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发冲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4487发布日期:2021-10-30 09:4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爆发冲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爆发冲击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满足国五或国六排放法规的柴油汽车和未来更高排放法规的各种汽车,其尾气排气通道中均需装有催化剂和1个或2个颗粒捕捉器(以下简称“dpf”)。该车载dpf和催化剂均是蜂窝状密集多孔装置,其作用是对发动机排出的尾气进行清洁过滤,将尾气中未完全燃烧的碳烟颗粒收集截留下来和将一氧化炭、氮氧、碳氢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让烟尘和有害物质排入大气,以此达到汽车排放环保要求。该dpf具有再生功能,即高温排气可将所收集截留的大部分物质进行二次燃烧变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再排出,或采用专用疏堵设备进行清洗再生。
3.随着汽车的运行其dpf内部的蜂窝细孔会不断吸附物质而逐渐被填没,汽车高速运行时或dpf车载再生时又会将蜂窝细孔内的大部分物质进行二次燃烧后吹走,如此循环往复确保汽车长时间运行。尽管如此,dpf每次再生都会有一小部分成分复杂的物质凝结在蜂窝细孔里而余留了下来,日结月累,最终导致dpf越来越堵塞,也即发动机排气通道被堵塞而使背压升高油耗也随之增加,汽车功率下降最终行车无力而不得不回到4s店或维修站维修。
4.dpf的维修,目前大多采用更换或高温煅烧再吹扫的方式。dpf的成本价值较高更换代价最大。高温煅烧再吹扫的方式实际上是重复了车载再生的动作,车载再生不了的一些成分复杂的顽固凝结物在线下依然再生困难。另一种方法是加温泡胀再高压冲刷,国外已开始有应用,dpf再生效果较为有效。
5.高压冲刷设备需要一种能同时满足高压、大流量、能瞬开瞬闭要求的特殊装置。基本技术要求如下:
6.dpf口径150

300mm,冲刷介质为气、液或气液混合,能瞬间喷发,喷发压力6kg/cm2以上,爆发流速20m/s以上且有一定的持续性(1s以上)。
7.该基本技术要求首先要解决冲刷方式及其控制策略问题。现有技术的各种冲刷装置,一方面多是采用常规阀门而成,这些阀门有大小不等的闸阀、截止阀、旋塞阀、球阀、蝶阀、隔膜阀、止回阀、节流阀、安全阀、减压阀和疏水阀等,其驱动控制方式有手动、电动、液压或气动等。这种装置能高压或大口径的但只能慢开慢合,能瞬开瞬闭的但只能低压或小口径。另一方面多是采用精密制造的气缸或液压缸方式实现爆发驱动,结构复杂、成本高昴。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爆发冲击装置,以解决能同时满足高压、大流量、能瞬开瞬闭要求的冲刷方式及其控制策略问题。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爆发冲击装置,包括蓄压箱、建压控制阀、开阀控制阀、闭阀控
制阀;蓄压箱的上端分别连接有介质添加管、加料排气管、进气连接管;进气管分别与闭阀控制阀的一端、建压控制阀的一端连接,建压控制阀的另一端与蓄压箱的进气连接管连接,闭阀控制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大口径冲击阀的控制口连接,开阀控制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大口径冲击阀的控制口连接,蓄压箱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大口径冲击阀的进口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一、能够实现快速控制,且控制准确度高,提高了稳定性,使用方便;
12.二、能够节省时间,同时爆发压力、流量可调,工作介质可纯气或气液混合,使用性强。
附图说明
13.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口径冲击阀的截面图。
16.图中:1

蓄压箱;2

建压控制阀;3

开阀控制阀;4

闭阀控制阀;5

大口径冲击阀;11

介质添加管;12

加料排气管;13

进气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8.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19.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蓄压箱1、建压控制阀2、开阀控制阀3、闭阀控制阀4;蓄压箱1的上端分别连接有介质添加管11、加料排气管12、进气连接管13;进气管分别与闭阀控制阀4的一端、建压控制阀2的一端连接,建压控制阀2的另一端与蓄压箱1的进气连接管13连接,闭阀控制阀4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大口径冲击阀5的控制口52连接,开阀控制阀3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大口径冲击阀5的控制口52连接,蓄压箱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大口径冲击阀5的进口51连接。
2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克拉伯龙公式pv=nrt,常温下密闭气体的nrt可视为常数,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如10升压缩空气当压力从8kg/cm2减小到1kg/cm2时,其体积将从10升膨胀放大至80升。蓄压箱内封闭的压缩空气因阀体开阀而压力骤降,引起气体体积的急速膨胀,进而推动工质介质(水)从阀口爆发涌出,直至压差减完或闭阀。适配好蓄压箱容积、气水容积比和蓄压压力,即可做到爆发冲击力可调、流量可调。
21.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如下效果:蓄压箱1通过介质添加管11、加料排气管12及其相关控制阀实现加料(水)和调节流量,再通过进气连接管13、建压控制阀2来实现建压和调压,通过开阀控制阀3、闭阀控制阀4来实现开阀和闭阀。蓄压时先后或同时打开闭阀控制阀4、建压控制阀2,闭阀控制阀4为大口径冲击阀5的封闭仓53加压(如图2所示),使得阀芯54上移而闭阀。建压控制阀能够控制和调节蓄压压力。需要爆发冲刷时,打开开阀控制阀3,使得封闭仓瞬间泄压,阀芯在上下面积差所造成的压差作用下快速下移而开阀,开阀瞬间蓄压箱1内的压缩空气因压力骤降而体积急速膨胀,进而推动蓄压箱内的介质(水)经阀门爆发涌出,直至蓄压箱内外压差降为零。
2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优点为:
23.一、无需外力驱动,仅需少量压缩空气,即可自我实现大口径阀的瞬开瞬闭;
24.二、无需密闭隔离,控制介质与工作介质可混合,闭阀密封效果极好;
25.三、爆发压力可调、爆发流量可调,工作介质可气液混合,使用性强;
26.四、无需特殊材料,无需精加工,制造成本低廉;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