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5699发布日期:2022-02-23 19:3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油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


背景技术:

2.风电机组在正常运行的时候桨叶角度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中,变桨轴承需要可靠的润滑保证变桨轴承的正常运行。
3.一般的风电机组的变桨轴承外圈上都设计了变桨轴承废油收集瓶,负责将变桨轴承内部排出的废油收集起来,新加的轴承润滑脂能够进入到变桨轴承内部,但是变桨轴承在运动过程中会迫使废油飞溅,此时废油收集瓶很难收集到废旧油脂,收集最多的是一些从油脂中分离析出的基础稀油,废油收集效果不好,长期运行后,油脂内部皂基分离出来后黏附在齿轮箱上,使齿轮箱内零件磨损,并且由于废油排不出来而新油脂又不断加入,大量的油脂从溢出,损坏齿轮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齿轮箱废油粘在齿轮箱内难以清理,现有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效果不佳,清理液态的齿轮箱废油后依旧会有固态的油渍粘在齿轮箱内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管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
8.收集组件,包括吸油部件、集油部件和吸油泵,所述吸油部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吸油泵与所述支撑主管连接,所述吸油泵与所述集油部件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所述底座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支撑主管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支撑杆和多个吸盘,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吸盘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筒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油部件设置有吸油软管,所述吸油软管贯穿所述支撑主管与所述吸油泵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油部件还设置有吸油罩,所述吸油罩与所述吸油软管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油罩设
置有吸油罩壳体,所述吸油软管端部插入所述吸油罩壳体内。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油罩还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嵌入所述吸油罩壳体内腔。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油罩还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转动盘螺纹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油软管设置有吸油软管头,所述吸油软管头形状为喇叭状。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油部件设置有集油软管和集油瓶,所述集油软管插入所述集油瓶内。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便于清理粘在齿轮箱内难以清理的齿轮箱废油,齿轮箱废油收集效果佳,清理液态的齿轮箱废油的同时可以清理粘在齿轮箱内的固态的油渍。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中吸油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中吸油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6.再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轮箱废油收集工具,包括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
主管101和底座102,底座102设置于底座102底部,底座102起到稳定减震作用;
29.收集组件200,包括吸油部件201、集油部件202和吸油泵203,吸油部件201与底座102连接,吸油泵203与支撑主管101连接,吸油泵203与集油部件202连接。
30.底座102设置有连接套筒102a,连接套筒102a与支撑主管101连接,连接套筒102a将底座102固定于支撑主管101上。
31.底座102设置有多个支撑杆102b和多个吸盘102c,支撑杆102b一端与吸盘102c连接,支撑杆102b另一端与连接套筒102a连接,吸盘102c吸附于地面,保持装置整体稳定,多个支撑杆102b和多个吸盘102c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支撑杆102b可以在装置运行时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32.吸油部件201设置有吸油软管201a,吸油软管201a贯穿支撑主管101与吸油泵203连接,吸油泵203产生吸力,吸力通过吸油软管201a的传递将齿轮箱废油抽入吸油泵203内,再通过吸油泵203传递到集油部件202中。
33.实施例2
34.参照图1~3,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吸油部件201还设置有吸油罩204,吸油罩204与吸油软管201a连接,吸油罩204端面吸住齿轮箱端面后,吸油软管201a持续提供吸力,吸油罩204内形成负压使得齿轮箱废油更容易被清除。
35.吸油罩204设置有吸油罩壳体204a,吸油软管201a端部插入吸油罩壳体204a内。
36.吸油罩204还设置有转动盘204b,转动盘204b嵌入吸油罩壳体204a内腔。
37.吸油罩204还设置有毛刷204c,毛刷204c与转动盘204b螺纹连接,毛刷204c设置于吸油罩壳体204a内,因为齿轮箱废油长时间积攒容易形成油渍粘连在齿轮箱内,故设置毛刷204c清理;
38.装置运行时,吸油泵203启动,转动盘204b带动毛刷204c旋转,吸油罩壳体204a内形成负压将毛刷204c旋转带下的齿轮箱废油吸出到吸油软管201a;
39.当装置停止运行时,吸油泵203停止,吸油罩壳体204a端面并未做密封处理,吸油罩壳体204a内形成负压消失,吸油罩204可以轻松拔起去清理下一个地方。
40.吸油软管201a设置有吸油软管头201a-1,吸油软管头201a-1形状为喇叭状,可以增大吸油软管头201a-1的吸油面积且压力一定时,压强与面积成反比,喇叭状的吸油软管头201a-1越往内压强越大,可以有效引流齿轮箱废油;
41.吸油软管头201a-1端面不超过吸油罩壳体204a端面,避免在吸取齿轮箱废油时发生剐蹭。
42.集油部件202设置有集油软管202a和集油瓶202b,集油软管202a插入集油瓶202b内,集油瓶202b装满后便于人们将齿轮箱废油回收利用。
43.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技术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
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44.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45.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46.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