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器和自拍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8932发布日期:2022-02-19 15:0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持器和自拍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器和自拍杆。


背景技术:

2.目前,自拍杆已经广泛的被人们用于手机自拍,它能够在一定的长度范围内任意伸缩,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相机固定在夹持器上,即可进行自拍。
3.现有技术中的夹持器,为了保证其夹持设备时的稳定性,往往通过压缩或拉伸弹簧来改变夹持器的夹持行程,设备放入夹持器内夹持时,弹簧形变一定的程度,从而实现夹紧设备,而通过弹簧形变提供夹紧力夹紧设备的夹持器,基于夹紧力的存在,想要从夹持器内取出设备较为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快速取出设备的夹持器和自拍杆。
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器,包括支撑座;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可滑动的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内,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受外力往远离所述支撑座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形变产生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复位的弹性力;锁止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卡位或脱离,以锁止或释放所述第二夹持件。
6.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滑动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滑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另一端可滑动的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卡位或脱离;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卡位时,所述第二滑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撑座固定,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部脱离时,所述第二滑动部可在所述支撑座内滑动。
7.可选的,所述锁止结构包括锁定件以及为所述锁定件提供回复力的第三弹性件,所述锁定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锁定件与所述第三弹性件抵接,所述锁定件相背于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卡接,通过外力作用于所述锁定件以使所述锁定件脱离于所述第二滑动部。
8.可选的,所述锁定件上相背于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二滑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啮合的卡齿。
9.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另一端可滑动的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拉杆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一侧上;所述第一夹持件受外力往远离所述支撑座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产生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复位的弹性力。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一侧上;所述第一夹持件受外力往远离所述支撑座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拉伸产生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复位的弹性力。
12.可选的,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
13.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持件还包括第二拉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另一端可滑动的与所述第二滑动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拉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抵接。
1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自拍杆,包括手柄和上述所述的夹持器,所述手柄与所述夹持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器通过锁止结构锁定或解锁第二夹持件与支撑座的相对滑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形成的夹持空间在夹持设备后,第一夹持件处于远离支撑座的位置,在需要取下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等设备)时,只需通过锁止结构解除对第二夹持件的锁定,第一夹持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夹持力的作用下,第一夹持件会挤压夹持空间内的设备,从而使设备带动第二夹持件在支撑座上滑动,夹持件在支撑座上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逐渐变小,从而其夹持空间内设备受到的夹紧力变小,进而能够非常方便的将夹持空间内的设备取出。
附图说明
16.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夹持器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夹持器可夹持状态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夹持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5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的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二滑动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二滑动部完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夹持器完全打开开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100、第一夹持件;200、第二夹持件;300、支撑座;400、第一弹性件;500、锁止结构;110、第一夹持部;120、第一拉杆;130、第一滑动部;210、第二夹持部;220、第二滑动部;230、第二拉杆;240、第二弹性件;510、锁定件;520、第三弹性件;511、卡扣;221、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28.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0.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夹持器,包括支撑座300、第一夹持件100、第二夹持件200、第一弹性件400和锁止结构500,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和第二夹持件200可滑动的与所述支撑座30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00设置在所述支撑座300内,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件1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300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受外力往远离所述支撑座300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400形变产生使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复位的弹性力;所述锁止结构500设置于所述支撑座300上,与所述第二夹持件200卡位或脱离,以锁止或释放所述第二夹持件200。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器通过锁止结构锁定或解锁第二夹持件与支撑座的相对滑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形成的夹持空间在夹持设备后,第一夹持件处于远离支撑座的位置,在需要取下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等设备)时,只需通过锁止结构解除对第二夹持件的锁定,第一夹持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夹持力的作用下,第一夹持件会挤压夹持空间内的设备,从而使设备带动第二夹持件在支撑座上滑动,夹持件在支撑座上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逐渐变小,从而其夹持空间内设备受到的夹紧力变小,进而能够非常方便的将夹持空间内的设备取出。
33.具体的,该夹持器用于夹持固定手机或者相机,运用于自拍杆或者手持云台,如图1所示,初始状态的夹持器为收纳状态,此时第一夹持件100和第二夹持件200相互靠拢于支撑座300,第一夹持件100依靠第一弹性件400的弹性力、第二夹持件200依靠锁止结构500收纳于支撑座300内,第一弹性件400的弹性力最小,约束第一夹持件100和第二夹持件200不会自动滑出支撑座300,保持收纳状态,体积最小;如图2所示,当使第一夹持件100伸出支撑座300时,此夹持器为可夹持状态,此时第一夹持件100越远离支撑座300,第一弹性件400的弹性力逐渐增大,设备可在第一夹持件100和第二夹持件200之间被夹紧;如图3所示,当通过外力解锁锁止结构500时,由于第一弹性件400形变产生使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复位的弹性力,复位是指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向所述支撑座300靠近,第一夹持件100在第一弹性件400的弹性夹持力的作用下,第一夹持件100会挤压夹持空间内的设备,从而使设备带动第二夹持件200也相对于支撑座300滑动伸出,第二夹持件200越远离支撑座,第一弹性件400的形变逐渐变小,从而其夹持空间内设备受到的夹紧力变小,进而能够非常方便的将夹持空间内的设备取出。
34.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夹持件200包括第二滑动部220和第二夹持部210,所述第二滑动部2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10连接,另一端可滑动的与所述支撑座300连接,所述锁止结构500与所述第二滑动部220卡位或脱离;所述锁止结构500与所述第二滑动部220卡
位时,所述第二滑动部220相对于所述支撑座300固定,所述锁止结构500与所述第二滑动部220脱离时,所述第二滑动部220可在所述支撑座300内滑动。第二夹持部210与第一夹持部110之间形成供设备放入的夹持空间,并且均可以相对与支撑座300靠近或远离,来形成不同大小的夹持空间,可对设备进行稳固的夹持,具体的,可以在第一夹持部110上和第二夹持部210上设置有软性材质的缓冲垫,例如橡胶垫或海绵,避免对手机等设备产生磨损。
35.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滑动部210与支撑座300滑动连接且可全部或部分收纳于支撑座300内,缩减体积,当锁止结构500卡接于第二滑动部210,第二滑动部210与支撑座300固定,保持相对静止,当使用外力让锁止结构500释放第二滑动部210时,第二滑动部210可在支撑座300内滑动。
36.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锁止结构500包括锁定件510以及为所述锁定件510提供回复力的第三弹性件520,所述锁定件510设置在所述支撑座300上,所述锁定件510与所述第三弹性件520抵接,所述锁定件510相背于所述第三弹性件520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滑动部220相接触,通过外力作用于所述锁定件510以使所述锁定件510脱离于所述第二滑动部220。
37.在本实施例中,锁定件510的一侧抵接与第三弹性件520,另一侧与第二滑动部210相接触,通过第三弹性件520提供锁定件510在锁定第二滑动部210时候的弹性力,保持锁定状态,通过外力作用锁定件510并挤压第三弹性件520产生弹性形变,锁定件510相对位移脱离第二滑动部210,即完成第二滑动部210的释放,第二滑动部210可以在支撑座300内滑动,外力撤销时,锁定件510在第三弹性件520的作用下又恢复位置,对第二滑动部210进行卡接锁定,整个锁定和解锁过程操作简单且方便。
38.具体的,所述锁定件510上相背于所述第三弹性件520的一侧设置有卡扣511,所述第二滑动部220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511啮合的卡齿221。利用卡扣511和卡齿221的配合限位作用,使锁定件510将第二滑动部210限位固定,当施压力对锁定件510时,锁定件510的另一端压缩第三弹性件520,从而使卡扣511脱离卡齿221,第二滑动部210可在支撑座300内滑动。
39.更具体的,第二滑动部220上卡齿221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滑动部220的滑动路径方向均匀分布,卡扣511与卡齿221的配合位存在多个,可通过调节卡扣511与卡齿221的配合位来调节第二夹持件200和支撑座300之间的距离,对不同尺寸大小的手机或相机进行夹紧,同时,多个卡位使得在锁定件510解锁时,第二夹持件200滑动出一定的距离后松开锁定件510,锁定件在第三弹性件520的弹性作用下将卡扣511又卡进卡齿221内,使二夹持件200不会完全脱离支撑座300。
40.不仅如此,所述锁定件510伸出于所述支撑座300,便于从支撑座300外对锁定件510进行按压操作,具体的,锁定件510设置在支撑座300的侧边中间位置,在需要解锁时,便于手握住用大拇指进行操作,方便按压。
41.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包括第一拉杆120和第一夹持部110,所述第一拉杆1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10连接,另一端可滑动的与所述支撑座30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1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300连接;第一夹持部110通过第一拉杆120和第一弹性件400与支撑座300形成弹性拉伸结构,第一夹持部110始终在支撑座外,便于夹持设备,在第一拉杆120的滑动方向形成均匀的弹性拉伸力,能部分收纳或全部收纳第一拉杆120。
4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300内设置有容纳第一拉杆120的导向槽,第一拉杆120在该导向槽内做直线滑动,拉伸过程中的保持顺畅,保证力的均匀。
43.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4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120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110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支撑座300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110一侧上;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受外力往远离所述支撑座300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400被拉伸产生使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复位的弹性力。第一弹性件400两端被固定,通过第一弹性件400在拉伸时产生的弹性力来使第一夹持件100复位,对于拉伸顺畅。
44.如图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00套设在所述第一拉杆120上,所述第一弹性件4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120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110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支撑座300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110一侧上;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受外力往远离所述支撑座300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400被压缩产生使所述第一夹持件100复位的弹性力。具体的,第一拉杆120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件400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400穿过套设在第一拉杆120上,并与支撑座300的内壁抵接,即将第一弹性件400完全束缚在导向槽内,第一拉杆120收纳时,第一弹性件400提供较小的弹性力,保持收纳状态的稳定,不会轻易滑出,在第一拉杆120滑出支撑座时,带动第一弹性件400对支撑座300的内壁挤压,第一弹性件400被压缩,弹性力逐渐变大,便于对设备的夹紧。
45.如图3、图8和图10所示,所述支撑座300内设置有第一滑动部130,所述第一滑动部1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120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300滑动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弹性件4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120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110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滑动部130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110一侧上,增大第一夹持部110的拉伸行程,从而增大第一夹持部110和第二夹持部210的夹持空间,便于夹持大型设备。
46.更具体的,所述第一拉杆120设置有两根,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1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00有两个,并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拉杆上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拉杆120和第一弹性件400均配套设置有两根,对应的支撑座300内设置有两个导向槽,保持在弹性拉伸的过程中,受力均匀。
47.如图3、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夹持件200还包括第二拉杆230和第二弹性件240,所述第二拉杆2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10连接,另一端可滑动的与所述第二滑动部220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240套设在所述第二拉杆230上,所述第二弹性件24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230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220抵接;第二夹持部通过第二拉杆230和第二弹性件240与第二滑动部220形成弹性拉伸结构,使第一夹持部110和第二夹持部210在形成同等大小的夹持空间时,具有更小的体积,从而更方便收纳。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部220内也设置有容纳第二拉杆的导向槽,第二拉杆230在该导向槽内做直线滑动,拉伸过程中的保持顺畅,保证力的均匀。
4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件400、第二弹性件240和第三弹性件520均为弹簧,且该第二弹性件240和第二拉杆230与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拉杆120和第一弹性件400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再具体阐述。
50.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以夹持手机为例,初始状态下的夹持器为收纳状态,需要夹持手机时,拉伸第一夹持部110和第一滑动部130远离支撑座,即可将手机放置于夹持空间中,手机被夹紧,需要解锁时,按压支撑座300上的锁定件510,使锁定件510上的卡扣511脱离第
二滑动部220的卡齿211,第二滑动部220被释放,第一夹持部110在第一弹性件400的弹性夹持力的作用下,第一夹持部110会挤压夹持空间内的手机,从而使手机带动第二滑动部220也相对于支撑座滑动伸出,第二夹持部210越远离支撑座,第一弹性件400的形变逐渐变小,从而其夹持空间内手机受到的夹紧力变小,进而能够非常方便的将夹持空间内的手机取出。
5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拍杆,包括手柄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夹持器,所述手柄和所述夹持器连接。
52.具体的,手柄与夹持器活动连接,夹持器可绕手柄上任意调节角度,另外,手柄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不可伸缩的,也可以带有伸缩杆的,可以伸缩调节长度的。手柄可以设置有多个用于展开支撑的支脚,也可以不设置支脚。
5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