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级式限制阻尼力控制的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2156发布日期:2022-06-15 09:5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具有两级式限制阻尼力控制的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阻尼力控制的可控减振器,其包括阻尼管壳体和阻尼阀元件,阻尼管壳体填充有阻尼介质,阻尼阀元件在结构上和流体上连接到阻尼管壳体来进行阻尼力控制,阻尼阀元件为具有先导阀的先导控制限压阀的形式。


背景技术:

2.通常,在先导控制限压阀中,具有固定横截面的预节流阀设置在先导阀的前方,但是这种预节流阀的设计总是折衷的。在这种情况下,目标的冲突源于这样的事实:为了实现软特性曲线的期望降低,具有高液压阻力的预节流阀是有利的,而对于具有更硬阻尼特性的良好阀稳定性和快速切换时间,较低的液压阻力是有利的。因此,期望降低软特性曲线,同时提高稳定性并且减少切换时间,同时保持限压阀的相同扩展。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限压阀,该限压阀通过更好的功能特性来解决上述目标的冲突。
4.该问题通过一种具有阻尼力控制的可控减振器而解决,该可控减振器包括阻尼管壳体和阻尼阀元件,阻尼管壳体填充有阻尼介质,阻尼阀元件在结构上和流体上连接到阻尼管壳体来进行阻尼力控制,阻尼阀元件为具有先导阀的先导控制限压阀的形式,其中,两级式预节流阀组件设置在先导阀的前方。
5.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减振器的限压阀,可以根据先导压力改变预节流阀组件的液压阻力。使用两级式预节流阀组件,通过串联连接的高液压阻力,对于软特性范围内的低先导压力和具有低主体积流率的低先导体积流率,可以减小先导体积流率。通过减小预节流阀的总液压阻力,对于硬特性范围内的高先导压力,先导体积流量可以增加。此外,两个限制之间的过渡行为可以通过各个阀部件的偏置和刚度来调节。
6.本发明的一个有利实施例提供了限制组件的预节流阀为可切换预节流阀的形式。因此,可以根据先导压力以受控的方式改变用于高先导压力的先导体积流量。替代地,还可以设置为第一预节流阀和第二预节流阀均为可切换阀的形式。
7.本发明的一个有利实施例设置为,预节流阀中的至少一个在未切换的闭合状态下具有比串联设置的预节流阀更高的液压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术语闭合状态不一定意味着流体密封或闭合状态,而是就回路而言是闭合状态。特别地设置为,开放的可切换限制阀具有不可切换限制阀的最大液压阻力。预节流阀中的一个可以特别地由两个平行延伸的流动管道构成,一个流动管道包含固定节流部,而另一个流动管道包含弹簧加载的阀元件,阀元件在未切换的闭合状态中由其弹簧元件加载。先导压力抵消弹簧元件的力,使得第二限制件的阀元件从一定的先导压力切换并且朝向打开状态移动。
8.本发明的一个有利实施例设置为,预节流阀组件中的第一预节流阀和/或第二预节流阀具有可变的液压阻力。本发明的一个有利实施例设置为,预节流阀组件中的至少一
个具有可变流动横截面。
9.本发明的一个有利实施例提供了,预节流阀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分别可以在其横截面尺寸方面进行调节。特别地,可以调节偏置和刚性。由此可以调节阻尼特性,特别是预节流阀组件的两个预节流阀之间的过渡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调节线性、渐进或递减特性。
附图说明
10.下面将参照附图以附加的特征、细节和优点描述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11.图1示出限压阀的液压回路图;
12.图2示出具有两级式预节流阀组件的先导控制限压阀;
13.图3是具有可调节阻尼力的第一基本回路中的减振器的总体视图;
14.图4示出具有可调节阻尼力的另一基本回路中的减振器,和
15.图5示出具有可调节阻尼力的另一基本回路中的减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限压阀34的液压回路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先导控制限压阀34,其具有两级式预节流阀组件40。下面将一起描述图1和图2。限压阀34包括先导阀36,先导阀36可以通过电磁力调节器38进行切换。通过锚杆42,先导阀36与力调节器38相互作用。主阀级44与先导阀36并联设置,主阀级44基本包括活塞46和弹簧元件48。先导阀36、活塞46和弹簧元件48保持在阀壳体50中。阀壳体50内的腔分别通过摄入口62和排出口64与减振器10的工作空间22流体连通,将更详细地描述减振器10的工作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该流体连接可以通过活塞46停止或释放,因为活塞46在阀壳体50内执行活塞滑动运动。
17.参考图2中的细节,可以看出,活塞46可以承载两级式预节流阀组件40。预节流阀组件40首先包括固定的预节流阀54,在最简单的情况下,预节流阀54可以包括活塞46内的钻孔。另一个可切换预节流阀56与固定预节流阀54串联布置。可切换预节流阀56包括两个平行延伸的流动管道,一个流动管道包含固定节流部58,而第二流动管道包含弹簧加载的阀元件60,阀元件60在未切换的闭合状态下由其弹簧元件加载。
18.图3是具有可调节阻尼力的减振器10的总体剖视图。减振器10包括填充有阻尼介质的阻尼管壳体12,附接到活塞杆14的活塞16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在阻尼管壳体12中被引导。活塞16的运动方向可以限定为减振器10的纵向方向。阻尼管壳体28的上端由活塞杆引导件18封闭,阻尼管壳体28的下端由基部20封闭,基部20可以为基部阀体的形式。在阻尼管壳体12中形成工作空间22。活塞将工作空间22分成活塞杆侧工作空间221和远离活塞杆的工作空间222。
19.此外,减振器10还可以具有各自可调节的两个阻尼阀元件341、342。阻尼阀元件341、342通常为限压阀的形式。对于每个活塞运动,阻尼阀元件341、342可操作地连接到活塞杆侧工作空间221和远离活塞杆的工作空间222。阻尼阀元件341、342可以保持或布置在阻尼管壳体12上或阻尼管壳体12中。阻尼阀元件341用于在回弹时阻尼活塞杆14或活塞16的伸展运动,阻尼阀元件342用于在减振器10的压缩时阻尼活塞杆14或活塞16的缩回运动。在替
代实施例中(这里未示出),两个阻尼阀元件341、342也可以容纳在保持在外部阻尼管壳体12上的单个壳体中,但是另外具有这里描述的功能。
20.图3示出了在一个可能的基本回路中的减振器10的实施例。在活塞杆侧的工作空间221与远离活塞杆的工作空间222之间的液压流体的溢流在此通过在限压元件341、342之前的相应的止回阀321、322来实现。
21.图4示出了另一可能的基本回路中的减振器10的实施例。根据ep 12 154 13 b1配置补偿室的液压布置。
22.图5示出了所示的减振器10的实施例,其基本回路对应于所谓的单流回路。
23.附图标记表
24.10 减振器
25.12 阻尼管壳体
26.14 活塞杆
27.16 活塞
28.18 活塞杆引导件
29.20 基座
30.22 工作空间
31.32 止回阀
32.34 阻尼阀元件
33.36 先导阀
34.38 力调节器
35.40 预节流阀组件
36.42 锚杆
37.44 主阀级
38.46 活塞
39.48 弹簧元件
40.50 阀壳体
41.54 预节流阀
42.56 预节流阀
43.58 固定节流部
44.60 阀元件
45.62 摄入口
46.64 排出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