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合金轴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48444发布日期:2021-09-15 07:50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巴氏合金轴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轴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巴氏合金轴瓦。


背景技术:

2.巴氏合金(包括锡基轴承合金和铅基轴承合金)是最广为人知的轴承材料,具有减摩特性的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由美国人巴比特发明而得名,因其呈白色,又称白合金,其应用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代。具有减摩特性的锡基巴氏合金和铅基巴氏合金是唯一适合相对于低硬度轴转动的材料,与其它轴承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压入性,广泛用于大型船用柴油机、涡轮机、交流发电机,以及其它矿山机械和大型旋转机械等;但现有的巴氏合金轴瓦仍存在着使用寿命短,抗冲击性能较差等技术问题。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滑动轴承巴氏合金轴瓦的浇注新工艺[申请号:201610937955.9],先将基体进行热处理和冷却处理,打磨除去氧化层并清洗轴瓦,处理完后进行挂锡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将轴瓦全部放到锡液中,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采用氯化铵和氯化锌试剂,起到防氧化和固化的作用。最后进行巴氏合金的挤压浇注,将巴氏合金液倒于轴瓦中,利用模具进行挤压处理,得到精良巴氏合金轴瓦成品。本发明还制作了一套全新的模具,使工艺效果更好。本发明可避免浇口远端出现缩松等缺陷,提高铸件致密度,制作出精良的轴瓦,但该方法制造出的巴氏合金轴瓦仍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巴氏合金轴瓦。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巴氏合金轴瓦,包括截面呈半环形的轴瓦主体,所述的轴瓦主体外侧设有截面呈半环形的轴瓦安装座,所述的轴瓦主体由锡基巴氏合金制成,所述的轴瓦主体内还设有注油结构,所述的注油结构包括沿轴向设置且一端贯穿轴瓦主体的注油流道,所述的轴瓦主体内还设有与注油流道相连的半环形流道,所述的轴瓦主体上还设有若干进油孔,所述的轴瓦主体与轴瓦安装座之间还设有缓冲机构。
[0007]
在上述的巴氏合金轴瓦中,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轴瓦主体和轴瓦安装座之间的缓冲间隙,所述的缓冲间隙的截面呈半环形,所述的缓冲间隙内还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设置在的缓冲组件。
[0008]
在上述的巴氏合金轴瓦中,所述的缓冲组件包括下缓冲座和上缓冲座,所述的下缓冲座底部与轴瓦安装座焊接,所述的上缓冲座与轴瓦主体焊接,所述的下缓冲座和上缓冲座之间设有缓冲结构。
[0009]
在上述的巴氏合金轴瓦中,所述的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下缓冲座上的缓冲槽,所述的上缓冲座上设有插入至缓冲槽内的缓冲杆,所述的缓冲杆和缓冲槽之间还设有一号弹性件。
[0010]
在上述的巴氏合金轴瓦中,所述的缓冲槽和缓冲杆的截面均呈圆形,且缓冲槽的内径和缓冲杆直径相适配。
[0011]
在上述的巴氏合金轴瓦中,所述的缓冲槽两侧还设有两个沿缓冲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限位槽,所述的缓冲杆上还设有两个插入至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块。
[0012]
在上述的巴氏合金轴瓦中,所述的一号弹性件为一号压缩弹簧,一号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杆和缓冲槽焊接。
[0013]
在上述的巴氏合金轴瓦中,所述的缓冲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下缓冲座和上缓冲座之间的若干二号压缩弹簧,二号压缩弹簧上下端分别与上缓冲座和下缓冲座焊接,若干二号压缩弹簧沿下缓冲座的中心线周向设置。
[0014]
在上述的巴氏合金轴瓦中,若干进油孔沿半环形流道轴向均匀设置,所述的进油孔沿轴瓦主体径向设置。
[0015]
在上述的巴氏合金轴瓦中,所述的轴瓦主体顶部两侧还各设有一个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的截面呈矩形,且两个定位块沿轴瓦主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通过注油流道、半环形流道和进油孔能向轴瓦主体内注入润滑油,轴瓦主体与轴瓦安装座之间设置的缓冲机构能对轴瓦进行缓冲防护,提高轴瓦的抗冲击性能以及轴瓦的使用寿命。
[0018]
2、轴瓦主体由锡基巴氏合金制成,巴氏合金的组织特点是,在软相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相质点,软相基体使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嵌藏性、顺应性和抗咬合性,并在磨合后,软基体内凹,硬质点外凸,使滑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成为贮油空间和润滑油通道,利于减摩;上凸的硬质点起支承作用,有利于承载。
[0019]
3、缓冲杆插入至缓冲槽内,在轴瓦受力时,缓冲杆向靠近缓冲槽方向运动,一号弹性件能对缓冲杆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从而提高轴瓦的抗冲击性能以及轴瓦的使用寿命。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巴氏合金轴瓦,包括截面呈半环形的轴瓦主体1,所述的轴瓦主体1外侧设有截面呈半环形的轴瓦安装座2,所述的轴瓦主体1由锡基巴氏合金制成,所述的轴瓦主体1内还设有注油结构3,所述的注油结构3包括沿轴向设置且一端贯穿轴瓦主体1的注油流道4,所述的轴瓦主体1内还设有与注油流道4相连的半环形流道5,所述的轴瓦主体1上还设有若干进油孔6,所述的轴瓦主体1与轴瓦安装座2之间还设有缓冲机构7。
[0024]
本实施例中,通过注油流道4、半环形流道5和进油孔6能向轴瓦主体1内注入润滑油,轴瓦主体1与轴瓦安装座2之间设置的缓冲机构7能对轴瓦进行缓冲防护,提高轴瓦的抗
冲击性能以及轴瓦的使用寿命。
[0025]
轴瓦主体1由锡基巴氏合金制成,巴氏合金的组织特点是,在软相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相质点,软相基体使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嵌藏性、顺应性和抗咬合性,并在磨合后,软基体内凹,硬质点外凸,使滑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成为贮油空间和润滑油通道,利于减摩;上凸的硬质点起支承作用,有利于承载。
[0026]
具体地说,结合图1和图2所示,缓冲机构7包括设置在轴瓦主体1和轴瓦安装座2之间的缓冲间隙8,所述的缓冲间隙8的截面呈半环形,所述的缓冲间隙8内还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设置在的缓冲组件9。缓冲间隙8内的缓冲组件9能对轴瓦进行缓冲防护,提高轴瓦的抗冲击性能以及轴瓦的使用寿命。
[0027]
更具体地说,结合图1和图2所示,缓冲组件9包括下缓冲座10和上缓冲座11,所述的下缓冲座10底部与轴瓦安装座2焊接,所述的上缓冲座11与轴瓦主体1焊接,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的下缓冲座10和上缓冲座11之间设有缓冲结构12。缓冲结构12能对轴瓦进行缓冲防护,提高轴瓦的抗冲击性能以及轴瓦的使用寿命。
[0028]
优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缓冲结构12包括设置在下缓冲座10上的缓冲槽13,所述的上缓冲座11上设有插入至缓冲槽13内的缓冲杆14,所述的缓冲杆14和缓冲槽13之间还设有一号弹性件15。缓冲杆14插入至缓冲槽13内,在轴瓦受力时,缓冲杆14向靠近缓冲槽13方向运动,一号弹性件15能对缓冲杆14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从而提高轴瓦的抗冲击性能以及轴瓦的使用寿命。
[0029]
优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缓冲槽13和缓冲杆14的截面均呈圆形,且缓冲槽13的内径和缓冲杆14直径相适配能够防止缓冲杆14左右晃动。
[0030]
优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缓冲槽13两侧还设有两个沿缓冲槽13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限位槽16,所述的缓冲杆14上还设有两个插入至限位槽16内并与限位槽16滑动连接的限位块17。限位槽16配合限位块17能防止缓冲杆14从缓冲槽13内脱离。
[0031]
优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号弹性件15为一号压缩弹簧18,一号压缩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杆14和缓冲槽13焊接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0032]
优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缓冲结构12还包括设置在下缓冲座10和上缓冲座11之间的若干二号压缩弹簧19,二号压缩弹簧19上下端分别与上缓冲座11和下缓冲座10焊接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若干二号压缩弹簧19沿下缓冲座10的中心线周向设置。
[0033]
优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若干进油孔6沿半环形流道5轴向均匀设置能提高进油效率,所述的进油孔6沿轴瓦主体1径向设置。
[0034]
优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轴瓦主体1顶部两侧还各设有一个定位块20,所述的定位块20的截面呈矩形,且两个定位块20沿轴瓦主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能便于两个半环形轴瓦主体进行定位。
[003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注油流道4、半环形流道5和进油孔6能向轴瓦主体1内注入润滑油,轴瓦主体1与轴瓦安装座2之间设置的缓冲机构7能对轴瓦进行缓冲防护,提高轴瓦的抗冲击性能以及轴瓦的使用寿命;轴瓦主体1由锡基巴氏合金制成,巴氏合金的组织特点是,在软相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相质点,软相基体使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嵌藏性、顺应性和抗咬合性,并在磨合后,软基体内凹,硬质点外凸,使滑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成为贮油空间和润滑油通道,利于减摩;上凸的硬质点起支承作用,有利于承载,缓冲间隙8内的
缓冲组件9能对轴瓦进行缓冲防护,提高轴瓦的抗冲击性能以及轴瓦的使用寿命,缓冲结构12能对轴瓦进行缓冲防护,提高轴瓦的抗冲击性能以及轴瓦的使用寿命,缓冲杆14插入至缓冲槽13内,在轴瓦受力时,缓冲杆14向靠近缓冲槽13方向运动,一号弹性件15能对缓冲杆14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从而提高轴瓦的抗冲击性能以及轴瓦的使用寿命,限位槽16配合限位块17能防止缓冲杆14从缓冲槽13内脱离。
[003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