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珠螺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39279发布日期:2021-09-07 21:0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珠螺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螺杆滚珠运动模块,尤其涉及一种滚珠螺杆装置。


背景技术:

2.滚珠螺杆常用在机加工的移动模块中,其原理是螺杆转动带动其上的螺帽沿其轴向移动,由于两者之间是通过滚珠连接,所以螺帽在螺杆上移动时摩擦阻力小,例如申请号为200810160834.3的滚珠螺杆模块及其循环装置,其上除了螺杆、螺帽、滚珠、循环装置外,还有用于承载滚珠的保持器,由于滚珠行走的路径是螺旋状,所以保持器也要制作成螺旋状,保持器也为封闭式。保持器会穿过循环装置,从而使得滚珠能够循环滚动,这就需要保持器与循环装置之间需要紧密配合,保证滚珠通过循环装置中能够顺畅的通过。所以传统的滚珠螺杆结构比较复杂,制造和装配效率都较低,成本要求还比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滚珠螺杆制造及装配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滚珠螺杆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5.一种滚珠螺杆装置,包括螺杆和滑动在螺杆上的螺帽,螺杆与螺帽之间设有螺旋状的第一滚动轨道,第一滚动轨道内设有数量为若干个的滚珠,螺帽上安装有用于供滚珠循环滚动的循环器,循环器上设有第二滚动轨道,第二滚动轨道的两端都与第一滚动轨道连通,螺帽上设有用于安装循环器的安装槽,安装槽对角处都设有与第一滚动轨道连通的安装孔,循环器的下端面设有与第二滚动轨道连通的导管,导管通过安装孔连通到第一滚动轨道。本滚珠螺杆装置无需保持器来分隔滚珠,同时克服微小型螺帽内循环外径尺寸问题,克服旧型铁管出入嘴口位子不稳问题,克服接嘴口处无法有指甲的问题,克服旧有组装繁琐的问题。
6.作为优选,螺杆上设有螺旋状的第一滚动沟槽,螺帽上设有第二滚动沟槽,第一滚动沟槽和第二滚动沟槽组合形成第一滚动轨道,伸入到第一滚动沟槽的导管端口处设有推拔部,推拔部包括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和定位块,第一弧面伸入到第二滚动沟槽内,第一弧面与第二滚动沟槽之间设有间隙,第一弧面两侧都设有第二弧面,第一弧面延伸到定位块,导管的端口两侧都设有定位块,定位块压在第一滚动沟槽两侧的外圆周侧壁上。推拔部能够使得循环器快递定位安装在螺帽上,推拔部在进入第一滚动轨道中,该结构形式能够有效的接住滚珠,方便滚珠较为顺畅的进入到第二滚动轨道中。
7.作为优选,循环器包括第一循环块和第二循环块,第一循环块上设有第一循环沟槽,第二循环块上设有第二循环沟槽,第一循环沟槽与第二循环沟槽组合形成第二滚动轨道。循环器为分体式循环部件,方便形成第二滚动轨道,第一循环沟槽和第二循环沟槽为弧形沟槽或直线沟槽。为配合螺帽外径之需求此设计可将螺帽外径设计至最小极限,且在高速运转直因弧线的弯曲角度减少循环时之阻力。
8.作为优选,第一循环块的下端面对角处都一体成型有第一半导管,第二循环块的下端面对角处都一体成型有第二半导管,第一半导管与第二半导管组合形成中空的导管。导管为分体式导管,方便第一循环块开模制造。
9.作为优选,第一循环块的下端面对角处都一体成型有第一半定位柱,第二循环块的下端面对角处都一体成型有第二半定位柱,第一半导管一体成型在第一半定位柱的下端面上,第二半导管一体成型在第二半定位柱的下端面上,第一半定位柱与第二半定位柱组合形成中空且与导管连通的定位柱,循环器的下端面设有与导管连通的定位柱,定位柱的圆周直径大于导管的圆周直径。定位柱为分体式定位柱,其与对应的循环块一体成型,模具结构设计较为简单,提高产品出产效率。同时定位柱用于辅助导管定位,从而使得循环器能够快速且精准的安装在螺帽上。
10.作为优选,定位柱的中轴线与导管的中轴线平行,导管设在定位柱的外侧边。定位柱与导管错位设计,使得导管上的管道与螺帽上的第二滚动沟槽连接平顺,从而方便滚珠较为顺畅的进入到第二滚动轨道内。
11.作为优选,循环器的外侧面为弧形面,循环器的外侧面与螺帽的外圆周面在同一圆周面上。
1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3.本滚珠螺杆装置无需保持器来分隔滚珠,同时克服微小型螺帽内循环外径尺寸问题,克服旧型铁管出入嘴口位子不稳问题,克服接嘴口处无法有指甲的问题,克服旧有组装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中没有安装螺杆的结构示图。
16.图3是图1中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图1中没有安装循环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循环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图5中第一循环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图1中没有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21.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螺杆、2—螺帽、3—滚珠、4—循环器、11—第一滚动沟槽、21—安装槽、22—安装孔、23—第二滚动沟槽、41—第二滚动轨道、42—导管、43—推拔部、44—第一循环块、45—第二循环块、46—定位柱、421—第一半导管、422—第一半导管、431—第一弧面、432—第二弧面、433—定位块、441—第一循环沟槽、461—第一半定位柱、 462—第二半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1

7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实施例1
24.一种滚珠螺杆装置,包括螺杆1和滑动在螺杆1上的螺帽2,螺杆1与螺帽 2之间设有螺旋状的第一滚动轨道,第一滚动轨道内设有数量为若干个的滚珠3,螺杆1转动能够带
动其上的螺帽2直线滑动,两者之间通过滚珠3连接,从而使得螺帽2在螺杆1上移动更加的顺畅。螺帽2上安装有用于供滚珠3循环滚动的循环器4,循环器4相当于桥梁,其将螺杆1两端部的第一滚动轨道连通起来,从而使得滚珠3能够循环滚动在螺杆1和螺帽2之间。循环器4上设有第二滚动轨道41,第二滚动轨道41可以为弧形轨道或直线轨道,本实施例第二滚动轨道41为弧形轨道,该结构为配合螺帽2外径之需求此设计可将螺帽2外径设计至最小极限,且在高速运转直因弧线的弯曲角度减少循环时之阻力。第二滚动轨道41的两端都与第一滚动轨道连通,螺帽2上设有用于安装循环器4的安装槽21,安装槽21对角处都设有与第一滚动轨道连通的安装孔22,循环器4 的下端面设有与第二滚动轨道41连通的导管42,导管42通过安装孔22连通到第一滚动轨道。螺帽2设计在于只需加工一面,不须翻转于其他面即可一次性加工完成。螺帽2加工基准以安装孔22为定位圈,定位圈为加工基准。螺帽2 可因此设计在最短的螺纹,以达到最有效的负载。
25.螺杆1上设有螺旋状的第一滚动沟槽11,螺帽2上设有第二滚动沟槽23,第一滚动沟槽11和第二滚动沟槽23组合形成第一滚动轨道,第一滚动沟槽11 与第二滚动沟槽23之间会形成间隙,两者不贴合。伸入到第一滚动沟槽11的导管42端口处设有推拔部43,推拔部43一方面方便循环器快速定位安装在螺帽2上,另一方面方便滚珠3能够顺畅的进入到第二滚动轨道41内。推拔部43 包括第一弧面431、第二弧面432和定位块433,第一弧面431伸入到第二滚动沟槽23内。第一弧面431向外凸起,第一弧面431与第二滚动沟槽23之间设有间隙,间隙防止导管2触碰到螺杆1,从而影响螺杆1与螺帽2之间的装配。第一弧面431两侧都设有第二弧面432,第二弧形432与螺杆1的外圆周面之间也设有间隙,该间隙也是为了防止导管42触碰到螺杆1。第一弧面431延伸到定位块433,导管42的端口两侧都设有定位块433,定位块433压在第一滚动沟槽11两侧的外圆周侧壁上。
26.循环器4包括第一循环块44和第二循环块45,第一循环块44上设有第一循环沟槽441,第二循环块45上设有第二循环沟槽,第一循环沟槽441与第二循环沟槽组合形成第二滚动轨道41。循环器4为分体式循环部件,方便形成第二滚动轨道41,第一循环沟槽441和第二循环沟槽为弧形沟槽。
27.第一循环块44的下端面对角处都一体成型有第一半导管421,第二循环块 45的下端面对角处都一体成型有第二半导管422,第一半导管421与第二半导管422组合形成中空的导管42,方便人们加工导管42,同时也提高了导管42 在循环器4上的连接强度。
28.实施例2
29.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第一循环块44的下端面对角处都一体成型有第一半定位柱461,第二循环块45的下端面对角处都一体成型有第二半定位柱462,第一半导管421一体成型在第一半定位柱461的下端面上,第二半导管422一体成型在第二半定位柱462的下端面上,第一半定位柱 461与第二半定位柱462组合形成中空且与导管42连通的定位柱46,分体式的定位柱46,一方面方便人们加工,另一方面提高了定位柱46在循环器4上的连接强度。循环器4的下端面设有与导管42连通的定位柱46,定位柱46的圆周直径大于导管42的圆周直径。
30.定位柱46的中轴线与导管42的中轴线平行,导管42设在定位柱46的外侧边。定位柱46与导管42错位设计,使得导管42上的管道与螺帽2上的第二滚动沟槽23连接平顺,从而方便滚珠3较为顺畅的进入到第二滚动轨道41内。
31.实施例3
32.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2的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循环器4的外侧面为弧形面,循环器4的外侧面与螺帽2的外圆周面在同一圆周面上,两者之间结构紧凑,方便技术员将螺帽2安装在其他部件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