体成型,虚线l左右两侧的4个第二按钮331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每个座体310上还设置有连接板40。需要说明的是,图12中所示的是两个连接板40,分别位于虚线l的左右两侧,这两个连接板40一体成型。座体310与连接板40连接后的示意图可以参见图13-图14,其中,图14是图13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每个臂机构10上还设置有保护套50。需要说明的是,图15中所示的是两个保护套50,分别位于虚线l的左右两侧,这两个保护套50一体成型。臂机构10与保护套50连接后的示意图可以参见图16。

<第二方面>

如图17所示,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3,包括:

第一方面所述的夹持固定器件1,用于连接附着物;和

脱卸附接机构2,用于连接便携式设备。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