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灰型插板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8416发布日期:2021-12-22 17:2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自清灰型插板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板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清灰型插板阀。


背景技术:

2.高温烟气插板阀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插板槽内积灰导致插板阀卡死故障,无法起到切断高温烟气作用,严重影响其他设备运行。锅炉正常运行时如出现插板阀卡死故障只有停炉进行检修,严重影响设备使用效率以及增加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清灰型插板阀,主要目的是避免因插板槽内积灰而导致插板卡死。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清灰型插板阀,其包括:框体、插板和吹灰机构;
6.所述框体安装于烟气通道,所述框体内缘面设有插板槽;
7.所述插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插板槽;
8.所述吹灰机构包括多个压缩空气管,多个所述压缩空气管分别自所述框体的外缘连通于所述插板槽。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10.可选的,所述插板槽包括底边槽、左边槽和右边槽,所述左边槽、所述底边槽和所述右边槽依次贯通,多个所述压缩空气管包括左边压缩空气管组、底边压缩空气管组和右边压缩空气管组,所述左边压缩空气管组对应于所述左边槽,所述底边压缩空气管组对应于所述底边槽,所述右边压缩空气管组对应于所述右边槽。
11.可选的,所述左边压缩空气管组和所述右边压缩空气管组镜像对称分布于所述框体的相对侧。
12.可选的,所述左边压缩空气管组包括第一压缩空气管分组和第二压缩空气管分组,所述第一压缩空管分组位于所述第二压缩空气管分组的上方,所述第一压缩空气管分组的每一个所述压缩空气管倾斜向上延伸。
13.可选的,所述左边压缩空气管组的多个所述压缩空气管自所述左边槽的下端沿所述左边槽向上依次排列,所述右边压缩空气管组的多个所述压缩空气管自所述右边槽的下端沿所述右边槽向上依次排列。
14.可选的,所述底边压缩空气管组包括中间压缩空气管、多个左压缩空气管和多个右压缩空气管,多个所述左压缩空气管分别向所述左边槽斜向延伸,多个所述右压缩空气管分别向所述右边槽斜向延伸。
15.可选的,多个所述压缩空气管分别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集成于dcs控制系统中。
16.可选的,还包括横向通槽,所述横向通槽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中部,所述横向通槽的
宽度等于所述插板槽的宽度,所述横向通槽的边缘固定连接于密封条。
17.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8.在锅炉正常运行的时候,插板阀处于开启状态,插板位于插板槽的最上端位置,锅炉烟气可以通过框体的下部空档,但是下部空档处插板槽内的空间较小,锅炉烟气中夹带的灰尘容易沉降至插板槽内。
19.而多个压缩空气管自框体的外缘向插板槽内吹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喷出方向垂直于锅炉烟气的流动方向,从而对锅炉烟气流产生扰动,被扰动的锅炉烟气流在框体所在位置的小范围内进行无规则运动,从而带动沉降于插板槽内的灰尘腾起,腾起的灰尘最终随锅炉烟气流远离插板槽,从而避免插板槽内的积灰卡阻插板,保证插板下移时,插板能够完全嵌合于插板槽内。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清灰型插板阀的正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清灰型插板阀的侧视图。
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框体1、插板2、烟气通道3、插板槽4、螺纹杆5、横梁6、滑块7、手轮8、底边槽401、左边槽402、右边槽403、左边压缩空气管组9、底边压缩空气管组10、右边压缩空气管组11、第一压缩空气管分组(901\111)、第二压缩空气管分组(902\112)、中间压缩空气管101、左压缩空气管102、右压缩空气管103、控制阀12、密封条13。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清灰型插板阀,其包括:框体1、插板2和吹灰机构;
26.所述框体1安装于烟气通道3,所述框体1内缘面设有插板槽4;
27.所述插板2滑动连接于所述插板槽4;
28.所述吹灰机构包括多个压缩空气管,多个所述压缩空气管分别自所述框体1的外缘连通于所述插板槽4。
29.自清灰型插板阀的工作过程如下:
30.在锅炉正常运行的时候,插板2阀处于开启状态,插板2位于插板槽4的最上端位置,锅炉烟气可以通过框体1的下部空档,但是下部空档处插板槽4内的空间较小,锅炉烟气中夹带的灰尘容易沉降至插板槽4内。
31.而多个压缩空气管自框体1的外缘向插板槽4内吹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喷出方向垂直于锅炉烟气的流动方向,从而对锅炉烟气流产生扰动,被扰动的锅炉烟气流在框体1所在位置的小范围内进行无规则运动,从而带动沉降于插板槽4内的灰尘腾起,腾起的灰尘最终随锅炉烟气流远离插板槽4,从而避免插板槽4内的积灰卡阻插板2,保证插板2下移时,
插板2能够完全嵌合于插板槽4内。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向插板槽4内吹出压缩空气,在框体1位置小范围内扰动锅炉烟气流动方向,阻止灰尘沉降于插板槽4内,从而保证插板2阀的正常工作。
33.具体的,插板2阀还包括螺纹杆5,框体1的下半部分的两侧面分别对应于烟气通道3的轴向端面,框体1的上边框高于烟气通道3的顶壁,框体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横梁6,所述横梁6对应于所述烟气通道3的顶壁,所述横梁6和框体1下半部分构成方形法兰面,所述烟气通道3的轴向端面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方形法兰面。螺纹杆5的上端转动连接于上边框,螺纹杆5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6,插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滑块7,滑块7螺纹连接于螺纹杆5。
34.具体的,螺纹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手轮8,用于人为转动螺纹杆5,从而带动滑块7上下移动。
35.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板槽4包括底边槽401、左边槽402和右边槽403,所述左边槽402、所述底边槽401和所述右边槽403依次贯通,多个所述压缩空气管包括左边压缩空气管组9、底边压缩空气管组10和右边压缩空气管组11,所述左边压缩空气管组9对应于所述左边槽402,所述底边压缩空气管组10对应于所述底边槽401,所述右边压缩空气管组11对应于所述右边槽403。
36.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左边压缩空气管组9的多个压缩空气管自框体1的左侧外边缘向左边槽402吹出压缩空气,右边压缩空气管组11的多个压缩空气管自框体1的右侧外边缘向右边槽403吹出压缩空气,底边压缩空气管组10自框体1下侧外边缘向底边槽401吹出压缩空气。当插板2阀处于开启状态时,吹出的压缩空气自框体1的三个侧边吹出,全面扰动流过框体1的锅炉烟气流,使灰尘和锅炉烟气流同步保持一定的动能,避免灰尘沉降至框体1内缘下方的插板槽4中。
37.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左边压缩空气管组9和所述右边压缩空气管组11镜像对称分布于所述框体1的相对侧。
38.如果没有压缩空气管喷出的压缩空气吹动,锅炉烟气中灰尘容易沉降至框体1的左下角和右下角(此两处为气流死角)。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左边压缩空气管组9和所述右边压缩空气管组11镜像对称分布于所述框体1的相对侧,左边压缩空气管组9的压缩空气管的数量等于右边压缩空气管组11的压缩空气管的数量,以使左边槽402区域锅炉烟气被扰动的程度等同于右边槽403区域锅炉烟气被扰动的程度,避免灰尘集中于扰动气流强度较弱的框体1一侧,从而避免灰尘集中沉降于框体1的左下角或者框体1的右下角。
39.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左边压缩空气管组9包括第一压缩空气管分组901和第二压缩空气管分组902,所述第一压缩空管分组901位于所述第二压缩空气管分组902的上方,所述第一压缩空气管分组901的每一个所述压缩空气管倾斜向上延伸。
40.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一压缩空气管分组901的多个压缩空气管分别倾斜向上延伸,向横梁6所在位置喷出压缩空气,以剥离粘附在横梁6表面的灰尘,从而保证横梁6表面的洁净度,避免横梁6表面灰尘粘附较多而板结,避免大块板结灰尘掉落至底边槽401,从而避免大块灰尘不好清除,从而避免积灰阻止插板2完全嵌合于插板槽4内。
41.具体的,右边压缩空气管组11也包括第一压缩空气管分组111和第二压缩空气管分组112,所述第一压缩空管分组111位于所述第二压缩空气管分组112的上方,所述第一压
缩空气管分组111的每一个所述压缩空气管倾斜向上延伸。
42.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左边压缩空气管组9的多个所述压缩空气管自所述左边槽402的下端沿所述左边槽402向上依次排列,所述右边压缩空气管组11的多个所述压缩空气管自所述右边槽403的下端沿所述右边槽403向上依次排列。
43.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左边压缩空气管组9最下方的压缩空气管对应连通至所述左边槽402的下端,即压缩空气直接吹出至框体1内缘的左下角;所述右边压缩空气管组11最下方的压缩空气管对应连通至所述右边槽403的下端,即压缩空气直接吹出至框体1内缘的右下角。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设置,压缩空气流直接吹起框体1左下角和右下角的灰尘,进一步避免灰尘沉积于插板槽4的左下角和右下角。
44.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底边压缩空气管组10包括中间压缩空气管101、多个左压缩空气管102和多个右压缩空气管103,多个所述左压缩空气管102分别向所述左边槽402斜向延伸,多个所述右压缩空气管103分别向所述右边槽403斜向延伸。
45.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多个左压缩空气管102分别向左边槽402斜向延伸,左压缩空气管102喷出的压缩空气首先混合框体1左下角区域的锅炉烟气,加强该区域的扰动气流强度,进一步避免灰尘沉降于插板槽4的左下角区域;同时,多个右压缩空气管103分别向右边槽403斜向延伸,右压缩空气管103喷出的压缩空气首先混合框体1右下角区域的锅炉烟气,加强该区域的扰动气流强度,进一步避免灰尘沉降于插板槽4的右下角区域。
46.具体的,中间压缩空气管101连通于底边槽401的中部,用于吹起底边槽401中部的灰尘。
47.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压缩空气管分别设有控制阀12,所述控制阀12集成于dcs控制系统中。
48.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通过dcs控制系统设置控制阀12开启的间隔时间和单次开启的时长,保证压缩空气管吹出的压缩空气能够满足吹除插板槽4内灰尘的实际需要,同时也避免过多的压缩空气进入烟气通道3,避免烟气通道3内压过大。
49.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横向通槽,所述横向通槽设置于所述框体1的中部,所述横向通槽的宽度等于所述插板槽4的宽度,所述横向通槽的边缘固定连接于密封条13。
50.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横向通槽设置于横梁6的中部,密封条13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于横向通槽的边缘,密封条13的另一侧边缘接触于插板2的表面,以达到密封横向通槽和插板2之间间隙的目的,避免烟气通道3内的灰尘通过该间隙扩散出来。
51.具体的,密封条13采用橡胶材质,以使密封条13的另一侧边缘弹性接触插板2的表面,不妨碍插板2上下移动。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