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刹车卡钳的活塞多重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7496发布日期:2021-11-18 00:18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刹车卡钳的活塞多重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刹车卡钳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刹车卡钳的活塞多重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刹车卡钳是汽车中都要用到的制动系统部件,在汽车刹车卡钳的结构中活塞是很重要的部件,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活塞需要频繁地移动,而且活塞的一端是露出在外面的,为了防止泥沙从活塞的侧壁进入到活塞缸体内就需要在端部安装防尘套,而在活塞缸体的内部为了对活塞的移动密封,防止活塞缸体内的液压油泄漏,也需要安装密封圈,但是现在的活塞缸体内部的密封结构比较单一,长时间使用后密封圈很容易出现磨损,无法起到有效密封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刹车卡钳的活塞多重密封结构,采用多重密封结构,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密封圈安装牢固,提高使用寿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刹车卡钳的活塞多重密封结构,包括钳体,所述的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活塞缸体,所述的活塞缸体的开口端轴向插入设置有活塞,所述的活塞缸体的开口端安装有防尘套,所述的活塞缸体的内壁上靠近防尘套的位置由近到远依次开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的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的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密封槽的径向底面均为锥面,其中第一密封槽的径向底面中部开有内凹槽。
5.本专利的方案中采用了三个密封部件,分别为防尘套、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防尘套是第一道防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是第二、三道防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始终与活塞相接触,与活塞之间是摩擦接触,如果摩擦越大,密封效果越好,而摩擦力大则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容易松动,所以本专利中的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密封槽的径向底面均为锥面,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圆周面不是锥面,所以锥面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与对应的径向底面相挤压接触的时候会留出缝隙,而密封圈安装完成后盖间隙会被形变的密封圈填满,这样密封圈与密封槽的径向底面之间肯定是面接触,不会发生泄漏,密封圈安装也比较牢固。
6.而同时,其中第一密封槽的径向底面中部开有内凹槽,在第一密封圈形变的时候可以填满内凹槽,进一步地提高密封性。
7.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缸体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的防尘套嵌入固定在第三密封槽内,所述的防尘套的径向外侧端设置有一圈挤压部,所述的防尘套的径向内侧端设置有与活塞侧壁卡接的卡接部,所述的挤压部与第三密封槽侧壁过盈配合且内部设置有金属骨架,所述的挤压部与卡接部之间设置有皮碗连接部,通过带有金属骨架的挤压部使防尘套的安装更加稳定牢固。
8.作为优选,所述的防尘套的挤压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定位凸筋,所述的第三密封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凸筋相配的定位凹槽,通过定位凸筋与定位凹槽的相嵌可以实现防尘套的定位安装。
9.作为补充,所述的定位凸筋上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槽,防尘套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以定位凸筋在安装的时候会发生形变,分隔槽使定位凸筋有发生形变的空间,不会出现局部的拱起。
10.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压部的轴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延伸唇,所述的密封延伸唇与第三密封槽的底面挤压贴合,密封延伸唇使防尘套的密封效果更好。
11.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密封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导向锥面,方便防尘套安装的时候进行导向,降低安装的难度。
12.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和第三密封槽的边缘与活塞缸体的侧壁之间均通过过渡锥面进行过渡,因为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在活塞进行移动的时候会发生形变,形变的时候会进行轴向的延伸,过渡锥面可以提供轴向延伸的空间,如果没有过渡锥面,则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形变的时候会直接挤压密封槽与活塞缸体侧壁之间的直角转折位置,容易损伤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采用多重密封结构,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密封圈安装牢固,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17.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套的立体结构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套的半剖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如图1

5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刹车卡钳的活塞多重密封结构,包括钳体1,所述的钳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活塞缸体3,所述的活塞缸体3的开口端轴向插入设置有活塞2,当活塞缸体3的底部进刹车油的时候,就可以将活塞2顶出,实现刹车,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钳体1上可以设置一个活塞缸体3或者两个活塞缸体3,两个活塞缸体3的底部是相连通的,这样两个活塞缸体3内的活塞2就可以实现同步顶出。
22.为了防止外部的泥沙进入到活塞缸体3内,所述的活塞缸体3的开口端安装有防尘套4,同时,为了防止活塞缸体3内的刹车油泄漏,本专利在所述的活塞缸体3的内壁上靠近防尘套4的位置由近到远依次开有第一密封槽32和第二密封槽33,所述的第一密封槽32和第二密封槽33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所述的第一密封槽32和第一密封槽32的径向底面331均为锥面,其中第一密封槽32的径向底面331中部开有内凹槽321。
23.如图1

2所示,本专利的方案中采用了三个密封部件,分别为防尘套4、第一密封圈
5和第二密封圈6,防尘套4是第一道防线,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是第二、三道防线,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始终与活塞2相接触,与活塞2之间是摩擦接触,如果摩擦越大,密封效果越好,而摩擦力大则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容易松动,所以本专利中的第一密封槽32和第一密封槽32的径向底面331均为锥面,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的外侧圆周面不是锥面,所以锥面使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与对应的径向底面331相挤压接触的时候会留出缝隙,而密封圈安装完成后盖间隙会被形变的密封圈填满,这样密封圈与密封槽的径向底面之间肯定是面接触,不会发生泄漏,密封圈安装也比较牢固。
24.如图2所示,而同时,其中第一密封槽32的径向底面331中部开有内凹槽321,在第一密封圈5形变的时候可以填满内凹槽321,进一步地提高密封性。
25.作为防尘套4安装的实施例,如图1

2和5所示,所述的活塞缸体3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三密封槽31,所述的防尘套4嵌入固定在第三密封槽31内,所述的防尘套4的径向外侧端设置有一圈挤压部41,所述的防尘套4的径向内侧端设置有与活塞2侧壁卡接的卡接部44,所述的挤压部41与第三密封槽31侧壁过盈配合且内部设置有金属骨架42,所述的挤压部41与卡接部44之间设置有皮碗连接部43,通过带有金属骨架42的挤压部41使防尘套4的安装更加稳定牢固。
26.为了使防尘套4安装牢固且定位准确,如图4所示,所述的防尘套4的挤压部4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定位凸筋46,所述的第三密封槽3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凸筋46相配的定位凹槽311,通过定位凸筋46与定位凹槽311的相嵌可以实现防尘套4的定位安装。
27.另外,所述的定位凸筋46上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槽47,防尘套4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以定位凸筋46在安装的时候会发生形变,分隔槽47使定位凸筋46有发生形变的空间,不会出现局部的拱起。
28.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防尘套4的密封效果,所述的挤压部41的轴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延伸唇45,所述的密封延伸唇45与第三密封槽31的底面挤压贴合,密封延伸唇45使防尘套4与第三密封槽3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密封效果更好。
29.同时,所述的第三密封槽31的开口处设置有导向锥面312,方便防尘套4安装的时候进行导向,降低安装的难度。
30.作为一种补充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密封槽32、第二密封槽33和第三密封槽31的边缘与活塞缸体3的侧壁之间均通过过渡锥面313进行过渡,因为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在活塞2进行移动的时候会发生形变,形变的时候会进行轴向的延伸,过渡锥面313可以提供轴向延伸的空间,如果没有过渡锥面313,则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形变的时候会直接挤压密封槽与活塞缸体3侧壁之间的直角转折位置,容易损伤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
31.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