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线螺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0074发布日期:2021-12-11 12:0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线螺母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构密封领域,涉及一种锁线螺母组件。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卫生型称重传感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标准指令的要求,在结构上要无缝隙、无死角、易于清洁,对于称重传感器上的锁线螺母而言,也需要满足相关的设计要求。
3.现有的锁线螺母,通常只具备锁线功能,而不具备密封防护功能,容易使细菌或水侵入装置内部,造成装置污染,使其卫生要求不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锁线螺母组件,在提供锁线功能的基础上,具备密封防护功能,避免细菌或水侵入造成的污染。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锁线螺母组件,包含第一密封圈、卡圈、螺柱、第二密封圈、螺母和第三密封圈;
7.第一密封圈为圆管状结构,卡圈为圆垫片结构,螺柱为外螺纹且内部沿轴向方向开孔设置,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均内部沿轴向方向开孔设置,螺母为u形结构,内部设置螺纹,u形底部设置通孔;
8.第一密封圈、卡圈、螺柱和第二密封圈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螺母内螺纹与螺柱远离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螺纹配合,第二密封圈位于螺母u形结构的弯曲部位与螺柱端面之间,第三密封圈设置在螺母朝向第一密封圈的一端。
9.优选的,螺母朝向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设置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靠近螺母轴心的内环面高度大于远离轴心的外环面高度,第三密封圈朝向螺母的一端嵌入环形密封槽中。
10.进一步,锁紧时,环形密封槽靠近螺母轴心的内环面与第三密封圈朝向第一密封圈的一端平齐。
11.进一步,第三密封圈为凸字形结构,第三密封圈朝向第一密封圈的一端为大端面,朝向螺母的一端为小端面,小端面嵌入环形密封槽中。
12.再进一步,第三密封圈的大端面厚度大于环形密封槽宽度。
13.优选的,第二密封圈为凸字形结构,第二密封圈朝向第一密封圈的一端为大端面,另一端为小端面,第二密封圈小端面外径小于螺母底部设置的通孔内径,第二密封圈大端面外径大于螺母底部通孔内径,通孔内壁位于大端面和小端面的衔接区域。
14.进一步,大端面和小端面的衔接区域为斜面,斜面朝向第一密封圈倾斜。
15.优选的,第一密封圈朝向卡圈的一端为斜面,第一密封圈内圈相较于外圈靠近卡圈。
16.进一步,卡圈内径介于第一密封圈外径和内径之间。
17.优选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均采用橡胶制成。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线螺母组件中的各部件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对部件缝隙进行密封,在提供锁线功能的基础上,具备密封防护功能,避免细菌或水侵入造成的污染。
20.进一步,第三密封圈嵌入螺母的环形密封槽中,避免贴合面为直线,提高了密封效果。
21.进一步,环形密封槽内环面与第三密封圈在锁紧时端面平齐,能够避免锁紧后产生空腔,提高了密封效果。
22.进一步,第二密封圈为凸字形结构,能够使螺母底部通孔卡在大端面和小端面的衔接区域,提高了螺母底部通孔的密封效果。
23.进一步,第一密封圈一端为斜面,能够在锁紧过程中,使卡圈向第一密封圈挤压,提高了卡圈与第一密封圈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线螺母组件未锁紧时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线螺母组件锁紧时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结构示意图。
27.其中:1

第一密封圈;2

卡圈;3

螺柱;4

第二密封圈;5

螺母;6

第三密封圈;7

安装基体;8

导线;9

环形密封槽;10

内环面;11

外环面。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29.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锁线螺母组件,包含第一密封圈1、卡圈2、螺柱3、第二密封圈4、螺母5和第三密封圈6。
30.第一密封圈1为圆管状结构,卡圈2为圆垫片结构,螺柱3为外螺纹且内部沿轴向方向开孔设置,其外螺纹与安装基体7内螺纹配合,第二密封圈4为凸字形结构,内部沿轴向方向开孔设置,螺母5为u形回转结构,内部设置螺纹,u形底部设置通孔,第三密封圈6为凸字形结构,内部沿轴向方向开孔设置。
31.锁线螺母组件从安装基体7螺纹孔底部向外依次设置第一密封圈1、卡圈2、螺柱3、第二密封圈4,螺柱3一部分螺纹设置在安装基体7螺纹孔内部,另一部分螺纹设置在安装基体7螺纹孔外部。螺母5内螺纹与螺柱3设置在安装基体7螺纹孔外部的另一部分螺纹配合。第二密封圈4位于螺母5u形结构的弯曲部位与螺柱3端面之间,第三密封圈6设置在螺母5朝向第一密封圈1的一端。
32.如图3所示,螺母5u形结构的上端面设置环形密封槽9,环形密封槽9远离螺母5轴线的外环面11距离u形底部的高度小于环形密封槽9靠近螺母5轴线的内环面10距离u型底部的高度。即环形密封槽9靠近螺母5轴心的内环面10高度大于远离轴心的外环面11高度。
33.锁紧时,锁线螺母5u形结构上端面设置的环形密封槽9的靠近螺母5轴线的内环面10与安装基体7外侧贴紧。
34.第三密封圈6朝向第一密封圈1的一端为大端面,朝向螺母5的一端为小端面,第三密封圈6大端面紧贴安装基体7外侧平面,凸字形结构第三密封圈6小端面嵌入螺母5u形结构的上端面设置的环形密封槽9。
35.第三密封圈6大端面厚度大于螺母5上端面设置的环形密封槽9的内环面10和外环面11距离。
36.第三密封圈6大端面外径与螺母5上端面外径一致,螺母5上端面为朝向第一密封圈1的一端端面。
37.第二密封圈4朝向第一密封圈1的一端为大端面,另一端为小端面,第二密封圈4大端面与螺柱3设置在安装基体7螺纹孔外部的另一部分的端面紧贴,第二密封圈4小端面外径小于螺母5底部设置的通孔,第二密封圈4大端面外径大于螺母5底部通孔内径,通孔内壁位于大端面和小端面的衔接区域。
38.第二密封圈4大端面和小端面的衔接区域为斜面,斜面朝向第一密封圈1倾斜。
39.第一密封圈1朝向卡圈2的一端为斜面,第一密封圈1内圈相较于外圈靠近卡圈2,圆垫片结构卡圈2内径介于圆管状结构第一密封圈1外径和内径之间。
40.第一密封圈1、第二密封圈4和第三密封圈6均采用橡胶制成。
41.第一密封圈1、螺柱3和第二密封圈4内径均等于导线8外径。
42.如图2所示,在锁线时,螺母5、第二密封圈4、第三密封圈6、螺柱3、卡圈2、第一密封圈1按顺序依次穿入导线8,先将导线8连同第一密封圈1、卡圈2一同装入安装基体7的螺纹孔,拧紧螺柱3,螺柱3向内挤压卡圈2。卡圈2在螺柱3的挤压作用下,会紧紧卡在第一密封圈1外圈上,同第一密封圈1、螺柱3一起将导线8锁住。然后拧紧螺母5,保证其环形密封槽9靠近螺母5轴线的内环面10与安装基体7螺纹孔外侧平面紧紧贴合,同时第三密封圈6小端面嵌入螺母5的环形密封槽9内。由于第三密封圈6大端面厚度大于螺母5环形密封槽9的内环面10和外环面11距离,因此可以保证螺母5与安装基体7螺纹孔外侧平面的密封。
43.第二密封圈4由于受到螺母5的挤压作用,其小端面会卡进螺母5底部设置的通孔。保证导线8和螺母5底孔的密封。
44.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