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变速器的致动缸模块和车辆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96511发布日期:2022-06-22 04:5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变速器的致动缸模块和车辆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变速器的致动缸模块,该致动缸模块具有中央活塞、可相对于中央活塞移位并且限定第一压力室的第一拖拽活塞以及可相对于中央活塞移位并且限定第二压力室的第二拖拽活塞。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变速器。


背景技术:

2.从文件wo 2006/131331 a1已知一种车辆变速器,该车辆变速器的壳体包括其中设置有可与壳体牢固地连接的连接板的区域,在该连接板中针对用于对传输转矩的部件加以致动的致动元件的至少多个部分和/或针对用于对变速器的换挡装置加以致动的致动元件的多个部分设置有接收部,其中该至少一个所需的致动缸由设置在连接板中的第一缸部分和设置在变速器壳体中的第二缸部分构成,在该所需的致动缸中,设置在缸中的止挡环被设计成使得活塞的密封工作面在变速器壳体和/或在连接板中由止挡环的插座形的加宽部形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基于的目的在于,在结构上和/或在功能上改进开篇所述的致动缸模块。此外,本发明的基本目的在于,在结构上和/或在功能上改进开篇所述的车辆变速器。
4.致动缸模块本身可能仍是不起作用的。致动缸模块可以与另外的模块和/或部件一起形成致动缸。致动缸模块可以用于致动车辆变速器。致动缸模块可以用于为车辆变速器换挡。就此而言,致动缸模块也可以被称为换挡缸模块。
5.致动缸模块可以具有纵向轴线。如果没有给出另外说明或从上下文没有得出另外说明,则说明“轴向”、“径向”以及“在周向方向上”指的是纵向轴线的延伸方向。于是,“轴向”与纵向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对应。于是,“径向”是与纵向轴线的延伸方向垂直并且与纵向轴线相交的方向。于是,“在周向方向上”与围绕纵向轴线的圆弧方向相对应。
6.致动缸模块可以是关于纵向轴线至少大致旋转对称的。中央活塞可以是轴向可固定的。中央活塞可以是形状配合、力配合和/或材料配合地可固定的。中央活塞可以是在车辆变速器的换挡杆上可固定的。中央活塞可以具有套管状和/或空心圆柱体状的形状。中央活塞可以具有用于轴向固定的肩部。肩部可以在径向内侧布置在中央活塞上。中央活塞可以具有用于拖拽活塞的止挡区段。止挡区段可以在径向外侧布置在中央活塞上。中央活塞可以具有第一轴向区段和第二轴向区段。第一轴向区段可以被指配给第一拖拽活塞。第一轴向区段可以形成用于第一拖拽活塞的工作面。第二轴向区段可以被指配给第二拖拽活塞。第二轴向区段可以形成用于第二拖拽活塞的工作面。第二轴向区段可以具有比第一轴向区段更大的直径。止挡区段可以布置在第一轴向区段与第二轴向区段之间。
7.第一拖拽活塞可以具有第一活塞区段和第二活塞区段。第一拖拽活塞的第一活塞区段可以被指配给中央活塞。第一拖拽活塞可以借助其第一活塞区段在中央活塞的工作面上被引导。第一拖拽活塞的第二活塞区段可以被指配给盖。第一拖拽活塞可以借助其第二
活塞区段在盖的工作面上被引导。第一拖拽活塞的第一活塞区段可以布置在第一拖拽活塞的第二活塞区段的径向内侧。第一拖拽活塞的第一活塞区段可以朝向第二拖拽活塞。第一拖拽活塞的第二活塞区段可以背离第二拖拽活塞。第一拖拽活塞可以具有比第二拖拽活塞更小的直径。
8.第一拖拽活塞可以是独立于第二拖拽活塞可移位的。第一拖拽活塞可以是关于中央活塞可轴向移位的。第一拖拽活塞可以在中央活塞上被引导。第一拖拽活塞可以在盖上被引导。第一拖拽活塞可以被滑动引导。第一拖拽活塞可以是在第一终端位置与第二终端位置之间可移位的。在第一拖拽活塞的第一终端位置,第一压力室可以具有最大体积。在第一拖拽活塞的第二终端位置,第一压力室可以具有最小体积。
9.第二拖拽活塞可以具有第一活塞区段和第二活塞区段。第二拖拽活塞的第一活塞区段可以被指配给中央活塞。第二拖拽活塞可以借助其第一活塞区段在中央活塞的工作面上被引导。第二拖拽活塞的第二活塞区段可以被指配给壳体。第二拖拽活塞可以借助其第二活塞区段在壳体的工作面上被引导。第二拖拽活塞的第一活塞区段可以布置在第二拖拽活塞的第二活塞区段的径向内侧。第二拖拽活塞的第一活塞区段可以背离第一拖拽活塞。第二拖拽活塞的第二活塞区段可以朝向第一拖拽活塞。第二拖拽活塞可以具有比第一拖拽活塞更大的直径。
10.第二拖拽活塞可以是独立于第一拖拽活塞可移位的。第二拖拽活塞可以是关于中央活塞可轴向移位的。第二拖拽活塞可以在中央活塞上被引导。第二拖拽活塞可以在壳体上被引导。第二拖拽活塞可以被滑动引导。第二拖拽活塞可以是在第一终端位置与第二终端位置之间可移位的。在第二拖拽活塞的第一终端位置,第二压力室可以具有最大体积。在第二拖拽活塞的第二终端位置,第二压力室可以具有最小体积。
11.借助于第一拖拽活塞和盖可以限定第一压力室。第一压力室可以是借助于压力介质被施加作用的,以使第一拖拽活塞在其第一终端位置的方向上移位。第一压力室可以是可泄流的,以使第一拖拽活塞可以在其第二终端位置的方向上实现移位。借助于第二拖拽活塞和壳体可以限定第二压力室。第二压力室可以是借助于压力介质被施加作用的,以使第二拖拽活塞在其第一终端位置的方向上移位。第二压力室可以是可泄流的,以使第二拖拽活塞可以在其第二终端位置的方向上实现移位。第一拖拽活塞和第二拖拽活塞可以限定空气室。如果第一拖拽活塞和第二拖拽活塞移位到其第一终端位置,则空气室可以具有最小体积。如果第一拖拽活塞和第二拖拽活塞移位到其第二终端位置,则空气室可以具有最大体积。空气室可以被排气和/或是不被加压的,以使第一拖拽活塞可以在其第一终端位置的方向上实现移位并且/或者使第二拖拽活塞可以在其第一终端位置的方向上实现移位。压力介质可以是流体。压力介质可以是空气或油基的。
12.盖可以用于布置在壳体上。壳体可以是车辆变速器的壳体。盖可以适合于固定地布置在壳体上。盖可以是与壳体可拧接的。盖可以具有用于紧固元件的接收部。接收部可以是用于螺栓的通孔。
13.盖可以具有外部区段和内部区段。当盖布置在壳体上时,外部区段可以是位于外部的。当盖布置在壳体上时,外部区段可以位于壳体的形成致动缸的区段的外部。当盖布置在壳体上时,内部区段可以是位于内部的。当盖布置在壳体上时,内部区段可以位于壳体的形成致动缸的区段的内部。内部区段可以在轴向方向上至少大致与外部区段一样长或比外
部区段更长。盖可以具有内部区段侧的盖端部。
14.所述盖可以具有用于所述第一压力室的至少一个接入通道。该至少一个接入通道可以是入口通道和/或出口通道。接入通道可以具有第一通道开口和第二通道开口。第一通道开口可以在径向外侧布置在盖上。第二通道开口可以在径向内侧布置在盖上。该至少一个接入通道可以布置在内部区段上。第一通道开口可以布置在内部区段上。该至少一个接入通道可以倾斜地延伸。该至少一个接入通道可以关于纵向轴线倾斜地延伸。该至少一个接入通道可以从径向外部向径向内部倾斜地延伸。所述至少一个接入通道可以在所述外部区段的方向上倾斜地延伸。通过接入通道的倾斜的延伸可以为第一拖拽活塞实现足够长的工作面。该至少一个接入通道可以与至少一个壳体侧的通道相对应。
15.致动缸模块可以具有止挡环。止挡环可以用作拖拽活塞的轴向止挡件。所述盖可以用作所述止挡环的轴向止挡件。盖的内部区段侧的端部可以用作止挡环的轴向止挡件。壳体可以用作轴向止挡件。止挡环和壳体可以形成彼此相反的轴向止挡件。所述止挡环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形成通道的凹口。止挡环的该至少一个形成通道的凹口可以与壳体侧的通道相对应。止挡环的该至少一个形成通道的凹口可以用于为空气室排气。
16.车辆变速器可以是商用车辆变速器。车辆变速器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车辆变速器可以具有壳体。壳体可以具有用于该至少一个致动缸模块的至少一个接收区段。壳体的该至少一个接收区段可以是壳体的形成致动缸的区段。壳体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通道,该至少一个通道与盖的接入通道相对应。壳体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通道,该至少一个通道与止挡环的该至少一个形成通道的凹口相对应。壳体可以具有用于第二拖拽活塞的工作面。壳体可以限定第二压力室。
17.致动缸模块可以与壳体一起形成致动缸。致动缸可以用于致动车辆变速器。致动缸可以用于为车辆变速器换挡。就此而言,致动缸也可以被称为换挡缸。
18.盖可以布置在壳体上。盖固定地布置在壳体上。盖可以与壳体相拧接。壳体可以具有用于紧固元件的接收部。接收部可以是用于螺栓的螺纹孔。盖的外部区段可以位于壳体的外部。盖的外部区段在壳体上可以位于壳体的形成致动缸的区段的外部。盖的内部区段在壳体上可以位于内部。盖的内部区段在壳体上可以位于壳体的形成致动缸的区段的内部。
19.车辆变速器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换挡杆。中央活塞可以布置在该至少一个换挡杆上。中央活塞可以与该至少一个换挡杆轴向固定地连接。中央活塞可以借助其肩部轴向地固定在该至少一个换挡杆上。
20.该至少一个换挡杆可以是借助于该至少一个用于换挡的致动缸轴向可移位的。该至少一个换挡杆可以是借助于该至少一个致动缸在第一换挡位置、第二换挡位置以及第三换挡位置之间可切换的。在第一换挡位置,第一拖拽活塞和第二拖拽活塞可以移位到第一终端位置。在第二换挡位置,第一拖拽活塞可以移位到第二终端位置。在第三换挡位置,第二拖拽活塞可以移位到第二终端位置。
21.借助本发明减少了例如装配耗费、生产耗费和/或成本耗费等耗费。
附图说明
22.下文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示意性地且示例性地示出:
23.图1车辆变速器具有致动缸,该致动缸具有盖,该盖限定压力室并且具有用于拖拽活塞的工作面。
24.附图标记清单
[0025]1ꢀꢀꢀꢀꢀꢀꢀꢀ
致动缸
[0026]2ꢀꢀꢀꢀꢀꢀꢀꢀ
换挡杆
[0027]3ꢀꢀꢀꢀꢀꢀꢀꢀ
纵向轴线
[0028]4ꢀꢀꢀꢀꢀꢀꢀꢀ
壳体
[0029]5ꢀꢀꢀꢀꢀꢀꢀꢀ
中央活塞
[0030]6ꢀꢀꢀꢀꢀꢀꢀꢀ
第一拖拽活塞
[0031]7ꢀꢀꢀꢀꢀꢀꢀꢀ
第二拖拽活塞
[0032]8ꢀꢀꢀꢀꢀꢀꢀꢀ

[0033]9ꢀꢀꢀꢀꢀꢀꢀꢀ
止挡环
[0034]
10
ꢀꢀꢀꢀꢀꢀꢀ
第一压力室
[0035]
11
ꢀꢀꢀꢀꢀꢀꢀ
工作面
[0036]
12
ꢀꢀꢀꢀꢀꢀꢀ
工作面
[0037]
13
ꢀꢀꢀꢀꢀꢀꢀ
工作面
[0038]
14
ꢀꢀꢀꢀꢀꢀꢀ
止挡区段
[0039]
15
ꢀꢀꢀꢀꢀꢀꢀ
第二压力室
[0040]
16
ꢀꢀꢀꢀꢀꢀꢀ
工作面
[0041]
17
ꢀꢀꢀꢀꢀꢀꢀ
空气室
[0042]
18
ꢀꢀꢀꢀꢀꢀꢀ
外部区段
[0043]
19
ꢀꢀꢀꢀꢀꢀꢀ
内部区段
[0044]
20
ꢀꢀꢀꢀꢀꢀꢀ
盖端部
[0045]
21
ꢀꢀꢀꢀꢀꢀꢀ
接入通道
[0046]
22
ꢀꢀꢀꢀꢀꢀꢀ
接入通道
[0047]
23
ꢀꢀꢀꢀꢀꢀꢀ
肩部
[0048]
24
ꢀꢀꢀꢀꢀꢀꢀ
凹口
[0049]
25
ꢀꢀꢀꢀꢀꢀꢀ
通道
[0050]
26
ꢀꢀꢀꢀꢀꢀꢀ
密封件
[0051]
27
ꢀꢀꢀꢀꢀꢀꢀ
入口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图1部分地示出具有致动缸1的车辆变速器。车辆变速器具有换挡杆2。致动缸1用于在纵向轴线3的延伸方向上使换挡杆2移位。致动缸1具有致动缸模块,该致动缸模块布置在变速器的壳体4中。致动缸模块具有中央活塞5、第一拖拽活塞6、第二拖拽活塞7、盖8以及止挡环9。盖8限定第一压力室10并且具有用于第一拖拽活塞6的工作面11。
[0053]
中央活塞5与换挡杆2在轴向上形状配合地牢固地连接。中央活塞5具有第一轴向区段和第二轴向区段以及用于拖拽活塞6、7的止挡区段14,该第一轴向区段具有用于第一拖拽活塞6的工作面12,该第二轴向区段具有用于第二拖拽活塞7的工作面13。
[0054]
第一拖拽活塞6是相对于中央活塞5可移位的并且限定第一压力室10。第一拖拽活塞6借助第一活塞区段在中央活塞5的工作面12上被引导并且借助第二活塞区段在盖8的工作面11上被引导。第一拖拽活塞6的第一活塞区段布置在第一拖拽活塞6的第二活塞区段的径向内侧。第一拖拽活塞6的第一活塞区段朝向第二拖拽活塞7。第一拖拽活塞6的第二活塞区段背离第二拖拽活塞7。第一拖拽活塞6是在第一终端位置(在该第一终端位置,第一压力室10具有最大体积)与第二终端位置(在该第二终端位置,第一压力室10具有最小体积)之间可移位的。
[0055]
第二拖拽活塞7是相对于中央活塞5可移位的并且限定第二压力室15。第二拖拽活塞7借助第一活塞区段在中央活塞5的工作面13上被引导并且借助第二活塞区段在壳体4的工作面16上被引导。第二拖拽活塞7的第一活塞区段布置在第二拖拽活塞7的第二活塞区段的径向内侧。第二拖拽活塞7的第一活塞区段朝向第二拖拽活塞7。第二拖拽活塞7的第二活塞区段背离第一拖拽活塞6。第二拖拽活塞7是在第一终端位置(在该第一终端位置,第二压力室15具有最大体积)与第二终端位置(在该第二终端位置,第二压力室15具有最小体积)之间可移位的。
[0056]
借助于第一拖拽活塞6和盖8限定第一压力室10并且借助于压力介质可以对第一压力室施加作用,以使第一拖拽活塞6在其第一终端位置的方向上移位。第一压力室10是可泄流的,以使第一拖拽活塞6可以在其第二终端位置的方向上实现移位。
[0057]
借助于第二拖拽活塞7和壳体4以及密封件26限定第二压力室15并且借助于压力介质可以对第二压力室施加作用,以使第二拖拽活塞7在其第一终端位置的方向上移位。第二压力室15具有接入通道27并且是可泄流的,以使第二拖拽活塞7可以在其第二终端位置的方向上实现移位。
[0058]
第一拖拽活塞6和第二拖拽活塞7限定空气室17,当第一拖拽活塞6和第二拖拽活塞7移位到其第一终端位置时,该空气室具有最小体积。空气室向大气排气,以便能够使第一拖拽活塞6在其第一终端位置的方向上实现移位并且/或者能够使第二拖拽活塞7在其第一终端位置的方向上实现移位。
[0059]
盖8具有外部区段18和内部区段19,该外部区段位于壳体4的形成致动缸1的区段外部,该内部区段位于壳体4的形成致动缸1的区段内部。内部区段19在轴向方向上至少大致与外部区段一样长或比外部区段18更长。盖8具有内部区段侧的盖端部20。
[0060]
针对第一压力室10,盖8具有在外部区段18方向上倾斜地延伸的接入通道21,该接入通道具有在径向外侧布置在内部区段19上的第一通道开口和在径向内侧布置的第二通道开口,该接入通道与壳体侧的接入通道22相对应。
[0061]
壳体4的盖端部20和肩部23限定用于止挡环9的环形的接收空间。止挡环9具有间隙地被接收在接收空间中并且用作拖拽活塞6、7的轴向止挡件。止挡环9具有形成通道的凹口24,该凹口与通向大气的壳体侧的通道25相对应并且用于对空气室17进行排气。
[0062]
本发明任选的特征尤其可以借助“可以”来说明。因此,还存在额外地或替代性地具有相应的特征或相应的特征的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和/或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