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自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1774发布日期:2021-08-10 14:0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自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管道测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自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里纵横交错的地下排水管道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市政设施,一旦排水设施出现老化、堵塞、破裂、渗漏等问题,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威胁居民安全,因此,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日常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保养维护非常重要。

公告号为cn2107714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排水管道检测装置,包括把手、螺纹杆、伸长杆、转动轴、抱箍卡环、固定盘和支撑杆,把手的底部固定有螺纹杆,伸长杆的侧边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凹槽,且伸长杆凹槽内壁的上端固定有转动轴,螺纹杆的底部设有与转动轴相配合的通孔,螺纹杆的下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把检测头固定在抱箍卡环内,把伸长杆和螺纹杆展开,增加伸长杆的长度,然后把检测头移动到排水井内,通过检测头对管道进行检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当需要对管道内的不同深度进行检测时,在每次检测时,需要人工将伸长杆取出排水井外,并根据需要调整伸长杆至合适长度后,再将伸长杆放入管道内进行检测,由于在每次检测时,都需要人工调整伸长杆的长度,整个操作过程耗时费力,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对管道内的不同深度进行检测时,人工调整伸长杆的长度耗时费力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自动测量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道自动测量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检测头,还包括控制箱、铰接连接在控制箱底部的若干支腿,所述控制箱的底部设有导套,所述导套内滑移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底端伸出导套的底部并与检测头相连,所述导柱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检测头的安装组件,所述控制箱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导柱的顶端伸入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用于驱动导柱升降的高度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安装组件将检测头固定在导柱的底部,再将支腿放置在合适位置,使得检测头对准排水井的井口,然后利用高度调节组件驱动导柱下降,利用导套对导柱的下降起到导向作用,以便将检测头插入管道内部进行检测;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测量装置,不需要人工手动调节导柱的高度,省时省力,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与导柱底端相连的安装盘、两相对设置在安装盘底部的抱箍、设置在抱箍内侧壁上的气囊以及与气囊相连的进气管,所述安装盘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移有导向块,所述抱箍的顶端安装在导向块的下表面,两所述抱箍的底端之间通过伸缩件相连,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用于固定导向块的定位件,两所述气囊的相对侧壁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固定检测头的锁紧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两个抱箍相互远离,使得伸缩件伸开,同时两个导向块在导向槽内相互远离,此时可将检测头放入两个抱箍之间,然后放开抱箍,伸缩件回缩,利用定位件将定位块固定在定位槽内,同时通过进气管为气囊供气,使得气囊紧贴在检测头的侧壁,以实现对气囊的夹持固定。

可选的,所述伸缩件包括位于两个抱箍底端之间的导向杆以及套设在导向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抱箍的底端侧壁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穿过导向孔并连接有凸缘,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抱箍的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抱箍的内侧壁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的设置,对两个抱箍的滑移起到导向作用,当将两个抱箍相互远离时,第一弹簧被拉伸,此时可将检测头放入两个抱箍之间,放开抱箍时,利用第一弹簧的弹性复位力,两个抱箍相互靠近,以实现对检测头的夹持固定。

可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在导向槽槽壁上的电磁铁以及设置在导向块侧壁上的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吸附固定在永磁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抱箍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将电磁铁通电,电磁铁产生磁场,将永磁铁吸附固定在电磁铁上,进而可将导向块固定在导向槽内,使得抱箍对检测头稳定夹持。

可选的,所述导柱和安装盘之间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导柱的底端,所述安装盘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座的下表面,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微型气泵,所述进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与微型气泵相连,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电机,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设有通孔,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穿过通孔并与转轴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型气泵,对进气管提供气源,进而可实现对气囊的充气,使得气囊膨胀并将检测头夹紧,提高了检测过程的稳定性。

启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带动安装盘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增大了检测头的检测范围,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钢丝绳、用于对钢丝绳收卷的卷扬机,所述钢丝绳远离卷扬机的一端与导柱的顶端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卷扬机,对钢丝绳收放,进而带动导柱升降,实现了对检测头的高度调节。

可选的,所述导柱的侧壁上设有滑块,所述导套的内侧壁设有供滑块滑移的滑槽,所述滑块的下表面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控制箱的侧壁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距离传感器、卷扬机和触摸显示屏依次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块和滑槽的配合,对导柱的升降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随着导柱的升降,利用距离传感器实时检测滑块与滑槽槽壁之间的间距,并将检测到的距离信号传送至plc控制电路,并通过触摸显示屏显示出来,方便人员实时观测导柱的下降深度,当下降深度达到所需值时,人员通过触摸显示屏,操控卷扬机停止工作,此时可将检测头移动至合适位置进行检测。

可选的,所述滑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与滑槽的槽壁相连,所述第二弹簧的伸缩方向与滑槽的长度方向同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柱在下降时,利用第二弹簧的弹力,为滑块提供向下滑移的力,提高了导柱下降过程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安装组件将检测头固定在导柱的底部,再将支腿放置在合适位置,使得检测头对准排水井的井口,然后利用高度调节组件驱动导柱下降,以便将检测头插入管道内部进行检测,不需要人工手动调节导柱的高度,省时省力,提高了检测效率;

2.通过进气管为气囊供气,使得气囊紧贴在检测头的侧壁,以实现对气囊的夹持固定;

3.利用距离传感器实时检测滑块与滑槽槽壁之间的间距,并将检测到的距离信号传送至plc控制电路,并通过触摸显示屏显示出来,方便人员实时观测导柱的下降深度,当下降深度达到所需值时,人员通过触摸显示屏,操控卷扬机停止工作,此时可将检测头移动至合适位置进行检测,实现了对管道内部的自动检测,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管道自动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检测头;2、控制箱;3、支腿;4、导套;5、导柱;6、安装组件;61、安装盘;62、抱箍;63、气囊;64、进气管;65、导向槽;66、导向块;7、伸缩件;71、导向杆;72、第一弹簧;73、导向孔;74、凸缘;8、定位件;81、电磁铁;82、永磁铁;9、第一空腔;10、高度调节组件;101、钢丝绳;102、卷扬机;11、滑块;12、滑槽;13、距离传感器;14、触摸显示屏;15、第二弹簧;16、安装座;17、第二空腔;18、微型气泵;19、电机;20、通孔;2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管道自动测量装置。参照图1,测量装置包括呈方形设置的控制箱2,控制箱2的下表面铰接连接有若干支腿3,若干支腿3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支腿3均倾斜设置,支腿3的较高一端与控制箱2的下表面铰接连接,支腿3的较高一端与控制箱2的下表面铰接连接,支腿3的较低一端支设在地面。

参照图1和图2,控制箱2的下表面中部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套4,导套4位于三个支腿3之间,导套4内滑移连接有导柱5,导柱5的底端伸出导套4的底部并连接有检测头1,控制箱2内设有第一空腔9,导柱5的顶端伸入第一空腔9内,第一空腔9内设有用于驱动导柱5升降的高度调节组件10;在检测时,将三个支腿3放置在合适位置,同时将导柱5正对井口,启动高度调节组件10,驱动导柱5下移,进而带动检测头1下移至合适高度,进而可对管道内的不同深度进行检测,不需要人工调节导柱5的下降深度,省时省力,提高了检测效率。

参照图2,高度调节组件10包括卷扬机102,卷扬机102安装在检测箱位于第一空腔9的内顶壁,卷扬机102上缠绕连接有钢丝绳101,钢丝绳101远离卷扬机102的一端与导柱5的顶端固定连接;启动卷扬机102,对钢丝绳101收卷,进而带动导向柱到导向套内升降,通过对导向柱提升,以便将导向柱提升至合适高度,使得检测头1可对不同深度的管道内侧壁进行检测。

参照图2和图3,导柱5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滑块11,两个滑块11沿导柱5的径向相对设置,导套4的内侧壁设有供滑块11滑移的滑槽12,滑槽12的长度方向与导套4的轴向同向,滑块11和滑槽12的配合,对导柱5的滑移起到导向作用,滑块1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远离滑块11的一端与滑槽12的槽壁相连,第二弹簧15的伸缩方向与滑槽12的长度方向同向,利用第二弹簧15的弹力,为滑块11提供向下滑移的力,以便导柱5能够稳定下降,且第二弹簧15具有良好的弹性缓冲力,提高了导柱5升降过程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滑块11的下表面设有距离传感器13,控制箱2的侧壁安装有触摸显示屏14,距离传感器13、卷扬机102和触摸显示屏14之间依次电连接,利用距离传感器13实时检测滑块11与滑槽12槽壁之间的间距,并将检测信号传送至plc控制电路,并通过触摸显示屏14显示出来,同时人员可通过触摸显示屏14设置导柱5的升降距离,当导柱5升降至合适高度后,plc控制电路控制卷扬机102停止工作,最终实现了检测头1对管道内部的自动检测,检测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检测头1与触摸显示屏14电连接,通过检测头1将检测到的数值信号传送至plc控制电路中,并通过触摸显示屏14显示出来,方便人员及时记录检测数值,检测效率高。

参照图2和图4,导柱5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检测头1的安装组件6,安装组件6的设置,实现了检测头1与导柱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不同的型号规格的检测头1。安装组件6包括设置在导柱5底端的安装盘61,安装盘61的下表面且沿自身径向设有导向槽65,导向槽65内滑移设有两个相对的导向块66,本实施例中,导向槽65为燕尾槽,导向块66为燕尾块,进而导向块66可稳定的在导槽内滑移,两个导向块66的下表面均设有抱箍62,两个抱箍62的底端之间通过伸缩件7相连。

参照图2和图4,伸缩件7包括水平设置的导向杆71,导向杆71位于两个抱箍62的底端之间,两个抱箍62的底端侧壁均设有导向孔73,导向杆71的端部穿过导向孔73并连接有凸缘74,凸缘74的纵截面为圆形,凸缘74的直径尺寸大于导向孔73的孔径,导向杆71的设置,对两个抱箍62的滑移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导向杆7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72,第一弹簧72位于两个抱箍62之间,第一弹簧72的伸缩方向与导向杆71的轴向同向。

滑移两个抱箍62相互远离时,第一弹簧72被拉伸,带动导向块66在滑槽12内滑移,同时伸缩件7伸缩,可将检测头1放入两个抱箍62之间;然后放开抱箍62,利用第一弹簧72的弹性复位力,使得两个抱箍62相互靠近,以实现对抱箍62的夹持,为提高抱箍62对检测头1夹持的稳定性,导向槽65内设有用于固定导向块66的定位件8,将抱箍62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利用定位件8将导向块66固定在导向槽65内,以便两个抱箍62对检测头1稳定夹持。

参照图2和图4,定位件8包括设置在导向槽65与其槽口相对的槽顶壁上的电磁铁81,电磁铁81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65的长度方向同向,导向块66的顶壁设有永磁铁82并与电磁铁81抵接,将电磁铁81通电,电磁铁81产生磁场,进而可将永磁铁82吸附固定在电磁铁81上,实现了导向块66位于导向槽65内的定位。

参照图2和图4,为进一步加强对检测头1夹持的稳定性,两个抱箍62的内侧壁均设为弧形凹面,两个抱箍62的内侧壁均胶粘设有气囊63,气囊63的侧壁连接有进气管64,通过进气管64对气囊63充气,使得两个气囊63的相对侧壁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固定检测头1的锁紧空间,且气囊63具有良好的形变力,可稳定的贴合在检测头1的侧壁,以便对检测头1夹持固定。

参照图2和图4,导柱5的底端设有安装座16,安装座16位于导柱5和安装盘61之间,安装盘61的上表面通过转轴21与安装座16的下表面转动连接,安装座16的下表面设有通孔20,安装座16内设有与通孔20相连通的第二空腔17,第二空腔17内安装有电机19,电机19的驱动轴穿过通孔20并与转轴21同轴连接,启动电机19,驱动转轴2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实现了对检测头1的角度调节,增大了检测头1的检测范围。

本实施例中,第二空腔17内且位于电机19的两侧还设有微型气泵18,进气管64远离气囊63的一端伸入第二空腔17内,进气管64与微型气泵18相连,启动微型气泵18,实现了对气囊63的充放气,进气管64为软管,可随着安装盘61的转动,对气囊63稳定供气。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管道自动测量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首先拉动抱箍62,使得两个抱箍62之间的间距增大,同时带动导向块66在导向槽65内滑移,此时看将检测头1放入两个抱箍62之间,再放开抱箍62,利用弹簧的弹性复位力,使得两个抱箍62相互靠近,对检测头1进行夹持。

然后将电磁铁81通电,电磁铁81产生磁场,将永磁铁82吸附固定在电磁铁81上,进而可将导向块66固定在导向槽65内,再将启动微型气泵18,通过进气管64为气囊63供气,气囊63发生膨胀并与检测头1的侧壁贴合,实现了对检测头1的夹持固定。

此时将支腿3放置在合适位置,使得检测头1对准排水井的井口,通过操作显示屏设置导向杆71的下降距离,同时启动卷扬机102,对钢丝绳101放卷,进而导向杆71在导向套内下移,同时利用第一弹簧72为滑块11提供向下滑移的力,以便导向杆71能够稳定下降,导向杆71在下降过程中,利用距离传感器13实时检测滑块11与滑槽12槽壁之间的距离信号,并将检测到的距离信号传送至plc控制电路,当检测到的距离信号达到设定值时,卷扬机102停止工作,此时通过检测头1可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启动电机19,驱动转轴21转动,进而带动安装盘6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实现了对检测头1的角度调节,增大了检测头1的检测面积,提高了检测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