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13551发布日期:2022-03-02 06:16阅读:1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人们一般都是使用牙刷清洁牙齿,然而,现有的牙刷仅仅只能清洗牙齿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物,很难彻底清除牙缝里的残渣,尤其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做牙齿矫正整形,整形钢丝及压块里的残渣很难通过牙刷刷出来,用牙签或牙线也很难剔除,因此,电动冲牙器越来越受大众欢迎,其主要利用高速水流对牙齿进行冲洗以达到清洁牙齿的作用。
3.洗鼻器则是将生理盐水冲入使用者的鼻腔内,借助于生理盐水自身的杀菌作用及水流的冲击力,将鼻腔内已聚集的污垢排出,从而使得鼻腔恢复正常的生理环境,洗鼻器的使用对感冒、鼻塞具有较好的作用。
4.冲牙器和洗鼻器一般都包括水箱、泵水装置和喷头,其中的泵水装置包括传动组件、活塞和活塞缸,传动组件一般包括电机、蜗杆、齿轮(或蜗轮)、偏心轮和连杆,电机转动时带动蜗杆的转动,蜗杆的转动进而带动齿轮(或蜗轮)和偏心轮的旋转,偏心轮则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在活塞缸中往复运动,从而将水泵出。
5.但是,现有的冲牙器和洗鼻器中,齿轮用的是斜齿轮或蜗轮,使用斜齿轮的结构制造成本低(可以注塑),但接触面小、强度低、寿命不长,使用蜗轮的结构虽然寿命长,但成本高,这是因为蜗轮只能采用机加工,不能注塑。
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发明人经过潜心钻研和夜以继日的研究,研发出了一种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其通过巧妙的设计,不仅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噪音也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其通过巧妙的设计,不仅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噪音也更小。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包括电机、蜗杆、半蜗轮、偏心轮和连杆结构,所述蜗杆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蜗杆与所述半蜗轮啮合,所述偏心轮和所述连杆结构套设于所述半蜗轮的中心轴上,所述连杆结构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偏心轮转动的避空槽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半蜗轮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外周壁的齿部,所述齿部包括外表面具有弯曲弧度的蜗轮齿部和与所述蜗轮齿部一体成型的斜齿部。通俗来说,半蜗轮的结构就是“一半蜗轮、一半斜齿轮”,即半蜗轮是蜗轮和斜齿轮的有机结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蜗轮齿部及所述斜齿部的倾斜角为5
°‑
30
°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杆结构包括杆体和与所述杆体连接的腔体,所述避空槽体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避空槽体为椭圆形槽。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避空槽体的底部设置有可供所述半蜗轮的中心轴穿过的直条形限位孔。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半蜗轮与所述偏心轮一体成型。
16.使用时,电机开始作业,其输出轴开始转动(圆周运动),从而带动其上的蜗杆转动,蜗杆再带动与其啮合的半蜗轮转动,半蜗轮转动时,套在其中心轴上的偏心轮在避空槽体内转动,进而带动连杆结构运动,连杆结构在半蜗轮中心轴的限位作用下实现直线运动,如此,即实现了圆周运动向直线运动的转换。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半蜗轮代替直齿轮或蜗轮,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8.第一,半蜗轮既可以机加工又可以注塑,相较于蜗轮成本更低;
19.第二,半蜗轮的强度较斜齿轮大,使用寿命长;
20.第三,半蜗轮的接触面积较斜齿轮大,使得传动结构运行更加稳定,噪音也更小。
21.此外,由于直条形限位孔的设置,可以使得连杆只能前后往复运动,不会左右晃动,从而可以提高与连杆连接的活塞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未示出电机)。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未示出电机和蜗杆)。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半蜗轮和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 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包括电机1、蜗杆2、半蜗轮3、偏心轮4和连杆结构5,蜗杆2套设于电机1的输出轴10上,蜗杆2与半蜗轮3啮合,偏心轮4和连杆结构5套设于半蜗轮3的中心轴30上,连杆结构5上设置有可供偏
心轮4转动的避空槽体51。
30.半蜗轮3包括本体31和设置于本体31外周壁的齿部32,齿部32包括外表面具有弯曲弧度的蜗轮齿部321和与蜗轮齿部321一体成型的斜齿部322。通俗来说,半蜗轮3的结构就是“一半蜗轮、一半斜齿轮”,即半蜗轮3是蜗轮和斜齿轮的有机结合。其中,蜗轮齿部321和斜齿部322的倾斜角为5
°‑
30
°

31.连杆结构5包括杆体52和与杆体52连接的腔体53,避空槽体51设置于腔体53内。避空槽体51为椭圆形槽,便于偏心轮4转动。
32.避空槽体51的底部设置有可供半蜗轮3的中心轴30穿过的直条形限位孔54,从而对连杆结构5的运动进行限制,使其只能前后运动,不能左右运动,即不会发生晃动。
33.如图4所示,半蜗轮3与偏心轮4一体成型,如此可降低成本。
34.使用时,电机1开始作业,其输出轴10开始转动(圆周运动),从而带动其上的蜗杆2转动,蜗杆2再带动与其啮合的半蜗轮3转动,半蜗轮3转动时,套在其中心轴30上的偏心轮4在避空槽体51内转动,进而带动连杆结构5运动,连杆结构5在半蜗轮3中心轴30的限位作用下实现直线运动,如此,即实现了圆周运动向直线运动的转换。
35.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