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黄油枪的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4775发布日期:2021-11-06 03:07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黄油枪的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黄油枪的传动结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动黄油枪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2.黄油枪是一种给机械设备加注润滑脂的手动工具。由于市场需求,电动黄油枪逐渐市场化,也变得越来越常见,电动黄油枪是一种微型电动黄油枪,市场上的电动黄油枪一般由黄油枪壳体、柱塞机构、曲柄滑块机构、齿轮减速机构、供油系统、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构成。传统的电动黄油枪可满足一般机械注油要求,但是其传动的动力一直是市场上的诟病,市场上的产品普遍通过增大电机的扭力来实现更大的输出,这样变相的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电动黄油枪的传动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电动黄油枪的传动结构,包括电机、行星齿轮组和汇流座,汇流座内设置有柱塞,行星齿轮组安置在电机及汇流座之间,电机通过行星齿轮组传动后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带动柱塞在汇流座内做活塞运动,所述行星齿轮组为多级行星齿轮系,在行星齿轮组的作用下,电机与偏心轮的传动比为 80

150:1。
6.所述偏心轮的中部设有带动偏心轮转动的转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行星齿轮组的一端、转轴连接行星齿轮组的另一端,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并在行星齿轮组的减速后带动转轴转动,并且,电机的输出轴和转轴同轴设置。
7.所述行星齿轮组至少包含两个外齿圈,两个外齿圈的齿数不同。
8.所述行星齿轮组为三级行星齿轮系,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带动第一行星齿轮转动,第一行星齿轮的转动架后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轮,第二太阳轮带动第二行星齿轮转动,第二行星齿轮的转动架后部设置有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带动第三行星齿轮转动,第三行星齿轮的转动架后部一体成型有转轴,或者,第三行星齿轮的转动架后部连接有转轴。
9.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啮合在第一外齿圈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啮合在第二外齿圈上;或者,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在第一外齿圈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啮合在第二外齿圈上。
10.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内槽,行星齿轮组安置在内槽中,两个外齿圈卡紧在内槽的侧壁上。
11.所述转轴上连接有两个偏心轮,偏心轮连接有相应的柱塞,两个偏心轮交错运动。
12.所述偏心轮外侧设置有升降件,升降件的外侧设置有翻边,偏心轮可推动翻边从而使升降件上下移动,柱塞卡紧连接在升降件上。
13.所述升降件的上方形成与所述偏心轮相配合的弧形翻边,所述升降件的下端设置
49

第二外齿圈;5

柱塞;6

偏心轮;61

转轴;62

升降件;621

弧形翻边; 622

柱塞卡槽;623

升降件槽口;63

凸轮;64

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

10所示:
34.一种电动黄油枪的传动结构,包括电机3、行星齿轮组4和汇流座2,汇流座2内设置有柱塞5,行星齿轮组4安置在电机3及汇流座2之间,电机3通过行星齿轮组4传动后带动偏心轮6转动,偏心轮6带动柱塞5在汇流座2内做活塞运动,所述行星齿轮组4为多级行星齿轮系,在行星齿轮组4的作用下,电机3与偏心轮6的传动比为80

150:1,即通过行星齿轮组4的中间传动,实现电机3转动80至150圈、偏心轮6转动1圈的效果。采用行星齿轮组4的方式增大传动扭力,并且通过优化传动比达到更佳的传动效果,电动黄油枪需要使用者手持操作,因此通过行星齿轮组4的方式进行减小传动部分的体积,让整体更为小巧。
35.所述偏心轮6的中部设有带动偏心轮6转动的转轴61,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30连接行星齿轮组4的一端、转轴61连接行星齿轮组4的另一端,电机3 的输出轴30转动并在行星齿轮组4的减速后带动转轴61转动,并且,电机3 的输出轴30和转轴61同轴设置,同轴设置可以让整体传动部分呈直线设置,让整体外形更为美观,而且,同轴设置可以有效降低传动过程中的损耗。
36.所述行星齿轮组4至少包含两个外齿圈,两个外齿圈的齿数不同,通过不同齿数的外齿圈调整行星齿轮系之间的传动比。
37.所述行星齿轮组4为三级行星齿轮系,电机3的输出轴30上固定有第一太阳轮41,第一太阳轮41带动第一行星齿轮42转动,第一行星齿轮转动架43后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轮431,第二太阳轮431带动第二行星齿轮44转动,第二行星齿轮转动架45后部设置有第三太阳轮451,第三太阳轮451带动第三行星齿轮46转动,第三行星齿轮转动架47后部一体成型有转轴61,或者,第三行星齿轮转动架47后部连接有转轴61,优选为,第三行星齿轮转动架47后部设置有转轴安置槽471,转轴安置槽471内连接有所述转轴61。
38.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2和第二行星齿轮44啮合在第一外齿圈48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46啮合在第二外齿圈49上;或者,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2啮合在第一外齿圈48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44和第三行星齿轮46啮合在第二外齿圈49 上。两种方案均可,其中两个相接的行星齿轮共用一个外齿圈,另一个行星齿轮独立使用一个外齿圈,厂家只需要调节独立使用外齿圈的行星齿轮即可调节电机3与偏心轮6之间的传动比,便于生产。
39.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有内槽12,行星齿轮组4安置在内槽12中,两个外齿圈卡紧在内槽12的侧壁上,一体成型在壳体1上的内槽12进行隐藏安装行星齿轮组4,简化产品结构。
40.所述转轴61上连接有两个偏心轮6,偏心轮6连接有相应的柱塞5,两个偏心轮6交错运动,交错运动的柱塞5可以实现其一柱塞5进入汇流座2、另一柱塞5远离汇流座2的效果,通过该结构让电机3的转动负载稳定,避免电机3 局部受力过大,保证电机3的稳定性。
41.所述偏心轮6外侧设置有升降件62,升降件62的外侧设置有翻边,偏心轮 6可推动翻边从而使升降件62上下移动,升降件62中部设置有纵向设置的升降件槽口623,转轴61穿设在升降件槽口623内,升降件槽口623限制升降件62 上下移动的行程并对移动进行移动
保持。升降件62下端设置有柱塞卡槽622,柱塞5卡紧连接在柱塞卡槽622上。
42.为了减小偏心轮6带动升降件62移动的阻力,升降件62的上方形成与所述偏心轮6相配合的弧形翻边621、升降件62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偏心轮6相配合的凸轮63或凸面,由于柱塞5进入汇流座2会收到更大的阻力,因此采用接触面更小及阻力更小的凸轮63或凸面进行接触偏心轮6,让传动更为稳定且有效。
43.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轴承64,转轴61通过轴承64架设在壳体1 上,作为优选,壳体1外侧固定连接有壳体盖板10,壳体盖板10用于遮挡传动部件;汇流座2固定在壳体1上,当电机3转动时,两根交错运动的柱塞5在汇流座2内做活塞运动。
4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