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混动变速箱液压阀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1025发布日期:2021-09-15 08:0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混动变速箱液压阀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混动变速箱液压阀板总成。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混动变速箱液压阀板总成因结构设计缺陷,存在流量损失大的问题,而且不能根据负载需求压力设定主油压,导致系统功率损失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混动变速箱液压阀板总成,目的是减少流量损失。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新能源汽车混动变速箱液压阀板总成,包括阀体组件以及与阀体组件连接的第一换挡电磁阀、第二换挡电磁阀、第三换挡电磁阀、调压电磁阀、进油切换阀、主压阀、限压阀、安全阀、溢流阀、旁通阀和冷却阀,阀体组件上设置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冷却润滑出油口、第二冷却润滑出油口、第三冷却润滑出油口和第四冷却润滑出油口;进油切换阀与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连通,阀体组件内部设置第一冷却润滑油路、第二冷却润滑油路、第三冷却润滑油路和第三冷却润滑控制油路,第一冷却润滑出油口与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第二冷却润滑出油口和第三冷却润滑出油口与第二冷却润滑油路连通,第四冷却润滑出油口与第三冷却润滑油路连通,冷却阀的输出端与第三冷却润滑油路连通,冷却阀的控制端与第二进油口连通。
5.所述阀体组件包括上阀体、下阀体以及设置于上阀体和下阀体之间的阀体隔板,所述第一换挡电磁阀、第二换挡电磁阀、第三换挡电磁阀和调压电磁阀与上阀体连接,所述进油切换阀、主压阀、限压阀、安全阀、溢流阀、旁通阀和冷却阀与下阀体连接,所述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冷却润滑出油口、第二冷却润滑出油口、第三冷却润滑出油口设置于下阀体上,第四冷却润滑出油口设置于上阀体上。
6.所述进油切换阀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进油切换阀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进油切换阀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与主油路连通,进油切换阀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进油切换阀的控制端与第一进油口连通。
7.所述主压阀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油路连通,主压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主压阀的控制端与调压油路连通;
8.所述第一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与主油路连通,第一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换挡油路连通;第二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与主油路连通,第二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二换挡油路连通;第三换挡电磁阀的输入端与主油路连通,第三换挡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三换挡油路连通;
9.所述限压阀的输入端与主油路连通,限压阀的输出端与限压油路连通。
10.所述调压电磁阀的输入端与限压油路连通,调压电磁阀的输出端与调压油路连
通;所述安全阀的输入端与第二进油口连通,安全阀的输出端与油箱连通;所述溢流阀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溢流阀的输出端与供油进口连通;所述旁通阀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旁通阀的输出端与第二冷却润滑油路连通;所述冷却阀的输入端与第二冷却润滑油路连通,冷却阀的输出端与第三冷却润滑油路连通,冷却阀的控制端与第二进油口连通。
11.所述下阀体上设置散热进油口、散热出油口、第一换挡出油口、第二换挡出油口和第三换挡出油口,第一换挡出油口与第一换挡油路连通,第二换挡出油口与第二换挡油路连通,第三换挡出油口与第三换挡油路连通,散热进油口与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散热出油口与第二冷却润滑油路连通。
12.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混动变速箱液压阀板总成,设置双进油口,可根据系统对液压流量的实际需求,进行自由切换进油口而选择合适的供油方式,可以减少流量损失;而且主油路设置了调压电磁阀,可根据负载需求压力设定主油压,可以减少系统功率损失。
附图说明
13.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混动变速箱液压阀板总成的爆炸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混动变速箱液压阀板总成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16.图3是下阀体油口视图;
17.图中标记为:
18.1、上阀体;2、阀体隔板;3、下阀体;101、第一换挡电磁阀;102、第二换挡电磁阀;103、第三换挡电磁阀;104、调压电磁阀;105、限压阀;106、第一换挡电磁阀孔;107、第二换挡电磁阀孔;108、第三换挡电磁阀孔;109、调压电磁阀孔;110、限压阀孔;111、第四冷却润滑出油口;301、冷却阀;302、旁通阀;303、进油切换阀;304、安全阀;305、主压阀;306、溢流阀;307、冷却阀孔;308、旁通阀孔;309、进油切换阀孔;310、安全阀孔;311、主压阀孔;312、溢流阀孔;313、第二冷却润滑出油口;314、第一换挡出油口;315、第三冷却润滑出油口;316、散热出油口;317、散热进油口;318、第一进油口;319、第三换挡出油口;320、第二进油口;321、第一冷却润滑出油口;322、第二换挡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混动变速箱液压阀板总成,包括阀体组件以及与阀体组件连接的第一换挡电磁阀101、第二换挡电磁阀102、第三换挡电磁阀103、调压电磁阀104、进油切换阀303、主压阀305、限压阀105、安全阀304、溢流阀306、旁通阀302和冷却阀301,阀体组件上设置第一进油口318、第二进油口320、第一冷却润滑出油口321、第二冷却润滑出油口313、第三冷却润滑出油口315和第四冷却润滑出油口
111;进油切换阀与第一进油口318和第二进油口320连通,阀体组件内部设置第一冷却润滑油路、第二冷却润滑油路、第三冷却润滑油路和第三冷却润滑控制油路,第一冷却润滑出油口321与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第二冷却润滑出油口313和第三冷却润滑出油口315与第二冷却润滑油路连通,第四冷却润滑出油口111与第三冷却润滑油路连通,冷却阀的输出端与第三冷却润滑油路连通,冷却阀的控制端与第二进油口320连通。阀体的内部设置有油路集成,包括:主油路、限压油路、调压油路、第一换挡油路、第二换挡油路、第三换挡油路、第一冷却润滑油路、第二冷却润滑油路、第三冷却润滑油路和第三冷却润滑控制油路。
22.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3所示,阀体组件包括上阀体、下阀体以及设置于上阀体和下阀体之间的阀体隔板,上阀体、下阀体和阀体隔板固定连接,第一换挡电磁阀101、第二换挡电磁阀102、第三换挡电磁阀103和调压电磁阀104与上阀体连接,进油切换阀303、主压阀305、限压阀105、安全阀304、溢流阀306、旁通阀302和冷却阀301与下阀体连接,第一进油口318、第二进油口320、散热进油口317、散热出油口316、第一换挡出油口314、第二换挡出油口322、第三换挡出油口319、第一冷却润滑出油口321、第二冷却润滑出油口313和第三冷却润滑出油口315设置于下阀体上,第四冷却润滑出油口111设置于上阀体上,第一换挡出油口314与第一换挡油路连通,第二换挡出油口322与第二换挡油路连通,第三换挡出油口319与第三换挡油路连通,散热进油口317与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散热出油口316与第二冷却润滑油路连通。
23.进油切换阀303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进油口318连通,进油切换阀303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进油口320连通,进油切换阀303的第一输出端与主油路连通,进油切换阀303的第二输出端与主油路连通,进油切换阀303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进油切换阀303的控制端与第一进油口318连通。主压阀305的输入端与主油路连通,主压阀305的输出端与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主压阀305的控制端与调压油路连通。第一换挡电磁阀101的输入端与主油路连通,第一换挡电磁阀101的输出端与第一换挡油路连通。第二换挡电磁阀102的输入端与主油路连通,第二换挡电磁阀102的输出端与第二换挡油路连通。第三换挡电磁阀103的输入端与主油路连通,第三换挡电磁阀103的输出端与第三换挡油路连通。限压阀105的输入端与主油路连通,限压阀105的输出端与限压油路连通。调压电磁阀104的输入端与限压油路连通,调压电磁阀104的输出端与调压油路连通。安全阀304的输入端与第二进油口320连通,安全阀304的输出端与油箱连通。溢流阀306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溢流阀306的输出端与供油进口连通。旁通阀302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旁通阀302的输出端与第二冷却润滑油路连通。冷却阀301的输入端与第二冷却润滑油路连通,冷却阀301的输出端与第三冷却润滑油路连通,冷却阀301的控制端与第二进油口320连通。
24.第一换挡出油口314与第一换挡油路连通;第二换挡出油口322与第二换挡油路连通;第三换挡出油口319与第三换挡油路连通;散热进油口317与第一冷却润滑油路连通,散热出油口316与第二冷却润滑油路连通。
25.下阀体上设置进油切换阀孔309、主压阀孔311、安全阀孔310、溢流阀孔312、旁通阀孔308和冷却阀孔307,进油切换阀孔309中安装进油切换阀303,主压阀孔311中安装主压阀305,安全阀孔310中安装安全阀304,溢流阀孔312中安装溢流阀306,旁通阀孔308中安装旁通阀302,冷却阀孔307中安装冷却阀301。
26.上阀体上设置有限压阀孔110、第一换挡电磁阀孔106、第二换挡电磁阀孔107、第三换挡电磁阀孔108和调压电磁阀孔109,限压阀孔110中安装限压阀105,第一换挡电磁阀孔106中安装第一换挡电磁阀101,第二换挡电磁阀孔107中安装第二换挡电磁阀102,第三换挡电磁阀孔108中安装第三换挡电磁阀103,调压电磁阀孔109中安装调压电磁阀104。
2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