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式溢流阀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6666发布日期:2022-02-12 11:5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先导式溢流阀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块领域,具体涉及先导式溢流阀组。


背景技术:

2.目前先导式溢流阀中的主阀芯设有阻尼孔,由于该阻尼孔的孔径较小、孔道较长,在使用过程中,阻尼孔容易因流体中的杂质而堵塞,无法继续工作。在专利申请号为201721160956.3的专利中将阻尼孔替换为了阻尼件,但该阻尼件的阻尼效果不佳;如需保证其阻尼效果,该阻尼件需做得细长,又增大了该阻尼件的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先导式溢流阀中的阻尼件的阻尼效果不佳或加工难度大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导式溢流阀组。
4.一种先导式溢流阀组,包含主阀、先导阀、主阀芯,所述先导阀与所述主阀固定连接,所述主阀芯设置在所述主阀的阀腔内,所述主阀芯上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包含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与所述主阀芯螺纹连接,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圆柱形的安装孔和过油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过油孔相连通,所述安装孔内依次抵接的设有环形的孔盖以及两组或以上数量的芯体组件,所述孔盖设于所述安装孔内远离所述过油孔一端,且其侧壁与所述安装孔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芯体组件包含过滤网和阻尼芯体,所述阻尼芯体设有贯穿自身的阻尼孔。
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先导式溢流阀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不同的所述阻尼芯体中的所述阻尼孔错位分布。
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先导式溢流阀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尼芯体为圆柱形,其两端均设有集油槽,两个所述集油槽之间通过所述阻尼孔相连通。
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先导式溢流阀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孔的孔径为0.8mm。
8.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先导式溢流阀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的过滤孔径为0.3mm。
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先导式溢流阀组中的所述阻尼件采用多段所述阻尼孔错位串联的结构,在保证阻尼效果的前提下可增大所述阻尼孔的孔径,使得该阻尼件易于加工,同时提升了其抗阻塞能力;采用多个所述过滤网分段过滤,提升了所述阻尼件的过滤效果,避免流体中的固体颗粒淤积;通过所述集油槽的设置,提升了所述过滤网的过滤速度,同时能使流体中的杂质留在所述集油槽内。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先导式溢流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先导式溢流阀组中的阻尼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3.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先导式溢流阀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先导式溢流阀组中的阻尼件的结构示意图。
14.所述先导式溢流阀组包括主阀1、先导阀2、主阀芯3,所述主阀1、先导阀2、主阀芯3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与专利申请号为201721160956.3的一种先导式溢流阀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5.所述主阀芯3上设有阻尼件4,通过所述阻尼件4的设置使所述主阀芯3的上下两侧相连通。所述阻尼件4包含圆柱形的壳体41,所述壳体41的侧壁与所述主阀芯3螺纹连接。
16.所述壳体41两端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圆柱形的安装孔412和过油孔411,所述安装孔412与所述过油孔411相连通。
17.所述安装孔412内从上至下依次抵接的设有两组芯体组件5以及孔盖6。
18.所述芯体组件5包含从上至下依次抵接的阻尼芯体51和过滤网52,所述阻尼芯体51和所述过滤网52均为圆柱形。所述过滤网52的过滤孔径为0.3mm。所述阻尼芯体51两端均设有集油槽511,两个所述集油槽511之间通过阻尼孔512相连通。所述阻尼孔512的孔径为0.8mm。两组所述芯体组件5中的所述阻尼孔512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阻尼芯体51的轴向平行,且两个所述阻尼孔512分别设置于所述阻尼芯体51轴线的左右两侧。
19.所述孔盖6为圆环形,其设于所述安装孔412远离所述过油孔411一端,所述孔盖6的侧壁与所述壳体41的内壁螺纹连接。
20.具体实施时,所述安装孔412内依次安装两组所述芯体组件5以及所述孔盖6,拧紧所述孔盖6,使得两组所述芯体组件5挤紧固定于所述安装孔412内;所述先导式溢流阀组接通流体时,流体在所述阻尼件4内依次流经所述阀盖6、下侧的所述过滤网52、下侧的所述阻尼孔512、上侧的所述过滤网52、上侧的所述阻尼孔512,然后经过所述过油孔411流出所述阻尼件4,在该过程中,流体中的杂质停留在所述集油槽511内。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先导式溢流阀组,包含主阀、先导阀、主阀芯,所述先导阀与所述主阀固定连接,所述主阀芯设置在所述主阀的阀腔内,所述主阀芯上设有阻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包含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与所述主阀芯螺纹连接,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圆柱形的安装孔和过油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过油孔相连通,所述安装孔内抵接的设有环形的孔盖以及两组或以上数量的芯体组件,所述孔盖设于所述安装孔内远离所述过油孔一端,且其侧壁与所述安装孔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芯体组件包含过滤网和阻尼芯体,所述阻尼芯体设有贯穿自身的阻尼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组,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阻尼芯体中的所述阻尼孔错位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芯体为圆柱形,其两端均设有集油槽,两个所述集油槽之间通过所述阻尼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孔的孔径为0.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溢流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过滤孔径为0.3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导式溢流阀组,包含主阀、先导阀、主阀芯,所述先导阀与所述主阀固定连接,所述主阀芯设置在所述主阀的阀腔内,所述主阀芯上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包含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与所述主阀芯螺纹连接,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圆柱形的安装孔和过油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过油孔相连通,所述安装孔内抵接的设有环形的孔盖以及两组或以上数量的芯体组件,所述孔盖设于所述安装孔内远离所述过油孔一端,且其侧壁与所述安装孔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芯体组件包含过滤网和阻尼芯体,所述阻尼芯体设有贯穿自身的阻尼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先导式溢流阀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阻尼件的阻尼效果不佳或加工难度大技术问题。件的阻尼效果不佳或加工难度大技术问题。件的阻尼效果不佳或加工难度大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市斯优恩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