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5227发布日期:2021-12-11 10:2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控制阀,该流量控制阀例如被列入制冷循环而用于制冷剂等流体的流量控制。


背景技术:

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往的流量控制阀。专利文献1的流量控制阀具备阀主体、配置在阀主体内的阀芯、使阀芯移动的电动机。
3.阀主体具有设置阀室的圆筒状的壳体。壳体安装有将该壳体横向(与壳体的轴向的正交方向)贯通的第一导管。第一导管通往阀室。在壳体的一方的端部安装有阀座部件。阀座部件设有通往阀室的阀口和包围阀口的阀座。在阀座部件安装有与阀口相连的第二导管。在壳体的另一方的端部安装有圆筒状的支架。在支架的内侧安装有套筒。阀芯插入套筒的内侧。阀芯和阀座与壳体的轴向相对地配置。阀芯通过电动机沿壳体的轴向移动,与阀座接触、分离地开闭阀口。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130271号公报
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8.专利文献1的流量控制阀,在阀室中,阀芯与第一导管在横向上相对地配置。为此,通过在第一导管流动的流体对阀芯产生横向的力。由此,阀芯可能会相对于阀座沿横向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9.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沿横向对阀芯施加的力的流量控制阀。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技术手段
1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流量控制阀,具有:筒状的壳体,该壳体设有阀室;套筒,该套筒的一端部配置于所述阀室;阀芯,该阀芯能沿所述壳体的轴向移动地保持于所述套筒,且该阀芯的顶端部配置于所述阀室;以及导管,该导管贯通所述壳体地配置,其特征为,所述套筒的一端部配置在所述阀芯与所述导管之间。
12.根据本发明,在设于壳体的阀室中,套筒的一端部配置在阀芯与导管之间。由此一来,从导管流入阀室的流体碰到套筒的一端部,能够减少直接碰到阀芯的流体的量。为此,能够有效抑制流体对阀芯施加的力。
13.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从所述导管的开口观察所述阀室时,目视确认到所述套筒的一端部占有所述开口的30%以上的面积。由此一来,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直接地碰到阀芯的流体的量。为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沿横向对阀芯施加的力。
14.在本发明中,优选为,阀座部件通过焊料固定结合于所述壳体的一方的端部,所述
阀座部件的周缘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一起形成环状槽。由此一来,能够在组装流量控制阀时在环状槽中设置焊料,熔融的焊料暂时蓄积在环状槽中而抑制不需要的流出。为此,能够使焊料在壳体与阀座部件之间高效地流动,能够将壳体与阀座部件更加可靠地固定结合。
15.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或所述阀座部件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槽,该螺旋槽供将所述壳体与所述阀座部件固定结合的所述焊料流动。由此一来,焊料在螺旋槽中流动而壳体与阀座部件遍及周向整体地固定结合。为此,能够将壳体与阀座部件更加可靠地固定结合。
16.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导管通过焊料固定结合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与所述阀座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所述环状的间隙形成为供将所述壳体与所述导管固定结合的所述焊料进入。由此一来,将壳体与导管固定结合的焊料进入壳体与阀座部件之间的环状的间隙之后固化而埋在该环状的间隙,能够将壳体与阀座部件更加可靠地固定结合。
17.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壳体形成为沿所述轴向呈面对称。由此一来,在组装流量控制阀时,不需要区分壳体的各端部,能够提高组装性。
18.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具有使所述阀芯沿所述壳体的轴向移动的阀芯驱动部,所述阀芯驱动部具有圆筒状的外壳、收容在所述外壳的内侧的转子、配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的定子,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壳通过焊接接合。由此一来,例如,与在安装套筒的支架的一端部焊接壳体且在另一端部焊接外壳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焊接部位的个数,因此能够降低焊接工序所需的成本。并且,本发明与上述结构相比,由于在壳体与外壳之间不配置支架而能相应地将焊接部位从导管更加远离地配置,因此能够抑制焊接的热影响将阀芯与套筒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或钎焊在壳体的导管等。并且,本发明与上述结构相比,由于不需要支架支承壳体和外壳,因此能够省略支架或降低支架的刚性而小型化,减少支架在壳体内所占的容积,能够相应地加大阀室的容积。由此,能够提高流量控制阀的最大流量。
19.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壳体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分;和圆筒状的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连续设置,且通过焊接与所述外壳接合,所述连接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厚度且与所述外壳的厚度相同,所述连接部分的外径与所述外壳的外径相同。由此一来,能够一边确保壳体的刚性,一边减小壳体中的通过焊接与外壳接合的部位的热容量。为此,能够减小焊接所需的热量。并且,由于在壳体的内侧的主体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形成台阶部,因此,例如,通过将安装套筒的支架、套筒与台阶部抵接,能够将支架、套筒容易地定位。并且,在将支架、套筒压入壳体的结构中,通过将支架、套筒与台阶部抵接,能够在多个流量控制阀中使支架、套筒的压入量均等。
20.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套筒或安装有所述套筒的支架通过焊接接合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壳的焊接部位。由此一来,能够通过一个焊接将壳体、外壳以及支架或套筒这三个部件接合。为此,能够将支架或套筒与壳体和外壳容易地固定,并且能够高精度地定位。
21.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安装有所述套筒的支架通过焊接接合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壳的焊接部位,所述套筒通过从所述壳体侧向所述外壳侧压入而安装于所述支架。由此一来,能够通过一个焊接将壳体、外壳以及支架这三个部件接合。为此,能够将支架与壳体和外壳容易地固定,并且能够高精度地定位。并且,套筒从壳体侧向外壳侧压入支架时,由阀
室内的流体从壳体侧向外壳侧对套筒施加力,因此,能够抑制套筒从支架脱落的情况。
22.发明效果
23.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沿横向对阀芯施加的力。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截面图。
25.图2是图1的流量控制阀的侧视图。
26.图3是图1的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及其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27.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截面图。
28.图5是说明图4的流量控制阀的组装方法的图。
29.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及其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30.图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及其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31.图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及其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32.图9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及其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第一实施例)
34.以下,参照图1~图3说明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
35.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沿轴线l的截面图(纵剖面图)。图2是从第一导管的轴向观察的图1的流量控制阀的侧视图。在图2中,以剖面表示第一导管。图3是图1的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及其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36.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1,例如是在热泵式房间制冷制热系统等中作为膨胀阀使用,作为流体的制冷剂沿双向流动的双向流通型的电动阀。
37.流量控制阀1具有阀主体10、套筒20、阀芯30、阀芯驱动部40。
38.阀主体10具有壳体11、阀座部件12、支架13。
39.壳体11形成为直径遍及轴线l方向(各图的上下方向)整体相同的圆筒状。壳体11在其内部设有阀室14。在壳体11设有圆形的贯通孔11a。
40.壳体11的贯通孔11a的中心,与壳体11中的轴线l方向的中央部位(即,自壳体11的下端的距离d1与自上端的距离d2相等的部位)一致。在图3中,赋予符号c的单点划线为通过贯通孔11a的中心的线,也是后述的第一导管18的轴线(以下,称作“轴线c”)。壳体11形成为沿轴线l方向呈面对称。即,壳体11相对于通过轴线l方向的中央部位且与轴线l正交的平面面对称。由于壳体11形成为沿轴线l方向呈面对称,因此,例如能够通过将不锈钢材料等金属制的无缝管道按规定长度切断,并切削设置贯通孔11a来制作。为此,与通过深冲压加工等制作壳体11的情况相比,不需要进行压模具的磨耗等的管理,进而,能够通过切削加工容易地提高壳体11的端部、贯通孔11a的加工精度。
41.阀座部件12形成为大致圆筒状。阀座部件12以堵塞作为壳体11的一方的端部的下端部11b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1。阀座部件12通过焊料与壳体11的下端部11b固定结合。在阀座部件12的上表面设有圆筒状的突部15。在突部15的内侧设有沿轴线l方向贯通阀座部件12的阀口16。在突部15的上端面设有圆环状的阀座17。阀座17以包围阀口16的方式配置。
42.在壳体11的贯通孔11a中安装沿与轴线l的正交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一导管18。第一导管18沿横向贯通壳体11地配置。第一导管18的阀室侧端部18a配置于阀室14。第一导管18通往阀室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管18通过焊料与壳体11固定结合。
43.在阀座部件12安装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管19。第二导管19插入阀口16,借助阀口16通往阀室1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管19通过焊料与阀座部件12固定结合。
44.支架13形成为圆筒状。支架13的下端部安装于壳体11的作为另一方的端部的上端部11c。支架13的上端部安装于后述的外壳41的下端部。支架13通过焊接等固定结合于壳体11和外壳41。
45.套筒20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套筒20安装于支架13。套筒20通过压入而固定于支架13的内侧。套筒20的压入方向是从外壳41侧向壳体11侧的方向。套筒20配置成与阀座17同轴且配置成在轴线l方向上空开间隔与阀座17相对。在套筒20的内侧设有隔板21。隔板21沿轴线l方向划分套筒20的内侧的空间。
46.作为套筒20的一端部的下端部20a配置于阀室14。下端部20a在内侧插入阀芯30。下端部20a是对阀芯30沿轴线l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的阀芯用导向部。下端部20a在阀室14中沿横向与第一导管18的阀室侧端部18a相对地配置。如图2所示,下端部20a配置成从阀室侧端部18a的开口18b观察阀室14时能够被目视确认。在本实施例中,下端部20a配置成,目视确认到占有阀室侧端部18a的开口18b的50%的面积。优选为,下端部20a配置成,目视确认到占有阀室侧端部18a的开口的至少30%以上的面积,比例越大越好。由此一来,在第一导管18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碰到下端部20a,能够有效减少直接碰到阀芯30的制冷剂的量。后述的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2~第六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6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47.在套筒20的上端部的内侧配置轴承部件22。轴承部件22一体地具有大径部23和小径部24,小径部与大径部23的下端部同轴地连续设置。大径部23的上端部固定于套筒20。在小径部24的内周面设有阴螺纹24a。
48.阀芯30形成为圆筒状。阀芯30的外径与套筒20的下端部20a的内径相同(包括大致相同)。阀芯30沿轴线l方向能够滑动地保持于套筒20的下端部20a。阀芯30的顶端部30a配置于阀室14。阀芯30的顶端部30a与阀座部件12的阀座17沿轴线l方向相对。套筒20的下端部20a配置在阀芯30与第一导管18的阀室侧端部18a之间。
49.在阀芯30的上端面30b配置圆环板状的压制部件31。通过阀芯30和压制部件31形成槽部30c。在槽部30c设置由橡胶材料等构成的圆环状的密封部件32。密封部件32将阀芯30与套筒20的间隙密封。
50.阀芯驱动部40使阀芯30沿轴线l方向移动。由此,阀芯30的顶端部30a与阀座17接触、分离地对阀口16进行开闭。阀芯驱动部40具有外壳41、定子42、转子43、行星齿轮机构50、升降驱动部60。
51.外壳41形成为具有周壁部41a和顶棚部41b的圆筒状。定子42安装在外壳41的外侧。转子43能够旋转地配置在外壳41的内侧。由定子42和转子43构成电动机。
52.行星齿轮机构50配置在转子43的内侧。行星齿轮机构50将转子43的旋转减速。行星齿轮机构50具有太阳齿轮51、固定环齿轮52、多个行星齿轮53、齿轮架54、输出齿轮55、输出轴56、齿轮箱57。太阳齿轮51与安装于转子轴44的转子支承部件45一体地设置。转子轴44能够旋转地支承于轴承部件46。固定环齿轮52是固定在齿轮箱57的上端部的内齿轮。多个
行星齿轮53配置在太阳齿轮51与固定环齿轮52之间而与太阳齿轮51和固定环齿轮52分别啮合。齿轮架54旋转自如地支承行星齿轮53。输出齿轮55形成为有底筒状,是从外侧与行星齿轮53啮合的内齿轮。输出轴56通过压入等而与输出齿轮55的底部固定。齿轮箱57形成为圆筒状,通过焊接等与套筒20的上端部固定结合。
53.升降驱动部60具有弹簧支架体61、开阀用弹簧62、推力传递部件63、升降轴64、球67、球支座68。
54.弹簧支架体61具有圆筒部61a、设于圆筒部61a的上端部且向外侧突出的上端部侧挂接部61b以及设于圆筒部61a的下端部且向内侧突出的下端部侧挂接部61c。弹簧支架体61收容在设于套筒20的隔板21与轴承部件22之间的弹簧室28中。轴承部件22的小径部24插入圆筒部61a。弹簧支架体61能够相对于轴承部件22沿轴线l方向移动。
55.开阀用弹簧62是螺旋状的盘簧。开阀用弹簧62在弹簧室28中以压缩状态夹在套筒20的隔板21与弹簧支架体61的上端部侧挂接部61b之间。由此,开阀用弹簧62对弹簧支架体61施加向上方推顶的力。
56.推力传递部件63一体地具有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连续设置的大径部63a、中径部63b、小径部63c。大径部63a挂在弹簧支架体61的下端部侧挂接部61c。在大径部63a的内侧安装球支座68。中径部63b插通设于套筒20的隔板21的贯通孔21a。小径部63c通过压入等而固定于在阀芯30的上端面30b开口的孔部30d。通过中径部63b与小径部63c之间的台阶部将压制部件31按压到阀芯30。
57.升降轴64例如为不锈钢等的金属制成,一体地具有圆柱部65,和与圆柱部65的上端部相连的平板部66。在圆柱部65的外周面设有阳螺纹65a。阳螺纹65a与轴承部件22的阴螺纹24a螺合。平板部66沿轴线l方向能够移动地插入设于行星齿轮机构50的输出轴56的狭缝56a。升降轴64伴随输出轴56的旋转而旋转,通过螺纹进给作用沿轴线l方向移动。在升降轴64与阀芯30之间配置球67、球支座68和推力传递部件63。通过升降轴64向阀座部件12移动,从而阀芯30接近阀座17。
58.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阀座部件12的阀口16和阀座17、套筒20、轴承部件22、阀芯30、转子轴44、输出轴56以及升降轴64的各自的轴心与轴线l一致。换言之,这些全部同轴地配置。
59.接着,说明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1的动作的一例。
60.流量控制阀1通过向定子42流动电流在转子43产生旋转力。转子43的旋转力通过行星齿轮机构50增大而从输出轴56向升降轴64传递。升降轴64通过与轴承部件22的螺纹进给作用而与旋转方向相应地向轴线l方向(上下方向)移动。
61.当升降轴64向下方移动时,将推力传递部件63向下方按压,阀芯30与推力传递部件63一起向下方移动。并且,阀芯30的顶端部30a与阀座17相接而阀口16关闭(闭阀状态)。
62.在闭阀状态中,当升降轴64向上方移动时,压缩状态的开阀用弹簧62恢复而将弹簧支架体61向上方抬起。并且,推力传递部件63被弹簧支架体61的下端部侧挂接部61c向上方拉,阀芯30与推力传递部件63一起向上方移动。由此,阀芯30的顶端部30a从阀座17分离而阀口16开启(开阀状态)。
63.在开阀状态中,例如,当制冷剂从第一导管18流入阀室14时,在第一导管18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碰到套筒20的下端部20a,剩余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碰到从阀芯30的套筒
20突出部分。为此,能减少直接碰到阀芯30的制冷剂的量。即使在制冷剂从阀室14向第一导管18流动的情况下,同样也能够减少直接作用于阀芯30的制冷剂的量。
64.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1,在设于壳体11的阀室14中,套筒20的下端部20a配置在阀芯30与第一导管18之间。由此一来,从第一导管18流入阀室14的制冷剂碰到套筒20的下端部20a,能够减少直接碰到阀芯30的制冷剂的量。为此,能够有效抑制由制冷剂对阀芯30施加的力。
65.并且,流量控制阀1为,当从第一导管18的开口18b观察阀室14时,目视确认到套筒20的下端部20a占有开口18b的50%的面积。由此一来,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直接碰到阀芯30的制冷剂的量。为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沿横向对阀芯30施加的力。
66.并且,流量控制阀1被形成为,壳体11沿轴线l方向呈面对称。由此一来,组装流量控制阀1时,不需要区分壳体11的下端部11b与上端部11c,能够提高组装性。
67.(第二实施例)
68.以下,参照图4、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
69.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沿轴线l的截面图(纵剖面图)。图5是说明图4的流量控制阀的组装方法的图,是壳体的下端部及其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在图5中,壳体的下端部朝向上方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1相同(包括大致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70.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2取代上述阀主体10而具有阀主体10a,阀主体10a具有壳体11a、阀座部件12a、支架13。流量控制阀2除了阀主体10a以外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1相同(包括大致相同)的结构。
71.壳体11a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分70,和与主体部分70的下端部连续设置的圆筒状的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主体部分70的外径与外壳41的周壁部41a的外径相同。主体部分70的内径小于外壳41的周壁部41a的内径。即,主体部分70的厚度大于外壳41的周壁部41a的厚度。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的外径与主体部分70的外径相同。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的内径大于主体部分70的内径。即,壳体11a在下端部11b设有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为内径比其它的部分扩展了的扩径部。在壳体11a的主体部分70的内周面70a与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的内周面71a之间设有台阶部11e。
72.阀座部件12a的上表面12a与第一导管18接近地配置。如图5所示,阀座部件12a设有从外周面12b向径方向外方突出的环状突部72。环状突部72的外径与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的内径相同。在环状突部72的外周面72a形成螺旋槽73。此外,螺旋槽73也可以形成在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的内周面71a。
73.在壳体11a的主体部分70的内周面70a与阀座部件12a的外周面12b之间设有环状的间隙74。
74.接着,参照图5说明流量控制阀2的组装方法的一例。
75.首先,组装阀主体10a。具体而言,将壳体11a的下端部11b朝向上方配置。将阀座部件12a嵌入该下端部11b的内侧以堵住壳体11a的下端部11b。此时,壳体11a的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的内周面71a与环状突部72的外周面72a接触,且壳体11a的台阶部11e与环状突部72的一方的端面72b接触。并且,在主体部分70的内周面70a与阀座部件12a的外周面12b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74。环状突部72的另一方的端面72c处于壳体11a的下端部11b的端面11f的
下方。由阀座部件12a的外周面12b、环状突部72的另一方的端面72c、壳体11a的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的内周面71a形成环状槽75。即,阀座部件12a中的作为露出到壳体11a的外侧的端部的周缘部的外周面12b和另一方的端面72c,与壳体11a的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的内周面71a一起形成环状槽75。螺旋槽73的一端在环状槽75开口。第一导管18插入壳体11a的贯通孔11a。第二导管19插入阀座部件12a的阀口16。
76.并且,将焊料s1设置在环状槽75。将焊料s2设置在贯通孔11a附近。将焊料s3设置在阀口16的外侧的开口附近。并且,将壳体11a、阀座部件12a、第一导管18以及第二导管19组装而成的组装体投入炉中。
77.在炉内,熔融的焊料s1暂时滞留在环状槽75中,沿螺旋槽73徐徐地向下方流动。熔融的焊料s2进入壳体11a的贯通孔11a与第一导管18之间,进而,通过毛细管现象进入环状的间隙74。熔融的焊料s3进入阀口16与第二导管19之间。并且,将组装体从炉取出而使焊料s1、s2、s3固化,使壳体11a与阀座部件12a固定结合,使壳体11a与第一导管18固定结合,使阀座部件12a与第二导管19固定结合。
78.接着,组装阀芯驱动部40。将压入套筒20的支架13通过焊接与外壳41的下端部固定结合。并且,将阀芯30插入套筒20的下端部20a,将该阀芯30安装于阀芯驱动部40。并且,将支架13通过焊接与壳体11a的上端部11c固定结合。这样,完成流量控制阀2。
79.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2能取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1同样的作用效果。
80.进而,流量控制阀2的阀座部件12a通过焊料s1与壳体11a的下端部11b固定结合。并且,作为阀座部件12a的周缘部的外周面12b和端面72c与壳体11a的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的内周面71a一起形成环状槽75。由此一来,组装流量控制阀2时将焊料s1设置在环状槽75中,使熔融的焊料s1暂时蓄积在环状槽75而能够抑制不需要的流出。为此,能够使焊料s1在壳体11a与阀座部件12a之间高效地流动,能够将壳体11a与阀座部件12a更加可靠地固定结合。
81.并且,流量控制阀2在阀座部件12a的环状突部72的外周面72a形成螺旋槽73,螺旋槽73供将壳体11a与阀座部件12a固定结合的焊料s1流动。由此一来,焊料s1在螺旋槽73中流动而将壳体11a与阀座部件12a遍及周向整体进行固定结合。为此,能够将壳体11a与阀座部件12a更加可靠地固定结合。
82.并且,流量控制阀2的第一导管18通过焊料s2与壳体11a固定结合。在壳体11a的主体部分70的内周面70a与阀座部件12a的外周面12b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74。并且,环状的间隙74被形成为供将壳体11a与第一导管18固定结合的焊料s2进入。由此一来,将壳体11a与第一导管18固定结合的焊料s2在进入壳体11a与阀座部件12a之间的环状的间隙74后固化而掩埋该环状的间隙74。为此,能够将壳体11a与阀座部件12a更加可靠地固定结合。
83.(第三实施例)
84.以下,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
85.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及其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2相同(包括大致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86.第三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3取代上述阀主体10a而具有阀主体10b,阀主体10b
具有壳体11b、阀座部件12a、支架13b。流量控制阀3除了阀主体10b以外具有与上述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2相同(包括大致相同)的结构。
87.壳体11b具有主体部分70、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与主体部分70的上端部连续设置的圆筒状的连接部分76。连接部分76的外径与主体部分70的外径和外壳41的周壁部41a的外径相同。连接部分76的内径大于主体部分70的内径且与外壳41的周壁部41a的内径相同。即,壳体11b在上端部11c设有连接部分76,连接部分76的厚度小于主体部分70的厚度且厚度与外壳41的周壁部41a的厚度相同。在主体部分70的内周面70a与连接部分76的内周面76a之间设有台阶部11g。
88.支架13b形成为圆筒状。支架13b具有外径与壳体11b的连接部分76的内径相同的第一部分81,和外径与壳体11b的主体部分70的内径相同的第二部分82。第一部分81与第二部分82沿轴线l方向连续设置。套筒20通过压入而固定于支架13b的内侧。套筒20的压入方向为从外壳41侧朝向壳体11b侧的方向。
89.支架13b的第一部分81和外壳41的周壁部41a与壳体11b的连接部分76接触。并且,外壳41的周壁部41a、壳体11b的连接部分76、支架13b的第一部分81在焊接部位90遍及周向整体通过焊接进行接合。
90.在本实施例中,将支架13b配置在壳体11b和外壳41的内侧,将壳体11b与外壳41直接通过焊接接合。由此,流量控制阀3与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2相比较,将焊接部位90从第一导管18更加远离地配置,加大了焊接部位90与第一导管18的距离。为此,如以下所示的求出金属的传热的式子(1)所表明的那样,从焊接部位90向第一导管18等传递的焊接热,与加大的距离相应地减小。后述的第四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4~第六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6也一样。
91.金属的传热能够用以下的式子(1)求出。
92.q=((k
·
a)/l)
·
(t
a

t
b
)
ꢀꢀꢀ
···
(1)
93.其中,q为传热量、k为物体的热传导率、a为截面面积、l为传热距离、t
a
为焊接侧温度、t
b
为传热侧温度。
94.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3能取得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2同样的作用效果。
95.并且,流量控制阀3具有使阀芯30向壳体11b的轴向移动的阀芯驱动部40。阀芯驱动部40具有圆筒状的外壳41、收容在外壳41的内侧的转子43、配置在外壳41的外侧的定子42。并且,壳体11b与外壳41通过焊接接合。由此一来,例如,与如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2那样,在安装套筒20的支架13的一端部焊接壳体11a且在另一端部焊接外壳41的结构相比较,由于能够减少焊接部位的个数,因此能够降低焊接工序所需的成本。并且,流量控制阀3与上述结构相比,由于在壳体11b与外壳41之间不配置支架13b因而能够相应地将焊接部位90从第一导管18更加远离地配置,由此,能够抑制焊接的热对密封部件32等的影响,密封部件32对钎焊于壳体11b的第一导管18、阀芯30与套筒20之间进行密封。并且,流量控制阀3与上述结构相比,由于支架13b不需要支承壳体11b和外壳41,因此能够降低支架13b的刚性而小型化,能够减少支架13b在壳体内占有的容积,并相应地加大阀室14的容积。由此,能够提高流量控制阀3的最大流量。
96.并且,流量控制阀3的壳体11b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分70,和与主体部分70连续设
置且通过焊接与外壳41接合的圆筒状的连接部分76。连接部分76的厚度小于主体部分70的厚度且与外壳41的厚度相同。并且,连接部分76的外径与外壳41的外径相同。由此一来,能够减少壳体11b中的通过焊接与外壳41接合的连接部分76的热容量。为此,能够减少焊接所需的热量。并且,由于在主体部分70的内周面70a与连接部分76的内周面76a之间设有台阶部11g,因此通过将支架13b的第一部分81与台阶部11g抵接,能够将支架13b容易地定位。并且,在将支架13b压入壳体11b的结构中,通过使支架13b的第一部分81与台阶部11g抵接,能够在多个流量控制阀3中使支架13b的压入量均等。
97.并且,流量控制阀3,在壳体11b与外壳41的焊接部位90,通过焊接接合支架13b。由此一来,能够通过一个焊接将壳体11b、外壳41以及支架13b这三个部件接合。为此,不仅能够容易地将支架13b与壳体11b和外壳41固定,并且能够将支架13b与壳体11b和外壳41接触而高精度地定位。
98.(第四实施例)
99.以下,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
100.图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及其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3相同(包括大致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101.第四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4取代上述阀主体10b而具有阀主体10c,阀主体10c具有壳体11b和阀座部件12a,而不具有支架。并且,流量控制阀4取代上述套筒20而具有套筒20c。流量控制阀4除了阀主体10c和套筒20c以外,具有与上述第三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3相同(包括大致相同)的结构。
102.套筒20c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套筒20c具有外径与壳体11b的连接部分76的内径相同的第一部分83,和外径与壳体11b的主体部分70的内径相同的第二部分84。第一部分83与第二部分84沿轴线l方向连续设置。套筒20c除了具有第一部分83和第二部分84以外,结构与上述套筒20相同。
103.套筒20c的第一部分83与外壳41的周壁部41a和壳体11b的连接部分76接触。并且,外壳41的周壁部41a、壳体11b的连接部分76、套筒20c的第一部分83在焊接部位90遍及周向整体通过焊接接合。
104.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4能够取得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3同样的作用效果。
105.并且,流量控制阀4的壳体11b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分70,和与主体部分70连续设置且通过焊接与外壳41接合的圆筒状的连接部分76。连接部分76的厚度小于主体部分70的厚度且与外壳41的厚度相同。并且,连接部分76的外径与外壳41的外径相同。由此一来,能够减小壳体11b中的通过焊接与外壳41接合的连接部分76的热容量。为此,能够减少焊接所需的热量。并且,由于在主体部分70的内周面70a与连接部分76的内周面76a之间设有台阶部11g,因此通过将套筒20c的第一部分83与台阶部11g抵接,能够将套筒20c容易地定位。并且,在将套筒20c压入壳体11b的结构中,通过使套筒20c的第一部分83与台阶部11g抵接,能够在多个流量控制阀4中使套筒20c的压入量均等。
106.并且,流量控制阀4,在壳体11b与外壳41的焊接部位90,通过焊接接合套筒20c。由此一来,能够通过一个焊接将壳体11b、外壳41以及套筒20c这三个部件接合。为此,不仅能
够将套筒20c与壳体11b和外壳41容易地固定,并且能够将套筒20c与壳体11b和外壳41接触而高精度地定位。
107.(第五实施例)
108.以下,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
109.图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及其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2相同(包括大致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110.第五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5取代上述阀主体10a而具有阀主体10d,阀主体10d具有壳体11a、阀座部件12a、支架13d。流量控制阀5除了阀主体10d以外具有与上述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2相同(包括大致相同)的结构。
111.支架13d形成为圆筒状。支架13d具有外径与外壳41的周壁部41a的内径相同的第一部分85,和外径与壳体11a的主体部分70的内径相同的第二部分86。套筒20通过压入而固定在支架13d的内侧。套筒20的压入方向是从壳体11a侧朝向外壳41侧的方向。
112.支架13d的第一部分85与外壳41的周壁部41a接触。支架13d的第二部分86与壳体11a的主体部分70接触。外壳41的周壁部41a、壳体11a的主体部分70、支架13d的第一部分85在焊接部位90遍及周向整体通过焊接接合。
113.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5能够取得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3同样的作用效果。
114.并且,流量控制阀5能够通过将支架13d的第一部分85与壳体11a的上端部11c的端面抵接而将支架13d容易地定位。并且,在将支架13d压入壳体11a的结构中,通过使支架13d的第一部分85与壳体11a的上端部11c的端面抵接,能够在多个流量控制阀5中使支架13d的压入量均等。
115.并且,流量控制阀5,在壳体11a与外壳41的焊接部位90,通过焊接接合支架13d。并且,套筒20通过从壳体11a侧向外壳41侧压入而安装于支架13d。由此一来,能够通过一个焊接将壳体11a、外壳41以及支架13d这三个部件接合。为此,不仅能够将支架13d与壳体11a和外壳41容易地固定,并且能够高精度地定位。并且,在套筒20从壳体11a侧向外壳41侧压入支架13d时,由于阀室14内的制冷剂对套筒20施加从壳体11a侧向外壳41侧的力,因此能够抑制套筒20从支架13d脱落的情况。
116.(第六实施例)
117.以下,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
118.图9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及其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3相同(包括大致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119.第六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6取代上述阀主体10b而具有阀主体10e,阀主体10e具有壳体11b、阀座部件12a、支架13e。流量控制阀6除了阀主体10e以外具有与上述第三实施例涉及的流量控制阀3相同(包括大致相同)的结构。
120.支架13e形成为圆环板状。支架13e的外径与外壳41的周壁部41a和壳体11b的连接部分76的内径相同。在支架13e的内侧配置套筒20。支架13e与套筒20通过焊接接合。
121.支架13e与外壳41的周壁部41a与壳体11b的连接部分76接触。并且,外壳41的周壁
部41a、壳体11b的连接部分76、支架13e在焊接部位90遍及周向整体通过焊接接合。
122.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6能够取得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3同样的作用效果。
123.并且,流量控制阀6能够通过结构比较简单的支架13e将套筒20与壳体11b固定。
124.上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主旨,本领域人员对于上述实施方式适当地进行的构成要素的追加、删除、设计变更后的技术、将实施方式的特征适当组合后的技术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125.符号说明
126.(第一实施例)
[0127]1…
流量控制阀、10

阀主体、11

壳体、11a

贯通孔、11b

下端部、11c

上端部、12

阀座部件、13

支架、14

阀室、15

突部、16

阀口、17

阀座、18

第一导管、18a

阀室侧端部、19

第二导管、20

套筒、21

隔板、22

轴承部件、23

大径部、24

小径部、24a

阴螺纹、28

弹簧室、30

阀芯、30a

顶端部、30b

上端面、30c

槽部、31

压制部件、32

密封部件、40

阀芯驱动部、41

外壳、41a

周壁部、41b

顶棚部、42

定子、43

转子、44

转子轴、45

转子支承部件、46

轴承部件、50

行星齿轮机构、51

太阳齿轮、52

固定环齿轮、53

行星齿轮、54

齿轮架、55

输出齿轮、56

输出轴、56a

狭缝、57

齿轮箱、60

升降驱动部、61

弹簧支架体、61a

圆筒部、61b

上端部侧挂接部、61c

下端部侧挂接部、62

开阀用弹簧、63

推力传递部件、63a

大径部、63b

中径部、63c

小径部、64

升降轴、65

圆柱部、65a

阳螺纹、66

平板部、67

球、68

球支座、l

壳体的轴线、c

第一导管的轴线
[0128]
(第二实施例)
[0129]2…
流量控制阀、10a

阀主体、11a

壳体、11e

台阶部、11f

端面、12a

阀座部件、12a

上表面、12b

外周面、70

主体部分、70a

内周面、71

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1a

内周面、72

环状突部、72a

外周面、72b

一方的端面、72c

另一方的端面、73

螺旋槽、74

环状的间隙、75

环状槽、s1、s2、s3

焊料
[0130]
(第三实施例)
[0131]3…
流量控制阀、10b

阀主体、11b

壳体、11g

台阶部、12a

阀座部件、13b

支架、70

主体部分、70a

内周面、71

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6

连接部分、76a

内周面、81

第一部分、82

第二部分、90

焊接部位
[0132]
(第四实施例)
[0133]4…
流量控制阀、10c

阀主体、11b

壳体、11g

台阶部、12a

阀座部件、20c

套筒、70

主体部分、70a

内周面、71

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6

连接部分、76a

内周面、83

第一部分、84

第二部分、90

焊接部位
[0134]
(第五实施例)
[0135]5…
流量控制阀、10d

阀主体、11a

壳体、12a

阀座部件、13d

支架、70

主体部分、70a

内周面、71

阀座部件安装部分、85

第一部分、86

第二部分、90

焊接部位
[0136]
(第六实施例)
[0137]6…
流量控制阀、10e

阀主体、11b

壳体、11g

台阶部、12a

阀座部件、13e

支架、70

主体部分、70a

内周面、71

阀座部件安装部分、76

连接部分、76a

内周面、
90

焊接部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