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潮结构的钢套钢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0441发布日期:2021-11-06 04:3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潮结构的钢套钢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防潮结构的钢套钢保温管。


背景技术:

2.保温管是绝热管道的简称,保温管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输送,在石油、化工、航天、军事、集中供热、中央空调、市政等管道的绝热保温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多种的输送的介质进行输送。
3.现有一种钢套钢保温管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保温管的防潮性能较差,会与某些介质遇到潮湿会导致保温管内的保温效果降低。而一般情况下,保温层是整体结构形成,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可能会导致整体管段的保温层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潮结构的钢套钢保温管,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潮结构的钢套钢保温管,包括钢套钢保温管本体和防潮机构,所述钢套钢保温管本体包括有内保温管和外保温管,所述防潮机构包括有防潮板、马达、除湿扇叶、第一除湿棉块、第二除湿棉块、固定架和转动扇叶,所述内保温管的外壁与防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内保温管由内到外依次分别为防潮层、隔热层和保温层。
7.优选的,所述防潮层的厚度为4纳米,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5纳米,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7纳米。
8.优选的,所述马达固定安装在防潮板的一侧,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除湿扇叶固定安装,所述防潮板开设有通风孔。
9.优选的,所述第一除湿棉块的顶部与外保温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第二除湿棉块的底部与内保温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第一除湿棉块的底部与第二除湿棉块的顶部形成通风道。
10.优选的,所述防潮板的数量为若干个,另一个所述防潮板的一侧与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固定架的另一侧与转动扇叶固定安装。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潮结构的钢套钢保温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潮层,在防潮层的表面涂抹有防潮涂料,起到防潮的作用,设置隔热层,是由一种超细玻璃棉材料制成的,起到进行隔热保温的效果,设置保温层,由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制成,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潮板、马达、除湿扇叶、第一除湿棉块、第二除湿棉块、通风道、固定架和转动扇叶,通过在内保温管和外保温管之间设置防潮板,可以初步起到防潮发霉的效果,通过设置马达,马达带动除湿扇叶,可以加快通风道内的空气流速,在除湿
扇叶转动的时候,随着空气流动使转动扇叶转动,进而进行空气的交换,达到通风避免防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套钢保温管本体正面剖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套钢保温管本体侧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视图;
18.图中:1钢套钢保温管本体、11内保温管、12外保温管、1101防潮层、1102隔热层、1103保温层、2防潮机构、201防潮板、202马达、203除湿扇叶、204第一除湿棉块、205第二除湿棉块、206通风道、207固定架、208转动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潮结构的钢套钢保温管,包括钢套钢保温管本体1和防潮机构2,钢套钢保温管本体1包括有内保温管11和外保温管12,内保温管11由内到外依次分别为防潮层1101、隔热层1102和保温层1103,防潮层1101的厚度为4纳米,隔热层1102的厚度为5纳米,保温层1103的厚度为7纳米,通过设置防潮层1101,在防潮层1101的表面涂抹有防潮涂料,起到防潮的作用,设置隔热层1102,是由一种超细玻璃棉材料制成的,起到进行隔热保温的效果,设置保温层1103,由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制成,起到了保温的作用,防潮机构2包括有防潮板201、马达202、除湿扇叶203、第一除湿棉块204、第二除湿棉块205、固定架207和转动扇叶208,内保温管11的外壁与防潮板201的一端固定连接,马达202固定安装在防潮板201的一侧,马达202的输出端与除湿扇叶203固定
安装,防潮板201开设有通风孔,第一除湿棉块204的顶部与外保温管12的内壁固定安装,第二除湿棉块205的底部与内保温管11的外壁固定安装,第一除湿棉块204的底部与第二除湿棉块205的顶部形成通风道206,防潮板201的数量为若干个,另一个防潮板201的一侧与固定架207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架207开设有通风槽,固定架207的另一侧与转动扇叶固定安装,通过设置防潮板201、马达202、除湿扇叶203、第一除湿棉块204、第二除湿棉块205、通风道206、固定架207和转动扇叶208,通过在内保温管11和外保温管12之间设置防潮板201,可以初步起到防潮发霉的效果,通过设置马达202,马达202带动除湿扇叶203,可以加快通风道206内的空气流速,在除湿扇叶203转动的时候,随着空气流动使转动扇叶208转动,进而进行空气的交换,达到通风避免防潮的效果。
24.在使用时,通过设置防潮层1101,在防潮层1101的表面涂抹有防潮涂料,起到防潮的作用,设置隔热层1102,是由一种超细玻璃棉材料制成的,起到进行隔热保温的效果,设置保温层1103,由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制成,起到了保温的作用;通过设置防潮板201、马达202、除湿扇叶203、第一除湿棉块204、第二除湿棉块205、通风道206、固定架207和转动扇叶208,通过在内保温管11和外保温管12之间设置防潮板201,可以初步起到防潮发霉的效果,通过设置马达202,马达202带动除湿扇叶203,可以加快通风道206内的空气流速,在除湿扇叶203转动的时候,随着空气流动使转动扇叶208转动,进而进行空气的交换,达到通风避免防潮的效果。
25.综上可得,通过设置防潮层1101,在防潮层1101的表面涂抹有防潮涂料,起到防潮的作用,设置隔热层1102,是由一种超细玻璃棉材料制成的,起到进行隔热保温的效果,设置保温层1103,由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制成,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26.通过设置防潮板201、马达202、除湿扇叶203、第一除湿棉块204、第二除湿棉块205、通风道206、固定架207和转动扇叶208,通过在内保温管11和外保温管12之间设置防潮板201,可以初步起到防潮发霉的效果,通过设置马达202,马达202带动除湿扇叶203,可以加快通风道206内的空气流速,在除湿扇叶203转动的时候,随着空气流动使转动扇叶208转动,进而进行空气的交换,达到通风避免防潮的效果。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