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龙头的控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8882发布日期:2021-12-01 09:4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龙头的控制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卫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感应龙头的控制盒。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感应龙头一般包括龙头本体、感应器以及控制盒,其中感应器设置在龙头本体,控制盒中设有微控制器以及电磁阀,电磁阀的出水端与龙头本体的出水管相连,微控制器通过电磁阀驱动电路与电磁阀电连接,微控制器还通过感应连接线与感应器电连接;感应龙头通过感应器感应环境信号,微控制器相应控制电磁阀的通断,实现自动感应出水的功能。
3.但是现有的感应龙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微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时,若是突然遇到断电的情况下,微控制器失电,造成微控制器无法控制电磁阀关闭,此时电磁阀会保持开启而造成感应龙头一直出水,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龙头的控制盒,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感应龙头的控制盒,其包括盒体以及安装于盒体中的电磁阀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电源输入单元、控制单元、掉电检测单元和应急供电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电磁阀电连接并控制电磁阀通断,电源输入单元与电磁阀和控制单元电连接并用于给电磁阀和控制单元供电;所述应急供电单元与控制单元和电磁阀电连接,该应急供电单元用于在电源输入单元没有给控制单元和电磁阀供电时来给控制单元和电磁阀供电;所述掉电检测单元电连接电源输入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掉电检测单元来检测电源输入单元是否输出电力。
7.所述控制模块内还设有电压转换单元以及电连接电磁阀的电磁阀驱动接口;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包括正电源脚和负电源脚,正电源脚用于输出电力,负电源脚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应急供电单元包括输入二极管和储能电容,输入二极管的正极为应急供电单元的输入端,应急供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正电源脚,输入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储能电容的正极并作为应急供电单元的输出端,储能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应急供电单元的输出端,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微控制器的vdd脚和电磁阀驱动接口的vcc脚;所述电磁阀驱动接口的nrst脚、jspck脚和jspda脚分别电连接微控制器的pa2脚、pc1脚和pc0脚,电磁阀驱动接口的gnd脚接地;所述掉电检测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正电源脚和微控制器的pa0脚。
8.所述储能电容为超级电容器。
9.所述电压转换单元包括限流电阻、稳压芯片、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限流电阻的第一端为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限流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稳压芯片的vin脚和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一端,稳压芯片的vout脚电连接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一端并作为电压转换单
元的输出端,稳压芯片的gnd脚、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0.所述稳压芯片的型号为ht7136。
11.所述微控制器采用型号为es7p1793f8tf的单片机芯片。
12.所述掉电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为掉电检测单元的输入端,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并作为掉电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13.所述控制模块还设有用于连接红外反射式感应器的感应器连接接口,感应器连接接口的vcc脚、ir_in脚、ir_pwm脚和hr脚分别电连接微控制器的pa4脚、pa5脚、pa6脚和pb1脚,感应器连接接口的gnd脚接地。
14.所述盒体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槽,电池槽的开口通过电池槽盖盖合,电池槽中设有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与电源输入单元电连接。
15.所述的一种感应龙头的控制盒还包括应急水路启闭装置;所述应急水路启闭装置包括过水件和启闭件;所述过水件设有过水腔以及与过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水件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电磁阀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启闭件伸入过水腔中并用于控制过水件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与否。
16.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当电源输入单元停止电力输出时(即断电时),此时应急供电单元能会给电磁阀和控制单元的应急供电,与此同时,控制单元通过掉电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源输入单元没有电力输出,控制单元进而控制电磁阀关闭,从而起到一个断电保护的作用,避免电磁阀在断电时仍处于开启状态而造成水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21.标号说明:
22.盒体1,盒盖11,盒座12,电池槽121,正极片1211,负极片1212,电池槽盖13,
23.电磁阀2,阀体21,电磁铁22,
24.控制模块3,
25.控制单元31,微控制器311,
26.电源输入单元32,正电源脚b+,负电源脚b


27.应急供电单元33,输入二极管d1,储能电容ec1,
28.掉电检测单元34,第一分压电阻r11,第二分压电阻r12,
29.电压转换单元35,限流电阻r1,稳压芯片u1,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
30.电磁阀驱动接口36,
31.感应器连接接口37,
32.红外反射式感应器4,
33.应急水路启闭装置5,过水件51,过水腔511,进水口512,出水口513,安装孔514,启闭件52。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3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感应龙头的控制盒,其包括盒体1以及安装于盒体1中的电磁阀2和控制模块3,盒体1可由盒盖11和座座12拼接而成;控制模块3中设有用于控制电磁阀2通断的控制单元31,电磁阀2可由阀体21和安装于阀体21的电磁铁22组成,电磁铁22控制阀体2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连通与否而控制电磁阀2的通断。
36.配合图4所示,所述控制模块3中还设有电源输入单元32、应急供电单元33和掉电检测单元34;所述电源输入单元31与电磁阀2和控制单元31电连接并用于给电磁阀2和控制单元31供电;所述应急供电单元33与控制单元31和电磁阀2电连接,该应急供电单元33用于在电源输入单元32没有给控制单元31和电磁阀2供电时来给控制单元31和电磁阀2供电;所述掉电检测单元34电连接电源输入单元32和控制单元31,控制单元31通过掉电检测单元34来检测电源输入单元31是否输出电力。本实用新型当电源输入单元32停止电力输出时(即断电时),此时应急供电单元33释放电量而给电磁阀2和控制单元31供电,与此同时,控制单元31同时通过掉电检测单元34检测到电源输入单元32没有电力输出,控制单元31进而控制电磁阀2关闭,从而起到一个断电保护的作用,避免电磁阀2在断电时仍处于开启状态而造成水资源浪费。
37.配合图4所示,所述控制模块3内还可设有电压转换单元35和电磁阀驱动接口36,电源输入单元32和应急供电单元33都通过电压转换单元35和电磁阀驱动接口36来给电磁阀2和控制单元31供电,而控制单元31会通过电磁阀驱动接口36来电连接电磁阀2而对电磁阀2进行控制。
38.配合图4所示,所述电源输入单元32包括正电源脚b+和负电源脚b

,正电源脚b+用于输出电力,负电源脚b+接地;配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盒体1可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槽121,电池槽121可设置于盒座12,电池槽121的开口通过电池槽盖13盖合,电池槽111中设有正极片1211和负极片1212,正极片1211和负极片1212通过导线与电源输入单元32的正电源脚b+和负电源脚b

分别电连接,这样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于电池槽121中的电池来给电源输入单元32提供电力。
39.配合图4所示,所述应急供电单元33包括输入二极管d1以及储能电容ec1,输入二极管d1的正极为应急供电单元33的输入端,应急供电单元33的输入端连接正电源脚b+,输入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储能电容ec1的正极并作为应急供电单元33的输出端,应急供电单元33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压转换单元35的输入端;储能电容ec1的负极接地。本实用新型当电源输入单元32正常输出电力时,应急供电单元33的储能电容ec1进行储能,而本实用新型当电源输入单元32没有电力输出时(即电池断电时),储能电容ec1储存的电量释放给电压转换单元35而维持控制单元31和电磁阀2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该储能电容ec1可以为超级电容器,使得储能电容ec1能储存的电量大,进而使得储能电容ec1能长时间释放电量给电压转换单元35,而输入二极管d1则能防止储能电容ec1释放电量流入到电源输入单元32的正电源脚b+,避免储能电容ec1不会受到电源输入单元32停止输出电力的影响,减少储能电容ec1的电量不必要的损耗。
40.配合图4所示,所述控制单元31可包括微控制器311,微控制器311可以采用型号为
es7p1793f8tf的单片机芯片;所述电压转换单元35的输出端电连接微控制器311的vdd脚和电磁阀驱动接口36的vcc脚,电压转换单元35可以将其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进行转换而给微控制器311和电磁阀2供电。所述电压转换单元35可以包括限流电阻r1、稳压芯片u1、第一滤波电容c1和第二滤波电容c2,其中限流电阻r1的第一端为电压转换单元35的输入端,限流电阻r1的第二端电连接稳压芯片u1的vin脚和第一滤波电容c1的第一端,稳压芯片u1的vout脚电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2的第一端并作为电压转换单元35的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gnd脚、第一滤波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二滤波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稳压芯片u1的型号可以为ht7136。
41.配合图4所示,所述电磁阀驱动接口37的nrst脚、jspck脚和jspda脚分别电连接微控制器311的pa2脚、pc1脚和pc0脚,电磁阀驱动接口37的gnd脚接地,微控制器311通过电磁阀驱动接口37来与电磁阀2实现电连接而对电磁阀2进行控制。
42.配合图4所示,所述掉电检测单元3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正电源脚b+和微控制器311的pa0脚,微控制器311通过掉电检测单元34来检测电源输入单元32的输出电压,进而确认电源输入单元32是否输出电力。配合图4所示,所述掉电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1和第二分压电阻r12;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1的第一端为掉电检测单元34的输入端,第一分压电阻t1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12的第二端并作为掉电检测单元31的输出端,第二分压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
43.配合图4所示,所述控制模块3还设有感应器连接接口37,所述感应器连接接口37用于连接红外反射式感应器4,该红外反射式感应器4的红外发射管的型号ir204

a ,该红外反射式感应器4的红外接收头的型号irm

3638,感应器连接接口37的vcc脚、ir_in脚、ir_pwm脚和hr脚分别电连接微控制器311的pa4脚、pa5脚、pa6脚和pb1脚,感应器连接接口37的gnd脚接地,这样微控制器311便可通过感应器连接接口37实现与红外反射式感应器4的电连接;其中感应器连接接口37的ir_pwm脚、ir_in脚、和hr脚可分别通过第一电阻r01、第二电阻r02、第三电阻r03与微控制器311的pa6脚、pa5脚和pb1脚分别电连接,第二电阻r02和第三电阻r03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01和第二电容c02接地。本实用新型当微控制器311与红外反射式感应器4正常连接时,微控制器311的pa5脚和pb1脚可以接收到脉冲信号,而当微控制器311的pa4脚、pa5脚和pb1脚没有与红外反射式感应器4正常连接时,则微控制器311的pa4脚和pb1脚会长时间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这样微控制器311可以在微控制器311的pa4脚和pb1脚在预设时间内一直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时,判定控制模块3与红外反射式感应器4连接不正常,此时微控制器311控制电磁阀2关闭,起到一个断线保护的作用,防止电磁阀2被误触发。
4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单元31、电源输入单元32、应急供电单元33、掉电检测单元34、电压转换单元35、电磁阀驱动接口36和感应器连接接口37可设置在一个电路板上,该电路板再设置在控制模块3中,这样可以实现控制单元31、电源输入单元32、应急供电单元33、掉电检测单元34、电压转换单元35、电磁阀驱动接口36和感应器连接接口37的集成,从而便于安装。
45.配合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应急水路启闭装置5,该应急水路启闭装置5用于在电磁阀2关闭时来进行过水,保证后端的厨卫用具可以正常用水;具体的,所述应急水路启闭装置5包括过水件51以及启闭件52,过水件51设有过水腔511以及与过水腔511连通
的进水口512和出水口513,过水件5的进水口511和出水口512分别连接电磁阀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启闭件52伸入过水腔511中并用于控制过水件51的进水口512和出水口513连通与否;这样在电磁阀2关闭时若需要用水,可以通过启闭件52控制过水件51的进水口512和出水口513连通,使得水流可以通过过水件5而保证用水;而在电磁阀2关闭时若不需要用水,可以通过启闭件52关断过水件51的进水口512和出水口513的连通,使得水流不可以通过过水件5。所述启闭件52可以配合有两个止水密封圈53,两个止水密封圈53与过水腔511内壁密封配合,这样移动启闭件52而使得进水口512处于两个止水密封圈53之间时,此时启闭件52关闭过水件51的进水口512和出水口513的连通,而若是移动启闭件52而两个止水密封圈53均没有处于过水腔511位于进水口512和出水口513之间的区域,此时进水口512和出水口513连通。所述过水件51还设有与过水腔511相通的安装孔514,所述启闭件52则与安装孔514螺纹连接,这样可以通过转动启闭件52的方式来移动启闭件52,进而控制过水件51的进水口512和出水口513连通与否。
46.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