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的双向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4354发布日期:2021-12-22 16:5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的双向管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的双向管夹。


背景技术:

2.双向管夹一般是用于错开两个相互干涉的线束或者管路,并对这两个线束或者管路进行相互支持。但是现有的双向管夹为一个整体,无法分离,双向管夹的两个开口分别需要和两个线束或管路进行配合,在线束和管路较多时,两种管路之间的组合非常多,需要开发生产多种一体式的双向管夹,才能满足使用需求。实际应用中,就往往存在现有产品的双向管夹规格无法跟管路匹配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开模设计对应的双向管夹,增加了开发及零件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式的双向管夹。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组合式的双向管夹,包括:
6.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均与对应的线束或管路相适配;
7.其中,所述第一管夹包括第一管路卡夹和第一连接部件;
8.所述第二管夹包括第二管路卡夹和第二连接部件;
9.所述第一管路卡夹和第二管路卡夹与不同的线束或管路相适配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管夹和所述第二管夹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进行卡合固定连接,并当所述第一管路卡夹和第二管路卡夹分别与对应的线束或管路固定后,实现对相互干涉的线束或管路进行错开并支持。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卡夹包括第一平面端和第一开口端;
11.所述第二管路卡夹包括第二平面端和第二开口端;
12.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卡夹的第一平面端;
13.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管路卡夹的第二平面端;
14.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内形成与线束或管路适配的圆形腔,且顶部具有开口。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连接座、固定轴、连接卡夹、以及中间板;
16.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端且沿着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反的方向延伸;
17.所述固定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端并在另一端与所述中间板连接,所述中间板的一个侧面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18.所述连接座的尾端连接着所述连接卡夹。
1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卡夹与所述中间板平行设置。
2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卡夹首端呈开口状,中部呈圆形空腔,该圆形空腔与所述固定轴在轴向方向对应。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夹和所述第二管夹在卡和连接到位后,可在180度的范围内相对旋转。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的无法分离的双向管夹改进成通过榫卯结构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来连接两个独立的管夹,使得仅仅针对各种线束和管路进行设计相对应的管夹,在需要使用时用对应的管夹对对应的线束和管夹进行固定,在通过榫卯结构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来将两个相独立的管夹进行固定,以实现错开两个相互干涉的线束或者管路,并对这两个线束或者管路进行相互支持。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一体式双向管夹在面对诸多线束和管夹时对双向管夹需求量过大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双向管夹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双向管夹的开发。
附图说明
24.图1为一种组合式的双向管夹的结构图;
25.图2为单独的一种具体规格的管夹结构图。
26.1、第一管夹;2、第二管夹;11、第一管路卡夹;12、第一连接部件;21、第二管路卡夹;22、第二连接部件;111、第一平面端;112、第一开口端;121、连接座;122、固定轴;123、连接卡夹;124、中间板;211、第二平面端;212、第二开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30.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式的双向管夹,包括:
31.第一管夹1和第二管夹2,均与对应的线束或管路相适配;
32.其中,第一管夹1包括第一管路卡夹11和第一连接部件12;
33.第二管夹2包括第二管路卡夹21和第二连接部件22;
34.第一管路卡夹11和第二管路卡夹21与不同的线束或管路相适配设置,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的结构一致,第一管夹1和第二管夹2通过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进行卡合固定连接,并当第一管路卡夹11和第二管路卡夹21分别与对应的线束或
管路固定后,实现对相互干涉的线束或管路进行错开并支持。
35.具体地,第一管路卡夹11包括第一平面端111和第一开口端112;
36.第二管路卡夹21包括第二平面端211和第二开口端212;
37.第一连接部件12连接于第一管路卡夹11的第一平面端111;
38.第二连接部件22连接于第二管路卡夹21的第二平面端211;
39.第一开口端112和第二开口端212内形成与线束或管路适配的圆形腔,且顶部具有开口。
40.具体地,第一连接部件12具有连接座121、固定轴122、连接卡夹123、以及中间板124;
41.连接座121连接于第一平面端111且沿着第一开口端112相反的方向延伸;
42.固定轴122连接于第一平面端111并在另一端与中间板124连接,中间板124的一个侧面与连接座121连接;
43.连接座121的尾端连接着连接卡夹123。
44.具体地,连接卡夹123与中间板124平行设置。
45.具体地,连接卡夹123首端呈开口状,中部呈圆形空腔,该圆形空腔与固定轴122在轴向方向对应。
46.具体地,第一管夹1和第二管夹2在卡和连接到位后,可在180度的范围内相对旋转。
47.更加具体地说,第一管夹1和第二管夹2中的第一管路卡夹11和第二管路卡夹21形状一致,但是大小规格不同,大小规格是根据线束和管路做对应设计,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的结构一致,在第一管路卡夹11和第二管路卡夹21分别与对应的线束或管路连接后,将第一管夹1和第二管夹2呈相反方向放置,再将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进行对接,由于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部件12具有连接座121、固定轴122、连接卡夹123、以及中间板124,第二连接部件22同样具有这些部件,在对接时第一连接部件12的连接卡夹123与第二连接部件22的固定轴进行卡合,第一连接部件12的固定轴122与第二连接部件22的连接卡夹卡合,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的中间板则分别起到支撑作用,由于连接卡夹123首端呈开口状,中部呈圆形空腔,该圆形空腔与固定轴122在轴向方向对应,在对接到位后,第一管夹1和第二管夹2可以相对地旋转,且由于连接座121的阻挡,相对旋转范围为180度之内。第一开口端112和第二开口端212内部均形成与线束或管路适配的圆形腔,且顶部具有开口,开口处为向外打开的敞口,线束或者管路在卡合进入时,通过敞口挤压进入,第一开口端112和第二开口端212具有弹性而张开,线束或者管路进入后与内部的圆形腔适配,第一开口端112和第二开口端212再进行回弹将线束或者管路进行锁紧。第一开口端112和第二开口端212为圆弧状,其大小根据线束和管路进行对应设计。
48.综上,现有的一体不可分离式的双向管夹,由于大量线束和管路之间的组合过多,所需求的双向管夹也非常多,在开发生产过程中也非常麻烦,往往存在现有产品的双向管夹规格无法跟管路匹配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开模设计对应的双向管夹,增加了开发及零件成本。本实用新型仅仅需要将不同的线束或管路进行对应的管夹设计,然后再用结构一致的榫卯结构的连接部件进行连接固定,即可错开两个相互干涉的线束或者管路,
并对这两个线束或者管路进行相互支持。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双向管夹带来的问题,并且这种组合式的双向管夹在安装完后也非常灵活,可在范围内进行相对旋转,在错开两个相互干涉的线束或者管路,并对这两个线束或者管路进行相互支持的同时也更能适应复杂的线路环境,不至于绷得太近。
49.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