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缓冲的水源地环境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6223发布日期:2021-09-29 04:4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缓冲的水源地环境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缓冲的水源地环境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的国家,饮用水水源地概括了提供城镇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影响河流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工业点源、生活污染、农业面源、其他污染和上游超标来水等,为此,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水源地监测体系。
3.现有的水源地环境检测装置,检测过程中处于水中会因为水流量的大小对检测装置造成不同程度的震动,容易导致检测数据的误差,加大了检测的难度,降低了检测精准度,且水中沙石的碰撞,易导致装置损坏,提高了检测成本,且由于检测的水源地地形的不同,对检测装置的高度无法进行调节,不能适应各种地形,降低了检测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减震缓冲的水源地环境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缓冲的水源地环境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会因为水流量的大小以及水中沙石的碰撞,对检测装置造成不同程度的震动,容易导致检测数据的误差,由于不能对检测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不能适应检测的不同的水源地地形,且由于不能对检测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不能适应检测的不同的水源地地形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缓冲的水源地环境检测装置,包括本体、弹性杆、固定层、连接杆、套管和转动杆,所述弹性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底部,且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层固定连接在所述弹性杆的底部,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层的底部前侧左右两侧和后侧中间,所述套管套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下侧,所述转动杆插接在所述套管的内侧壁上侧,所述弹性杆的外侧壁套接有弹性套,所述固定层的内侧壁之间粘接有弹性层,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壁中间开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杆的前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啮合齿,所述套管的内侧壁上侧开有第五通孔,所述套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且所述活动杆插接在所述第三通孔的内腔,所述转动杆的末端插接有齿轮。
6.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外侧壁套接有保护套,所述本体的形状呈弧形形状。
7.优选的,所述弹性杆为压缩海绵件,所述弹性套为弹簧。
8.优选的,所述固定层的左侧壁开有第一通孔,且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层的前侧壁开有第二通孔,且均匀分布,所述弹性层为橡胶层。
9.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顶部开有第四通孔,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套管的形状呈回字型形状。
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壁中间插接有限
位件,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套管的内侧壁上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减震缓冲的水源地环境检测装置,通过安装的弹性杆和弹性套能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减震,通过在固定层上增设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水流冲击检测装置时进行水流分散缓冲,配合底部安装的三根连接杆,三根连接杆形成三角结构,能有效保持了检测装置的稳定性,防止装置受到震动,避免检测数据的误差,通过在本体上安装的保护套也能进一步缓冲和保护装置,不会因受到水中沙石的磕碰而导致装置损坏,降低了检测成本,通过在装置下安装的三根连接杆和与其配备的套管,通过旋转转盘来调节连接杆和套管的距离,实现对检测装置的高度调节,三根连接杆独立存在,可以分别调整不同的高度,能够适应不同的水源地的地形,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00、本体;110、保护套;200、弹性杆;210、弹性套;300、固定层;310、第一通孔;320、第二通孔;330、弹性层;400、连接杆;410、第三通孔;420、啮合齿;500、套管;510、第四通孔;520、第五通孔;530、活动杆;540、插杆;600、转动杆;610、转盘;620、限位件;630、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缓冲的水源地环境检测装置,能有效保持了检测装置的稳定性,防止装置受到震动,避免检测数据的误差,不会因受到水中沙石的磕碰而导致装置损坏,降低了检测成本,实现对检测装置的高度调节,能够适应不同的水源地的地形,提高了检测效率,请参阅图1

4,包括本体100、弹性杆200、固定层300、连接杆400、套管500和转动杆600;
19.请再次参阅图1

3,本体100用于安装连接弹性杆200、固定层300、连接杆400、套管500和转动杆600;
20.请再次参阅图2

3,弹性杆200的外侧壁套接有弹性套210,弹性杆200固定连接在本体100的底部,且均匀分布,弹性杆200用于对本体100和固定层300进行连接和缓冲减震,弹性套210用于对本体100进行缓冲作用;
21.请再次参阅图1

4,固定层300的内侧壁之间粘接有弹性层330,固定层300固定连接在弹性杆200的底部,固定层300用于对弹性杆200和连接杆400进行连接,弹性层330用于对本体100进行缓冲作用;
22.请再次参阅图2

4,连接杆400的左侧壁中间开有第三通孔410,连接杆400的前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啮合齿420,连接杆400固定连接在固定层300的底部前侧左右两侧和后侧中间,连接杆400用于固定层300和套管500进行连接,第三通孔410用于方便活动杆530进行活动,连接杆400与套管500进行连接,啮合齿420用于连接杆400与套管500进行升降操作;
23.请再次参阅图1

4,套管500的内侧壁上侧开有第五通孔520,套管50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杆530,且活动杆530插接在第三通孔410的内腔,套管500套接在连接杆400的外侧壁下侧,套管500用于连接杆400和插杆540进行连接,第五通孔520用于连接杆400与活动杆530进行连接,活动杆530用于套管500与连接杆400进行连接;
24.请再次参阅图1

4,转动杆600的末端插接有齿轮630,转动杆600插接在套管500的内侧壁上侧,转动杆600用于转动齿轮630,齿轮630用于带动啮合齿420进行转动。
25.请再次参阅图1

3,为了方便保护本体100,为了方便本体100进行缓冲减震作用,本体100的外侧壁套接有保护套110,本体100的形状呈弧形形状。
26.请再次参阅图2

3,为了增加本体100底部的弹性力,进一步对本体100进行缓冲,弹性杆200为压缩海绵件,弹性套210为弹簧。
27.请再次参阅图1

4,为了方便对水流进行疏散,固定层300的左侧壁开有第一通孔310,且均匀分布,固定层300的前侧壁开有第二通孔320,且均匀分布,弹性层330为橡胶层。
28.请再次参阅图1

4,为了方便连接杆400与套管500之间进行连接与灵活活动,套管500的顶部开有第四通孔510,套管5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540,套管500的形状呈回字型形状。
29.请再次参阅图1

4,为了方便控制转动杆600进行转动,为了对转动杆600进行位置固定,转动杆600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10,转动杆600的外侧壁中间插接有限位件620,且限位件620位于套管500的内侧壁上侧。
30.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先将通过转盘610旋转转动杆600带动齿轮630的转动,限位件620保持转动杆600在套管500上第五通孔520的中间固定不脱落,通过第四通孔510由转动杆600上的齿轮630带动连接杆400上的啮合齿420上下活动,连接杆400内的第三通孔410配合活动杆530带动套管500的升降,调节好该检测装置的高度通过插杆540插在需要的水源地中,固定层300上的第一通孔310和第二通孔320将水流进行分散疏导,两侧的固定层300内的弹性层330对检测装置进行缓冲作用,弹性杆200和弹性套210对本体100进行减震缓冲,防止本体100受到冲击力,保护套110对本体100的外壳进行最后的保护,即完成操作。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
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