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自动关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5193发布日期:2021-09-10 23:39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上水自动关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上水自动关闭器。


背景技术:

2.如国家专利公开号为cn209944784u的一种太阳能防冻自动控水系统,
3.包括水箱、上下水管、热水管和冷水管,所述上下水管的顶端横向设置在水箱内腔的底部,上下水管的底端通过三通与热水管和冷水管相连,所述太阳能防冻控水系统还包括排气管和控水阀; 所述排气管套设在上下水管外并穿过三通连接处,排气管的顶端设置在水箱内腔的顶部,排气管的管壁上设有连接口,上下水管通过密封圈安装在连接口处并与水箱内腔连通;所述控水阀包括顶部和底部密封、侧边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筒状阀体,所述筒状阀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冷水管相连接;筒状阀体内安装有弯管、阀门装置和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弯管呈l型结构,弯管水平部的出水口连接筒状阀体的出水口,弯管垂直部的进水口向上设置;所述阀门装置包括阀门和固定在阀门上的阀门拉杆,阀门设置在弯管垂直部的上方且其正投影将弯管垂直部的进水口完全覆盖,阀门拉杆向下穿过弯管垂直部和筒状阀体的底部并延伸至筒状阀体外;第一压缩弹簧套设在阀门拉杆的上部,两端分别通过阀门和弯管水平部限位; 控水阀下方设有容水桶,容水桶与阀门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排气管的底端和容水桶之间安装有接水装置。所述水箱顶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安装有气压调节保险阀;所述气压调节保险阀包括顶部和底部设有外螺纹的管状阀体,所述管状阀体的底部螺接在排气口上,顶部螺接有调压螺母,所述调压螺母的一端开口处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中部设有热气出口;管状阀体内安装有球阀座、球阀和第二压缩弹簧;球阀座固定在管状阀体的内底部,球阀座内设有气体通道,球阀座的顶端设有与球阀相配合的凹面,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限位板和球阀限位。所述球阀顶部固定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台和固定在限位台上的限位柱,限位台固定在球阀上,第二压缩弹簧的底部套设在限位柱外并通过限位台限位。所述弯管垂直部和筒状阀体内壁之间安装有橡胶块,橡胶块的顶端与弯管水平部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第一压缩弹簧通过橡胶块和弯管水平部共同限位。所述筒状阀体的顶部和底部螺接有盖形螺母,所述盖形螺母的一端开口处密封。所述筒状阀体的底部供阀门拉杆穿过的开口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三通通过外丝直接连接上下水管、热水管和冷水管,筒状阀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外丝直接连接冷水管。所述容水桶下部安装有水龙头。所述接水装置包括接水斗和软管,接水斗设置在排水管的下方,软管进水端连接接水斗,软管出水端设置在容水桶的上方。所述容水桶的部分侧边为平面;
4.其中,上述控水系统中的控水阀中,有两个技术要点可以进一步优化,其中一个技术要点是,控水阀的进口端没有过滤组件,外部颗粒杂质容易进入至控水阀中,影响控水阀内的整体水质,另一个技术要点是,如果控水阀在供水期间出现停止供水动作,而后续还会继续供水,则控水阀出口端的水由于水压的存在则会回流至控水阀的进口端,此回流现象不利于控水阀的整体水流控制,故提出一种可以尽可能的保证水质、且供水期间可以防水
回水现象出现的上水自动关闭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尽可能的保证水质、且供水期间可以防水回水现象出现的上水自动关闭器。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相互连通的关闭器本体,其具有,
7.安装在关闭器本体的进口端上的过滤网;
8.安装在关闭器本体的出口端上的防止回水所设的止水组件;
9.置于关闭器本体内部用于阻断关闭器本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通所设的阀芯组件。
10.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上水自动关闭器,所述的止水组件包括,
11.固定在关闭器本体出口端内壁上的排水板,排水板上具有若干与关闭器本体出口端贯通的孔;
12.固定在排水板侧面上的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可将关闭器本体出口端位置的水流进行阻断所设的止水板。
1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上水自动关闭器,所述的排水板上还固定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置于弹性元件的中部,在止水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导向杆穿过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由设置在排水板上的导向杆形成对止水板的移动进行导向。
1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上水自动关闭器,所述的阀芯组件包括,
15.设置在关闭器本体中部内的阀杆,阀杆上具有另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在关闭器本体的内壁上;
16.固定在阀杆端部上的可将关闭器本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通道进行封闭所设的阀芯,阀芯的底面与阀杆上的弹性元件接触。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在关闭器进口端上的过滤网可以对进入至关闭器内的水进行初步过滤,一定程度上的减少颗粒杂质进入至关闭器内;通过止水组件可以防止关闭器出口端处的水流回流至关闭器的进口端,其结构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止水前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止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关闭器本体;2、过滤网;3、排水板;41、弹性元件;42、弹性元件;5、止水板;6、导向杆;7、阀杆;8、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22.实施例1,参照图1

2,上水自动关闭器,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相互连通的关闭器本体1,其具有,
23.安装在关闭器本体1的进口端上的过滤网2,过滤网2的过滤精度可根据使用需求自行定制故此处不再赘述有关过滤网2的过滤精度的限定;
24.安装在关闭器本体1的出口端上的防止回水所设的止水组件;
25.置于关闭器本体1内部用于阻断关闭器本体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通所设的阀芯组件。
26.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上水自动关闭器,所述的止水组件包括,
27.固定在关闭器本体1出口端内壁上的排水板3,排水板3的横截面呈圆形状设置,排水板3上具有若干与关闭器本体1出口端贯通的孔;
28.固定在排水板3侧面上的弹性元件41,弹性元件4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可将关闭器本体1出口端位置的水流进行阻断所设的止水板5,止水板5的横截面呈圆形状设置。
29.实施例3,实施例2所述的上水自动关闭器,所述的排水板3上还固定安装有导向杆6,导向杆6置于弹性元件41的中部,在止水板5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导向杆6穿过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由设置在排水板3上的导向杆6形成对止水板5的移动进行导向。
30.实施例4,实施例1

3任一所述的上水自动关闭器,所述的阀芯组件包括,
31.设置在关闭器本体1中部内的阀杆7,阀杆7上具有另一弹性元件42,排水板3上的弹性元件41和阀杆7上的弹性元件42可为采用弹簧,该弹性元件42的一端抵接在关闭器本体1的内壁上;
32.固定在阀杆7端部上的可将关闭器本体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通道进行封闭所设的阀芯8,阀芯8的底面与阀杆7上的弹性元件42接触,阀芯8可设置为圆球状。
33.需要注意的是,该上水自动关闭器使用时可配套水桶,水桶的进口端可进入水流,将水桶与阀杆7连接,当水桶内的水达到一定重量时,该重量可为阀芯8的质量,可使得阀芯8与阀杆7下行从而将关闭器本体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通道进行阻断,该通道为关闭器本体1的内部贯通的通道,该手段为现有技术例如背景技术中所示的公开专利,而当供水时出现停止供水时例如水压不足导致的间断供水时,此时位于排水板3处的弹性元件41则由于失去进水方向水流的压力消失而不再被止水板5按压,此时该弹性元件41释放弹力,使得止水板5将关闭器本体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通道阻断,如图2所示,有效的阻止了回水现象的产生;
34.实际上该上水自动关闭器是在背景技术中的公开技术方案中的控水阀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革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