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2567发布日期:2021-07-23 14:0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轴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轴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中和工业中随处可见转动机构。对于转动机构的制动,现有的制动系统为鼓刹或者碟刹,其不仅结构复杂,只能安装在特定结构的转轴上面;而且,需要搭配特定的驱动结构,例如手刹机构,才能实现常闭状态。现有的制动系统结构复杂,对安装条件要求较高、且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轴制动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制动系统结构复杂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轴制动装置,其包括底座、上制动器、下制动器,以及连接组件。底座具有相向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制动件包括用以夹持转轴的第一夹持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下制动件包括用以夹持转轴的第二夹持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两侧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连接组件用以连接所述上制动件和所述下制动件。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活动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活动的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夹设有用以容置外部转轴的转轴容腔。所述连接组件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和远离,以夹紧或释放外部转轴。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贯穿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活动的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外部转轴的轴向,用以驱使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相互靠近和远离。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第四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至少两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以驱使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外部转轴的方向,用以铰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中间设置有凹槽以套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四连接部中间设置有凹槽以套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抵接凸起,以套置于所述第四连接部。两个抵接凸起的内侧面于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l。所述第三间隙不大于0.5mm。优选地,所述第三间隙l不大于0.25mm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一支撑部均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穿管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外部转轴的轴向,用以驱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相互靠近和远离。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的至少两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以驱使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螺纹连接,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另一端通过弹簧垫片顶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驱动部。

所述驱动部为手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以夹持外部转轴的端面均为弧形,以形成一直径a的转轴容腔。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b。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c。

所述第一间隙b和所述第二间隙c均不大于所述直径a的五分之二。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以夹持外部转轴的端面上均设置有摩擦片。

所述第一间隙b和所述第二间隙c均为所述直径a的四分之一。

可选地,还包括配置于所述底座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表面可滑动的贴合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面,用以罩住所述外部转轴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可活动配置在底座上的上制动件和下制动件来夹持转轴,以起到对转轴进行制动的作用。其不需要连接外部设备,即可进行自锁式的将转轴锁定,防止转轴进行转动,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制动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制动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第二中制动装置铰接部分的连接图。

图中标记:1-上制动件;2-摩擦片;3-第一连接件;4-第一连接部;5-第三连接部;6-底座;7-下制动件;8-转轴容腔;9-第二夹持部;10-第四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件;13-第一夹持部;14-第一支撑部;15-第二支撑部;16-螺栓;17-弹簧垫片;18-压簧;19-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制动装置的正视图和左视图。转轴制动装置包括底座6、上制动器、下制动器,以及连接组件。

底座6具有相向设置的第一支撑部14和第二支撑部15。上制动件1包括用以夹持转轴的第一夹持部13和位于第一夹持部13两侧的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11。下制动件7包括用以夹持转轴的第二夹持部9和位于第一夹持部13两侧的第三连接部5和第四连接部10。连接组件用以连接上制动件1和下制动件7。

第一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可活动的配置于第一支撑部14。第二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0可活动的配置于第二支撑部15。以使第一夹持部13和第二夹持部9之间夹设有用以容置外部转轴的转轴容腔8。

连接组件能够驱使第一夹持部13和第二夹持部9相互靠近和远离,以夹紧或释放外部转轴。

具体地,第一夹持部13和第二夹持部9用以夹持外部转轴的端面均为弧形,以形成一圆形的转轴容腔8。并且在弧形面上设置有摩擦片2用以增加摩擦力。通过底座6将上制动件1和下制动件7设置在转轴的端部,使转轴容腔8套置在转轴端部上。通过连接组件来驱使上制动件1和下制动件7之间相互靠近,从而夹紧转轴以制动。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夹持部13和第二夹持部9相适配的转轴为圆柱形,在其它实施例中,转轴的端部可以设置一个扁位,第一夹持部13和第二夹持部9之一为平面,另一为圆弧状。或者,转轴的端部设置两个扁位,第一夹持部13和第二夹持部9均为平面结构。均可实现通过对转轴的端部进行夹持,以实现制动的效果。

底座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4和第二支撑部15。上制动件1在第一夹持部13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11。下制动件7在第二夹持部9的两端设置有第三连接部5和第四连接部10。连接组件包括用以连接第一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的第一连接件3;以及用以连接第二连接部11和第三连接部5的第二连接件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12均为螺栓16;优选为外六角平头螺栓16。在第一连接部4、第三连接部5,以及第一支撑部14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在第二连接部11、第四连接部10,以及第二支撑部15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方向垂直于转轴容腔8的轴线方向;使得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12的轴向垂直于外部转轴的轴向。

第一连接件3依次穿过第一连接部4、第一支撑部14,然后和第三连接部5螺纹连接。第二连接件12一次穿过第二连接部11、第二支撑部15,然后和第四连接部10螺纹连接。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11、第一支撑部14,以及第二支撑部15上的通孔为光孔,使得上上制动件1和下制动件7可活动的配置于底座6上(即:第一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可活动的配置于第一支撑部14;第二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0可活动的配置于第二支撑部15)。第一连接件3的头部通过弹簧垫片17顶接于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件12的头部通过弹簧垫片17顶接于第二连接部11。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多个弹性件。优选地,弹性件为压簧18。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可以是弹性橡胶,蝶形弹簧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多个弹性件分别配置在第一连接部4和第一支撑部14、第二连接部11和第二支撑部15、第三连接部5和第一支撑部14,以及第四连接部10和第二支撑部15之间。

锁紧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12时压缩弹性件,使得第二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0,以及第一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相互靠近,从而夹紧转轴。此时弹性件能够起到防松的作用。松开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12时,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以驱使第二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0,以及第一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相互远离,从而松开转轴。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12可以不使用螺栓16,而使用中部可转动的配置在支撑部上,两端设置有相反螺向的螺牙的双头螺杆结构。其两端分别于上制动件1和下制动件7螺纹间接,通过旋转反牙的双头螺杆即可实现上制动块和下制动块之间的靠近和远离。同样也能实现相同的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将可活动配置在底座6上的上制动件1和下制动件7来夹持转轴,以起到对转轴进行制动的作用。其不需要连接外部设备,即可进行自锁式的将转轴锁定,防止转轴进行转动,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12头部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驱动部19。通过驱动部19可以在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驱动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12,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19为手轮。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为旋转凸块式的顶压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转轴容腔8的直径为a。第一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之间具有第一间隙b。第二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c。第一间隙b和第二间隙c均不大于直径a的五分之二。优选地,第一间隙b和第二间隙c均为直径a的四分之一。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间隙b和第二间隙c均为直径a的26%。设置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不仅能够防止摩擦片2磨损时无法夹紧转轴的情况,能够减少上制动块和下制动块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卡涩,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转轴制动装置还包括配置于底座6的保护罩。保护罩的表面可滑动的贴合于第一夹持部13和第二夹持部9的端面,用以罩住外部转轴端部。防护罩能够防止粉尘落入转轴和上制动片和下制动片之间的间隙中,以保证,摩擦片2和转轴之间的接触效果,保证转轴制动装置的制动效果。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转轴制动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请参考实施例1中的相应内容。

请参阅图3至图5。图3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转轴制动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1、第二支撑部15,以及第四连接部10采用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二连接部11、第四连接部10,以及第二支撑部15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的轴向平行于转轴容腔8的轴线方向;使得第二连接件12的轴向平行于外部转轴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部4和第一支撑部14,以及第三连接部5和第一支撑部14之间的弹性件,以与第一连接件3相互配合驱动上制动块和下制动块之间的靠近和远离。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可以为设置在第二连接部11和第二支撑部15,以及第四连接部10和第二支撑部15之间的扭簧。同样能够取得相同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了例对弹性件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1中间设置有凹槽以套置于第二支撑部15。第四连接部10中间设置有凹槽以套置于第二连接部11。通过相互套置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保证上制动块和下制动块之间受力的均衡,延长,不会发生翘边的情况,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具体地,第二连接部11的凹槽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支撑部15外侧面之间的距离0.5mm。第四连接部10的凹槽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部11外侧面之间的距离0.5mm。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

第二连接件12的两端均设置有抵接凸起,以套置于第四连接部10。两个抵接凸起的内侧面于第四连接部10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l。第三间隙不大于0.5mm。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12为外六角平头螺栓16,其一侧的抵接凸起为外六角头部,另一侧的凸起为螺母;其另一侧配置有两个螺母,在两个螺母中间配置有弹簧垫片17防止螺母松脱。优选地,第三间隙l不大于0.25mm。更为优选地,第三间隙l为0.25mm。0.25mm的间隙,能够使得第一第四连接部10能够顺畅的转动,且不会具有较大的间隙晃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