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1367发布日期:2021-12-04 13:1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减振器无论充气与否,普遍都有“早晨病”,所谓“早晨病”,是指车辆在静止较长时间后,减振器油液会因为重力和内部阀系节流的作用,在工作缸上部进入一部分气体,在车辆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产生空程,会发生撞击异响等状况,严重影响人员的驾乘感受,为了改善这一缺陷,起初在减振器内部布置复原缓冲弹簧,来弥补空程带来的失力情况;由于复原缓冲弹簧受减振器结构和材料所限,输出的缓冲力恒定且较小,对失力带来的异响和驾乘舒适性改善极其有限,于是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弹簧与浮动活塞复合型的缓冲装置,其主要代表是天纳克;该结构克服了弹簧输出力较小的问题,但浮动活塞与工作缸的摩擦副距离太长,为了解决浮动活塞卡滞和复位问题,对零件制造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成本高且易产生液压冲击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体积小、结构紧凑、易安装、简单可靠的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隔离减振器与车身之间的振动和噪音,从而增加车辆的舒适性。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包括工作缸,工作缸上端缩口,缩口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节流槽,轴向节流槽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变小;
5.所述工作缸中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上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上限位板、阀系组件、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畅通孔;
6.还包括套设在上限位板下部的浮动活塞,浮动活塞与上限位板下部之间为间隙配合,上限位板下部的直径小于上限位板上部直径,浮动活塞被限制在上限位板上部与阀系组件之间。
7.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广泛适用于普通被动式和带电磁阀的主动和半主动减振器结构中,可以改良凹坑路面、减速带及在城市道路中停车后驶离马路牙子时的冲击力,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还可以有效缩短急刹距离,提高行车安全性。当车轮下跳活塞杆上移,带动浮动活塞进入缩口工作区,油液通过上限位板预设的畅通孔,通过液压力从内部把把浮动活塞外径撑大,与工作缸内壁紧密贴合,迫使上腔油液通过浮动活塞内腔并在下端面与阀系组件接触面流出,在正常的阻尼基础上产生附加缓冲力,降低撞击噪音,特别在是过减速带或者下台阶路面时体现极大优势。具体的,当活塞杆在车辆的带动下上下运动,没有达到极限工况时,活塞阀输出的是正常阻尼力,当液压缓冲结构在活塞杆的带动下进入极限位置,油液优先通过上限位板上的畅通孔进入浮动活塞内腔,将浮动活塞撑大紧贴在工作缸壁上,保证浮动活塞与工作缸之间没有泄露,迫使工作缸上腔的油液都通过浮动活塞内腔往工作缸下腔流动,通过预紧的阀系组件时产生附加阻尼,随着
速度增加,产生的附加阻尼力就越大。节流槽的设置能够保证液压缓冲力的提升是个渐进过程,当浮动活塞离开工作缸内壁上开节流槽位置时力值达到最大,避免了对导向器的刚性碰撞造成的损伤和破坏,极大的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驾乘体验,其整体隔振效果好,部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密封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安全。
8.优化的,所述轴向节流槽设置若干个,所有轴向节流槽沿工作缸周向均匀分布。
9.优化的,所述轴向节流槽的长度为8

12mm。
10.优化的,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上下两个环槽,两个环槽中分别安装有上卡簧以及下卡簧;
11.所述上卡簧位于上限位板上端内侧,所述下卡簧位于下限位板下端内侧。
12.优化的,所述畅通孔轴线沿竖直方向,所述畅通孔设置若干个,所有畅通孔沿上限位板周向均匀分布。
13.优化的,所述畅通孔上端设置有朝向外侧的端部豁口。
14.优化的,所述阀系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节流阀片、阀片、垫片,所述节流阀片的边缘设置有节流阀片豁口。
15.节流阀片下面装配阀片和垫片,便于在力值增大时做溢流作用并参与液压缓冲力形成。
16.优化的,所述节流阀片豁口设置若干个,所有节流阀片豁口沿节流阀片的周向均匀分布。
17.优化的,所述浮动活塞与工作缸上端缩口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015

0.03mm。
18.优化的,所述浮动活塞为开口浮动活塞。
1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广泛适用于普通被动式和带电磁阀的主动和半主动减振器结构中,可以改良凹坑路面、减速带及在城市道路中停车后驶离马路牙子时的冲击力,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还可以有效缩短急刹距离,提高行车安全性。当车轮下跳活塞杆上移,带动浮动活塞进入缩口工作区,油液通过上限位板预设的畅通孔,通过液压力从内部把把浮动活塞外径撑大,与工作缸内壁紧密贴合,迫使上腔油液通过浮动活塞内腔并在下端面与阀系组件接触面流出,在正常的阻尼基础上产生附加缓冲力,降低撞击噪音,特别在是过减速带或者下台阶路面时体现极大优势。具体的,当活塞杆在车辆的带动下上下运动,没有达到极限工况时,活塞阀输出的是正常阻尼力,当液压缓冲结构在活塞杆的带动下进入极限位置,油液优先通过上限位板上的畅通孔进入浮动活塞内腔,将浮动活塞撑大紧贴在工作缸壁上,保证浮动活塞与工作缸之间没有泄露,迫使工作缸上腔的油液都通过浮动活塞内腔往工作缸下腔流动,通过预紧的阀系组件时产生附加阻尼,随着速度增加,产生的附加阻尼力就越大。节流槽的设置能够保证液压缓冲力的提升是个渐进过程,当浮动活塞离开工作缸内壁上开节流槽位置时力值达到最大,避免了对导向器的刚性碰撞造成的损伤和破坏,极大的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驾乘体验,其整体隔振效果好,部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密封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安全。
21.2.节流阀片下面装配阀片和垫片,便于在力值增大时做溢流作用并参与液压缓冲力形成。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缸的示意图;
24.图3为图2中a

a剖视图;
25.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26.图5、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限位板、下限位板的安装示意图;
27.图7为图6的俯视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浮动活塞处的安装示意图;
29.图9为图8中c的局部放大图;
30.图10

12依次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节流阀片、阀片、垫片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的力值曲线图;
32.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浮动活塞的示意图;
33.其中,
34.工作缸

1、轴向节流槽

11;
35.活塞杆

2;
36.上限位板

3、畅通孔

31、上卡簧

32、端部豁口

33;
37.阀系组件

4、节流阀片

41、阀片

42、垫片

43、节流阀片豁口

411;
38.下限位板

5、下卡簧

51;
39.浮动活塞

6。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1.实施例一:
42.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包括工作缸1、活塞杆2、上限位板3、阀系组件4、下限位板5、浮动活塞6。
43.如图2

4所示,所述工作缸1为圆形筒体结构,工作缸1上端缩口,缩口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节流槽11,轴向节流槽11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变小;所述轴向节流槽11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轴向节流槽11边缘处倒圆角。
44.如图2所示,所述轴向节流槽11设置若干个,所有轴向节流槽11沿工作缸1周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向节流槽11设置4个。所述轴向节流槽11的长度为8

12mm,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向节流槽11的长度为8mm。
45.如图8所示,所述工作缸1中设置有活塞杆2,活塞杆2上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上限位板3、阀系组件4、下限位板5。
46.如图5

8所示,所述上限位板3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畅通孔31;所述畅通孔31轴线沿竖直方向,所述畅通孔31设置若干个,本实施例中为8个,所有畅通孔31沿上限位板3周向
均匀分布。所述畅通孔31上端设置有朝向外侧的端部豁口33。
47.如图8所示,还包括套设在上限位板3下部的浮动活塞6,浮动活塞6与上限位板3下部之间为间隙配合,上限位板3下部的直径小于上限位板3上部直径,浮动活塞6被限制在上限位板3上部与阀系组件4之间。所述浮动活塞6与工作缸1上端缩口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015

0.03mm,此处的间隙指的是单边间隙,即缩口处内壁半径与浮动活塞6半径之差,本实施例中单边间隙为0.015mm。
48.如图14所示,所述浮动活塞6为开口浮动活塞。具体的,浮动活塞6整体为带断口的圆环形,断口分为三段,自上而下依次为上端、中段、下段,上端、下段均平行于浮动活塞6轴线,中段垂直于浮动活塞6轴线。浮动活塞6材质为sf

1,即三层复合零件,其内层为钢板基体,作为结构支撑的框架;中间层为烧结球形青铜粉,增加内外层之间的附着力,外层为ptfe与石墨的混合物,减摩导向。
49.如图8所示,所述活塞杆2上设置有上下两个环槽,两个环槽中分别安装有上卡簧32以及下卡簧51;所述上卡簧32位于上限位板3上端内侧,所述下卡簧51位于下限位板5下端内侧。
50.如图9

12所示,所述阀系组件4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节流阀片41、阀片42、垫片43,所述节流阀片41、阀片42、垫片43均为圆环形板状结构,所述节流阀片41的边缘设置有节流阀片豁口411。所述节流阀片豁口411设置若干个,所有节流阀片豁口411沿节流阀片41的周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所述节流阀片豁口411设置4个。
51.实施例二:
5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53.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向节流槽11的长度为10mm。所述浮动活塞6与工作缸1上端缩口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02mm。
54.实施例三:
5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56.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向节流槽11的长度为12mm。所述浮动活塞6与工作缸1上端缩口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03mm。
57.工作原理:
58.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广泛适用于普通被动式和带电磁阀的主动和半主动减振器结构中,可以改良凹坑路面、减速带及在城市道路中停车后驶离马路牙子时的冲击力,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还可以有效缩短急刹距离,提高行车安全性。当车轮下跳活塞杆上移,带动浮动活塞进入缩口工作区,油液通过上限位板预设的畅通孔,通过液压力从内部把把浮动活塞外径撑大,与工作缸内壁紧密贴合,迫使上腔油液通过浮动活塞内腔并在下端面与阀系组件接触面流出,在正常的阻尼基础上产生附加缓冲力,降低撞击噪音,特别在是过减速带或者下台阶路面时体现极大优势。具体的,当活塞杆在车辆的带动下上下运动,没有达到极限工况时,活塞阀输出的是正常阻尼力,当液压缓冲结构在活塞杆的带动下进入极限位置,油液优先通过上限位板上的畅通孔进入浮动活塞内腔,将浮动活塞撑大紧贴在工作缸壁上,保证浮动活塞与工作缸之间没有泄露,迫使工作缸上腔的油液都通过浮动活塞内腔往工作缸下腔流动,通过预紧的阀系组件时产生附加阻尼,随着速度增加,产生的附加阻尼力就越大。节流槽的设置能够保证液压缓冲力的提升是个渐进
过程,当浮动活塞离开工作缸内壁上开节流槽位置时力值达到最大,避免了对导向器的刚性碰撞造成的损伤和破坏,极大的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驾乘体验,如图13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减振器液压缓冲装置的力值曲线图,其整体隔振效果好,部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密封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安全。
5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