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回转阻力矩的回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1846发布日期:2021-12-18 09:4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低回转阻力矩的回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弹压绞盘领域,尤其是一种超低回转阻力矩的回转接头。


背景技术:

2.目前液压绞盘中,回转件和固定件之间的液压管路通常由回转接头连接,回转接头让回转件和固定件之间正常供油;同时回转件和固定件之间相对回转时,回转接头可以避免连接的液压管路缠绕。回转接头主要由回转体和配油轴组成,回转体和配油轴上均设有进、出油口,回转体或配油轴上设有环形油槽,每道油槽的两侧均设有密封件,以防油槽中的液压油泄露。在弹簧回位的液压绞盘中,绞盘回位时的转动依靠弹簧来驱动,但由于结构限制,弹簧的弹簧力总是比较小,这就要求回转接头的回转阻力矩很小。
3.现有回转接头密封件普遍采用格莱圈进行密封,格莱圈由一个橡胶o形圈及一个聚四氟乙烯圈组合而成,格莱圈虽然具有摩擦力较低,无爬行,启动力小,耐高压等优点,但是由于聚四氟乙烯圈硬度相对较大,且温度对聚四氟乙烯圈的尺寸影响较大,温度降低时聚四氟乙烯圈会变得更硬,也会把配油轴抱得更紧,在高工作油压的回转工况下,进一步地使回转接头的回转阻力矩大大增加,这类采用格莱圈密封的回转接头就不能使用在要求回转阻力矩很小的弹簧回位的液压绞盘领域,而且格莱圈存在微渗油的缺点。
4.对比文件1,专利申请号:zl 2014206821591,发明名称:一种中心回转接头,包括:定子,其与支承系统固定连接,在其内部设置有轴向通孔,在所述定子的外周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所述支承系统内的相应电接点连接;转子,其与布料系统固定连接,且同轴地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外侧,能够绕所述定子转动,且在所述转子的内周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导电丝,所述导电丝与布料系统内的相应电接点连接,其中,每个所述导电环与相应的导电丝在转子与定子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保持电接触,在所述定子的外周和所述转子的内周上或在所述转子的内周上设置有轴向间隔开的环形开口槽,以限定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在径向内侧与支承系统内的相应油管连通,在径向外侧与布料系统内的相应油管连通。对比文件1与本专利申请的结构特征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回转阻力矩的回转接头,回转体相对所述的配油轴转动;所述的回转体的油孔接通高压油后,所述的o形圈压在所述的支承环上,所述的支承环的圆弧槽支撑o形圈,o形圈位于回转体和配油轴之间的缝隙外。通过改进结构、材料,降低温度及工作压力对回转阻力矩的影响,达到减小回转接头回转阻力矩的目的,并且密封可靠、回转发热量小。
6.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低回转阻力矩的回转接头,包括回转体、密封槽、油孔、油槽、回转体的上端面、下端面、配油轴、油孔、大端、卡簧槽、挡圈、卡簧、支承环、圆弧槽、内径唇口、o形圈和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体1上设有油槽1

3、密封槽1

1和油孔1

2;所述的配油轴2上设有油孔1

2和卡簧槽2

3;所述的o形圈6表面喷涂聚
四氟乙烯或二硫化钼材料;所述的支承环5上设有圆弧槽5

1;配油轴2上方安装回转体1,回转体1顶上装有挡圈3,挡圈3上方装有卡簧4、回转体1,回转体1与配油轴2连接面之间有支承环5,支承环5装有o形圈6,支承环5内侧有间隙7,油孔1

2与油槽1

3相通。
7.所述的o形圈6设于所述的回转体1的密封槽1

1里;所述的支承环5也设于所述的回转体1的密封槽1

1里,并根据需要设于所述的o形圈6旁边,所述的支承环5上的圆弧槽5

1面向o形圈6安装。
8.所述的回转体1装配在所述的配油轴2上;所述回转体1的下端面1

5由配油轴2的大端2

2限位;所述的回转体1的上端面1

4由所述的挡圈3限位;所述的卡簧4卡压在所述的挡圈3上方。
9.所述的回转体1相对所述的配油轴2转动;所述的回转体1的油孔1

2接通高压油后,所述的o形圈6压在所述的支承环5上,所述的支承环5的圆弧槽5

1支撑o形圈6,o形圈6位于回转体1和配油轴2之间的间隙7外。
10.所述的支承环5内径与所述的配油轴2有间隙7,所述的支承环5设有圆弧槽5

1,所述的o形圈6在支承环5的圆弧槽5

1上,支承环5的内径唇口5

2贴紧配油轴2,支承环5与配油轴2之间有间隙7,支承环5的内径唇口5

2在贴紧配油轴2,是内径唇口5

2部位贴紧。
11.所述的o形圈6表面喷涂聚四氟乙烯或二硫化钼材料,所述的o形圈6抱紧所述的配油轴2,所述的o形圈6采用橡胶材料,所述的回转体1与所述的配油轴2相对转动密封结构的回转阻力矩约为格莱圈密封结构的1/3。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回转阻力矩小,摩擦发热量小,密封可靠。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转接头的剖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体剖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配油轴剖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承环剖视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承环的b处局部放大图。
19.附图标记:回转体1、密封槽1

1、油孔1

2、油槽1

3、回转体的上端面1

4、下端面1

5、配油轴2、油孔2

1、大端2

2、卡簧槽2

3、挡圈3、卡簧4、支承环5、圆弧槽5

1、内径唇口5

2、o形圈6、间隙7。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1.参照图1~图6所示,一种超低回转阻力矩的回转接头,包括回转体1、o形圈6、支承环5、配油轴2、挡圈3和卡簧4。所述的回转体1上设有油槽1

3、密封槽1

1和油孔1

2;所述的配油轴2上设有油孔1

2和卡簧槽2

3;所述的o形圈6表面喷涂聚四氟乙烯或二硫化钼等减摩材料;所述的支承环5上设有圆弧槽5

1;
22.所述的o形圈6设于所述的回转体1的密封槽1

1里;所述的支承环5也设于所述的回转体1的密封槽1

1里,并根据需要设于所述的o形圈6旁边,所述的支承环5上的圆弧槽5

1面向o形圈6安装;
23.所述的回转体1装配在所述的配油轴2上;所述回转体1的下端面1

5由所述的由配油轴2的大端2

2限位;所述的回转体1的上端面1

4由所述的挡圈3限位;所述的卡簧4用于防止所述的挡圈3脱出;
24.所述的回转体1在外力作用下能相对所述的配油轴2转动;所述的回转1的油孔1

2接通高压油后,高压油将所述的o形圈6压在所述的支承环5上,所述的支承环5

1)起到支撑o形圈6的作用,不让o形圈6挤入回转体1和配油轴2之间的间隙,防止o形圈6切边损坏;
25.所述的支承环5内径与所述的配油轴2有足够大的间隙7,温度变化时,即使所述的支承环5内径变小,也不会抱紧所述的配油轴2,从而不会引起回转接头的回转阻力矩增大;所述的支承环5由于设有圆弧槽5

1,所述的o形圈6在高压油作用下挤压在支承环5的圆弧槽5

1上,使支承环5变形,进一步地使支承环5的内径唇口5

2贴紧配油轴2,防止o形圈6挤入支承环5与配油轴2之间的间隙7,进一步地防止o形圈6切边损坏;由于支承环5的内径唇口5

2只有在高油压下才会贴部位贴紧配油轴2,且只是内径唇口5

2部位贴紧,贴紧面积较小,所以即使温度降低导致支承环5硬度增大时,也不会引起回转接头的回转阻力矩有明显增大;
26.所述的o形圈6表面喷涂聚四氟乙烯或二硫化钼等减摩材料,所述的o形圈6在高压油的作用下抱紧所述的配油轴2起到零泄漏的密封作用,由于所述的o形圈6表面喷涂有减摩材料,o形圈6和配油轴2之间的摩擦系数就很小;此外,所述的o形圈6采用橡胶材料,橡胶的硬度在不同温度下差别不是很明显;当所述的回转体1与所述的配油轴2相对转动时,回转接头的回转阻力矩就大为减小,特别是在高压低温工况下本技术方案采用的密封结构的回转阻力矩约为格莱圈密封结构的1/3,同时摩擦发热量也大为减少。
2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显著效果是:回转阻力矩小,摩擦发热量小,密封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